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美麗新世界

作者: 揚揚子

導讀寫在前面。據《第六頻道》報導,伍佰曾經在此創作《美麗新世界》《挪威的森林》等歌曲 …… 將你的天空,劃上一道彩虹 有綠綠的樹,和暖暖的風 給我一杯酒,我輕輕的說 只要忘記曾經,你就能自由; 是誰將我的夢敲破,太陽下的河水它不停流 有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它在遠方等我 那裡有天真的孩子,還有姑娘的酒窩 有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叫我慢慢的走 海浪它總 ...

寫在前面。據《第六頻道》報導,伍佰曾經在此創作《美麗新世界》《挪威的森林》等歌曲

……

將你的天空,劃上一道彩虹

有綠綠的樹,和暖暖的風

給我一杯酒,我輕輕的說

只要忘記曾經,你就能自由;

是誰將我的夢敲破,太陽下的河水它不停流

有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它在遠方等我

那裡有天真的孩子,還有姑娘的酒窩

有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叫我慢慢的走

海浪它總是一波波,不要停歇不回頭

……

四月二日晚---七點四十

滿心歡喜奔赴婺源。

就最佳月份而言,雖然四月初去婺源已經算是差強人意了,不管怎樣我們還是趕上婺源最美季節的最後一波了。

臨行前還指望有曾經去過婺源的驢子同行,結果得到的答案是:沒有!

就這樣,由一行十二人組成的婺源自助旅行團從人民廣場浩浩蕩蕩出發了……

我們包車前往婺源,路上用了八個小時(建議有計劃包車前往的新老驢子,最好請個婺源路線熟悉的司機,或者有同行隊員可以指路,可以大大提高旅行效率,能夠爭取更多的休息時間,有利於長途奔波後的體力恢復。),坐汽車和火車不同,需要長時間的保持變化不大的坐姿,其實蠻辛苦的,不過還好咱還練過!

一路走來月亮是那麼皎潔,月光溫柔的灑在道路兩旁,山間的露水霧氣(司機劉師傅認為這是尾氣)彌漫在半山腰的樹林中,給人的感覺很是神秘。

在全車隊員的呼嚕聲中車抵婺源地界,在國道兩旁散落著許多住家,有小飯館、有小旅店、還有農舍,但十分分散,間隔相當大,而且大多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難道他們不需要鄰居嘛?不擔心萬一有什麼意外沒人救急嘛?),平日裡都不會有鄰裡間的摩擦,感覺倒是蠻自在的。

婺源的小溪小河多,橋自然也就多,路線不熟的驢友(或司機)應對當地路線給於重點關注,最好和住宿、接待方保持聯絡,防止走冤枉路。

四月三日晨---三點二十

在雞叫前進村。

到達清華鎮延村入住吳老師家的時候已經接近五更天了,東方天空已露出魚肚白。

入住吳老師家,每床約二十塊“銀子”。

吳老師,男,本村人,三十幾歲年紀,小平頭,看起來挺隨和的,盡管讓人家三點鐘起床(或等到清晨)騎摩托到村口接我們(換作是我,就算不做這單生意,也不起床的),依然滿臉陪笑(來財神了,當然不能哭了,個人認為將來吳老師如棄筆從商,相信一定能成氣候)!

分好房間後,大家各自洗漱就寢,頭一粘枕,便聽到前夜吃飽了沒事干的雞開始叫早了,一聲又一聲的叫起來沒晚。聽到隔壁驢友抱怨這雞該死,其實我也認為,吳老師是不是該給我們准備的早點裡面加雞湯才對(寒一個吧~)!

鄉下的清晨是挺冷的,但還不至於到放棄風度要溫度的火候。真不知道為什麼睡這麼晚(可能受其他因過度興奮而早起隊員的影響吧)居然還能起這麼早,才不到四個小時呢!於是哆哩哆嗦洗漱完畢,在三樓走廊邊觀賞村莊邊等著婳婳小姐(俺們的領隊)招呼大家吃早點。

夢中的雞湯被米粥取代了,用餐過程中王小帥哥招呼大家自我介紹,每個人都要給大家自己的簡介,同時報過名字之後總會多問個問題:我叫王某某,大家猜猜是哪個“某某”?

