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香格裡拉五日游--心情版

作者: Ur

導讀D1,Aug.12, 2004帶著淡淡的郁悶離開廣州,周山環抱的麗江古城並未給我多少撫慰,興許是太濃的商業氣息,也許是去過西塘古鎮,似曾相識的感覺,又或者是網上看得太多,期望值太高,總之沒有新奇感。 直到坐進“摩梭吧”,獨自擁有那整個閣樓的空間,看窗外楊柳拂風,心才慢慢寧靜下來,窗外古城小街上的喧鬧聲似乎也離我遠了。沒錯,這是個發呆的好地方。但我心目 ...

D1,Aug.12, 2004帶著淡淡的郁悶離開廣州,周山環抱的麗江古城並未給我多少撫慰,興許是太濃的商業氣息,也許是去過西塘古鎮,似曾相識的感覺,又或者是網上看得太多,期望值太高,總之沒有新奇感。

直到坐進“摩梭吧”,獨自擁有那整個閣樓的空間,看窗外楊柳拂風,心才慢慢寧靜下來,窗外古城小街上的喧鬧聲似乎也離我遠了。沒錯,這是個發呆的好地方。但我心目中的麗江不是這樣,它應該更純,更靜,更古樸。

給都市裡的一個朋友打電話,體驗一下遠隔千裡的感覺。感謝現代通迅,可以使我們天涯咫尺,但便捷的現代通訊又多少抹殺了距離的魅力。

LG從玉龍雪山打來電話,告訴我到麗江古城可做四件事情:一,泡吧,二,在去酒吧的路上,三,發呆,四,艷遇。前三件事情我都已捻熟並完成,爭取在與LG會合之前完成第四件事情。但終未成功。 ;)

夜幕降臨,古城更沒了特色。執一杯酒,坐在河邊獨飲。任身邊人流如織,看河裡不帶一絲虔誠的河燈。這裡可以是任何一個地方:可以是嘉興的西塘,可以是北京的後海,還可以是廣州的沿江路。我從一個擁擠的大都市逃到了一個更擁擠的小鎮。只不過,在都市裡的人都似機器,而這裡川流不息的人或多或少都拿掉了面具,也就顯得可愛一些。

無論怎樣,我還是喜歡這個地方,但不至於讓我迷失。

D2,Aug.13,2004

早上七點半便已坐上了開往香格裡拉的公共汽車。很久很久沒坐過這樣的車了,坐慣了廣深之間的豪華大巴,居然也能坦然接受這樣的長途客車,多少與同行的乘客有關,因為車上的都是像我們這樣的背包客。

一路蜿蜒在山裡,高山綠原,眼界清新,空氣舒爽,但仍未能抹去心中那隱隱的一絲憂郁。

中午12:30到達,便直奔網上很有名的永生飯店,一個極具藏族特色的小飯店,住滿了外國驢友。門口的留言版上貼滿了各條線路征驢友的小紙條,如果時間充裕,我一定會選擇這種方式完成雲南之旅,那才是我心目中的自助游,那樣才能將自已的心靈放逐。

香格裡拉是一個很小的縣城,安靜,樸素,80%是藏民,人也非常樸實。中午在一個看不出是餐館的小店裡吃飯,地道的家常菜,便宜得讓人不敢相信。吃完飯,在等車的的時間裡,隨處亂轉,才發現離永生飯店不遠的一個街角,有一家迪慶藏地國際青年旅社,非常干淨且便宜,有些後悔住進了永生飯店,所以後來姐姐他們一家來,就是介紹他們住的這家,據說好極了。

到香格裡拉後,隨手攔了輛的士到永生飯店,覺得那司機人不錯,下午便包他的車去依拉草原,納帕海和松贊林寺。或許是心情的原因,沒有什麼東西觸動我。我和LG都有些高原反應,頭痛,有些飄呼。登松贊林寺的石梯時,如果快一些就有些上氣不接下氣。我的反應更歷害些,晚上睡覺都頭痛難忍。

