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雲南(3)- 虎跳峽篇文/圖 Herbert Wang
電郵 interpreterhouse@hotmail.com
4月22日 長江第一灣的草編
0700出發-0900第一灣-1100橋頭-1200SHEN’S CAFE-1300開始徒步虎跳峽-1630抵納西雅閣,宿
離開麗江,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古城,我們開始了計劃中激烈而精彩的行程。記得去年聖誕在桂林的徒步,使小顧愛上了這種與自然親近而又富有挑戰的旅行形式。所以在這次計劃中,包括了三段這樣的行程,徒步虎跳峽、登永明冰川、翻越碧羅雪山。
第一灣已到過,與上次相比,水更綠,更大而渾濁,也沒有人站在水邊釣魚。
過石鼓鎮時,小顧對路邊納西老婦的草編愛不釋手。看到如此大體積的東西想到可以郵寄回家,便選了兩個草凳,大小兩個草籃,一共只花了11元。
在橋頭,找到郵局,打包托運,郵費用了40多元!
寄走這些可愛的物品後,在SHEN’S吃了午餐,拿了三份虎跳峽的地圖。
出發時,身體尚可,但行至“陽光客棧”時,腹痛加劇,休息了半個小時,嘗了有名的蒲荷茶,很提神的。又支撐著到了納西雅閣,便再也沒有了鬥志。
住下後睡了兩個多小時,起床吃了晚飯,精神有所恢復。又陸續來了十多個老外,嘰嘰喳喳地在院內聊到很晚。
4月23日 中途客棧的廁所
0915離開納西雅閣-1200到28拐頂-1345幽谷客棧(PEACE GEORGE)-1620中途客棧(HALFWAY)-1945中峽客棧(TINA’S)
一路徒步,上28拐最辛苦。身體不適、負重、一拐雙一拐見不到頂。翻過之後,急坡直下,然後是沿等高線的羊腸小道,過百宮瀑布,再下坡,到中峽客棧投宿。
徒步虎跳給我印像最深的是一路上的客棧都會免費提供茶水、休息,並熱情地指導你的行程。我們就在幽谷客棧和中途客棧免費喝茶休息。此外,住宿是每人10元,吃飯也是比較合理的價格。
正如所有的驢友所說,中途客棧的廁所風光無限。臨走前,我特意造訪,但見窗含玉龍千秋雪,廁邊一片青綠樹。
在中峽客棧的晚餐品嘗了本地雞湯,味絕佳,值得一試。
4月24日- 中虎跳取水
0920下中虎跳-1100到江邊,取水-1230返張老師家-1405上車-1700抵白水台
虎跳峽分上、中、下三段。上虎跳以虎跳石出名,江水驟然收至30余米,有一大石把江水一分為兩,不必說傳說中的神虎,普通的老虎也可以跳過去。江水一路流去,經多個石灘,濺起滿江浪花,稱滿天星,是中虎跳的特色。
沿著據說是張老師(此人在網上褒貶不一,是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修的小路,一直可以下到中虎跳的江邊。按計劃,在江邊取水,一抬頭,只見滔滔的江水向我的頭頂湧來。時值中午,江水上漲很快,取完水回到石堆上時,剛才站的地方就已經淹沒了。
返回張老師家時,買了一個七斤重的冰鎮大西瓜,坐在門前一邊看山,一邊吃瓜。晴空萬裡,陽光耀眼,氣溫高達30度,想想前兩天多雲、小雨的天氣真是幫了我們大忙。
下午兩點搭上去白水台的班車,一路經過下虎跳、遠眺大具、翻越哈巴雪山,五點抵達白水台。
哈巴雪山是金沙江和瀾滄江的分水嶺,原計劃是沿哈巴小道徒步到哈巴村再搭車去白水台的,但考慮到要在野外過夜,且身體狀況不佳,便做了調整。中巴車繞著雪山轉呀轉,翻過山口時,看到了大片被伐森林殘留下的樹樁,觸目驚心;也看到了居民,有一群身穿藏族服裝的人在慶祝。
作為東巴教的聖地和中國最大的單體泉華地貌,白水台極具吸引力。沿著台地邊緣的棧道拾階而上,“仙人遺田”的風貌展現眼前。這個季節水還很小,可涉水而過。頂上有許多小池,生長著綠色的水藻和大頭魚等各種水生動物。夕陽西下,在白地綠樹的身後留下了長長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