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游流水帳

作者: sampson1983

導讀鳳凰,久仰大名了,如今有幸行走這近年來新興的旅游熱點,名過其實還是名副其實很快就知道了。張家界到吉首的汽車大約40分鐘一班,公路穿過無數山村,沿路風光平庸,大可打個瞌睡以養好精神;只是間或有黃牛或水牛擋路,還見到一處公路邊上塌了方的,估計夏天雨季會有塌方(公路大多穿過山澗,山勢較陡,可是路兩旁的山體鮮有加固護土牆的);還有就是沿路村莊 ...

鳳凰,久仰大名了,如今有幸行走這近年來新興的旅游熱點,名過其實還是名副其實很快就知道了。張家界到吉首的汽車大約40分鐘一班,公路穿過無數山村,沿路風光平庸,大可打個瞌睡以養好精神;只是間或有黃牛或水牛擋路,還見到一處公路邊上塌了方的,估計夏天雨季會有塌方(公路大多穿過山澗,山勢較陡,可是路兩旁的山體鮮有加固護土牆的);還有就是沿路村莊的牆壁上的標語也是一道風景(如果對這個有興趣的話^_^)。

2.5小時車程到達吉首市區,我們在火車站下車,買好回廣州的票(BS一下吉首站的服務態度,有問必不答,現是淡季只有一人售票),我們7號買10號那天的票都已經沒有臥鋪了,可見應該有不少旅游團;我們就只能坐17個小時回去了,或在車上補臥鋪票。火車站邊上有車到鳳凰,但打聽下當地人建議我們去南汽車站搭中巴去,20分鐘一班准時發車,火車站的要滿客才發車的。於是我們打的(3RMB起步不用跳表)過去。吉首的市容比張家界好很多,簡直就是兩個檔次,市民也感覺有禮貌和誠實一些(可能不全面,單從向人問路感覺到的),其實兩個城市的級別差不多,張家界是地級市,吉首是湘西少數民族自治州首府。我們剛到南站門口就剛好跳上班車^_^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真正的邊城,這裡四面環山,沿途都是盤山公路,景色是可以想像的。到達鳳凰時天色已黑,一下車也是如大家所料的很多當地阿姨圍上來(情形挺像剛到陽朔的;我們停靠的不是汽車站,汽車站拆了,只有臨時停放點)。我們本打算自己進去古城找客棧,便沒有答應跟上來的阿姨去她們家住,一直走到縣城賓館,兩三個阿姨還是一直跟著,我們也邊走邊向她們打聽,但即使你說已經安排好住宿了她們也是跟著的,看你還需不需要導游之類的服務。在縣賓館3RMB買了張地圖(原價5),看阿姨那麼“熱情”,就說可以去看看,但覺得不好就不住下來了,屋主人欣然答允,帶著我們從縣賓館旁邊小街走去。

感覺就是一會兒工夫就到了阿姨的家,這房子可真大,有個院子,這種結構在城市裡叫做樓中樓吧,北方好像叫做四合院的樣子。這裡叫做永健客棧(沱江鎮北門安樂巷4號,手機:13574346428,電話:0743-3225301《電話預訂只在旺季需要啦,一般直接去找就行了》唐翠仙),共四層樓,我們從四樓看到二樓終於在二樓挑了一間,艾子跟唐姐(就是那個阿姨)一番在於我看來是高手過招的討價還價後,竟然以三晚80RMB/兩床的價一錘定音!由於還顆粒未進我們帶了隨身物品就往唐姐介紹的新街覓食去了。我們的落腳點還是靜中帶旺的,不是臨江而是第二排,南靠北門(跳岩就在北門下),北靠鳳凰大橋。我們從鳳凰大橋底下走上去,往新街找,路上見一對老夫妻在散步的樣子便上前問路,女的指路後問我們是不是旅游的,先問我們住下了沒有,再邀請我們明早去虹橋拍民族服裝,我們客氣的說明天過去找她,原來她是已經退休了的,做點自在的副業;走了一會到她家附近她就跟我們道別了。我跟艾子說,這裡可真是全民旅游業啊。前面的路漸行漸熱鬧,看來這裡是當地人的大排擋(廣東的叫法,就是小炒小菜什麼都有的那種平民食鋪)一條街,全是當地口味的燒烤和火鍋,我們挑了兩樣都有的一間(其實是搭了個蓬的),先在門面掃蕩了幾個下火鍋的菜,試了“鴨血耙”等特色菜,然後點了一堆燒烤的(點菜肯定是艾子最拿手了,她全部包辦),點完就坐在一角守著^_^