因為這幾個景點都在縣城附近,所以很早就結束了今天的旅程,我們找了家吧坐下,便哪兒也不想去了。那是個很溫馨的吧,叫“青稞架”,桔色的燈光映襯著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裝飾,四四方方而大氣的木桌,長條凳,樸素而親切。店不大,人也很少,一桌聚集著當地的一些少男少女,一桌是一個女老外獨坐,邊啜咖啡,邊看書,一桌是幾個老外在交流幾天來的旅游心得,一桌便是我和LG。那裡的書架上的書任你翻看,而那一晚吧裡飄蕩的音樂都是我和LG所選,因為其它的人並不在乎聽什麼,我倆便作了回主人。我讓姜育恆唱“有空來坐坐”,LG在翻看香格裡拉的攝影集,我便在歌聲中寫游記。我們可以不說話,但那感覺好極了!

D3,Aug.14,2004

吃過方便面,八點鐘,還是昨天的那個和司機便已經等在院子裡了。今天的線路是屬都湖和機場。因為這段時期正值雨季,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趴在窗台上祈求老天不要下雨,但雲層依然很厚,見不到令人心醉的高原的藍天。

一路群山,遠處雲蒸葭蔚,並末讓我感動,至今,我都是冷眼看著眼前的一切,似乎對於長自廬山腳下的我,這山景並沒有給我額外的欣喜。直到車行山間的一片草原,LG叫車停下照相,看身邊幾匹無人看管的馬兒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草。那一刻,那寧靜的一幕觸動了我,讓我打開了心扉,讓日漸堅硬的心攸地一下軟了。於是,柔情,歡樂,陽光,一泄千裡,毫無遮攔地流進心田。此後的路途是在欣喜,激動與感懷中走完的:那夢一般的翠谷,那醉心的湖泊,那寧靜的草甸,讓我只想變成一只高原豬,每天都在這夢一般純淨的世界徜徉。

(值得一提的是,沿路所看到的豬,體形都很嬌小,黑色,干干淨淨,與城裡看到的豬大不一樣。非常可愛。)

屬都湖很美,坐快艇去湖對岸,在湖面上激越,看四周群山環抱,恍然加拿大與美國交界的千島湖,四周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可以想見秋風起時,該是怎樣一幅斑駁絢爛的圖畫。因為不是跟旅游團,所以有充裕的時間在那個無人的岸邊停留,照相,發呆。大片大片開滿各色小花的草甸上,馬兒,犛牛在悠閑地吃草。偶樂傳來犛牛脖子上的鈴鐺聲,直讓人想在這兒支起一頂帳篷,做個與世無爭的牧馬人。

從屬都湖出來,去了不是景點的機場旁邊的草原。大片大片的花海,紫色,黃色,紅色,白色,綠色。。。。。。直讓你欣喜若狂。看閑散的牛,羊吃草,又讓你寧靜入心。這便是我夢中的香格裡拉了!

離去麗江的班車開車時間還有一個半小時,我們坐進TIBET CAFÉ來kill time,看很多過客留言,觸動了我要寫些什麼,於是,在這個咖啡吧的留言薄上,為將要流浪至此的朋友留下了一頁文字。

回麗江的路途上,我和LG討論要不要在橋頭下車,去徒步虎跳。因為在前期網上的咨詢中得知,我們此行是沒有足夠時間去徒步虎跳的,於是對於行程一番爭執,等我們決定要去虎跳時,發現車已過橋頭,而本應這有一站的,司機居然沒停車。於是我們就以天雨路滑危險之類的說詞為自已寬心。三天後,姐他們一家去虎跳,也未能一睹壯觀景相,因為滑坡及人員傷亡,車道及徒步棧道都給封了,所幸!於是又心生一些安慰!

