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二

作者: 芝麻鋪子

導讀要在什麼時間,用什麼心情去回想麗江。關於這個問題,兩個月來我都不想去碰,那是些和陽光裡的肥皂泡同樣質地的東西,小孩子不伸手去碰,它就永遠會在太陽的 映襯裡反射出七色的光芒,即便是那樣消失掉,也是美麗又自然的。這是我一直理想 的狀態。不過,事情的運動軌跡永不與人的思想保持步調一致。事實是,我一直在碰, 不停的碰,就像無心破壞美好的小孩 ...

要在什麼時間,用什麼心情去回想麗江。關於這個問題,兩個月來我都不想去碰,那是些和陽光裡的肥皂泡同樣質地的東西,小孩子不伸手去碰,它就永遠會在太陽的

映襯裡反射出七色的光芒,即便是那樣消失掉,也是美麗又自然的。這是我一直理想

的狀態。不過,事情的運動軌跡永不與人的思想保持步調一致。事實是,我一直在碰,

不停的碰,就像無心破壞美好的小孩,伸手捕捉肥皂泡是本能的驅使,而且,我們還

很得意於看到它一個一個消失在我們的手指尖。對於兒童所能掌握的事物來說,肥皂

泡是其中之一,我們可以給它生命,讓它炫耀,也能輕易的決定它的消亡。在我還是

個小孩子的時候,是想不出這麼多廢話來描述心理狀況的,當時,當我們在手指碰觸

到肥皂泡時,能感受到的全是快感。

TIME

故事發生的第一客觀要素是時間。遺憾的時間卻不允許被當作影像記錄下來,過去

的時間就是用過去時表示的一串數字,過去的此時與彼刻的區別在於有的時點刻度鮮

明,有的模糊不清,慢慢的跟其它模糊的時點渾為一體,分不清彼此。

麗江一發生在去年的3月末。麗江二發生在今年的9月末。一個是雨季即將來臨前,

一個是雨季即將結束前。同樣的一日下雨三次日出四次,同樣的早晚寒風凜冽,中午驕

陽似火。

相同讓人感到溫暖,那種熟悉的陌生人再見面的安穩感。相同也讓我感到不安,回

不到過去的惶恐。

這一次,比較中的麗江。我的目的是找出貌似一模一樣的畫面中所有的同跟不同。

PLACE

1、YOUTH HOSTEL

在麗江二裡,我在第一個晚上就潛去了那裡,並且偷偷的走了一遍所有我在麗江一時走

過的地方。院子安靜的很不一般,去年的懶狗和想同我同床共枕的貓都沒了蹤影。天井

裡的四方桌和四把藤椅還是擺在老地方,土布做的桌布應該洗過幾次了吧。夜的露氣逐

漸爬上小腿,我順著右手的扶梯轉上二樓,我們的四人間大門緊鎖,拐角處的兩個單間

也沒例外的掛著個鐵鎖。沒看到現在住著的人是誰應該是件好事,至少,可以讓我的回

憶裡空出18個月時間,假裝沒被打擾。

門口的布告欄很冷清,忍不住走到接待台看看今天是哪個胖金妹,借口問可否貼個征友

貼。她很友好的借筆給我並說當然可以。雖然不確定是否還記得麗江一裡那個既能講英

文又會日文的她,但眼前的她清楚的告訴我,“去年四月,我開始在這裡工作。”

2、DADAWA COFFEE

DADAWA留在麗江一裡的影像是陽光照得到的屋子裡盛了書的櫃子,也許我們幾個曾在屋

外的條椅上喝過啤酒,並和兩對北方夫婦熱烈討談過令人激動的這次旅行,但記憶不清

楚了,沿河的條椅多得數不清,我們也不知究竟坐在哪家門前。

在麗江二裡,我決定獨自進去坐坐。隔壁的對歌聲此起彼伏,像是發情期的非洲大草原,

各種求愛的聲音起起落落,這我之前只在電視裡見過。這裡看起來還算安安靜靜。招徠

客人的女人穿了件幾乎拖到地的長裙,碟機裡播著快被壓倒的歌聲。我裝著很有興趣的

看了牆上的朱哲琴整晚,其實更在意耳朵裡不時漂來某男對某女說“我們早該來這裡了”

3、王公公酒館(攝郞吧)

關於攝郞我們有個很有趣的誤會,都怪那個老公看起來很英俊的ROSE,她的興高采烈和

口齒不清,攝郞於是變色郞。我們在麗江一的深夜裡,滿大街問:請問您知道色狼在哪

兒嗎?

《麗江的柔軟時光》一書中曾說,王公公的攝郞吧是地下自由音樂人的集散地,這一點

我們去年就知道了。麗江一裡有圍爐,有燒酒,還有一群大無畏尋找“色郞”的人。麗

江二就不行了,主角和配角集體缺失,我只敢在門外徘徊好幾回,徘徊到“古靈精怪”

都要打烊了。群體的能量從沒像那時那樣顯得如此重要過。

4、SKURA BAR

老板和老板娘的愛情故事已經上書傳誦了,他們跟大狼和海倫比起來幸運的多,因為大

研的酒吧街本來就該是個聲色犬馬的溫柔鄉,開間合乎時宜的吧是最英明的決定。不過,

我心裡一直有小小的疑惑,為什麼韓國人和中國人合開的吧,被取了個日本味濃濃的名

字呢。好在,被稱作“小二”和“丫頭”的男招待和女招待們還是用韓文向旅客問好

“阿利阿哂喲”。

在麗江一裡,我們吃過石鍋拌飯和豐盛無比的早餐,還喝過一瓶梅子酒,認識了做葬禮

生意的韓國老伯,而後被誤認為是韓國人。而在麗江二裡,我一個人吃石鍋拌飯,並且

兩次去吃他家的早餐,JANE說櫻花的早餐比陽朔的“沒有”還要好。(真是善變的贊揚

啊,第一次去“沒有”時,她說那裡的早餐好得沒話說。其實應該是,只要是像模像樣

的西式早餐,她應該都會喜歡,真可憐見的,她被米粉折磨了半個月的胃。)然後,莫

名其妙的被誤認為是韓國人,也許,單眼皮算是特征之一嗎?(可是,韓國的單眼皮大

概已快被整容整絕種了吧?)

