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玉龍雪山,是在大理趕往麗江的中巴車上,遠遠的只見雪山銀色的山頂,山頂並非像想像的那樣粉妝玉琢,積雪只灑到山腰,當時,有一塊雲彩停在雪山中間,說它是一塊,因這雲確實是塊狀的,有很密的質感,並不輕盈,它好像與雪山有什麼默契,不高不低的懸浮在那裡,也不移動,四周晴空萬裡,一片雲也不見,我在車子上看它大概有一兩個小時,到了麗江古城,一抬頭見那塊雲還在和雪山絮語,真是稀罕。早晨在大石橋遇到小張他們一伙,吃過黃豆面以後,和小陳小張結伴包車去玉龍雪山,他們的目標是玉龍雪山的大索道,我想去犛牛坪。
去大索道在我看來就是投入雪山冰冷的懷抱,“不識雪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覺得還是站在一旁看雪山來得實在。小陳和小張有大索道情結,雖然已經聽說昨天因為風大,大索道沒有開放,他們還是抱著一線希望在大索道入口處下車探看,蒼天不負痴心人,今天大索道居然開了,我們在此處分手,約定回程時間,我獨自乘車去犛牛坪。
車裡只剩下我一人,司機開始和我聊天,他只告訴我犛牛坪上有個廟最好不要去,卻不肯說為什麼;又說起這世道什麼人都有,前些天有個游客在犛牛坪被人騙了大概一萬塊錢,人有欲望才會被人利用,這被騙的家伙心術不正,得此報應倒是活該。司機是納西族人,為人很是老道世故,心地也很好,囑咐給我牽馬的小女孩要小心照看我,因我只身一人上山,如果出了狀況,他做為包車的司機也會有責任的。
上犛牛坪有兩種方式,騎馬或者坐纜車,我選擇了騎馬,為我牽馬的是個小女孩,十幾歲的年紀,我騎的是一匹小馬,矮腳馬,它讓我想起金庸在《天龍八部》裡形容的滇馬---都是矮墩墩的,但很有耐力,所以被吳應雄選來做逃跑的交通工具。。。。。。我不希望它多有耐力,只要乖乖的就好。
這兩天天氣轉暖,山上的雪水都融化了,上犛牛坪的小路很泥濘,小馬一步一滑的向上慢行,我在上面嚇得緊緊抓住馬疆繩,那小女孩還是孩子習性,邊走邊玩,我的小馬有時候會跑去路邊吃雪或者樹葉,小路邊上是立陡的斜坡,我嚇得大聲尖叫,小女孩只得過來把小馬牽走,如此幾次,漸漸的路開始好走起來,我們的小馬走得很快,追上了前面兩個騎馬的游客,那是一對母子,媽媽帶著一個小男孩。。。。。。我看了就想,我以後有了BABY,一定要在他記事以後,帶他去看祖國的大好河山。路兩邊遍植高大的雲杉,夾路有密密的喬木,都是杜鵑,據說五月前後,杜鵑花盛開,一路繽紛燦爛,直抵綠草如茵的犛牛坪,我來這邊正好是2月初,杜鵑樹都打了花包,大大小小的花包細密堅實,看得出來,開花還要些時日,坐在馬上的我為這遙遠的花期一路嘆息。
我來麗江的幾天裡都是晴朗朗的天氣,今天上了犛牛坪,卻偏遇到陰天,玉龍雪山雲霧繚繞,難見真容,放眼四望,犛牛坪是一片丘陵樣的草坪,緊臨玉龍雪山,坪上由一條木板修成的棧道曲折環繞,因是冬天,草坪都是枯黃的,只雲杉樹還綠意猶存,小女孩在前面引路,我跟在後面,路上遇到一頭在雲衫樹下吃草的黑白相間的大犛牛,他都不搭理我,只顧埋頭苦干,我舉著相機,調好焦距和光圈,學著老牛的聲調:“哞”的叫了一聲,哈哈,它果然抬頭看我這“同類”,我在它發覺上當之前拍了一張,然後嘻嘻笑著跑開了。
在棧道上和小女孩分吃了一塊德芙巧克力,補充了能量以後,感覺暖和了些,犛牛坪的海撥已有3800米,走上一段路就要大口的喘氣,然後停下來歇歇,我一直走到棧道的盡頭,這裡離雪山非常近,有大片的雲杉樹,遠處有幾匹馬在草坪上悠閑的吃草,如果是夏天的話,這下面還有個小小的雪花湖,現在冬季,都是積雪,不見湖水的影子。我很想去那片離雪山最近的雲杉林中走一走,被小女孩拒絕了,她說那裡看著近其實好遠,而且也危險。離雪山近了,風也大起來,未被冰雪覆蓋的山體是黑色的,看著就覺得寒冷,山腳下據說是峽谷,很深很深,陰天裡看雪山暗沉沉的,不那麼漂亮。
有人說十個玉龍雪山也比不了一個梅裡雪山,玉龍雪山聽到如此說法不知會否感覺委屈,作為一個東北人,看慣了雪景,對雪山真是沒什麼太大的好奇,我看到玉龍雪山後的第一感覺就是雪太少了,要完全被冰雪覆蓋才可以叫雪山嘛。麗江本地人對我的看法不以為然,他們和藏族人一樣,認為雪山是神山,不能夠輕視,也不能夠褻瀆。司機師傅曾對我說,如果去到梅裡,不可以用手指雪山,要伸開手掌去比劃才行,藏族人對梅裡雪山奉若神明,游客也不可以舉止失當。我這次去不成梅裡,只好先把規距記下來再說。
回去的時候我們沒有走棧道,抄了近路,積雪好深啊,多虧我是北方人,並不怕這個,深一腳淺一腳的回到了小馬休息的地方,偏這時候想去衛生間,坪上的公用衛生間收費居然是1元錢,看得人咋舌,可能因為價錢太貴吧,並沒有人去,已經廢棄不用了。我和小女孩說了情況,她還沒答言,那邊也在等客的幾個牽馬漢子就衝我喊:去後山上唱山歌吧。。。。。我疑惑不解:我要去衛生間,唱什麼山歌嘛,後來突然想起來,好像有的地方把上廁所說成唱山歌的,果然,小女孩給我指的方向也是後面小山上,那山上生長著密密的樹,很是遮光,我在這裡看到了一棵高而秀美的雲杉,它出類拔萃,筆直挺撥,讓我想起人中龍鳳,木秀於林之說。在這小山上休息了一下,周圍沒有人來,很安靜,視野裡有纜車來來往往,有那棵雲杉與我靜靜對視,很想把它拍下來,可惜這時相機出了故障,我在這裡發呆的時候已經想好了照片的說明:犛牛坪唱山歌處,哈哈。
下山的時候,那幾個牽馬的漢子告訴我下坡時正確的騎馬姿式,我聽話照做,果然省力許多。在山上一位老阿婆那裡買了小蘋果,看到我的小馬很辛苦,我問小女孩可不可以喂小馬吃蘋果,女孩說它可能會咬我,唉,只得做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