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任我行·中篇《聖地陽光》2

作者: michelle91

導讀艷陽天夜宿八宿城外招待所,一夜好眠,早上卻被院落裡的群鴨歡唱叫醒。挖塞,真的是好大一個艷陽天啊! “起床了!快點呀!出太陽啦!”激動得有些手足無措,簡直就是慌忙上路。 車出八宿城,遠遠就望見一道牌坊。“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鬥志更高”!真是妙啊! 過了牌坊,沿怒江的小支流冷曲溯流而上。先是一派酷似天山的景物風貌。有墨綠松林、碧綠草地� ...

艷陽天夜宿八宿城外招待所,一夜好眠,早上卻被院落裡的群鴨歡唱叫醒。挖塞,真的是好大一個艷陽天啊!

“起床了!快點呀!出太陽啦!”激動得有些手足無措,簡直就是慌忙上路。

車出八宿城,遠遠就望見一道牌坊。“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鬥志更高”!真是妙啊!

過了牌坊,沿怒江的小支流冷曲溯流而上。先是一派酷似天山的景物風貌。有墨綠松林、碧綠草地、晶亮溪流、皚皚雪山,連一群群與我們錯身而過的、從高山下撤的牛羊牧群也都與秋日的天山那麼相似。而後車速漸緩,駛進了海拔更高的雪域。松林消失了,草地變做片片隔離的金黃,溪流四散開來,在相對平緩的坡面上恣意流淌。而本是遠在天邊的雪峰卻已漸近眼前。慌忙掏出多日不用的墨鏡扮COOL(嘿嘿!是為了抵擋雪面反光嘛)。拉開車窗,艷陽高照下,卻是刺骨寒風猙獰撲上臉頰。也顧不得這許多,開始用相機拼命捕捉著一路上的浩瀚高原景像,像是要把前幾天的損失通通補回來。

前面路旁出現了一小片與天空同色的蔚藍,襯映在褐色山岩和黃色草毯交織的底色上,像一筆無意中塗抹上的顏料,不太入調,卻令人驚艷!蒼茫雪道、蔚藍湖泊、耀眼陽光,這才是我們心目中典型的西藏啊。日後的我們,自然會看到比這更壯闊的景色,但此刻,請讓我放縱於這初見的迷狂。操家伙,下車!我們奔向了那一小片蔚藍。

再回到車上時,每個人均已氣喘吁吁。也難怪,再往前就是山口,這裡海拔已然不低了。

5008米的東達山山口是我們目前為止經過的最高點,自然要“到此一游”一下。即使僵硬的手指,幾乎連手中的相機都不能控制。 站在系滿五色經幡的最高處,奮力地呼吸著稀薄而清新的空氣,“享受”著高原的徹骨風寒,再一次回望來時路,身後已是一片被銀白與灰褐解構的世界。

跨過山口,開始緩緩向下。細細水流從四面八方的雪峰上蜿蜒流下,時分時彙,漸漸便成了小溪、小溝,小河。當它終於和我們一起衝出河谷時,然烏到了。

恍若扯開幕布般的豁然開朗,然烏湖,出現在我們面前。盡管由於前幾日的狂雨,湖水失之渾黃,但那高原艷陽下大開大闔的偉岸雪山、蒼莽密林、如鏡平湖,簡直就是日內瓦嘛!立湖面開闊處,迎四面來風,聽微濤拍岸,眼之所見,盡是如畫風光,內心暢意無比,連路旁鮮紅的路樁也成了畫中一景。

在湖畔吃過午飯,沿發源於然烏湖的帕龍藏布江繼續前行。天氣絕好,風景絕好,路況絕好,心情絕好,好到要唱起歌來。以至當前面出現一段水毀路面時,誰都沒想到會真的陷進去。可是~還有什麼說的,下車,推吧!幾番折騰,終於推車上路,而我們幾個也都已是全身濕透!不過不要緊,廉價的防水外褲此刻救駕有功啊!再脫下外套、換上拖鞋,把濕透了的衣服褲子鞋子掛在飛馳的車上曬太陽,得意洋洋奔波密城而去。

