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十四天背包游流水賬之一

作者: 王在田

導讀印度十四天背包游流水賬2003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我和Grace赴印度東部、北部地區作了半個月的旅行,游程如下: 11月28日:新加坡——曼谷——德裡:紅堡 11月29日:德裡:甘地墓、胡馬雍陵——齋浦爾 11月30日:齋浦爾:風之宮殿、土王宮 12月1日:齋浦爾:琥珀宮、賈格堡——阿格拉 12月2日:阿格拉:阿克巴陵、泰姬陵、法特普宮 12月3日:阿格拉:阿格拉堡、小泰姬陵 ...

印度十四天背包游流水賬2003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我和Grace赴印度東部、北部地區作了半個月的旅行,游程如下:

11月28日:新加坡——曼谷——德裡:紅堡

11月29日:德裡:甘地墓、胡馬雍陵——齋浦爾

11月30日:齋浦爾:風之宮殿、土王宮

12月1日:齋浦爾:琥珀宮、賈格堡——阿格拉

12月2日:阿格拉:阿克巴陵、泰姬陵、法特普宮

12月3日:阿格拉:阿格拉堡、小泰姬陵——卡傑拉霍:東部、南部神廟群

12月4日:卡傑拉霍:西部神廟群——馬霍巴

12月5日:馬霍巴——瓦拉納西

12月6日:瓦拉納西:恆河晨浴、鹿野苑——西裡古裡

12月7日:西裡古裡——大吉嶺

12月8日:大吉嶺:動物園、希馬拉雅登山學院

12月9日:大吉嶺:老虎山、格烏寺、妙法寺、流亡藏民自助中心

12月10日:大吉嶺:植物園、水庫

12月11日:大吉嶺——西裡古裡——帕特納——德裡——新加坡

11月28日

新加坡經曼谷飛德裡,印航往返機票1000新幣,航程七個多小時,時差兩個半小時。

從機場坐預付費出租車至YMCA (Youth Male Christian’s Association) Hostel,210盧比。

YMCA帶熱水淋浴但無空調的兩人間,兼帶早、晚自助餐,1840盧比。

從YMCA步行十分鐘可到Cannaught Place,新德裡的市中心,是銀行、航空公司、商店等的集中地,有許多旅客,當然也有許多騙子,詳見另文。

45盧比坐慢慢游(這是湖南的名字,湖北大概叫麻木)去紅堡(Lal Qila),門票100盧比或2美元,外觀宏偉,裡面一般。

出了紅堡步行十分鐘即加米清真寺(Jama Masjid),我們去得不巧,碰上下午五點的晚禱,只在門前看了一下整體建築。

接著逛舊德裡的街市,類似北京狹窄的胡同,但極為漫長,好不容易才走到頭,住在這街市中段的人每天進進出出想必痛苦得很。走了一半碰上了競選演說,台上的政客操著印地語,雖然不懂,但煽動的語氣還是聽得出來的。

花了40盧比坐慢慢游回旅館,一路上驚心動魄,總算毫發無傷地回來了。上了半小時網,一分鐘一盧比,然後早早休息。

對德裡印像很差,原定後天去齋浦爾,現在決定明天下午就走。

11月29日

40盧比坐慢慢游去甘地墓,在一片混亂的德裡真是難得這樣一塊清靜之地。進墓園得跣足,給了替我們看鞋的人10盧比。

出了甘地墓,斜對面就是德裡第五城堡(Feroz Shah Kotla)。德裡歷史上先後建立過八座城市,新德裡是第八座,英國人建的;舊德裡是第七座;眼前這是第五座,殘敗不堪,只剩幾座土坯了。

接著又坐了30盧比的慢慢游去看了一下第六城堡(Purana Qila),然後去胡馬雍陵(Humayun’s Tomb)。胡馬雍是莫臥兒王朝開國大帝巴布爾的兒子,這座陵墓是他遺孀給他修的。這位夫人幫助兒子阿克巴推翻攝政王奪回政權,是莫臥兒王朝走向極盛的關鍵人物之一。

胡馬雍陵是世界文化遺產,門票250盧比/5美元,個人覺得是德裡第一景觀,作為泰姬陵的先驅,對研究印度-穆斯林建築非常重要。只可惜當地人似乎不太熟悉胡馬雍陵,連找過幾個車夫都說沒聽說過這個地方。游覽中一個掃地老頭追著我們喋喋不休地講解,不得已給了他10盧比、然後撒腿就跑了事。

又坐了30盧比的慢慢游回旅館吃午飯,路上經過了新德裡政府區的國會、總統府、印度門等地,不太感興趣,瞥了眼就過去了。

吃完午餐去Cannaught Place找印航辦公室訂座,一路被成群的騙子害得不輕。好不容易找著了,印航小姐看錯了日歷,把一月十三日看成十二月十三日了,興高采烈地告訴我有座,折騰了半天才發現看錯了一個月,我們還在等候名單的17、18位上,這份失望啊!