於是眾人嘩然倒下一片~~~~~

帶著對中國最最最古樸的農村最最最最無限的憧憬,我們上路了,第一站:號稱中國第二廊橋的---彩虹橋!(在延村)

透過車窗看過去,滿街的商鋪林立左右(但絕非旅游區特有的那種叫囂騙錢的),感覺就是小城鎮農村的街道景像。

四月三日 上午九點

彩虹橋的美。

車程約十分鐘,彩虹橋到了。

呈現在大家眼前的是身後黑瓦白牆的徽派風格民居,腳下綠草黃花的爭艷奪麗,面前水牛家犬的嬉戲追逐,遠處連山碧水的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這個延村美麗新世界!

彩虹橋長約三十米左右,全木機構,下有四組橋墩,橋身是典型的琉廊結構,皖南外觀。相傳已有千年歷史,飽經風霜啊~~~~~ 橋下是一條由山裡流過的小河,村民在這裡用石塊修建了小型的“堤壩”以便洗菜淘米,水深約一米五左右,水面很平像鏡子,顏色有些像青銅一樣,裡面“住”著各種類別的魚魚蝦蝦,平時洗菜剩下的菜葉米粒就成了它們的加餐食物,同時不幸的是村民洗衣的髒水也成了它們的腹中物,但願別讓我們吃到這樣原汁原味的“生態魚蝦”~~~ 橋左側二十幾米遠的河面上橫擔一座簡易的竹制小橋(很窄很窄的那種,僅一人可以通過),晴天裡橋身倒影河面上顯得格外寫意!若是有風吹過的時候更加有味道(具體也不好說啥味道),水面的橋在波光中扭曲,橋在風中微微搖擺,發出竹子特有的那種吱嘎聲~~爽死了!

彩虹橋除橋本身的壯觀外,其次可賞的景像就不用說了,自然是整片整片的油菜花田了,油菜花田的大概格局就如同北方的麥田,南方的稻田一樣,只是油菜花田可以適應梯田式生長。這是小麥和水稻做不到的,而且油菜花籽是及觀賞和經濟(可以榨取菜油)於一身的作物。

放眼遠眺,滿眼盡是黃澄澄的油菜花朵(從橫截面看上去,單株油菜花有些像郁金香花),忽然有個“邪惡”的念頭:真想到花田裡痛快的打個滾(呵呵~~有點BTBTBTBTBT呀的BT),不過好像周圍有村民,而且花朵有花粉,會刺激呼吸道!唉~~忍了!(這念頭終於在慶源的豬籠草田裡實現了)

彩虹橋東北端是個滾輪水排車,也搞不清有無實際意義,反正現在已經名正言順的是這裡的一景了,走近它看個究竟,一個水排可以帶動四個搗米錘,運轉時先是滾輪攪水聲嘩啦嘩啦,然後帶動四個米錘咣咣咣咣~~很有趣哦

聽說水排後面山崗上有個彩虹寺,正准備前往,就有聲音傳入我耳,“還以為很隆重一座寺廟呢,沒勁,都別去了,沒得看~~”有個和尚裝束的老僧人蹣跚著爬著那難走的山路向寺院方向……

彩虹橋景點門票二十,可以講價到六七折,看你本事了。

不知道景點管理人員一上午可以賺多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兜售婺源地區地圖的商販肯定是抄上這把了,僅我們一隊差不多就人手一份(由於是分開活動,所以在相互信息傳遞方面就差些,最終成就了賣地圖的小商販了)。

