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印像

作者: 屏上談驢

導讀印像中的古城,似乎就該是古老沉寂的,像是一個充滿滄桑的老人。但事實並不盡然。今年夏天,我游歷了一個不一般的古城與一個古風猶存的古城。麗江古城,一個因地震而迅速聞名的小城鎮。它包含了三個古城:大研,白沙,束河。其中最出名最發達的是大研古城。 大研古城,有著古色古香的房屋,一色的都是白牆黑瓦的納西民居,緊緊地擠在一起,飛檐挨著片瓦,門板 ...

印像中的古城,似乎就該是古老沉寂的,像是一個充滿滄桑的老人。但事實並不盡然。今年夏天,我游歷了一個不一般的古城與一個古風猶存的古城。麗江古城,一個因地震而迅速聞名的小城鎮。它包含了三個古城:大研,白沙,束河。其中最出名最發達的是大研古城。

大研古城,有著古色古香的房屋,一色的都是白牆黑瓦的納西民居,緊緊地擠在一起,飛檐挨著片瓦,門板貼著窗洞,窄窄的石板路鋪就的小巷,錯綜復雜地穿梭其間。小巷的兩邊,民居的門前,清澈的小溪無聲地流淌。清晨的大研便是如此祥和。可是過了早晨8點,便會從四面八方各個角落霎時湧出無數的游人,充塞每一塊石板、每一個店鋪。古城頓時熱鬧了起來,充滿了生命力。到了晚上8點以後,酒吧,咖啡吧的燈光一盞一盞亮起來,各式各樣的大紅燈籠也都透出了紅瑩瑩的光,所有的店鋪都用燈光急切地表明自己的存在,顯示出自己的開闊亮堂。這時的古城燈紅酒綠,人潮湧動,儼然成了中國最繁華的商業城鎮。大研就是如此的多變而生機勃勃,全然不像是年邁的老人,更像一個時尚的年輕人。

麗江古城自古便是納西族人的城鎮,可是今天大研古城內的店鋪,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由外地人來經營,大部分納西族人搬到了古城外的新城區裡生活。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的思緒不由自主地流動著,失去了原生居民的古城,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古城嗎?沒有了納西人的大研,就如同失去靈魂的軀體,沒有了應有的靈性。即使有清靈的小溪流遍全城,也只能淪為形式主義的衍生物。就像皇帝選妃,原本大研是個清秀的鄉村少女,被迫入了宮,不得不用各種手段使自己生存下去,博得皇帝的寵愛。當終於有了身份地位後,她年少時特有的靈秀也不復存在。或許她有了別樣的魅力,有了華麗的衣飾妝容,可是它永遠都不會再有那種純樸獨特的氣質了,或許等到某一天,皇帝猛然發現她失去了原有的氣質,她還能得到皇帝的寵愛嗎?現在的大研,令我感到迷失。

相隔七公裡的束河古城,一樣的房屋,一樣的窄巷,一樣的小溪,不一樣的是,那裡還遠沒有大研那樣游人如織。在束河住著的仍然是納西人,外來人極少。這讓我們看到了古城的本來樣貌,體味到古城那濃濃的古老氣息,感受到納西族人生活的獨特氛圍……在石板路上慢慢走著的,大多是穿著民族服裝的納西老太,表情安詳,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巷子的兩邊也有許多店鋪,靜靜地立著,門面樸實而不起眼,透著淡淡的溫馨,融在古城中。束河像是慈祥的外婆,永遠寧靜安詳……在束河,我感到了一種親切和溫暖,以及深深的欣慰。

在歷史的洪流與現代商業的衝擊下,已經有一座又一座的古城,不是被破壞殆盡,便是被現代化征服(其實這又與破壞有什麼兩樣?)。我隱約有種擔憂,多年之後,與大研離得如此近的束河,還能不能巍然屹立於自己的古老文化中,而不被大研所同化呢?幸?不幸?我不置可否,只能將這古城印像記錄於紙間,或許能紀念某些即將消失的真正古城。

www.xiaobo.org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