火鍋先上,我們兩人的菜一下子就把桌面重重覆蓋了,什麼“鴨血耙”、野菜、菠菜等,還有更多叫不出名字的,粉墨登場。吃著吃著我們開始有點“火”了(叫得是鴛鴦鍋,沒有調料,鍋底有味了的),燒烤也悉數上桌,全是辣的,我們已經辣得停不了口了;這時必須救救“火”,就叫來一揸湘泉啤酒,冰凍的啤酒配辣火鍋和燒烤,絕配!但是舌頭是在受罪了。我的頭發全部濕掉,眼看艾子的“烈焰紅唇”也慘不忍睹,估計自己的也好不了哪裡去,但還是不停的吃,只是經常要像小狗那樣吐吐舌頭、噴噴火。最後結帳還挺貴的,七十大洋,怎麼說也真的大擺筵席了一頓,但說實在味道不怎麼樣,心裡覺得不是很值。最愛的是那揸冰凍湘啤^_^

回去路上有很多賣水果的推車,但這裡的水果又怎能跟廣東的比呢,我們沒有看上眼。只在一處正在削蔗皮的攤位上買了蔗,要了頭跟中間的,截成三斷一人一段,另一段插在背包上。兩個人在蕭瑟的大街上(已經十一點了)邊走邊咬,還邊吐,這種行為其實也覺得很沒修養,但我們的確做了,下次改正,善莫大焉^_^

看看地圖,我們剛才從下車處走到客棧的短短一段路已經是穿過古城了,真夠意思,以前的城都是很小面積的,看來至少在地域上鳳凰古城保存得很好。其實鳳凰在明清和民國期間都是湘西重鎮,我們逛的古城是鳳凰縣的沱江鎮,因其依沱江而建。。。。。。

4,8

早上睡到自然醒,不過是被吵得自然會醒過來;由於是四合院的結構,人員還是比較雜的。起來後,按照原計劃,就是一個“逛”字。先踱到虹橋風雨樓附近的“老字號粉館”然後吃下早餐,吃完就過橋。這一路上,不斷有人問我們坐不坐船,她們問的十字家的船,不是官船(官船很貴,游古城的一段就要每人80,漲了),私船的可以砍到20RMB/2人(不過只在老沈的墓地附近游),我們沒有坐了。我們很休閑地走走看看,好像女人們逛街的樣子,漫無目的的,我就再加上亂拍一通,嚴重脫離艾子的路線和步伐了,呵呵,她又開始對我不耐煩了。古城雖小,但挺精致的,風景就在細節上,你要善於捕捉。我感覺到,對於我來說,古城的魅力在於它的邊城、山城和原汁原味的民居與居民及其日常生活還有就是“親切”的消費水平,呵呵,用了賊多連貫詞。過了橋,從右側的小路走下橋,下面是“別有洞天”。這時,吊腳樓終於映入我的眼簾,!◎#¥%……※×()——+我窮其畢生詞藻都無法形容,不是特別驚艷,但是風光的確旖旎;岸這邊的柳樹成蔭,點綴得恰到好處;在短短一條路上,看對岸是伴著柳樹枝條的,春意怏然,從風雨樓下面的攤位一直延伸到這路兩旁的地攤,不少特色商品、明信片和苗民的手工品,但不顯得雜亂,卻更有風情。來到掛牌“山水游堂”的樓亭,這裡是最好的觀回龍閣以及把回龍閣兩邊景致盡收眼底的地點;樓亭走向江邊又是一處“小洞天”,大小畫家們在這裡即席揮毫,他們畫的全是油畫(我理解的水彩畫是有水的,他們的顏料盤都沒有水,呵呵);可能由於沒用水,他們的作品在我看來都很畢加索,有位PL姑娘臉上還有顏料了,五顏六色的幾劃沒有弄髒面孔,反而煞是好看,招了不少狼來了;我呢,可不是狼哦,只是照下這和諧的大景觀,和在後面照下她的作品罷了;但心裡不禁聯想到過來人對在鳳凰艷遇的感嘆。。。。。。一問之下,有一群小畫家說是隨老師來“玩”的,實質上就是寫生課吧。我們上了樓亭的二樓,望去沱江對面,艾子跟我說今天早上L君住進了對面的其中一間,就在江邊,我又狂拍了一通。我們就行至萬壽宮還沒到萬名塔就折回了,艾子有點被我的十步一拍磨得激情所剩無幾了,然後我還拉她上去樓亭後面的高處,因為遠遠就看見這高處的人們正令人艷羨地坐著居高眺望,我忍不住了,就一把拉住艾子往上走。這時,回龍閣旁的大樹正被一猛漢站在樹杈上揮刀砍下,樹下生了一堆火,燒著材,後來得知那是居民私人用地,因為想建東西了就把一棵繁茂的(繁茂程度在明信片中可見,原來的樣子很有味道,光了樹蔭後這片景色缺少了很多說不出的東西,但也想像不到建了東西後會怎麼樣子,大家以後來找答案吧)大樹清除掉開辟出建築空間;可見鳳凰的旅游資源還是處於自生自滅階段,原居民的自主性還是很強的,有好有不好吧,好就是KEEP住當地的原本狀態,但長遠來說可能走向破壞。現在還不得而知。