四月三日 上午十一點

第二站 人才輩出的歷史名村--理坑

聽村名就覺得奇怪,理就理唄干嘛還要帶個坑啊。

剛剛到村口就呼啦圍上一支堆歡迎團,完了,心裡咯噔一下,也太商業了吧。果然是厲害---分工細致啊:有聯系進村打折票的、有提供向導服務的、有介紹用餐的。。。。。。

還是牌樓下的小姑娘好,一個人在那裡靜靜的畫著水粉畫,看樣子像個十七八歲的鄉下小姑娘,同時又具有城裡人的氣質。恩,畫得不錯(其實俺也不懂美術的),感覺比美術館裡的山水畫更寫實一些。盡管周圍這麼人聲嘈雜,但好像絲毫沒有影響人家一樣,專心的在畫板上塗著顏料!

通過村志了解到理坑自明代至今曾出過N多才子官宦,歷朝歷代都有諸多人在朝做官,看來理坑很有官緣啊。據村志記載最初“理坑”的名字為“裡坑”,由於人才輩出所以正式更名為如今的“理坑”!強村啊!

經過婳婳、小帥等人與“歡迎團”一番討價還價最終確定了進村向導和用餐人家。在此感謝我方隊友不畏口渴、努力講價的奉獻精神了~~

向導是理坑村人,個子很矮很矮的,才到我胸口(嘻嘻~~有點誇張了)。一張國字臉,黑黝黝的,眼睛不大但很有神,腦門兒不小,太陽下還光閃閃的。那張臉總是時時堆著笑容,(就一天生笑面人兒)人很熱情,跟你套近乎的時候,讓你不得不聯想到親人~~

據他自己介紹《國家地理》上面好多圖片(當地)都是他提供的,但不要錢,唯一理由就是他自己要名不要利!

游走在理坑村,兩邊的高大房子中間的青石板路是非常之有型有款。留意看的話,你會發現有些被你踩在腳下的青石板上面是有刻字的(大多數沒有),而且是詩詞歌賦一類的內容,這才深深體會到,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和成就是多麼的至關重要!

向導帶著大家挨家挨戶的參觀古樸宅院,多為告老還鄉的大夫第、尚書侍郎府,大約不下十幾座,清一色古色古香的,不同風格特色的歷史痕跡多少都可以找到一些。一路上向導一邊講述周圍看到的景物歷史故事,一邊招呼後面貪戀美景把著快門不住哢嚓的小楊、小王、駱雲等跟上。催得緊了,干脆就跑過去指導人家拍攝角度和構圖,也夠累的!

婳婳和我都打算偷拍一張古巷老人的照片冒充一下有“品位”,倒霉,她剛按動快門就被老人發現了,搞得我對了半天焦也沒最終因為沒有可用的畫面而按下快門,還被老人瞪了一眼,最讓人郁悶的是婳婳還冤枉俺影響了她的拍攝,我比竇娥都冤啊~~

村東有戶人家在院子裡有個養紅鯉魚的魚池,很好看的,如果沒有見過大個紅鯉魚的驢友建議還是有必要去看一看(據向導說有條一米長的紅鯉魚在塘中,可是我很努力的看了半天也沒有找著)。

從村東口出去穿過一大片油菜花田和紫色豬籠草田就是上山的路了,山上有一簇簇的映山紅(杜鵑花)非常PL,舉報一下:那個小個子向導為討美人歡心,竟不顧破壞生態環境的輿論壓力采了全部足足一大掐唯一可以近距離接觸的映山紅!在獲得美人們的歡心的同時也受到了驢友們廣泛的譴責!(我檢討,我也用這花拍了人花合影)

山上有座觀音廟(其實規模也就是祠堂程度),據說很靈的,世世代代保佑著這個村子平安昌盛。最惹眼的是廟門邊的六個扎眼的大字“誰燒山 誰坐牢”分別書寫在兩邊牆上(其實在半路上就看到許多這樣的標語了,第一次看見時差點把水噴在司機劉師傅頭上~~這樣的標語也太言簡意賅太直接了吧~~ 強烈推薦寫標語的原創作者加入廣告行業,作個出色的文案人員完全夠資格(既簡潔又實用,而且創作思路完全從目標受眾心裡層面出發)。這條標語流行於婺源村村鎮鎮的大街小巷,在當地群眾中可能真的非常見效啊!

