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特色的面條:玉娟小吃“玉娟小吃”一直藏在金鷹對面的巷子裡。玉娟是個四川妹子,找的打工妹也是四川妹子,個個潑辣麻利,手腳勤快。玉娟的招牌面是“紅燒牛肉面”,牛肉是慢慢熬出來的,軟爛入味,面湯是牛肉熬制的鹵汁炮制而成,面條浸在其中自然少不了一股濃濃的肉味。這樣的面總是讓人吃了一次還想下次。
最風味的餛飩:炭燒路邊攤
餛飩專賣店如今越來越多,可多數是放了許多味精調料的大餛飩,厚厚的面皮已經失去了手工餛飩的香味,於是讓人不由懷念起當年的路邊攤。手工包、炭燒火的小餛飩,裡面雖然只有芝麻大小的肉糜,但是香氣卻可以穿過薄薄的面皮,在空氣裡散發開來。挑著擔子的農民擺路邊攤包餛飩,在白天南京的車水馬龍裡已經很少看見,只有過了晚上十點,這些小攤子才會陸陸續續地出來。喜歡夜生活的人,可以抱兩罐啤酒,到小吃夜市上去嘗嘗原汁原味的小餛飩。
最適宜大眾的菜包:綠柳居
坐落在戶部街和太平南路交界口的“綠柳居菜館”是南京老字號餐館,這裡的鹵味算得上是城南一絕。每到端午中秋,綠柳居的鹵味窗口就擠滿了人,有人買牛肉,熏魚,豆腐皮——最多的還是買全素菜包。綠柳居的菜包微甜,清淡爽口,干子、木耳和蔬菜被切成細細的碎末,攪拌在一起,下了肚還能唇齒留香,幾乎能滿足所有刁鑽人的口味。
最難尋找的鍋貼:不知名的小店
在丹鳳街上,來鳳小區的巷子裡,有一家不知名的清真牛肉鍋貼。每到中午和傍晚,小小的店裡就塞滿了人。果然是鍋貼香不怕巷子深,遠遠的就能聞到牛肉混合著煎面皮的香,讓人垂涎。糟糕的是這裡的環境不太好,牆上和角落,四處結滿了油垢灰塵,狹窄的環境讓人難以入坐。
最讓人留戀的鴨血粉絲:回味鴨血粉絲
南京人愛鴨,除了毛,能把鴨的任何部位吃出花樣。作為最早活躍在南京大街小巷的鴨血粉絲連鎖店,“回味”已創出了自己的品牌。
在此之前,南京人只是習慣喝鴨血湯,加入粉絲、鴨屯、鴨肝、鴨腸、豆腐果以後,湯的味道特別鮮美。一時間,鴨血粉絲店就像雨後春筍一樣開遍了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