天已擦黑,老遠就看見麗江古城的輝煌燈火,竟生出一些回家的親切感。下了公共汽車,不願再坐車,便背著大包走進古城。雖然住的地方還沒有著落,但確實有種回家的親切與從容,我不過是在麗江呆了半天,卻有這種感受,也可見麗江確實有它的魅力了,難怪網上堆砌那麼多贊美的詞句,難怪有那麼多人前赴後繼地要一來再來這個地方。

同樣是找到網上小有名氣的藍月谷,因為客滿,來到它同個老板經營的陽光谷,住下,條件比我想像中好N倍。至此,此行已過大半,遠比我想像中要舒適的多,一點也不艱苦,這也是遺憾的一部分。

D4,Aug.15,2004

睡了此行唯一一個懶覺,因為姐一家中午抵達,今天沒有特別的安排。起床後,我們隨便找了家吧吃了早餐,便漫無目的地在古城裡逛。已全然沒了第一天到來時的購物欲望,只是隨性這兒停停,那兒看看,專門找無人的巷子鑽,居然去到了菜市場,看一個老外背著竹簍買菜,儼然一個當地納西人,想必是已迷失在這裡了。

接到姐一家三口,同是住進陽光谷,然後便像主人一樣帶她逛古城,告訴他們此後幾天的行程安排。下午去了束河古鎮,那兒正在大興土木,極沒意思。在外圍的民居間走走,在征得同意隨意走進一戶人家,主人非常樸實熱情。我們參觀他們的土屋,和他們聊天,在他們的井裡打水,這對於他們來說平常的不得了的一項勞動,對於我們這些石屎森林出來的人,卻是一個興至盎然的游戲,井水真甜!

D5,Aug.16,2004

六點鐘就被morning call叫醒了,當然是手機。為了一睹清晨寧靜被還原本來面目的古城,我拿上相機便迫不及待地獨自出門了。天蒙蒙亮,各個客棧門前的紅燈籠還亮著,為這古城更添幾分嫵媚。天上飄著細雨,又為這古城蒙上一層憂郁的面紗。嫵媚而憂郁的古典美人,正入我的眼。我貪婪地按著快門,希望這古城能將這寧靜持續的時間長些再長些。。。。。

在一個小巷裡,我捕捉到一個鏡頭,一個身著民族服裝的納西老人,背著竹簍靜靜地走在濕滑的石板路上,那一景,很美!爬上黃山公園,從高處俯瞰麗江古城,看古城在署光中漸漸清晰。雨越下越大,我不得已跑回客棧。進得客棧,大家都還在沉睡,便獨坐在屋檐下聽雨。

九點鐘,和姐一家包了輛車去玉龍雪山。一路祈禱,但去到近前仍是濃雲籠罩,未見雪山壯觀的真面目。又因為姐他們初來水土不服,都不是很舒服,所以放棄了大索道,沒能挑戰海撥四千六百米,而是上了海撥3800米的犛牛坪。也許是已習慣了這裡,在海撥三千多米的地方我健步如飛,全然沒有了在香格裡拉時的高原反應。此行因未能看到玉龍的真面目而留有遺憾,但在山上,一個租衣服給人照相的藏族女子,因為沒生意,一個人站在高坡上放歌,以青山為背景,綠綠的高原為舞台,在她的眼中沒有觀眾,只有隨性的享受。她的歌聲美極了,那一刻定格的美景也久久浮現在我的腦海,是那一天的亮點。

下午四點鐘,回到麗江古城,便背上行囊告別這塊有靈性的土地,行將回到我們賴以生存的現代化的牢籠。

後記:雲南之旅是我盼望已久的,可能正因為期望太過殷切,加上那幾天天氣不好,心情也不夠舒暢,總覺得有些許遺憾,沒有看到圖片上的麗江和香格裡拉。但幾天後,在我整理那幾天的日記,將那幾天的旅程再咀嚼一遍,竟有一種柔軟的東西在心中萌動。我仍是無悔這一次行程的,雖然沒有看到圖片上純得讓人心醉的藍天,沒有看到讓人折服的雪山,但,雲南這塊土地以及那裡的人觸動了我,讓我疲憊的心得以休憩,這便是我要再去的理由了。下次,我一定要去梅裡!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