四月三日 下午一點半

在榮譽榜下午飯。

婺源的所有村莊裡到處都有狗,是那種最不值錢的家犬,黃白黃白的,還有白色帶黑斑點的(“小蜜”叫它賴皮狗),估計全村的狗加起來有一千條左右。這是從吃飯時推算出來的。

午飯是在理坑村十九號人家解決的,味道還可以,據了解價格偏中上(聽向導說的,與我無關啊),建議驢友們做好當地“市場調研”再下誰家吃飯的結論。

主人家有一景值得在此一述,便是客廳牆上的獎狀,整整一面大牆大約一半的面積被各個時候獲得的獎狀占據,獎狀的主人是余紫耀,是兩個孩子中大一些的,是哥哥,約十五六歲,在讀初中,學習方面、體育方面都沒得說,從這面“榮譽榜”就看得出是個好孩子。看來這“理坑”的確不是華而不實的,人才真的是世代相傳的呀!紫耀這個小伙子很靦腆,看外表就是普通得沒法再普通的那種山裡人的樣子。每次都是低著頭從廚房端上菜來,放在桌上趕緊轉身就跑回廚房,有次因為溜得猛了點兒,還差點踩到貓貓狗狗。其實我倒真想跟這孩子合張影的,就為了沾沾好運氣,結果幾次都沒得逞~~~

強烈建議驢友們有機會到理坑村時一定要去十九號和榮譽榜合張影哦(吃不吃飯單說)!

主人家有大中小共四條狗和一只貓,這要在城裡就是富人家的特征嘛(怪不得美女鶯說這家一定有錢呢)~~~,可以推薦給大家的是山菇燉土雞(味道比較地道,很純香)和紅鯉魚(肉很鮮香嫩,具體作法自便),其它就一般了,而且都有辣。

飯後開車離開了理坑,前往山裡的駝川鎮XX村(不好意思,記不起名字了,反正去駝川也是一步一景的,聽我的一定不會後悔)

跟著一輛深圳來的旅游大巴,在一路煙塵籠罩下開始了駝川行。去駝川的路上你可以看到,一路的映山紅開在河道邊上,連綿不絕(這詞好像不太恰當啊,理會精神吧,呵呵),山路上面四處橫流的山泉水,都是從山頂一點點沿著崖壁滲下來的,彙聚在人工的渠道裡再流到山谷的河道裡。

河道水田裡的大水牛帶著小水牛在嬉水,小水牛淘氣的跑來跑去,好一派天倫之樂的景像,羨慕這“一家子”生活得好不快活啊~~~

再看那山溝裡、河道旁、崖壁上到處都是紅色的、紫色的映山紅和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植被,讓你整個人都應接不暇,恨不得再多長它幾雙眼睛。

有個有趣的現像,這個地區的河水大致是從東南、東北、和正東方向向西方或西南方流去的,按常理來講這是“河水倒流”的現像。簡單分析了一下原因,婺源地區背靠皖南黃山地區連綿起伏的山巒,面向景德鎮相對平坦一些的地區,形成了東高西低的簸箕型構造,而主要的河流的水源多來自山間,即便有雨水也是沿著山道向西南方向流涇的。這自然就形成了駝川水倒流的獨特景像。

山裡人都十分熱情,途中,由於我們一干人等不太熟悉當地路線,所以走了不少冤枉路。經過商討,一致認為見岔路口就問路,見人就打聽目的地才是解決辦法,嘴變勤快了。其中問了個騎摩托的村民,人家見我們初來乍到不熟路線,便主動在前面開著摩托給俺們帶路,走得緊了一點,劉師傅一麻痹,把人給跟丟了,沒人帶路也得走啊,嘿,剛拐過了道彎兒就看見那個摩托村民在前面耐心地等著我們呢,真是好人啊,我都不一定能及得上人家的品格呢,好感動啊~~~~