上午就這樣結束。

其實寫鳳凰的游記真的沒什麼好寫的,最好自己來感受;鳳凰寫的多是一段段故事而非游記;鳳凰實在太小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文筆太差,而且不夠多愁善感,呵呵,所以比較適宜用圖片來展示這座偏安一隅的小城,讓大家來浮想小城故事。

回去把艾子關在房間睡覺,我就在二樓過廳的靠背椅子上寫這些東西,大有兒時在老房子、趁著暑假的百無聊賴在對著空房的感覺一樣,簡直是休閑得不得了;但我要趕快寫些東西然後睡覺去,這樣的閑暇實在令人生困意。。。

讓我來介紹一下這“四合院”吧:完全的木結構,二樓我們房間對面的房間,唐姐說是百年老房了,入住的價錢也相對高一些,我第一天晚上聽她這樣說時反倒有點寒意,房間的主人都不知逝去多少代了。然而整座房子都很有懷舊FEEL,除了紅木柱、紅木欄杆和木地板,還有青瓦,樓梯也是一塊塊紅木板鋪成的;晾衣服就集中懸空在二樓的鐵絲,不用衣叉,四面欄杆,從其中一面可伸手夠到鐵絲。。。。。。

下午踱去東門,城樓下四條街縱橫交錯,我們隨便走上其中一條,都不知道叫什麼街,沒有去查地圖,走到哪算哪;小街上不算很擁擠,感覺還好,到處是作旅客生意的店鋪,內容主要是特產店、姜糖鋪、祠堂、裁縫店(做民族衣服的)、蠟染和扎染坊、劉銘記等銀號,還有很多門口掛著山雞的食店,幾條街都是這樣,可謂是完全為旅客服務的街道。還有就是一些人物的故居,老沈的就不用說了,要買門票,我就在門口把牌匾照下來罷了。當然,走到一些區域,是集中的政府機構、學校、廣場、問題設施、銀行和商鋪等。這就是古城,半天徒步可以逛遍的,但古城只占鳳凰縣的一點。古城周邊坐一兩個小時到的各種苗寨和古建築都是需要門票的,聽說商業色彩很濃,我們沒選擇去。

東門的城門有一些人坐在這裡,有苗家女在賣手工藝品和家裡做的特產,有一位大叔在為他脖子上掛的一堆葫蘆“賣藝”,加上一支笛可以吹出風格各異的樂曲,招來不少游人目光;看他吹時眉飛色舞的神態我就趕緊用光影記錄下來了。這裡的逛街對於城市裡習慣了花花世界的人可能是缺少些激情的,但可能負負得正的原理,我這種對大商場、步行街不感冒的人來到這裡卻有一點衝動,但也是平靜中的衝動,一時的新鮮;因為古城在我們看來實在太簡單了。我在吃飯時問艾子,如果讓你長住在古城願意嗎,她斬了釘截了鐵的說不。

在北門的在水一方吃過晚飯,我們經過北門時看到門樓兩邊滿是紙河燈,紅燦燦的;這時,毫無疑問,艾子跑過去問價了,我跟班。。。。。。父母的、爺爺奶奶的、外婆外公的、自己的家庭幸福,還有各種小願望,幾個大河燈和一些小河燈給艾子得意地捧走,來到沱江邊,向賣河燈的小朋友借了個火,她就迫不及待地跳到跳岩中間,放在兩塊跳岩上把一個個河燈點亮,夜幕降臨,天越黑,跳岩中間的艾子便愈加好看,被紅紅的河燈映襯著。。。在跳岩上放那麼多河燈還是有難度的,要平衡自己,還要經常避讓來往的人,人來人往個個都在自得其樂。燈隨水而飄,漸行漸遠,直到越來越多人放出去了,一幅風景此時呈現,仿佛上百個河燈化作一個個紅精靈向他們的精靈之橋——虹橋靠近:遠處的霓虹下的虹橋與黑夜、河燈相互呼應!

