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登峪-禾木-喀納斯游記

作者: 雪貓

導讀前言:如果你沒有走過這條路線,那麼請你進來;如果你走過了這條路線,也請你進來,因為每一位驢友都會有不同的游歷感受,美景可以共同“養眼”,美文也可以共同分享。第一天從烏魯木齊出發時,由於部分驢友們都是第一次見面,陌生的情緒一直影響著我們的交流,除了偶爾由幾頭老驢相互之間打打樂趣外,從北京時間20點背上各自的行囊踏上前往布爾津縣城15個小時 ...

前言:如果你沒有走過這條路線,那麼請你進來;如果你走過了這條路線,也請你進來,因為每一位驢友都會有不同的游歷感受,美景可以共同“養眼”,美文也可以共同分享。第一天從烏魯木齊出發時,由於部分驢友們都是第一次見面,陌生的情緒一直影響著我們的交流,除了偶爾由幾頭老驢相互之間打打樂趣外,從北京時間20點背上各自的行囊踏上前往布爾津縣城15個小時的路上都略顯沉悶。

當汽車比預定時間晚3個小時到達布爾津時,既使在鑽出狹窄的臥鋪車箱後被凜冽的寒風狂刺,我們卻仍然高興的大伸懶腰,聲聲贊揚:“此地不錯”。然而在打開側面的行李箱掏出我們的行囊時,“不錯”的贊聲變成了一片“媽呀”呼語,除了能以大小稍作辯別,五顏六色的背包全已清一色土黃,一伙人驚訝的亂成一鍋小粥,待理清行李完畢,得到頭驢(沈巴依)的宣布:今夜在此宿營,明晨向賈登峪出發。

第二天早起,空中飄起了小雨,全部重裝上身以御徒中下雨。此時的我們經過一夜合住的親密,相互親近起來,雖然心中擔心天氣不佳,倒也一路聊前聊後,輕松、自在。心裡一直希望雨能在我們聊天的某個時刻停下來,但事與願違,雨不但沒停而且逐漸密如針葉,當行至布爾津和賈登峪之間時天空突然暗黑,雨驟然變成了雪,在我們還心存僥幸時,前面入眼的已是雪白一片了,終於不得不承認預想中最壞的大雪天還是來了!車迎雪行至最高點的山坡時,由於驅動不足加之沒有防滑墊,十余輛車靠右阻塞,寒冷加心急如焚讓我和小毛驢(驢兒)失控的對不斷想超車前行(事實是不可能越過山坡)的車輛咒罵不斷。氣溫在不斷下降,阻塞的車輛也越來越多,為了越過山坡,前面的車輛開始采用人推的辦法,小車倒也奏效,但大車卻很困難,我們的車先後兩次沒能衝上去,第三次還算司機大哥聰明,拿出一條粗壯的麻繩,讓我們的5頭公驢在車頭套住前拉,我們7頭母牛在車後手推,使足吃奶的勁,一路叫著“一、二、三”的號子硬是將車推拉上了山坡,歡愉之情難以言表。下午一點到達了我們徒步的第一站—賈登峪,此時雪停天漸晴,幾串冒著羊油熱氣的羊肉串和拌面下肚,飢餓和寒冷已游離身體之外,待行李上馬便精神飽滿向山間行去。

沿著人、馬足跡前行,我驚訝於已有不少的前行者。第一座山坡並不難翻越,但由於積雪和人、馬踏行,道路變的異常泥濘,好在頭驢在賈登峪出發前對4個無登山、徒步鞋具的菜驢采取了緊急購買水靴的措施,否則後果當真不敢設想。一路高高低低的走來,兩個小時後當眼前豁然開朗,我們便一路狂奔衝上大橋,俯視山間清溪,遠眺兩岸及遠處的雪山和樹林,聆聽風過山谷之音,我們除了拍照、拍照、還是拍照。

前往三角洲扎營點的路都是在山谷間穿行的,兩側山谷白雪覆蓋,樹林尖頭因雪融悄悄地露出本色,天空因一抹陽光間斷地雲開霧散,雲影隨風而動行走在雪山之間,河水順式擊打突兀石頭發出流動之聲,偶爾一只山鷹劃空而過,我們仰頭眺望,不覺已誤認進入人間仙境。天色漸晚,由於道路難行,我們在伸手不見五指天黑時只到達了一座牛棚小屋,三角洲扎營計劃落空,頭驢根據實際情況命令:埋鍋造飯,夜宿牛棚。

第三天洗漱完畢,整裝出發。由於今天的行程是4天徒步計劃中景色最佳的一天,因此,出發時大家情緒高漲,說笑之間不絕於山谷之耳(因為我們的耳已經裝不下了)。繞過兩河彙流的三角洲,轉向西行,因為昨天經過了雪的洗禮,天空、空氣、山川、河流、小溪、樹木、草甸……都變得格外清新。白、藍、黃、綠色彩相互交錯,自然的塗抹成一幅山水雪後秋景,讓我們仿佛身在畫中,又仿佛身在畫外,早已人景相融情難了。5個小時的路程讓我們一步三回頭、前三步後一步,再加上左顧右盼,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直至黃昏才到達了禾木。