又到了個岔路口,這下沒有摩托大哥帶路了,怎麼走啊?正在舉棋不定間,前邊一扛鋤頭的老鄉在那裡站著不動,好像在等著給我們指路似的,看樣子我們再不過去問路,那人一定會忍不住跑過來主動給我們指路了。(大寒~~)司機劉師傅趕緊過去了。。。

瞧瞧,人家山裡人什麼覺悟啊,我們城裡人真該向人家學習學習了,即便是不去照作,至少不要給陌生人指冤枉路就謝天謝地嘍~~~

一路走過來,難以想像,這道長長的梁子裡居然散落著幾十個村莊。真不明白,在山溝裡不知道為什麼一個接一個的這麼多村落,村裡人也甘心情願一輩一輩的居住在這與外世隔絕的山坳裡,進個城、上個學都要走上幾十裡的崎嶇山路,就沒打算舉家外遷到交通相對方便的平原村鎮地區?難道單純為了生態旅游接待?那在早先呢,也是以接待游客為生?這問題實在十大了點,不是我們簡單想下就可以理解的。不去討論它了。

目的地是個環境優雅的村子,坐落在山坳當中,絕對純天然!黃昏十分是村民們吃飯的時候,整個村子最熱鬧的時候也到了。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開著大門,男女老少不論年紀大小、身份高低,都手人手一碗蹲在門外吃飯(呵呵,有石頭有凳子就是不坐著),邊吃邊與鄰居聊天,小孩子也不正經吃飯,邊和其他小朋友們邊打鬧邊吃飯,狗、雞、鴨也來跟著湊熱鬧,一般人肯定覺得很亂很嘈雜,其實不然,只要你身臨其境,你便可以感覺到其中的愜意溫馨!

由於駝川一帶,其它幾個景點都帶動不起大家的興趣(也可能與飢腸轆轆有關),草草參觀完景點、抱過千年樟樹、參觀完人家“用善”後,我們也匆匆離去,計劃著手自己的晚飯了,肚子已經開始叫了~~~~隨後一行驅車前往幾十公裡外准備投宿的曉起村。

曉起村距觀賞油菜花和欣賞民居村落的最佳地---江嶺、慶源一線相當近,所以也就不在留戀於駝川了。

一路上走過不少近似於理坑的村莊式景點,完全質樸的民俗風格,但怎麼也提不起隊員們的興趣了。看來是累了,再加之沒什麼顯著差異(當然,我絕不是說其它村莊不好,相反覺得都很棒),所以千篇一律的風格就顯得略微平淡一些。

車至江灣鎮地區就到了江澤民的祖籍了,從這裡往曉起村方向走有個月亮灣,大致由上游的河水在河道拐彎處經過長期河流衝刷淤積出的一塊型如新月的小島,所以得名月亮灣,月亮灣的風景不錯,非常適合攝影驢子們藝術發揮,但我個人認為,在陰天和有月亮的晚上可能更適合攝影,效果應該比白天好一些。

一路走來,越往前行越覺的“月亮灣”有N多“贗品”,凡是河道有拐彎的地方如不仔細看的話,感覺都像是剛剛那個月亮灣。所以在此建議各位欲前往采風的朋友,千萬不要在第一個月亮灣把膠片浪費完,不然會很郁悶的。

快接近曉起村的時候,你會看到婺源縣的另一個“李坑”(此李坑非彼李坑)。在對外宣傳方面號稱“小橋流水人家”,其實我覺得它講得嚴重了,從大門口看看就了解一二了,不看也罷。完善的旅游服務硬件、純粹人工的湖泊、大面積的廣告牌、冷飲店、小商店林立,完全破壞了它最值得誇耀的賣點----質樸原味,建議旅友們還是省省那三十元的門票吧。

四月三日 晚十八點

清明前夜投宿曉起村。

到了曉起村已是天黑,依稀看見江式婆婆菜館的招牌。

由於婳婳不辭勞苦的在路上給江式婆婆菜播了N個電話確定路線、用餐住宿等事宜,所以剛一進村就有熱情的老板娘接待引路。

晚飯吃得不錯,大家胃口大開,比中午吃得多一點,看來還是多運動有助身心健康啊!

