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雪山峽谷間——徒步虎跳峽行記

作者: smileblue

導讀徒步虎跳峽:穿行在雪山峽谷間走在哈巴雪山半腰的茶馬古道,腳下千米外是滔滔金沙江,轟鳴的水聲隱隱傳來,高聳的玉龍雪山隔江對峙……穿行在這雪山峽谷間,想起瀘沽湖畔悠閑的陽光,有幾分懷疑是否真的才相隔24小時。 曾經無數次猶豫要不要徒步,可到了橋頭鎮以後,還是鬼差神使地隨同伴踏上“高路(Highway)”——天空白雲蒼狗,兩岸雪山陡峭,金沙江優雅的轉 ...

徒步虎跳峽:穿行在雪山峽谷間走在哈巴雪山半腰的茶馬古道,腳下千米外是滔滔金沙江,轟鳴的水聲隱隱傳來,高聳的玉龍雪山隔江對峙……穿行在這雪山峽谷間,想起瀘沽湖畔悠閑的陽光,有幾分懷疑是否真的才相隔24小時。

曾經無數次猶豫要不要徒步,可到了橋頭鎮以後,還是鬼差神使地隨同伴踏上“高路(Highway)”——天空白雲蒼狗,兩岸雪山陡峭,金沙江優雅的轉了一個彎,闖入兩山之間——瞬時明白自己不會回頭。這條臨江的山道據說是舊時販鹽的馬幫走出來的,近幾年在驢壇入選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人氣倍增。走在這海拔兩千多米的山腰小道上,看對岸深谷中淡若細線的沿江公路(低路),有幾分好奇幾分猜測——不知道這“高路”相對“低路”是海拔更高還是難度更高?

中午的峽谷日曬強烈,在衣服厚厚的包裹中越發覺得口干舌燥,忽然,綠油油的梯田帶著鮮活的清爽躍然眼前——一個小小的山村安安靜靜地躺在山腰,納西雅閣(峽谷中的一個客棧)就坐落在這兒。村前路邊的梅花開了,滿樹淺粉的花朵散著淡淡幽香,透過花枝仰望巍巍玉龍雪山,感嘆剛強與柔美交融得如此自然……在納西雅閣歇腳,院子裡金黃的玉米掛滿了晾架,仿佛一面寫滿豐收的牆。午飯等了很久才端上桌,我們一行11人早已飢不擇食,風卷殘雲般掃蕩完,還不忘號稱是為下午的行程做充分儲備。

一路爬升,碎石的山道塵土飛揚,烈日下更覺空氣干燥。前方是出名的險峻陡坡——“24拐”(也叫28拐),要在這依山臨江且不足半米寬的小路上急拐24道“之”字彎才可以爬到坡頂!一路行來,我已開始喘氣,身後牽馬的村民不停勸說:“騎馬上山吧,路還長著呢。” 前面有同伴上了馬背,我在兩番拒絕後也開始動搖——我是來旅行不是來拉練,何況還有一天多的路要走——隨即跨上馬背。

在如此陡峭的山路上騎馬也頗費力氣,身體拼命前傾,不時聽見馬蹄與碎石打滑的聲音……每當拐過山崖時看看深谷更是心驚——千萬不要馬失前蹄!偶爾山道太陡,馬都不願前行,便下來自己走一段,村民會把馬拽過去。半個多小時後,終於到達了24拐的坡頂!小心翼翼地靠山臨崖而立:對面的玉龍雪山群峰巍然,刀劈斧削般直插雲霄,陽光下銀光熠熠;俯瞰上虎跳,青崖峭壁,落差千米之上,只聽見濤聲陣陣,風聲獵獵——山川氣勢如此磅礡,令人震撼!

接著是長長的下坡,沒有上山辛苦,但膝蓋吃力嚴重。沿途刷在石上的箭頭標示都很明顯,不用請向導,只是路標全用英文書寫,想必最初來此徒步的都是洋驢。一路上陸續碰見幾個老外,多是獨自一人背著碩大的背包,擦肩而過時都彼此親切的問聲好。沿路看雲聽風觀山,偶爾過險處,能俯瞰江流,不忘一手扶崖一手拍照——想定格虎跳峽的每一瞬英姿!山路被我們一步步丈量,隨著黃昏的到來,步履越發沉重,腳底也開始隱隱作痛。很疲憊的時候,終於抵達了中途客棧“Halfway”!

客棧裡驢友眾多,僅我們屋就住了13人,上下鋪的感覺仿佛又回到學生時代,只希望男士們夜裡不要打呼嚕! 在院子裡碰見了三夫的隊伍,還碰見了曾在大理同行一天的男孩小亮,小亮坐在火盆邊愜意的烤著腳,也准備明日去中虎跳——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可憐的是我,腳底各磨出了指頭大小的一個血泡,疼痛異常。