下午4點左右,波密到了。這個廣東省援建的小城,街道繁華,人群攘攘,很是熱鬧。沿廣東人修建的濱江路隨意走走,吃吃重慶人做的燒烤、啃啃陝西人蒸的饅頭、曬曬西藏的太陽,本也是寫意美事,無奈那帕龍藏布江的味道~~~~~哎,不說也罷!只是疑惑,這小小的波密城,真有那麼多生活垃圾嗎?除了氣味,竟然連空氣的透明度都遠遜於其他地方,以至於近在對岸的雪峰一副隱隱綽綽的樣子。

還是回旅館早點休息吧!洗完澡一看鏡子,終於發現自己在收獲了今天如此多的陽光、美景同時,附帶收獲的副產品!只見臉頰上,眼窩邊,不知道是由於日曬還是風吹,道道細紋已將淺棕色的皮膚分割成無數小塊,像極了干旱龜裂的大地,更像那幅著名的油畫《父親》。作勢笑一笑,臉上便橫生出眾多深不見底的溝壑~~~

“媽呀!我的皮膚這次是真的爛掉了!”

最長的一天

睡足懶覺,往中心廣場覓車,悲哀的發現,由於我們的樂觀輕敵,所有前往八一鎮的越野車都已滿載出發了。當然,所謂的滿載,就是要在這樣一輛改裝越野上,塞下十個乘客以及他們的行李!!

往城西頭搭順風車未果,回到廣場卻意外的碰上一輛因故緩行的豐田62,且“只有”8位乘客,於是歡天喜地上路。

一出城,道路就開始變得顛簸難行了。車內的我們也作好准備,迎接傳說中的“通麥天險”。一向秉承“安全至上”的我甚至還有一點點緊張,真是失敗!但是,由於勤於維護以及天公作美,如今的“通麥”路段已不復當年之險,只為我們留下幾張施工路段的照片作為曾經天險的佐證。當我們拍下那些煙塵滾滾、護網糾結的施工場面時,不由得從心底裡感謝那些為確保國道暢通而付出血汗甚至生命的人們。

沿帕龍藏布一路小心前行,中午時分,路與江一起來了個大拐彎,帕龍藏布江與易貢藏布江交彙了。緩緩通過架設在易貢藏布上的通麥新橋,青綠的兩處江水在橋前彙做一處,急速而平穩地流向前方,兩岸是黛綠林山座座,河流消失方向的最高處是一座傲然獨立的雪峰。峰頂只有閑雲一朵,為它遮蔭避暑。晴空少雲,天藍如屏,寂靜有河聲。

過橋後,乘師傅修車的功夫四處閑逛。卻在路旁的溪流中發現了點點沙金。一粒粒極為細小,卻在清若無物的漣漪中閃著耀眼的光芒。望之良久,竟被閃得有些眩暈。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這溪流裡的點點細沙,竟也是在這樣的天地裡才更加自在而驕傲。

繼續前行,便進入這一路上另一處以險聞名的“排龍”路段。與險在山體疏松的“通麥”路段不同,此處之險在於山勢陡峭。所謂道路,無非是在崖間峭壁上鑿出了一處凹陷。單是“崎嶇”已不能形容,過山車的樂趣倒是體會多多。車行狹道,每每與左側危岩擦身而過,與右側急流親切照面。急流中隨處可見不知何年掉落的巨大石塊,激起澎湃浪花。居然還有雙層臥鋪客車在這種道路上通過,真不知道是該佩服還是感嘆。

且行且嘆,面包車已緩緩駛上一座強悍鐵橋,前方結有不少經幡,看來是拉月曲彙入帕龍藏布江之處到了。兩股激流交彙處,騰起比路面還高的水霧,在陽光照射下,亦真亦幻。

沿拉月曲一路南行,河道越發狹窄,河流越發湍急。我剛好坐在第二排靠右邊車窗的座位,在一路靠左側山岩行駛的路上算是占據了最好的觀測位置。從進入拉月曲的支流——魯郎河谷開始,一路遇到的每一座雪山都會引來我的關注,不是我少見多怪,而是據功略記載,魯郎附近會看到著名的南迦巴瓦峰。那可是海拔7782米的世界第15高峰,他的腳下便是更著名的雅魯臧布大峽谷。南迦巴瓦,有“直刺藍天的戰矛”之意,指其山形奇崛,仿若戰矛。這樣一座名山豈可錯過!