由於第二天要早起集合吃飯、出發,打大怪俺不會玩,所以就先遛回去睡了,其他驢友繼續打牌盡興中。。。

那晚是清明節的前夜,懂得占蔔星相的人大抵都知道,每逢月圓、清明、鬼節的時候便是陰氣最重的時候,散落各地的孤魂和一些不干淨的東西都會遛出來嚇唬人的(因為沒人給他們進貢上香燒紙,憤怒!)(這個小冼也是知道的)。按正常來講,山裡,特別是這麼山的山裡是不應該有大風的,四面八方全都是山,風是進不來的,偶有山溝裡的旋渦風,但力度又不是很強。這裡山盡管不是很高,但也不至於能把電線杆吹斷,可事實就是在那晚圓月的之即起了大風,還吹斷了電線杆(據樓下小賣店說是電線斷了,具體原因不詳,總之是停電了),而我們的住處又是村口,外面沒有四十米就有一片墳地,聽著外面的邪風一陣一陣的吹著樹梢發出嘩嘩聲,伴著啾啾鳥的叫聲,時有時無的,恐怖啊!不過我不怕,我命挺硬的(小時候裝跟卡車相撞都不過是皮外傷而已),再說俺是唯物主義無神論者,根本不信這個,但俺還是敬它的(只是聽的多了,話題有點遠了,不能沒有主題。花開兩朵,單表一枝吧)

一夜相安無事,天亮了,趕忙洗漱,還好沒晚,還能洗個熱水早,爽啊!

駱雲、婳婳她們起得真早,我下樓時人家已經開始在外面拍照片、逗狗狗了。

早點吃得是當地特有的一種叫“清明果”的東西(讀音很像“青蘋果”呵呵),老板娘說這就端上來給我們吃,大家望眼欲穿的等了半天原來只是一種綠色菜包,眾人大跌眼鏡。據說清明果只在每年清明前後才有的吃的,平時還不預備這個呢。清明果,綠綠的草苔色,外面是由糯米面包著的,裡面是各種蔬菜和肉和起來的餡,吃起來粘粘的,挺好吃的。建議驢友們趕上個清明節也親口嘗嘗清明果的味道(如果主人家不招待你吃這個,還能說明什麼,說明……他/她做人不厚道~~哈哈)

四月四日(清明節) 上午八點

繼續推進。

早飯後,離開曉起村,隊伍繼續向東推進。

由曉起村向東兩公裡就到上坦村了,上坦村是個民俗村落。不需要購買門票。(可能我們進村比較早,賣門票的人還沒上班呢,呵呵)

村口有個比較“後現代”的水泥橋,沒什麼值得細說的。村西頭有棵大樟樹,也可以叫兩棵,是兩樹干,同根生那種的造型,遠遠看過去像兩口子剛剛吵過架,背向著對方誰都不理誰。劉師傅稱這樹在上海叫情侶槐,我也隨口逗貧道:這要在北京就叫合歡樹(完全謬論,只增笑爾)

今天是清明的正日子,村裡人家家都早早起來用飯,准備早起上墳祭祀呢,有的人家很早就出去了,但家門沒有上鎖,而且不止一兩戶,看來民風真的淳樸啊,覺得基本可以出不閉戶了。

