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萬物蕭條,尤其是深秋,更仿似是嚴冬的前奏。在新疆不長不短的26天裡,經歷過秋天和冬天,給我最大的感觸的是在禾木一夜的大雪把前一天還是金色的世界變成了白茫茫的冬天。長長的旅程,美麗的風景天天眼裡,除了風景外,人是這次的主要因素,主要組成,我從來沒有一個旅程,可以遇到這麼多旅伴,還有這麼多不同的人……
可以說每一段的精彩,都與人有關,有我廣州的朋友,每段路途上給予我提示的朋友、驢友,還有一直在遠方關心我的朋友。回想起每一個,就好像是每一道的風景線。
26天的旅程,其中經過新疆無數的城市、縣鎮:烏魯木齊、布爾津、奎屯、伊寧、巴音布魯克、庫爾勒、喀什、塔什庫爾干縣、和田、民豐、輪台、吐魯番、哈密 還有甘肅的敦煌、嘉峪關、蘭州。走了北疆的最美的地方賈登峪-禾木-哈納斯;去到南疆的精華帕米爾高原、紅其拉甫口岸,親手觸到了慕士塔格峰的雪;一天坐車八百公裡,穿過塔裡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552公裡的沙漠公路….
(一) 機楊 “邂逅”
要出發了,這兩年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的習慣,這次一樣也是在當天才把行李全裝進行囊。背起沉沉的背包,跟媽媽輕輕的說了一聲,“我走了” ,往中國的最西北進發….
第一次踏進新白雲機場,感覺是大之外還是大,更由於機場的指示不夠明確,我們花了10分鐘才找到登機處的進口。飛機延誤了半個小時,我們坐在候機室內等待,兩個女孩有說有笑的,卻不知道有雙眼睛正在 “注視” 著我們。終於通知可以登機了,我們輕步走進機場的接駁巴士,巴士裡人比較多,我們就站在那不知不覺又提到了我們期待中的哈納斯。
“你們是去新疆嗎?” 突然旁邊有人插口問我們
“是” 我們使勁點頭
“是去哈納斯徒步嗎?”
“是” 我們又點頭,但心存狐疑
“難道你是….?” 我說,突然我想起了一件事。
“是” 這次輪到他點頭了。
三個人突然會心的笑了。
這在旁人看來有點莫名奇妙的場景,卻是有前因後果的。在往機場的巴士上,CALLY就向我提過我們的先頭部隊,己經到達蘭州的鋒和鵬發短信給我們,說他們在火車上認識了幾個同是廣州往蘭州的驢友,而這幾個驢友當中的一個同伴也是和我們今天同乘一班飛機至蘭州,看我們能不能在機場碰上,然後一齊同往他們已經在蘭州訂好的賓館。想不到沒接到他的電話卻意外地在機場接駁巴士上遇上了。這就是我們在旅程中遇到的第一位驢友—小強。小強可是他的真名,並不是外號,但每次這樣稱呼他是心裡總有按奈不住的笑意,心裡想起了另外一類的 “小強”。
機場到達蘭州己是黑夜,一下飛機,四周侵蝕而來的冷空氣就把我們從廣州帶來的熱氣消滅得無影無蹤。坐上蘭州機場往市區的巴士,一路上透過夜色依稀看到沿路一個個光禿禿的山丘。車窗外星光燦爛,就仿於我就曾在大亞灣附近某海島看到的一樣。
(二) 初遇新疆
新疆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風力發電站,從蘭州進入新疆境內我們看到的第一個是全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站。一排排整齊的白色大風車在迎風轉動,火車在疾馳,過了很久很久,望出窗外,還是那在轉動的風車。望不到邊,望不到極限,讓人無法目測這個風力發電站到底有多大。
跟烏魯木齊只是擦身而過,烏市看上去和別的大城市無異,只是街頭比內地的城市多了一些穆斯林教徒,清真餐館。在碾子溝車站對面的卡德丘餐廳吃了在新疆的第一頓早餐,有名的手抓飯看上去並不吸引,而且我一向對古怪的食物沒什麼興趣,在後來的旅程我們吃過手抓飯覺得確實不怎樣。手抓飯就是用一些蘿蔔絲、羊肉、洋蔥等一起炒成的飯,然後再加上一大塊帶著羊肉的骨頭。看到旁桌的維族人每人一大盤的手抓飯在津津有味的吃著,我們樂開了懷,早餐也這麼能吃確實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習慣哦!
約好一個朋友在餐廳見面,朋友很快來到。同在一個城市廣州,平時沒有碰上反倒在烏魯木齊見上了面,我發覺這些年來,偶爾就會在外碰到久沒會面的故人。在旅行中與陌生人相處是一種魅力,與舊人遇見是一種親切,這都是旅行中的樂趣。我們初到新疆,對新疆的所有印像都是紙上談兵所得。而我們將要走的第一段路線就是徒步哈納斯,雖然這段線路強度和難度都不大,但最讓擔心的是中途在何處作停留點。為了減輕負重都沒有帶帳篷和防潮墊,我們沒有露營的裝備。賈登峪至禾木是35公裡,禾木至哈納斯也是35公裡,這兩段路能否都在1天內完成確實沒有把握。朋友剛剛從哈納斯回,向我們提供了寶貴的信息,在賈登峪往禾木方向走8公裡有三間小木屋,在那可以停留一晚,然後再續繼第二天的徒步。而且三間小木屋處的風景是絕好,值得花時間停留。禾木至哈納斯騎馬12小時可以一天到達,雖然辛苦一點,但總比在中途停留好。有了這些信息我們的信心大增,吃過早餐後與朋友道別,踏上了往哈納斯方向的班車。
注: 想不到今年會有這麼多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會先後都到達了新疆,此友人是在新疆第一個向我們提供實時信息的朋友。而此後差不多每一段路都得到一些先行的朋友的提示,確是令我感激和感到幸運。
To be continued - 童話篇
(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