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舞在塵土中》土樓一幢幢地用它的圓形切割著天空,也切割了我的視野。我的眼裡似乎只有一種形狀:圓。我頭上的天是紅灰色的,腳下的土是紅灰色的,漫山漫野的土樓也是紅灰色的。那一刻,我清楚地發現,單一的色調,居然能令這個世界產生如此蒼涼之美。
接待我們的縣文化局的人驅車將我們送到湖坑鎮洪坑村,去那裡參加由縣文化局,鎮文化館組織的篝火舞會。說是舞會,實際上是當地客家人慶祝新年自發的一種集體舞蹈形式。
天漸漸黑下來了,篝火的火光並不亮。一開始村裡的廣場上還有燈,後來燈一盞盞滅掉了。這時村民開始陸陸續續朝篝火彙集,才一會兒時間,就黑壓壓一片,此時人群中響起了女高音,用客家話唱著歌,再一會兒……
那排山倒海的舞蹈就來了。
那場景簡直不知該如何形容,這種舞蹈有別於一些經過改良的民間舞蹈,它很原始,沒有規矩,隊伍頭尾相接,變成一個巨大的、由百人組成的大圓圈,這圓和身後一幢幢高低錯落在山頭的客家土樓相呼應,讓你有如置身世外……
我和同行的人幾乎是被村民“按”著狂飲他們自釀的米酒。我大口大口地喝著,隱隱約約中,看見了舞蹈著的人群裡一個熟悉的黑灰色身影,高大孤獨卻十分自信地在人群中隨著音樂舞動著……
“嗨嗨!”我借著酒意,用力地朝那人揮著手。
終於,在我大聲的喊喚下,那男人抬頭看見了我。他先是一愣,隨後笑著向我點點頭,穿過人群,擠到我面前,朝我伸出右手:“你好!又見面了!”
“是啊!我以為……”我伸出手與他的手緊緊一握:“我以為,你會被某一扇飛馳的擋風玻璃撞得粉碎!”
說完,我自顧自哈哈大笑起來,笑得他一頭霧水。我轉身拿起一杯米酒遞給他:“來!嘗嘗客家人的米酒。”
他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又迅速地將空酒杯伸給目瞪口呆的我:“再給我一杯。”
縣文化局的小夏跑過來一把拽著我往人群裡拉,這時候的廣場早已是“塵土飛揚”了,這舞蹈,這氣氛實在是讓人喜歡,因為它來自民間,樸素、簡單、純美,幾分鐘就讓我們這些外鄉人摸透了舞蹈的規律,並能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
我和小夏卷在人群中舞著,在這個夜晚並不明亮的篝火邊,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通體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