偶以為有前一天村莊“大掃蕩”之後,就覺得沒什麼更加值得關注的東西了,隨意拍了幾張照片就出來了,坐在“後現代”橋上欣賞山裡的美景,橋下河裡的水少了,據當地人講是因為好久都沒下過雨了,所以水才少的。鴨子排著1字型的整齊隊伍在水裡游著,與周圍的環境很和諧,漫山芭蕉鐵樹等綠植看得我這個眼饞啊,要是弄到城裡賣,該多好啊,反正在這裡也是荒著沒什麼利用價值(可能我的理解本身就是矛盾的,我來這裡就是受到了一點點綠植、一點點河水、一點點山巒、一點點鴨犬。。。。。。的吸引才願意來這裡的,如果都沒了,我哪還會來啊~~~)

坐在橋上,山風吹過來,感覺還有些冷,但空氣還是潮濕的、清新的,今天的山與昨天不同,除了大片綠色、黃色、紫色、紅色之外還零星的多了一些白色,是山民上墳壓的紙綾紙,供給各家先人祭祀用的。

我在想,如果沒有了這些民風習俗和所謂的陋習,還能叫他們山裡人嗎!沉思吧~~

四月四日 上午十點

車行方向---江嶺油菜花田。

出了上坦村,路況開始變得不好了,顛簸啊顛簸啊顛簸的~

開始了遙遙無期的盤山路。再困再乏也不能閉眼睛,不然會更難受的,高一下低一下的,像在坐過山車(《第六頻道:報導:為什麼乘坐過山車的人睜著眼睛的人不會嘔吐呢,道理就在這兒》

一個小時的顛簸旅途總算告一段落。

到江嶺了,哇,來這裡采風人攝影的專業級驢子可真多啊。

看看遠處,油菜花田一眼看不到頭,呈階梯狀,高低不一,錯落有致!

往谷底看還有村莊掩映在這繁花當中,生活在其中的人多舒服啊,平均年齡怎麼著也得比外面人多出個十歲八歲的吧!

用力呼吸一口純氧。。。眼界也開闊了,視距也放大了,渾身都覺得舒爽。。。。。。

拍照的拍照,采風的采風,歇息的歇息,眾人忙得不亦樂乎,俺干脆偷個閑,抽支煙吧,這環境吸煙挺爽的。

二十分鐘後,繼續趕路,要在慶源解決午飯的

繼續走那走也走不完的盤山路~~~

再往前行真的是“一步一景,百步不同天”啊~~太美了

轉過了個彎前面的視野又開闊了,大片大片的(好像剛才用過這詞,只能用這詞來形容才恰如其分啊)油菜花生長在月牙型的田埂裡,有黃白兩種顏色,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這裡的油菜花又密又高,高的植株差不多有一米七十多,矮的也有一米三十多。

在這裡采風的人比剛剛在江嶺看到的還要多,而且看上去更專業,從相機鏡頭長度看得出。各位驢友注意:比較了婺源這麼多地方的油菜花,我個人認為只有過了江嶺沿盤山路再往上行約半個小時後所看到的油菜花才是婺源最美最茂盛最有活力的油菜花田!

於是大家紛紛采風合影。。。。。。

過了這道嶺沒多遠,居然有個鏡子似的大湖泊,靜靜的躺在山坳裡,可惜的是沒船可以泛舟。

山上的映山紅開始變得密集了,各種不知名的花也競相爭艷,爭著讓游人拍照,可倒霉的是拍照完畢多被游客折斷采摘~~~

四月四日 中午十一點鐘

慶源無主題。

中午十分到了慶源。

其實來婺源前了解的看油菜花的最佳地是在慶源的,不知道剛剛那湖泊附近算不算慶源地界,反正覺得村裡沒有什麼更有特色的東東了,索性自由活動,飯點集合。於是大家三兩成群的深入到田間地頭,河邊巷子。。。。。。

村裡可能沒有公共廁所,唯一可以公用的是村小學的,但那天正好趕上周末,學校放假關門,還有高人指點我們翻牆而入,呵呵~~

婳婳八成情況緊急,開始不那麼謹慎了,“調研”也沒有,就隨便拉了個村民問:“誰家給我用廁所?我就在誰家吃飯!!!!”(汗呀~)

橋下一村女回道“去對面我家裡用吧”

“你家可以吃午飯嗎?”