峽谷的夜晚溫度驟降,穿上厚厚的衣服,在屋裡依然凍得發抖;手機也沒了信號,不能和遠方的朋友聯系。不知誰忽然記起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俺們村窮,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訊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居然如此貼近我們當時的情形,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翌日清晨去洗手間,抬望對岸,只見火紅的朝霞在玉龍雪山上流動,好不壯麗!趕緊回屋取相機,忽然發現洗手間外有個小標牌——“天下第一廁”,口氣之大,帶著三分幽默,令人啞然失笑!回看美景倒也不覺得“第一”二字狂妄。來到洗手間頂上的天台拍日出峽谷:黑色山峰,燦爛雲霞,依稀可見白雪點點,映襯著黛藍的天空……美哉!壯哉!晨光中,身邊的樹枝都像在舞蹈,驢們留下的各色國旗也隨風飄動……這個峽谷途中小棧包容著來去匆匆的過客,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在這天台停留,他們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

告別Halfway,踏上行程,接下來三個小時景致極美,哈巴雪山在雲霧中忽隱忽現,玉龍雪山延綿不絕,遠方橫亙的是五指雪山,陽光投影在峽谷中,明暗分明;透過松林,可以斷續看見金沙江水;路上還經過觀音瀑布,一條白練自山頂瀉下,直奔高崖下的江面而去——真是銀河落九天!

又是長長的下坡,山坡背陰處竟然有一片青青翠翠的竹林——又一個村子快到了。11點到達中峽客棧TINA’S,這兒緊挨著沿江公路,我們的高路之行就此結束!可憐的雙腳已經痛得有些麻木了,狠下心破罐子破摔——決定再下降800多米,去江邊看中虎跳!

越過公路繼續下坡,途經張老師家,因說下面一段路是他修的,收了我們一筆買路錢。小路還算好走,只有幾處靠繩索借力。一小時後來到金沙江畔,爬上江邊巨石,細細打量中虎跳:此處兩岸峭壁,谷寬三十來米,江水澎湃,咆哮而去,引得濤聲雷動!江心有一塊尖尖的黑石頭,據說老虎能借此越過江面,故得名虎跳峽。聽足了濤聲,拍足了照片,再經過聽濤渡下到另一塊巨石上,回觀江流,不大的落差卻讓浪濤更顯洶湧!至此仍不盡興,再小心翼翼地下到前方另一塊石頭,於此處回拍峽谷,只見江水滔滔,虎跳石清晰可見,大江的氣勢演繹得酣暢淋漓——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回程取道天梯一線,一路陡峭,曲折前行。至天梯腳下,倒吸一口冷氣:天梯是在峭壁上人工焊接的鐵梯(形狀像軟梯),垂直90度,一眼望不見頂,據說有20來米高(相當於7層樓)!天梯下正坐一人——“此路我村修,另收買路財”(與來時的道路呈V字,分屬兩個村),在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必經之地——交錢吧!為避免沙土滑落傷人,每人相隔幾米陸續上爬,手腳並用,好不辛苦!上升過半,駐足俯瞰——百米陡坡下滾滾的金沙江分外壯觀!無奈此時要緊握舷梯,不敢絲毫大意,真恨不得能生出第三只手來拍照!貪婪的看了十秒鐘,繼續一步步上升。天梯之後,小路還是難走,臨著懸崖,坡陡路滑(有碎石),必須借助沿途的鋼絲和鐵繩緩緩前行。一邊慶幸自己是走此路上升而不是下降,同時感嘆村民修築此路也確實不易。就這樣走了一小時,又累又餓,萬分後悔把背包留在TINA’S時忘了帶食品,如今無比想念那包犛牛肉干!

水快喝光了,就在一歇再歇的時候救星般遙望到了公路,頓時體力陡增,步履敏捷——看來當希望可以觸及時人的潛能遠勝於自己的估計。踏上寬闊平坦的路面,如釋重負,頓時感覺想要在峽谷上空飛翔——從橋頭到中峽,我一步步走來,在崎嶇山路上整整走了一天半,現在終於可以欣悅地畫上句點!什麼都不想說,靜靜地佇立路旁,帶著從心底綻放的微笑欣賞遠處灑落峽谷的陽光!

回到TINA’S,迎面看見小亮(他們從峽底上來也到此歇腳),沒等我坐下就迅速遞給我一杯茶:“喝點水,好好歇歇!”——那份真誠的關切就在一剎那間將我打動!一路上萍水相逢的人們,那些親切而自然的笑容,還有擦身而過的點滴友情都一齊湧在心頭,滿滿的全是感動……

後記:從 TINA’S搭車去香格裡拉,半個多小時就回到橋頭,想想頭頂上是兩日來一步步丈量過的小道,頗有幾分感慨!

旅游提示:

交通:11人從麗江包金杯車去橋頭,350元,行程約1個半小時。從TINA’S包兩輛面包去香格裡拉,共560元,行程三個半小時。

食宿:納西雅閣午餐11人共100元;HALFWAY住宿每人15元,吃晚飯約12元/人。TINA’S午飯約10元/人。

門票:30元。我們從橋頭進,坐本地人的車子,每人只給了10元。

通訊:峽谷裡面大部分地方手機沒有信號,聯系不太方便。

本篇為雲南游記的中篇,另外兩篇是:

上篇,作客瀘沽湖: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786661&area=&user=

下篇:雪後的香格裡拉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790319

相關的照片鏈接: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picupload/list.asp?score=&key=smileblue&type=-1&pc=all&resource=&node=116338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