看來30盧比真是德裡的“單一式票價”,我們坐慢慢游去長途汽車站又是30盧比。這座Bikaner House以拉賈斯坦省西北部沙漠邊緣的一座小城命名,是拉賈斯坦省旅游局的產業,去拉賈斯坦首府齋浦爾的長途車在此發車。我們事先沒研究發車時刻表,三點十五分趕到這裡,發現239盧比的長途車三點剛開走,下一班得等一個半小時,我們就坐了高一檔的富豪車,425盧比,下午四點發車。

在候車室裡第一次鬥膽喝了本地的飲料:15盧比買了瓶可樂,後來發現沒什麼,以後就大膽地喝此類垃圾飲料了。

晚上九點半抵達齋浦爾汽車站,在車站打電話給Karni Niwas旅館,十分鐘後老板開了輛小吉普來接站了。旅館離車站不遠,步行大概十五分鐘。

這家小客棧是兄弟倆開的,在各種旅行指南上口碑都不錯,我們的兩人間帶空調帶衛生間,由於電視壞了,從850減到750盧比,沒有空調的話則只要450盧比。現在回頭想想,那會兒涼快得很,我們壓根沒用空調,住450的房間也就夠了。

我們這個房間的最大問題是熱水器壞了,所以這兩天都洗不上熱水澡,發臭中。

11月30日

這旅館別的還行,就是早餐實在太慢,從八點半點菜到十點上菜,我們心急火燎地等了一個半小時,原定的行程也就趕不及了。也好,反正這一天是從德裡省出來的,悠閑一點也好。

齋浦爾又叫“粉紅之城”,據說粉紅表示好客,土王為了接待遠道來自英國的“朋友”,命令把全城刷成粉紅色,因此而得名。我們先去土王的夏宮(Hawa Mahal),它又叫“風之宮殿”,是齋浦爾土王圈養妃子的地方。其正面很有名,五層粉紅牆上開著五排窗戶,據說土王的妃子們可以坐在窗戶邊看下面熱鬧的街市,起到放風作用。老版本Lonely Planet的封面就用了這個景觀,正中間的窗戶一個包頭巾的印度人伸出頭來,挺有意思的。

夏宮門票只要5盧比,但帶相機得付30盧比。其實夏宮的景致得從外面照,犯不上花這30盧比。要照夏宮外觀全景有點小麻煩:不可避免地會把幾束輸電線照進來,為避免這一問題,可以多走幾步爬到對面民房的閣樓上取景,拍完我給了主人10盧比相酬。

接著去了土王宮(City Palace),門票180盧比,這裡可看的東西不少,尤其是在書畫博物館裡看看印度古代繪畫,很有意思。

出來就是中午了,我們去齋浦爾最好的飯店Niro’s搓了一頓。點了羊排、Tandoori烤雞、蔬菜、印度煎餅、米飯和果汁,加稅總共是625盧比,連侍者的小費一共給了700盧比。印度是亞洲少數幾個需要付小費的國家,大概是英國人帶來的惡習。

下午試圖買票看場印度電影(齋浦爾的這座電影院在全印度首屈一指),不果,詳見另文。

晚餐又在Niro’s吃了500多盧比,然後回旅館休息。這一天悠閑地度過。

12月1日

吸取昨天的教訓,昨天晚上我就預訂了今天7:30的早餐,結果一點動靜都沒有,催了之後才開始做,八點才送上來。

同隔壁房間的美國老頭Mitch一起花240盧比包了個慢慢游去城外的琥珀堡(Amber Fort),到了門口被告知今天是拉賈斯坦省大選,公務員放一天假,琥珀堡也不例外,今天不開門。我們只得繼續往上爬,去山頂的賈格堡(Jaigarh Fort),據說這是私營的,因此不放假。

如果兩天之內去過土王宮的話則可以憑那裡的門票免費參觀賈格堡。我們當時沒明白過來,重新買了門票。好在這裡地勢高,沒什麼游客願意走半小時山路上來,所以門票不貴,只要35盧比,還附送一套賈格堡的風景明信片。

賈格堡是土王賈辛格(新德裡的YMCA就位於賈辛格路上)為野戰目的在山頂修築的貨真價實的堡壘,簡單、實用而壯觀。半山腰的琥珀堡雖然宏偉瑰麗,但從高高在上的賈格堡看去則顯得單薄了一些。

路上遇到一個挪威中年婦女,說到德裡出差,抽了三天要玩遍德裡-阿格拉-齋浦爾金三角。她昨天半夜離開阿格拉,今天清晨抵達齋浦爾,要抓緊時間在一天內遍游本地名勝,晚上趕車回德裡。我對她的敬仰之情頓如滔滔江河。

