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西塘之梅園小記

作者: LVXIAOQIN2000

導讀終於到了夢徊牽繞的西塘。過年時就計劃來的西塘,由於天氣原因,外加一些瑣事干擾,便沒有成行。近來偶得休息,便忙中偷閑,來到了這久已向往的古鎮。(順便說一下,去西塘最好不要是節假日,否則游客熙熙攘攘,酒店人聲鼎沸,已經感覺不到野興雅趣了)游古鎮自然少不了小橋流水,粉牆黛瓦,但給我印像更深的卻是西塘特有的祥和氣氛和悠閑的生活環境,這種似 ...

終於到了夢徊牽繞的西塘。過年時就計劃來的西塘,由於天氣原因,外加一些瑣事干擾,便沒有成行。近來偶得休息,便忙中偷閑,來到了這久已向往的古鎮。(順便說一下,去西塘最好不要是節假日,否則游客熙熙攘攘,酒店人聲鼎沸,已經感覺不到野興雅趣了)游古鎮自然少不了小橋流水,粉牆黛瓦,但給我印像更深的卻是西塘特有的祥和氣氛和悠閑的生活環境,這種似乎與世無爭,氣定神閑,悠然自得的心態或許就持續了幾千年原始風情的原生態,(這一點特別與現代一日千裡,變幻無窮的IT行業不同,讓人感慨萬分)。我特別地發現老人們用的舊式收音機,似乎是老上海的紅燈,春雷的牌子,卻在上海已經絕跡。

有很多在家門口臨摹的老人,悠閑自在,也不顧別人的觀摩和七嘴八舌的評議,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心境之中。我想古鎮能夠在滄海桑田的變遷中保留下來,和這樣的人文心態有很大關系,但願能夠永久地保持下去,不要像其它古鎮一樣成了徒有虛名的商品。

古鎮的這種特有風情,在夕陽西下的暮色和人煙稀少的深夜中尤其深入人心。當地的人喜歡日落而息,因此當夜色漸濃,游客散盡的時候,人煙就稀少了起來。我徜徉在暮色中的古鎮,腳步在青石板上清脆而悠遠,仿佛又回到了遠古的時代,思緒也飄逸了起來……

提起這次游西塘就不能不說一下我所落腳的梅園客舍。梅園在小鎮的西頭,坐落在古鎮幽靜的角落。從窄小的石皮弄穿過,靠右邊幾步遠便是,再往前面走就是環秀橋,(旁邊有小廳,可小憩,或追思懷古)。介紹給了和藹的金阿姨,她牽著我向裡走上幾步,往左一拐有一個別致的院落,門廳上刻著梅園兩字,就是梅園客舍了。眼前是個帶花壇的小院,裡面種著梅竹,可能就是名稱的來由。客舍分兩層,上下看看大概有八套房間,金阿姨給我看了一層的套間,有雕花木床和太師椅,青磚地面,帶獨用的衛生間。我喜歡房間的陳設和風格,又可以躲進小樓成一統,因此就定下來了。古鎮的夜萬籟無跡,(這是都市裡從來沒有過的),夢游連連……一早起來便是清晨,推開窗戶,從雕花的窗口望出去,是清幽的秀竹和含苞欲放的牡丹,枯座在藤椅上奇思怪想,我漸漸感覺變換了一個角色,似乎是一個清苦的書生,清心寡欲,十年面壁,潛心苦讀。(旁邊的一間,帶有一個梳妝台,似乎古代的閨房,還留有陣陣余香)。起身出門,外面已經是炊煙裊裊,古鎮的人們已經在生火做飯,打掃廳堂了。漫步一圈,品了永寧橋邊一老者的小餛飩,豆腐花,又到來鳳橋邊端座欣賞了一會,就回到了客舍。金阿姨的阿婆在小院休憩,給這個慈祥的老太太拍了照片,金阿姨也端座著照了一張,我們還一起欣賞了客舍的留影,阿姨要客氣地留我吃早飯,我說已經吃過了,就打了招呼,戀戀不舍地走了。(還好在我離開的時候,一列列旅游大巴載著成群結隊的游客開拔過來,只好慶幸逃離的及時)

夢游西塘,思緒萬千,不禁感慨,我輕輕地走了,又輕輕地來,夢游古鎮,留下無盡的懷想…..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