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婺源-錢江源自駕游FB記(三)

作者: wyen

導讀五月三日:早上6:00起床,上樓頂平台拍了幾張晨曦中的慶源。早飯後一幫人再在村上逛了一圈,由於昨晚又下雨擔心出去晚了碰到進來的車會車困難,所以決定還是早些上路。8:30就出發了,前面一輛別克商務車開得十分小心,大概10km/h,我們也不去急它,跟著吧。今天不急於趕路,路上有美景就停車。路過高山平湖時下車拍了許多照片,其實當時這個水庫停了好幾艘小船 ...

五月三日:早上6:00起床,上樓頂平台拍了幾張晨曦中的慶源。早飯後一幫人再在村上逛了一圈,由於昨晚又下雨擔心出去晚了碰到進來的車會車困難,所以決定還是早些上路。8:30就出發了,前面一輛別克商務車開得十分小心,大概10km/h,我們也不去急它,跟著吧。今天不急於趕路,路上有美景就停車。路過高山平湖時下車拍了許多照片,其實當時這個水庫停了好幾艘小船,我們應該給他們商量商量讓他們帶我們到湖中兜一兜。路上還看到幾處美景,有梯田、村落、成片的油菜(可惜過了開花的時期),都停下來一一拍照。不知是下山的緣故,還是昨天練出來了,今天的山路並不覺得太難開。個把小時顛簸就到了曉起,在曉起逗留了一會,趁機把車洗了,洗車竟然也要10元,跟上海一樣。接下來路就好了,決定去西線。一路狂飆(90左右)一會就到了李坑,這還是東線的景點,雖然對東線印像並不太好,但既然路過就去看了一下,李坑村與其他村有點不一樣,村口並未建民居,有一大片良田、一亭台(後修的)、一廊橋,村莊隱在後面,也是傍小溪而建。房子也與別處一樣,一式的徽派建築,似乎有點單調。考慮到農家飯上菜都很慢,於是決定先把菜點好再去逛,這個村的小溪有個分叉,在分叉口有一雙龍客棧(就是吃農家飯的地方),在二樓陽台看此小村正好。於是上二樓定好位子,點好菜,告訴老板說半小時以後來吃飯,老板說行,也不要我們交定金。看來這裡民風也還算淳樸。一行人准備找個導游帶著兜一圈,無奈找不到,於是站在街口大呼一聲,“有沒有導游?”,一農婦應聲而答,“有!”,於是把她正在帶小孩的女兒找來,小姑娘大約十五、六歲,導游證當然是沒有的,算了就讓她試試吧,沒想到小姑娘講得還蠻像一回事。導游費10元。李坑兜好正好回雙龍客棧吃中飯,點的土雞實在沒什麼東西,是不是老板扣下了一半?不過大家齊心協力還是把這個雞給拼起來了,兩條腿,兩個翅膀。。。。全了。午飯畢緩緩往回走,路上遇見一開旅游車的司機與一騎自行車的老鄉在吵架,原來旅游車靠右走,自行車靠左走,兩個人僵在一起,旅游車司機大聲質問老鄉,“你懂不懂交通規則,要靠右走知道不?!”,老鄉一聽火了,心想“老子家世世代代住在這,想怎麼走就怎麼走,什麼靠左靠右。”於是一生氣就要用雨傘去戳司機。看來五月一號實施的交通安全法宣傳力度不夠嘛――至少是在李坑。出了李坑已經快下午3:00了,往紫陽鎮方向繼續開一小段後,右轉往西線進發。不一會就看到往思溪、延村的指示牌,左轉上思溪、延村的路,3分鐘就到了村口,買了延村、思溪的聯票,請了一個導游。先去近的延村,聽導游說延村的徽式老房子是整個婺源保存最好的,此話不假。導游還帶我們去參觀的一家人家的二樓,房子不錯。出來時碰到一個有二十幾輛車的FB車隊,差點讓我們的車都出不去。約5分鐘後車到思溪,此時天開始下雨。思溪之所以有名就因為拍過一集聊齋電視劇,進村要先過一座古廊橋,在廊橋上觀溪水中點點雨花,煞是愜意。這裡還是老房子,不過以前這裡雖是鄉村,但村裡的人估計種地的不多,不是大戶人家決蓋不起這種房子。而且給我印像最深的是以前整個村子是統一規劃的,哪裡可以蓋房子、哪裡不可以都有講究,就連村裡的一口井打哪都要看風水,而且整個村子有統一的排水系統,為防止下水道堵塞他們在下水道中養上烏龜或黃鱔以疏通下水道。思溪村還有一座老房子叫百壽堂,門上刻有各種各樣的壽字的寫法,據說有99種。而且這房子若是從空中看下來,也是一個壽字的形狀。總的說來,要是對建築感興趣,延村和思溪應該來看看。

出了思溪、延村就往清華鎮彩虹橋方向進發,思溪的導游曾關照,往清華的路上有一處風景挺美,不要錯過。果然在快到清華的時候看到了,也是小河邊的一大遍粉牆黛瓦的房子,河水十分平靜,小橋的倒影十分清楚。來到清華鎮時已經下午5:00左右,雨還在繼續下,小鎮兩邊停了不少車,預感到住宿可能會困難,去鎮上最好的清華賓館問了一下,客滿。又去旁邊一家旅館,還是客滿,並告訴我們到對面的私人店鋪去問一下,房子是有的,三個房間要260元,房間連窗簾都沒有,整幢只有一個電熱水器,算了湊合著住一晚吧。(事實證明我們當機立斷住下是對的,再晚一點打地鋪都不一定有地方)安頓下來後出去吃晚飯,因為打算明天上午離開婺源,因此最算是在婺源的最後一頓正餐,大家一致要求吃一個正宗的土雞,餐館菜譜上的土雞是30元一只,估計跟正午吃的一樣,於是金水跑到廚房要求驗貨,老板無奈只好到自己家雞籠裡去抓了一只,有5-6斤,60元。老板的爸爸實在舍不得,嘴裡嘀咕,“這雞天天下蛋呢”。不過菜上得實在慢,這頓飯吃了3個小時,最後雞湯上來了,正宗土雞。席間還碰到一個GG帶兩個MM,杭州的,跟我們住一家,來晚了只好打地鋪。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