黃昏的禾木是一種擁有的美麗!此時的陽光好像知道自己將駐留不久,便將全天剩下的所有金黃色顏料全部沾起,毫不吝嗇地撒向了整個禾木,把白樺黃葉點成了“點石為金”故事裡才有的黃金葉,把周圍的雪山印成了“紅玫花而開”歌聲中才有的玫瑰紅,把圖瓦人居住的木屋染成了格林童話中才有的可愛和純真。

清晨的禾木是一種脫俗的美麗!萬道霞光、雪山、白樺林映襯下的禾木仿佛披著一件青紗,正撥開禾木河面上的水霧細細地做著晨洗,如果不是輕悠升起的裊裊炊煙和牛羊兒晨起的叫聲,還以為自己正在做著陶淵明“世外桃源”的夢,但這確實不是夢。

巧的是到禾木的這一天正為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令我們意外的是在禾木居然真的有木屋桑那洗澡,浴後除乏,我們以腊腸米飯和土雞火鍋共度了中秋之夜。明月當空,置身童話般的世外,再有美酒、美食、朋友相聚,人生的快樂當真達到極限,只差對月暢飲,對酒當歌,一醉天明。可憐的是在盡興之後頭驢要到禾木河邊扎營,於是乎6名猛男女扛著行囊,瘋狂地在零下15度實現了與中秋明月共舞。

第四天禾木租馬前往黑湖。由於大多數驢友沒有長途騎馬的經驗,一路上馬走人行,馬停人止的現像時有發生,馬夫忙前趕後,我們一行10人始終也未能一路同行。路上也由於道路險峻、雪化泥濘,不時被馬兒驚出一身冷汗,更有三位勇驢被馬兒摔下,讓我們想起來後怕,5個小時的馬程,沒有人有心思拿出相機來拍照,當然也有這一路風景與三角洲到禾木的風景相差甚遠的原因。行至一山谷半高處的小木屋,馬夫不再前行,我們被告之由於積雪太厚,夜黑風高,黑湖扎營根本不可行,今晚在此小木屋落腳。當我們得知今晚必須8個人睡在2.5米左右寬的木床,2個人與2個木屋主人和1名馬夫睡在木屋地下時,許多人啞然發愣,但當得知在我們之前有5個北京人因為沒有馬夫妹妹幫忙提前預訂這間生著爐火的小木屋而必須在雪地扎營時,我們已協調誰睡床、誰睡地了,而當再次從木屋主人那裡得知有15個騎馬趕往禾木的客人也將落腳到此,並且只能睡在院中的一頂小帳篷時,我們更是暗自慶幸地、美滋滋地吃完了由廣東三驢准備的豐盛晚餐。試想在一處遠離繁華的山谷木屋,10個來自五湖四海的驢友圍柴爐而坐,嬉玩“殺人”游戲,並不時因無心鬧出的笑話發出陣陣歡笑,此等閑雅之情當真是人生的頂極快樂。

第五天早起皆沒有洗漱急趕喀納斯。這一天我們基本上都穿越在山頂雪地中,上路時與一群趕往喀納斯上學的孩子們相遇,和他們同行,聽他們用他們民族的語言為我們唱歌,孩童的純真和善良深深地感染著我們,原本寂靜、枯燥的行程變得格外有生氣,再加上經過前一天的訓練,菜驢們的馬術大大增強,不僅能策馬狂奔,而且還有人成了專業馬夫。但其中也有4人因懼怕騎馬,一路從雪地走來,倒也有些毅力。

第六天意隨意游覽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灘,也許是時間不對,眼前的景色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美麗,據朋友交待應當在清晨觀此三處的景色,才能體會“神仙居所”。黃昏之前,我們租車到了白哈巴村。放下行李,一路追逐夕陽還是失去了拍攝機會,又想看界河界碑,卻被告之在山的另一邊無功而回。

第七天早上7:00起床迎白哈巴日出,寒風中苦等兩個多小時,當周邊的山峰、樹林都被一抹朝陽染紅時,卻因為白哈巴村東面山峰過高,日頭難以早出,而我們要趕10:00班車前往哈巴河縣城,失去了感受和拍照的機會。由於行色匆匆,白哈巴村之行多少留下了些遺憾。

七天的時間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輕輕劃過了,從第一天走進北疆這幅美麗的油畫,整整七天我們如神仙般過著畫中人的生活,被人看,看別人,被景看,看風景,日月交替,如醉如痴。當時間一過必須從畫中走出時,放飛的心也只能漸漸收回,別了!此次旅途中的每一個人生小站:布爾津、賈登峪、牛棚、三角洲、禾木、山谷小木屋、黑湖、喀納斯、白哈巴村、哈巴河縣城。


精選遊記: 阿勒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