和麗江一不同的是,在一裡,我們的石鍋拌飯是韓式老板娘親手拌的,而在二裡,她已

經舉家前往昆明拓展彊域去了,這一點,不曉得跟她家牆上的格瓦那是否有關聯呢?

5、布拉格

布拉格是老外們的聚集地,衝著這一點,JANE也是要進去一探的。所以這裡,是麗江二

的插曲。我們進店的時候,剛下過一場雨,對著大石橋的布拉格二樓顯得特別動人。咖

啡和蘋果派都很安詳,並且有使人情緒鎮定的作用。我們桌子對面的大牆上放滿了供人

消磨時光的影碟,只要你在這裡要點東西,就可以看上一部。

昆德拉那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被拍成電影後,名字就改成了《布拉格之戀》。

布拉格布拉格,能發出好聽聲音的名字,真是招人愛。JANE偷吃了窗台上曬著的核桃,

我也忍不住吃兩粒,雖然,我並不太愛吃這果實,但偷的樂趣遠遠蓋過了核桃的滋味。

6、酒吧街

酒吧街上夜夜笙歌,隔河對歌大概是新近開發出的旅游項目,這是我在麗江一中沒發現的。

女孩子們扯著嗓門喊著,一群又一群不同口音不同面孔的團員們在和,他們很樂在其中,

也讓整條小街熱鬧的一塌糊塗。在那裡,不管黑夜白天,唯一不變的是觀賞與被觀賞,

而他們之間又是沒界限的,仿佛是沒有台階沒有幃幕的舞台,表演者不需報上姓甚名誰,

觀眾也正是下一個表演者。有人帶著寫滿字的心來,有人就專門來當顆橡皮,有人想迷醉,

就會有另一個人送上酒。

7、集賢館

傳說中納西人的八大碗慫恿我們在麗江一裡找到它,並異口同聲的進門就叫,我們要八大碗,

哪知道這結婚擺酒的八大碗還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其實我們也並沒真想一定要吃到,只是

當時初見的欣喜和緊跟著到來的分別讓我們都有些亂了陣腳,只有拿食物塞滿肚子,直塞得

血液只能供應胃腸的蠕動才能減緩越來越高的血壓。在麗江二裡,我沒進館門,只在白天和

晚上都去門外坐了坐。

8、四方街廣場

夜夜都上演的圍著篝火起舞,是四方街廣場最引人著目的篇章,也是外地人領略當地風情的

捷徑。類似的鍋莊舞我們在扎西家也跳過,不同的是四方街上領舞的人換成了年近古稀的納

西老太。如果推測不錯的話,這種以前用於表達歡樂喜悅的節慶式舞蹈現在已是她們賺取酬

勞的一種工作,想知道在自然起舞變成程式以後,在同舞者每天更換而且永遠都是從頭學起

的時候,她們心裡的快樂還在嗎?麗江往往是被當作古風保存完好的例子拿出來的,事實上

他們確實有很多地方做得比其他以現代想法重新構造的古城的地方好得多,比如,他們已經

禁止使用塑膠袋等等,但以我這顆天生悲觀主義的心來度量,還是害怕內容的流失在我們看

不到的地方悄悄發生著。

9、納西古樂會館

我第一次看到宣科是在前前前同事的明信片上,寄自麗江的明信片。他說到宣科時的神情我

至今還記得。在麗江二裡我勸說JANE一定去看他們的演出,自己沒去。我有點怕,怕舞台門

楣上的遺像又多出來幾幅。宣科的像有一天也會掛上去的,但現在,他還能站在台上用雙聲

道向所有來看他和古樂的人介紹,納西古樂的來歷。電視和書裡通常出現的場景是古老的技

藝和習俗都是由老人在傳承和保持的,而年輕人們都不願也似乎學不會那一套,真是憂慮叢

生的時代,該保持什麼,不該保持什麼,明辨不了是非的我們都在犯著不識廬山真面目的錯誤。

10、公共廁所

跟麗江一相比,麗江二中出現的廁所功能沒變,模樣卻是翻天覆地的變了。這種被稱作公共

廁所的建築我起初以為是一座店主搞怪的客棧,沒想到它還真是個名符其實的廁所,有馬桶,

有手紙。只要你踏進門檻,接待員MM就會用甜美的嗓音跟你說:歡迎光臨星級廁所,這裡的

收費是0。5元。(這種收費同這裡的設施比起來簡直是物大大的超過了所值)

11、雞零狗碎的其他地方

同志工作室的牌子被擱在門外,阿明不畫T恤了改賣從尼泊爾販來的衣服,於是麗江一裡買下的四件手繪T恤也成了絕版。

關門外的“福爾摩莎”門牌就完全不見了蹤影,表演烹制脫衣茄子的盜版劉儀偉也不見了,於是麗江一裡欠我們的甜粑粑就成了沒主的冤案。

相同的是東大街上,建行對面賣涼蝦的老太還在賣,我也和上次一樣基於同樣難以啟齒的原因沒口福一嘗。

CHARACTER

續集中的原班人馬,只剩我一個,新加入的主演是JANE。

INCIDENT

吃吃喝喝,游游蕩蕩,泡吧發呆,跟陌生人搭訕,拍照留念。維持原狀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