回程中停車看了一下水上宮殿(Jal Mahal),可惜湖水受了污染漂浮著垃圾,使宮殿的美大大打了折扣。

應Mitch之邀在麥當勞吃了頓午飯,一個套餐大約100盧比。兩三年沒吃過這垃圾食品了,沒想到還是沒有半點長進。

回旅館取了行李去汽車站,130盧比一張票去阿格拉,五個小時路程。

長途車把我們撂在阿格拉的一條繁忙公路邊,找了個慢慢游,50盧比,去泰姬陵門口的Shanti Lodge。Shanti Lodge也是在背包客裡享有盛名的客棧,從曬台上眺望泰姬陵乃是其最大賣點。我們要了頂樓的一個雙人房,450盧比一夜,沒有熱水管,靠服務員送水桶上來,將就著用吧。

在曬台吃晚餐,碰到一個日本女孩與她的克什米爾情人。開始憧憬克什米爾之旅。

12月2日

一大早租了個慢慢游往返阿克巴陵,175盧比。司機是個老頭,這兩天淨拉我們倆了。阿格拉的道路規劃還停留在封建時代,主干道竟然穿過一個集市。

阿克巴陵門票110盧比,持當日泰姬陵門票可以免費,但持阿克巴陵門票去泰姬陵卻得不到任何優惠。這不禁讓我抱怨:為什麼不在兩地出售同樣的通票呢?

阿克巴是胡馬雍的兒子,他的文治武功帶來了莫臥兒王朝的全盛世代,仿佛清代的康熙;而他的孫子沙賈汗則仿佛乾隆,盡情揮霍龐大的帝國國庫,築就了德裡的紅堡、阿格拉的阿格拉堡、皇後的泰姬陵等一系列令後人驚嘆不已的宏偉建築,但也使帝國走起了下坡路。

眼前這座阿克巴陵就是處於胡馬雍陵與泰姬陵之間的承上啟下之作。我個人覺得它不如那兩座豐碑,但它們之間的發展脈絡則是清晰的。阿克巴陵的一個亮點是:修繕者在東西南北四座陵墓大門中留下後門沒有修復,殘破地兀立於荒草從中,反而使歷史在後人眼中更加完整。

接著趕赴泰姬陵。泰姬陵離我們的旅館不到兩分鐘路程,之所以不先去,是因為接受了一個德國攝影師的勸告,說應當趁中午陽光最好時參觀,有時間的話於日落前去泰姬陵背面再看一次。至於清晨,時值冬季,印度北方的窮人普遍燒火取暖,造成大量煙霧,清晨能見度極差,從旅店曬台模模糊糊看一看即可,無需專程前往。

泰姬陵當然是世界文化遺產,門票是750盧比,或者5美元加500盧比,不知何意。大概這票錢是兩個機構收的,所以才得分開。門口幾個士兵把我們的包翻了個底朝天,一個漂亮的女兵指著我們備著充飢的巧克力蛋說:不可以帶食物入內,我們就站在門口把它吃完,又遞了一粒給她。女兵警惕性奇高,問道:“這玩意沒毒吧?”

回到旅館吃了一包美珍香當午餐,又坐著老頭的慢慢游出發去法特普宮,法特普是阿克巴建的古都,在城西40公裡。老頭給我們介紹了輛出租車,往返400盧比。

法特普宮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可以憑泰姬陵門票進去。裡面不是很大,但可看的東西真不少,我們花50盧比找了個當地導游講解。看完法特普宮,跟著導游去了旁邊的聖徒墓、清真寺和勝利門看了一下。傳說阿克巴一直無子,就跑到這裡見聖徒沙伊克,聖徒跟他說別擔心,你會有一個兒子的,後來果然應驗了。於是阿克巴就在此建都,以此來感激並紀念沙伊克。

我們在這裡買了三件阿格拉的特產大理石雕刻,一個是內含石像的石柱,一個是內含石像的石蛋,再一個是內含石像的石像,反正總要把內部鏤空雕出來一只大像才行。三件石雕花了700盧比,雖然後來聽人說買貴了,但我們自己對石雕很滿意,又覺得價錢合理,那也就無所謂了。

出門正碰上日本女孩和克什米爾小伙子,倆人搭我們的車回阿格拉。我多給了司機100盧比,請他把我們拉到泰姬陵背後去,可惜阿格拉堵車實在太嚴重,等我們趕到時太陽已經下山,泰姬陵在暗淡的暮色下透出一線輪廓,失望地回到旅店。在曬台上同剛從瓦拉納西過來的兩個英國女孩交換了一下瓦拉納西和齋浦爾的信息,便回房休息了。

昨晚沒睡好,原因是早上四五點附近的清真寺就開始拿高音喇叭唱經召喚穆斯林做禮拜了。今晚睡覺前塞上耳塞,這下總行了吧。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