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合村鄉的山坳裡出產形態各異的奇石,但當地村民不為眼前利益所動——(浙江日報)留一片自然景觀給後人
桐廬縣合村鄉到牛水塢6公裡長的山坳這幾年出了名,外地客商一批批趕來,出價上百萬要買這裡的石頭。可到現在,那些大石頭還絲紋不動地躺在原地,不是搬不動,而是鄉裡不賣。
擺著生意不做的合村人,守著巨石,心裡有著另一番打算。
天賜巨石於瑤溪
車到牛水塢,一眼就看到兩山之間的小峽谷內,直徑10多米的巨石比比皆是。時值瑤溪枯水時節,峽谷內的大石頭都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乍一看有高鼻子的外國人、臃懶的臥虎、斜倚的彌勒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拍手叫絕。如果在豐水季,山泉彙集入瑤溪,溪水可以漫到橋邊,巨石只在溪水裡露出一個頂。兩邊山峰對峙,遍山是郁郁蔥蔥的植被。綠水、青山、奇石,給蜿蜒曲折的瑤溪帶來脫俗的自然之美。
當地人說,這些石頭都是經過瑤溪水上千萬年衝刷形成的,不但光滑圓潤,還保持著很大的個體,因此比較罕見。
百萬高價不動心
合村鄉人怎麼也想不到,瑤溪裡的大石頭蘊涵著極大的商機。1998年,一個上海人走進合村,由於從事的是與公園規劃建設有關的職業,他敏感地嗅出了瑤溪巨石的價值。他立刻向合村鄉提出願意以30萬人民幣買斷這裡6公裡內的石頭。鄉裡召開會議討論,最終還是拒絕了這一要求。因為在合村人心目中,這些石頭不僅僅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更有種特殊的情感難以割舍。
今年已60出頭的老郭是土生土長的合村鄉支援村人。他激動地說:“這些石頭在這裡少說也有成千上萬年了,是祖輩留下來的,如果賣了可就再也沒有了!”老郭受鄉裡委托,看護山上的樹木,這些年他的職責變成了管石頭。要在他的眼皮下,從瑤溪裡運出一塊打地基的石頭都是不可能的。因為同樣的理由,合村鄉政府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了石材經銷商。從1998年以來,幾乎每年都有人要買石頭。有一次,幾位上海客人開著一輛50噸級平板車到合村鄉買石頭,為過一座橋,他們甚至拆了體積龐大的大車,但最終仍是空手而歸。到現在,客商開出的最高價是200萬,可合村人還是不動心。
讓奇石造福子孫
合村人並不是死守著這片奇石,他們的想法是:通過招商引資,開發瑤溪的生態旅游。這樣,既不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又可使瑤溪巨石的價值從幾百萬元轉化為具有深厚潛力的生態旅游資源。
其實,瑤溪的景色在當地早就小有名氣,節假日來自上海、江蘇等地的客人絡繹不絕,甚至有香港、台灣的觀光客慕名而來。今年國慶節起,該鄉大溪村一帶有5戶人家開始有償地為旅游者提供食宿。20元左右的低廉價格很受旅游者們的歡迎。這給鄉干部很大啟示:把旅游者引進來,不但為農戶增加了收入,而且促進了當地筍干、番薯等土特產的銷售。今年10月底,鄉政府發出《關於鼓勵發展“農家樂”旅游服務的實施辦法(試行)》,引導農戶充分利用自身條件,創辦多種形式的“農家樂”度假旅游項目。通過一定的資金補貼和獎勵,使農戶的度假旅游服務點規範發展。經過審核的農戶服務點都將懸掛統一的“農家樂”標志。
合村鄉領導說,瑤溪休閑度假旅游的招商引資項目即將啟動,通過統一規劃,餐飲、住宿等配套設施都在不斷完善之中。奇石,將真正發揮價值。
歡迎來瑤溪休閑野營度假我的QQ:3412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