4,9

早餐都沒吃,艾子就要跟著昨天問我們坐船的婦女去了,我肚子空空余也,邊走邊打鼓。過了虹橋,還要走上二十來分鐘的路才到停船點,也就是老沈的歸於土地的地方(墓地我們也沒去看);沿路建了很多新房,都是木結構的,三層樓的樣子,保持了古城的特色;經過一個壩子,壩子旁一大水車。這裡的游船真的是純粹的“游船”,沒什麼景色,不過河風倒是挺大的,水鳥跟我們的船逐浪;昨晚下了大雨(睡著都聽到雨水敲打木屋檐的聲音),所以一草一木看上去都那麼青翠欲滴,灰蒙蒙的感覺一掃而空。船是順流而去逆流而回,船家回來比較辛苦了。雖說景色一般,但可見到河邊村莊零星的吊腳樓。桃花島沒去,聽說也就是種了很多桃樹,而且船家說現在在施工什麼的就沒劃過去了。

閑逛。。。。。。亂拍。。。。。。尤其在這雨後的古城。

晚上約了L君出來吃燒烤,往虹橋路吃過去,這裡像一燒烤集市,我們又叫了兩揸湘泉。。。吃到十點多,我們三在東門道別,因為明天就要各歸各位了,L君坐車到張家界飛回京城,我們就回到吉首然後硬著屁股坐到廣州。此時握手辭別,沒有依戀的,大家也沒有做作出什麼離愁,本來就是萍水相逢又何必和行走的旅伴故弄玄虛。分手後我和艾子又被北門的一燒烤檔吸引住了,來了幾十串牛肉,好吃!

4,10

終於走到了旅程的結束,早上准時被鬧鐘吵醒收拾行裝踏上歸途。走了,有點想說,唐姐挺好人的!

在臨時汽車站旁邊一粉館終於吃上了地道的牛肉粉(之前的粉館都說賣完的),粉是米線的,口感很好,牛腩也非常好吃,不好吃你可以找我算帳^_^

艾子是很為人著想的人,有時也是個有心人,她問了到張家界的班車,然後發信息給L君。我們很快就坐上20分鐘一班的車往吉首趕了;車上放成龍的“醉拳”,好看是好看,看完剛剛到站,我下車都有點暈暈的了,呵呵,同車的還有兩MM也是回廣州的(一直沒打招呼,但後來一路都碰到)。

吉首站的秩序也規範過頭了,按一列車的數個車廂分數條入站通道,還分到了一二樓的通道都是我們那列車的,只是車廂不同,有點不太習慣;是因為班次少才會這樣吧。

一到時間放閘我兩小跑地趕去占行李位。我們坐的是4號車,說實話第一次坐硬座^_^以前拿的都是十幾號車的票;硬座車廂內一邊三座位另一邊兩座,我們是8、9座在兩座的一邊^_^旅途上和四個角色打交道:一位中南大學英語女教授,帶研究生的哦(貼紙照上她兒子是個小帥哥,不過有段斬不斷理還亂的情史);一位曾試圖補臥鋪票的韶關旅客(他們兩口子在車上分享鳳凰買的米酒);一位坐在我兩對面但基本沒怎麼說話的叔叔(吃飯時把啤酒喝完了還沒動過一粒米,也在廣州下);一位剛出來找工作的“白衣天使”(從常德上車卻在快到目的地郴州才補了一個站的票,我向她討教了^_^)。

列車右邊的景色不錯,穿過數不清的大山隧道,每次從隧道的黑暗中穿出來時總是眼前一亮,峽谷中的小湖和小河達到了綠的極至,所以朋友們千萬別錯過沿途風光哦!!!

一次行走結束了,沒有對下一次的等待,但隨時可以再次出發!

鳳 凰 功 略:(盡情導演你的小城故事吧,沒有危險、沒有欺詐;此功略有點雞肋)

行:

從吉首過去鳳凰比較方便,懷化離鳳凰較遠;班次表上有鳳凰站但不知道具體位置。

住:

沱江邊上的較貴,但是淡季也不過二三十一床,吊腳樓稍微再高一點。旺季訂房的話上各大旅游社區找找聯系電話就行了。這裡的住宿是我見過的性價比最高的,一般的你都可以放心入住,只要事先把價錢談好。

吃:

走到哪吃到哪!!!不過可以推薦一下北門的“在水一方”比較清淡(還是辣只是相對不辣了),價錢很實惠。

衣:

愛穿什麼就穿什麼,只要暖和就行,呵呵,西裝領帶除外。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