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夏天,暑熱難當,在《旅行家》上看到一篇介紹乳山海濱風光的文章,立刻心馳神往。於是詳細研究了相關的路線,制定出一條包括青島、威海、成山頭、乳山在內的膠東半島自助游線路。與同學梅子一拍既合,安排好各自假期,順利買下鄭州——青島的雙程火車票,開始了兩個已婚女子的開心之旅。 火車晚10:00離開鄭州,次日上午到達青島。出了車站,我們沒有馬上急著去找住處,反正行李也不多,看看地圖,知道車站毗鄰大海,著名的棧橋就在旁邊,打算先看看海。沿車站廣場的地下通道,上去就到了臨海的大路上,棧橋就在對面,遠遠的看了看,浩瀚的大海令人精神振奮。沿海走了一段,向左拐進市區,在附近轉了轉,發現旺季的青島住宿性價比很低,很多小店條件差,要價高,可能是地處車站的緣故。隨打車直奔信號山公園,問司機可否幫我們推薦一物美價廉的住處,司機帶我們在公園附近兜了幾圈,不是客滿就是價高,已近中午,梅子開始不耐煩了,看到公園大門對面有一家庭旅館,進去一問,一間房兩個人每晚只要30元,梅子決定住下,雖然條件簡陋,但周邊環境尚好,對面就是信號山公園,旁邊是迎賓館,好在只住一晚,就湊合吧。
放下行李,在旁邊的小店裡吃午飯,蛤蜊湯鮮美無比。飯後,直接上公園,買票的時候,賣票的大嫂主動給我們減去四元,每張十元門票只收8元,說是今天有霧,看不清,真實在的青島人。沿路上到旋轉觀光塔,乘電梯到塔頂,紅頂、綠樹、碧海、藍天的青島展現眼前,當日的天氣稍有霧氣,但依然可看到遠處的棧橋、小青島等地,霧中的青島靜靜展示著,沒有大都市喧囂嘈雜的感覺。這裡的確是登高俯瞰青島的好地方。
從信號山出來,我們沿海邊路往八大關去,沿途經過魯迅公園,第一海水浴場,浴場裡人潮湧動,從大路可直接進入浴場,才發現原來青島的浴場是不收門票的。
來到八大關,這是由八條以八個著名關隘命名的路組成的別墅區,各種風格的別墅散落其間,又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八條幽長、靜謐的小路靜靜的交錯連接著,雖然是旅游旺季,但來這的旅行團並不多,漫步其間,仿佛走在異國的街頭。很多別墅赫赫有名,著名的花石樓,曾是將介石的別墅,門票5元,我們樓上樓下、裡裡外外轉了個夠,在人家裡從客廳到臥房,從天台到花園拍下N張照片,最值的是還在裡面的WC裡方便了一回,從房屋結構看,應是原來WC的位置,青島人的確大氣,要在別處,斷然是要作為文物圈起來的。
號稱青島釣魚台的專門接待政界要人的山海關9號別墅,門前仍有軍人站崗,還有曾住過5位元帥的元帥樓、公主樓等等。風格各異的別墅,掩映在濃蔭綠樹中,伴隨著海浪的呼吸,靜靜地矗立著。找張面海的椅子坐下,夏日清涼的海風拂過,和著身後樹影娑娑,閑散地坐著,默默品位青島的味道。有這樣清涼、悠閑、風雅的去處,青島人真是幸福。
來到第二海水浴場,鄧小平曾在這裡搏擊過。順浴場走了一段,看到一大片礁石區,這裡視野開闊,可以眺望大海,看海鷗翔集,海浪拍打礁石的壯麗景像。日落了,我們到泊在海邊的一艘船上吃晚餐,本來是坐在甲板上的,瀕海臨風,很是浪漫,可剛坐下沒多久,就狂風大做,風雨交加,被迫趕回船艙裡。風浪很大,吹得大船左右搖晃。飯後,看雨仍沒有停住的跡像,打車返回住處。
次日,起床後就近參觀旁邊的迎賓館。通往迎賓館的是一條幽靜小路,路一側好像是信號山的山體,另一側零星散落了些老的石頭房子,經年累月,牆壁上長滿了青苔,寂靜的小路空無一人,讓人不禁遐想住在房子裡會是怎樣的溫馨、恬靜。小路的盡頭是迎賓館,紅頂黃牆,聳立在綠草地上,在綠意掩映中分外醒目,明亮的陽光照耀著,一切像是電影中的場景。進到裡面,所有的房間以及屋內的設施都被用繩子隔了起來,只能在外面看一看,遠沒有花石樓裡的親切。
從迎賓樓出來,拿了行李,打車直奔汽車站,買到去威海的長途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