浙東之戀(10)、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

作者: yilumuge

導讀浙東之戀(10)、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作者:驛路牧歌 離開河姆渡,已是傍晚時分。南方暮秋時節的夕陽滾動在一片沃野之中,它不像北方天氣秋風瀟瀟、蒼天如洗、遠山若黛那樣而顯得蒼涼和悲壯,而暮秋時節江南的傍晚,雖有秋風微微輕拂,但在一片綠色和水韻的襯托下,夕陽的光輝仍歷歷在天,它是那麼的明麗和靜謐,又是那麼的清靈和嫵媚。不知是誰的提議,也許是� ...

浙東之戀(10)、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作者:驛路牧歌

離開河姆渡,已是傍晚時分。南方暮秋時節的夕陽滾動在一片沃野之中,它不像北方天氣秋風瀟瀟、蒼天如洗、遠山若黛那樣而顯得蒼涼和悲壯,而暮秋時節江南的傍晚,雖有秋風微微輕拂,但在一片綠色和水韻的襯托下,夕陽的光輝仍歷歷在天,它是那麼的明麗和靜謐,又是那麼的清靈和嫵媚。不知是誰的提議,也許是感受了這心靈上的撞擊,那首我們曾十分熟悉的台灣校園歌曲便溢滿了車廂:“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叫長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叫黃河。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都是龍的傳人。”

想必是在親歷了這古文化遺址那激動人心的一幕,仰或是受到了江南暮秋時節這一輪夕陽的感染,想一吐內心的感慨而又感覺無法為之之時,那,選中這首歌便成了自己內心最好的宣泄了。幽默風趣的蔣騫小姐為此做結,她說古人有曰,言之不足舞蹈之,而我們今天卻是言之不足歌詠之,車內一片釋然。

是的,炎黃子孫,不論走在何方,也不管身在何處,都會以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而驕傲,都會以“龍的傳人”而自豪。而長江、黃河這古老而又煥發著青春活力的大江大河就是龍的像征,它們奔騰於祖國的崇山竣嶺之中,蜿蜒於故土的平川沃野之上,它們哺育著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而我們就是那龍的傳人,

我們知道,1953年發現的西安半坡古文化遺址曾進一步奠定了黃河流域為中華文明搖籃的地位,而在河姆渡古文化遺址發現前的漫長歲月裡,遼闊的長江流域便一直被拒之於中國古代文明的殿堂的門外,以至於使人們認為自秦漢以前這一地區一直是“茹毛飲血”的蠻荒之地,直至1973年河姆渡古文化遺址被發現,人們才慎重地回過頭來慎視自己的歷史,原來,長江和黃河同樣孕育了中國古代的文明史實。

滔滔黃河,浩浩長江,它們都從青藏高原奔瀉而來,沿途接納百川,又浩浩蕩蕩、奔騰呼嘯而去。這遙遠東方的一江一河,不但孕育出了沿途那瑰麗多姿的景色,而且還給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它們同樣有著悠久的古代文明。

還是在中學的歷史課本上,那半坡先民居住過的茅舍就深深地感召著自己那騷動不安的心靈,那一個小小的茅舍下,充滿了神秘和神奇,期盼著以後能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親自去到西安半坡,從此,那能親自目睹和感受人類遠古文明給我們留下來的眾多的奇跡便成了自己一直夢寐以求的夙願。雖然直到現在仍無機會去到那裡,而這次的浙東之行,離開寧波城的第一個去處我便鼓動大家選擇了這在我國遠古文明史上與西安半坡有著同樣重要地位的河姆渡。

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同樣都屬於我國遠古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新石器時代,但是,河姆渡遺址的發現卻把這一人類的遠古文明史較之半坡文化向前整整推進了1000年。而就在早於半坡文化1000年的河姆渡文化之中,我最為嘆服的就是當時的河姆渡人已經發明了獨木舟的這一史實,而有了獨木舟,人類活動的範圍就能擴大,因此,文明也就能借助於獨木舟跨越江河湖海去向更加廣闊的範圍傳播。

我曾走過許多地方,但沒有一次能像在這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這樣,把自己的心深深地震撼著。如果說以往的怡情山水是在成就自己在生之旅艱難求索中的那不變的人生追求,那麼,來河姆渡,感受到的卻是一種汩汩湧動的文化脈絡,它是那麼的源遠流長,不由的使人為之振、為之奮,只是有感不能言,便只好做罷。而欲罷又不能忍,便只好去回味那首歌: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而這些,不來這裡,是無論如何也感受不到的呀。

此時,我突發奇想,就在古老東方的這片土地上,滾滾流動著的長江和黃河之水不正恰似一幅舒展開來的歷史畫卷嗎?它們展現著人類文明在這裡演進的腳步,描繪著這裡遠古的夢寐和其後的繁榮。而半坡也好,還是河姆渡也罷,它們都是一部浩瀚的史冊,當今天打開這幅遠古文明的畫卷,拂去歲月的風塵,腦海裡幻化出的那種藝術上常用的透視圖景,直使人感到,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正伴著長江和黃河那永不疲倦的奔流之水從那洪荒的遠古向你走來,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精選遊記: 寧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