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的下午我們來到了清華,也就是彩虹橋的所在地。無論彩虹還是清華都是個美麗的名字。這個小鎮是個典型的南方小鎮。我們按照曉起汪老師的指點,很快找到了“驢友客棧”(它在小鎮上坡處的一個小弄裡),是一座新式的樓屋,吳老師的家人接待了我們,正巧有一個三人間,我們以¥60的價格住了下來。樓屋裡已經住了一個以色列的漂亮小伙、一對北京的夫婦和一對結伴的深圳驢友。大家相處甚歡。正巧那天電視裡,放著連戰大陸之行的北京站,為了民族的情結,我們都駐守在電視機之前,盡管沒有領略到彩霞下的彩虹橋絕美的一幕,但也因此躲過了在婺源期間的第一場特大雨。我們是在吳家吃的晚飯——很多有經驗的驢友都建議我們去鎮上吃——抵不住懶惰的本性。晚飯沒有汪師母的手藝,卻也差強人意,花了¥52。摸黑的在街上走了走,探明了彩虹橋的所在地,就回吳家睡覺了。一夜無語。30日的早上,6:30出現在景區的門口。已經很有些景區的味道,開發的比較成熟。門票同樣是半價的,因為學生證,沒想到的是門票做成了明信片的形式,而且是電子打孔驗票的,頓時覺得現代科技的無處不在。彩虹橋的景區非常的小,真的就是一座橋,不過,它既然可以久富盛名,景色當然也很不錯。四處走走,發現四通八達可以進入景區,也明白為什麼網友們說“只要不按游覽的指示,都可以不買門票的進入景區”的含義。
8:00我們回到吳老師家,和深圳的驢友一拍即合,花了¥230租了個長安車(一整天跟著我們),5人結伴,舒服的朝大樟山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