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日今天是來成都的第三天。我建議我們去玉林生活廣場看看,具體有什麼我也不清楚,聽名字好像是一個熱鬧所在。那附近還有一個玉林菜市場,一位網友的文章裡曾有提到。而我們此行也非常想到當地菜市場轉轉。還怕司機不知道,先問他是否知道在哪,才上車。玉林其實是一片非常大的,位於城南的小區。司機說這裡有兩個菜市場,去哪一個,我說去離玉林生活廣場近的一個。結果我們發現這個菜場規模較小,也比較破舊,跟這個大規模的小區似乎不匹配。肯定還有另外一個好的。對面不遠處走過來一位拎著菜的大媽,指給我們方向。於是興奮的衝過去。也不知道為什麼對我來講,去看菜場的興奮要大過去參觀武候祠。(沒出息啊!)果然這個又大又干淨,品種極豐富。買菜的市民不少。我們看到了新鮮的榨菜、新鮮酸菜(酸菜魚中的酸菜就用它腌制)、澤耳根-老公去川菜館必點之菜,但我一直無法愛上它。小吃店裡都有的涼粉,跟豆制品擺在一起,還有許許多多的腊腸和腊肉。叫不上名字的問攤主,或者旁邊熱情的買菜人也會告訴我。沒買東西,光看看就很滿足,似乎離市井生活近了些。往玉林生活廣場走的路上,發現不少房屋中介,料想此地的房屋市場比較活躍。但生活廣場讓我們大失所望,一個五層樓左右的建築,沒有人氣,大部分是飯店和茶樓,有一個還貼著轉讓的告示。我們到時是上午10點半,也許晚上來才對。反正為此我被老公大大嘲笑一番。
不耽誤時間,立即決定去寬窄巷子。正如網友所講,這裡已經開始拆遷了。是那種老式四合院房子,灰磚青瓦。一個大門上貼著“宋大哥”的詩,以及一些反對拆遷的文章和剪報。雖然有歷史,應列為保護,但裡面的基本生活設施根本不適合現代人的要求,大概連舒服的衛生間也沒有。怎能吸引人去住呢?房子沒人住的老化和折舊更高,更不要談保護了。比較理想的是修舊如舊,可能政府的決策和反對者的聲音在怎麼修上有分歧。但我們暗暗祈禱它不被變成第二個上海新天地。
今天難得有太陽,我們就沿著馬路,慢慢散步。遠遠地看見一個高塔,它就是人民公園內的保路紀念塔。公園是免費的,老人和孩子居多,看看門口的標示圖,沒什麼感興趣的地兒,選了一個三輪車,一邊走,一邊觀景。
昨天朋友告訴我們兩個成都人常去的餐飲區域,玉雙路和雙楠小區。中午決定先去玉雙路。果然有不少飯店。進了一家“竹子莊酒樓”,人聲鼎沸,給了我們靠窗能曬太陽的位子。又是一陣興奮-再次混到成都人的堆兒裡。跳水兔子,糯米香酥鴨,泡椒茄子,味道都很“巴適”。旁邊的一桌,翻了兩次台子,看樣子都是親戚朋友類,七八個人,熱熱鬧鬧,點得快,上菜後,爭先恐後,吃得也快。兩輛車子載走,又去趕下一個節目吧。
我和老公的慢悠悠午餐三點才結束。接著到旁邊的茶樓,浴足一小時,之後坐在藤椅上飲茶讀報,“安逸得很”。直到太陽下去才離開。玉雙路前方就是望平街,也是飲食一條街,餐館林立。我們盡量多走走,消耗能量,為晚餐騰點空間。回酒店上會兒網,訂好明天的機票,七點鐘又出去了。目標是王府井背後的何氏冷鍋魚。不承想,我這個網上得來的信息,又讓老公失望了,此店搬遷了。還是老公果斷,叫輛車,我們直奔雙楠小區。這裡的店更多,我們選了一家吃魚的火鍋店,特色是熗香魚。我們都不餓,只點了三只魚頭,2斤6兩。。調料裡有豆豉,味道極好,讓我無法停筷。又被老公奚落一番,“是誰說不餓啊?”環顧店裡,估計只我們兩個外地人。真高興,能摸到這兒來。
11點鐘,去酒店25層的Sky Lounge坐坐。今晚,下面的春熙路就冷冷清清了。三人樂隊在唱英文老歌,另外兩對情侶在親密私語。成都,今夜請早點入眠。
2005年1月3日
今天下午就要離開成都了。上午去王府井的超市買了燈影牛肉、五香和麻辣牛肉干、腊肉等。12點退房直奔“皇城老媽”總店。為什麼選它呢?此是成都火鍋,其它多是重慶火鍋。門衛幫我們把箱子存起來,沒想到有此服務,大概常有外地人托著箱子來吃飯吧。一樓是自助餐,我們吃火鍋,在二樓。人不多,據說成都老百姓基本不上這兒來。來,也是陪外地親友來。深咖啡中式桌椅,服務員一身咖啡色中式小褂。唇紅齒白,明眸善睞,殷勤周到。洗手間是五星級標准,衛生紙稍折一角,這個細節給了我好感。這是一個內斂的火鍋店,燈光幽暗,與一般火鍋店的嘈雜熱烈大相徑庭。餐廳中央有個舞台,每晚有川劇表演,看來該把晚餐放這兒。魚脆白,是魚臉與魚頸之間的一段肉,涮起來很嫩。鵝腸爽口,雞樅菌鮮美,鍋底也和我口味。結賬280元。還送了一袋包裝精美的棗子。總之,成都之行以此結束,是一個完美的收勢。
餐後,參觀了四樓的陽光茶室。藤椅,上方是透明玻璃屋頂,陽光斜射下來,暖洋洋的。如果不是要趕去機場,我們一定會坐下來,享受這冬日成都少見的陽光。
回來飛機只飛了兩個小時就到上海了。打開行李,取出帶回的小食,仔細放到櫃子裡。
以後的十幾天,它們將把我對成都的記憶一直延伸著。
另:成都之行費用(4天3晚)
機票:4270元
旅館:2150元
其它:1500元
合計:79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