但是成也功略,敗也功略!正是因為擔心錯過,我用數碼相機紀錄下了沿途每一座我看見的雪峰,卻在不經意間耗盡了電池。

下午5、6點左右,空氣中已慢慢嗅得到落日的味道,魯郎到了。小鎮坐落於萬傾林海中的一片小草場上,地勢開闊,風景宜人。小鎮正對面便是一座山體宏偉的雪峰,看體型應該是與南峰對峙而立的海拔7782米的佳拉白壘峰。他磅礡不凡的氣質以及初起的夕陽景色耗掉了同伴相機裡最後的膠卷和電池。而我的機械FM10被壓在其他乘客行李的下面,拿不出~~有小小的沮喪,但並未持續多久,只因那時我們還不知道等待我們的將是何種奇幻夢境。

同車人用餐完畢,我們亦結束了魯郎閑逛,開始翻越色季拉山。因為植被豐富,山勢平緩,維護方便,這裡的盤山路雖蜿蜒但平整,其路況已與內地一般山間景區公路無異。從路旁松間的縫隙看出去,欣賞著碧波萬傾的魯郎林海,想像著晨間初陽掃蕩群山的瑰麗,卻陡然發覺車行漸緩,而視野中佳拉白壘峰頭頂的落日余暉正在點點消散~~司機說:車在高原反應。天哪!以這樣的速度,我們還沒上山,太陽就已經下山了!

面包車依然在我們的焦急中緩緩向海拔更高處爬升。視野之中、天的那邊悄然出現了又一排被夕陽染紅的雪峰,列隊而出、形態各異。有的平滑如台,有的對稱似塔,最高的那座則尖銳如錐,隱隱有王者之氣——等等!尖銳如錐,那尖尖的,尖尖的,直刺雲端的山峰不就是南迦巴瓦嗎?那形狀是如此奇絕,一眼之下便絕不會認錯,我怎會~~~~?

車速已慢如蝸牛,但此刻的我們,卻已無心埋怨,只痴望著那金紅的雪頂,甚至希望這路程慢些,再慢些。天色更晚了,那峰頂奇異的紅卻在漸暗的天色映襯下分外妖冶。那哪裡是映照的日光,分明是天火的顏色。那火光隨著日落,凝聚得越來越小,向著那最尖的峰頂且戰且退,但卻燒得越發的紅了。身旁護衛的群峰俱已沒入黯夜,只那一點紅,遠遠的,飄在群山之顛,點在世界第15高峰的頭頂,景像神奇之極,讓人幾乎要閉住了呼吸。那種讓人瀕於窒息的感覺,是高原反應使然嗎?

終於,最後的火光在我們的嘆息中慢慢隱去了,我們也緩緩上到色季拉山口。此刻再看那無遮無攔的遼闊天幕。東望,是一派黃昏時分將暗未暗的曖昧天色。有紅、粉、紫、藍融合暈染而成的底色,有身姿越拉越長、恍若華麗飛天的奇彩流雲,那愈發濃烈和奇異的色彩讓人幾疑是否尚在人間。西看,一樣的流雲飛轉,卻是一片鉛華洗淨、黑白分明的夜空。雲裂如帛,光沉西陸,我已沉醉。

沒有人拍下照片,南迦巴瓦,注定只是夢境。

轉過山口,慢慢下行。夜空中已隱約見到勤勞早起的星辰。我接過WILSON的MP3,耳機裡傳來歌詞麻麻的粵語歌,正好忘卻歌意,只聞旋律隔絕車內人聲。於這般淡淡的微醺感受中,忘卻身在何處,只知道飄搖於茫茫群山間,痴迷在朗朗星空下,偶拂清冷山風,時隨旋律清唱,所謂逍遙如是。

我們可愛的面包車依然在嚴重的“高原反應”中緩緩爬行,我卻絲毫沒有了上山時的焦慮。急什麼呢?只要車還在移動,我們就離八一鎮更近一分,何況,今夜這樣的旅程,誰會想要結束?


精選遊記: 林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