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依山而建,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築群。布達拉宮坐落在紅山(瑪布山)上,參觀只能從宮的背面,也就是著名的拉薩濕地的那面上去。我們的車直接開到半山腰,在背面我們沒有看到想像中雄偉震撼的景觀,而是沿著台階一步一步的向上爬,到了一個很普通大門——布達拉宮後門。一進去就要低頭彎腰,從存放著藏文丹珠爾經的書架下面的一個一米多高的廊下穿行,然後才看到第一個大殿“衝熱拉康”。映入眼簾滿目皆是鑲滿紅寶石和綠松石的純金靈塔,千姿百態分不清彼此;花花綠綠的萬國紙幣厚厚地堆貼在佛像四周;題材豐富的壁畫、唐卡、罕見的藏經冊印和法器、供器等大量珍貴文物林列在殿堂各處;撲鼻而來的是濃郁的酥油味,令人有呼吸窒息、血液凝固的感覺。迎面走來的藏民有的拖家帶口,有的念念有詞,還有年紀大的甚至是被一路背過來的,他們帶著滿身的酥油味,虔誠的在佛像面前磕頭。金頂在維修,白宮也只開放小部分,走馬觀花一圈就不知不覺來到出口了。真正的感受是此時形成的。這裡才是布達拉宮的大門,普通藏民都從這裡進入,要看到這座建築雄偉的一面也在這邊。從山上向下眺望,真的是一覽無遺。拉薩的天氣不錯,天色藍得不像真的,白雲真像棉花糖一樣。風塵僕僕遠道而來的朝覲者,正在一絲不苟地三步一僕伏地繞著布達拉宮叩行。今天,人們眼中的布達拉宮,不論是就其石木交錯的建築方式,還是從宮殿本身所蘊藏的文化內涵來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獨特性。它似乎總能讓到過這裡的人留有深刻的印像。統一花崗石的牆身;木制屋頂及窗檐的外挑起翹設計;全部的銅瓦鎏金裝飾,以及由經幢、寶瓶、摩羯魚、金翅鳥做脊飾的點綴﹍﹍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宮殿顯得富麗堂皇。順著布達拉宮陡峭回轉的天梯終於走到山下,站在紅山腳下,可以看到布達拉宮的整體布局,由下到上分別是"雪"、白宮和紅宮,充分體現了藏傳佛教中"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說",通過建築布局藝術的對比、誇張和渲染,表現了佛法的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