“不吃飯廁所也給你用啊!”(寒村婦一個吧)話裡話外透著那麼樸實那麼真誠!誰說農民沒素質來著?換在城裡,你試試看,沒有五毛錢,你就根本過不了守廁所大爺這一關,他才不管你內有多急呢!

慶源與婺源其它轄區不同的是這裡顯得格外安靜,可能是路途比較遠,許多驢友半途而棄的原因才成就了這個世外小桃園!

該有的全有,外面沒有的它也有,比如毫無商業色彩的村口破舊的碉樓、牛棚、農舍。。。反正有很多值得欣賞的。婳婳小姐就對著鴨子、牛棚拍了很多照片(盡管水牛不是很配合)

隨意走進個院落,老人正在認真的編著竹椅,跟老人家打了聲招呼,他便熱情的起身回應。這樣一來反而搞得自己特內疚,打擾人家工作!

村裡的小孩兒都挺膽小的,不敢主動搭訕外人,有時候你連比劃帶說話半天,人家也不一定配合你,但他會目不轉睛的盯著你看。其實這就是傳說中的原始美啊!

我終於在村南拍了張懶洋洋地躺在草地花叢裡的照片。

往村裡走的路上看見一戶人家正在殺豬,是野豬!

這讓很多同行隊友感到新奇,畢竟是桃園深處啊,環境就是保持的好,我認為目前在中國版圖裡可以找到有野豬出沒的地區最多不會超過二十個。

所以我認為,婺源是美的,而且是美不勝收的那種美!

中午小蜜幫主人家在魚塘裡撈魚,可是十幾分鐘都沒一條入網,我還取笑人家不懂,並且以口頭指導的方法叫人家采取比較齷齪的喝湯法(溜邊兒沉底兒輕撈慢起兒)去對付池塘裡的魚。我看還是俺上陣吧,左一抄右一抄,七八抄下去可是依然沒有魚,水草倒是撈了不少。丟人呀~~~

最後男主人說我們外行他自己動手,邊撈邊默唧“怎麼回事?怎麼沒魚?魚呢?昨天還撈好幾條呢,怎麼今天一條都沒有了?”最終結果仍然沒有魚進網,而且連水草都沒撈到(我心裡這個笑啊,確實有點過分BT了)

到了還是從鄰居家買來的紅鯉魚。。。。。。

婺源之行,最後一頓大餐。

這一次的飯比前幾次更加可口,從吃米飯就看得出,整整滿滿三大竹筒米飯呀!

帶著淋漓暢快回上海

午後三點,離開了婺源之行最後一站慶源,踏上了返程之路。

回來的路上大多數隊友都睡著了,最初我是不困不乏的,而且還給大家照了睡覺的照片。

看得出,大家都很盡興!也玩累了,該好好睡上一覺了。呵呵,沒想到過了一會兒,俺也昏昏睡去,居然被婳婳偷拍到~~

寫在最後。

橫看豎看,婺源是美的,是一個純淨美麗的新世界!

她美的毫無瑕疵,就像個沒有出閣的大家閨秀一樣秀麗端莊!

她的美是內在的(基本屬於羞澀那一類型),但她不會拒絕任何一個願意走近她的人!

她的美是需要人們贊揚和保護的,這同時也是為了二十年、三十年後我們再次眷顧她的唯一理由!

讓我們一起祝福她----婺源,你的明天將會更美好!

四月五日 凌晨一點半

全員安全抵達上海!

附:

個人全程消費:五百零七塊一毛五分

旅行耗時:五十八小時

旅行形式:小集體自助

自虐程度:輕微

腐敗級別:二級

對婺源有興趣的驢友可以聯系我:

MSN: Nickcui2000@hotmail.com

E-mail:Nickcui2000@yahoo.com.cn

揚子

二零零四年四月六日 凌晨 於上海 長虹

歡迎驢友常到我的博客坐坐 http://blog.***/c_3000/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