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入畫

作者: 71897870

導讀黃山入畫2005-05-30 黃山之行是在一個月前,因為其間換工作雜事纏身,寫記直到今天才啟筆。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只有親身經歷,才明白此言非虛。 四月末的黃山,陰晴不定。盛名之下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游人,我就是其中一員。 由於是跟團旅行,行動不自由,第一天的行程被硬拉到安徽黃山市區和郊區的所謂“景點”打了水漂,特別874春秋國旅在黃山 ...

黃山入畫2005-05-30

黃山之行是在一個月前,因為其間換工作雜事纏身,寫記直到今天才啟筆。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只有親身經歷,才明白此言非虛。

四月末的黃山,陰晴不定。盛名之下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游人,我就是其中一員。

由於是跟團旅行,行動不自由,第一天的行程被硬拉到安徽黃山市區和郊區的所謂“景點”打了水漂,特別874春秋國旅在黃山當地委托的水貨導游,臉面那叫一個厚,任憑你方抱怨吵鬧要退團,反正他錢已經收了,我自巋然不動。此去省略不快的一天。

真正的黃山之行,是從開始攀登黃山的一刻開始。這天,多雲。

車行前山山腳,仰望山脊。看起來黃山與國內其他許多名勝無異。直到乘上封閉式纜車,拉升於懸崖峭壁,才徒然感覺這山真的不同。

撲面而來的感覺是在纜車行將一半,正當我們在車廂裡面開心的拍照,談笑著山景的時候,短短幾秒,我們升入霧區,前後能見度不到五米。這樣說,除了霧,我們看不到任何其他。本來明亮的世界一下子陷入陰霾。同行的女孩打住說笑,挽在我胳膊的手下意識的握更緊了。

這山真奇怪。

只不過15分鐘不長的纜車車程,就把我帶入另一個世界。

山下依然空曠明亮,山腰的世界卻是霧氣散漫,似乎大雨在即的感覺。凜冽的山風穿透單薄的衣裳。許多人開始添衣准備登山。

黃山四寶,霧松,雲海,奇石,溫泉。

頭一個趕上的,就是霧松。

一路登山,導游走馬燈似的介紹這景那景,每次介紹後總添上一句,“這個地方本來是…,現在由於霧氣太大,什麼都看不到…”如此登山,令人泄氣不少。我已經開始後悔這趟不合時宜的旅行了。

黃山有名的天都峰,蓮花峰,由於霧氣關閉了天都峰。當導游推薦我們登蓮花峰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成為為數不多幾個登山的擁護者。大概因為給這倒霉的天氣影響心情,大多數游友提不起興趣登山,沿著水平的路程向我們夜晚棲宿的賓館前行了。

此行非虛!後來我才知道黃山的美就在登高的腳下。與其他任何座山峰不同,蓮花峰的每一階石梯,是原始建造在懸崖峭壁上的。剛爬過泰山的我,原本自以為是的備了拐杖,都給扔在了途中。爬黃山,需要的只有一副手套,和勇氣。兩者我正好都不缺。山,就在眼前,他給我更多的驚喜。

峭壁上的石磯很陡,窄的地方僅容一個人爬行。與眾不同的是,峭壁上的石路是峰回路轉,蜿蜒起伏的。登高一段之後,總有下階給我們緩緩勁。爬行其中,除了前後緊跟的幾個游伴,我們是看不到旁人的,左邊陡岩,右邊永遠是廣闊無垠的連山。雖然惋惜霧氣之下我們的確看不到遠方,少了景色的誘惑,登山之中不免孤獨,一路上就有人在放聲狂呼,回音振奮了同樣孤獨的我們。聽到自己和不知道哪兒傳來的呼聲疊加在一起,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力量,任憑張揚的毛孔肆意流汗。似乎寒冷的山風都給渾身的熱氣感染了。

令人感動的是一對老年夫妻,至始至終都緊隨著我們,他們本身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催人向上。

值得驚喜的是,在攀爬的時候遇上了雲海。天開了,層層雲霧中擠入一束強勁的陽光,雖然並不十分刺眼,感覺卻是充滿了溫暖的力量。這股力量突如其來,振奮了每一位黃山游子,我也抓住了美妙的時刻,拍出的美麗畫面現在正放在我的桌面上。勝比任何畫家的筆下丹青。

雲海的現身前後不到十分鐘。非常可貴。

一小時四十分鐘,蓮花峰就這樣給我征服了。比預計的時間提前了一個小時。

當晚,我們在山間的旅館留宿。第二天凌晨四點,我們給導游叫起,准備攀登光明頂觀日出。

全年黃山天晴之日不到三分之一,能看到日出的日子更是少而又少。我們依舊沒有那份幸運。日出成為了我們以後的期待。

匆匆的旅行在選擇不坐下行纜車後開始了回程。之前看到有關黃山的游記是沒錯的,黃山最佳的旅游路線是從前山爬,從後山纜車下。前山峻美無比,“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相比之下,後山就顯得平淡安然。下山的路只有一條。一路上不斷看到有肩挑扁擔的民工,也是山裡人吆喝著登山。黃山山上的外來物資,一磚一瓦,都靠他們的雙肩一點一滴的挪過來。所以山上的商品尤其貴。

早聽說山上東西貴,我們每個人都差不多背了兩瓶水還有干糧和衣物。後來才總結,如果是陰雨天氣,即使在登山,也不會太熱,備有一瓶水足夠。沿途還有新鮮黃瓜和水果賣,3元一個,倒還可以。

下山的路上,廁所尤其少。一路就有從下而上的游人問我們離頂還有多遠,我們笑答到,看到廁所就一半路了。

後山有猴子!准確的講,是像狒狒一樣的“猴子”。經過鑒定,(怎麼鑒定的倒是不知道),確是猴。

猴子一點不怕生。何止不怕生,簡直就是攔路明搶。前面女孩手裡的餅干袋給“嗖”的抓過去,倒是聰明的懂得撕開包裝袋。

猴子面前不能做抬手的動作。一抬手,就擁過來了。嚇的花容失色也沒人解圍。

另外,據說猴子喜歡紅色衣物。看見穿紅衣的女孩就會上來糾纏。是不是這樣就不得而知了。

下山的路嵌在山凹,看不得很遠,回過頭來,沿路有些人為想像的類似“仙人翻桌”的景像。

下山的路一個模樣,單調重復著窄窄的石梯。為了保護可憐的膝蓋不至於受傷,我一路跳將下來。結果是四十分鐘以後,我就蹦到了山腳。山在我的身後了。其他的游友花了足足三個小時。此後的一星期,我的腳踝廢了。深刻體驗了一回行動遲緩。任何的平地抬步都成為一種折磨。不過一星期過後我又活了,打回了羽毛球。

後話。

調皮的導游打趣說,人人都說黃山好,我說黃山算個鳥,幾顆松樹幾顆草,害得老子滿山跑。

黃山的確是個需要體力耐力的地方。裝備方面,一定要避重就輕。一個舒適輕便的雙肩包,如有腰包的也帶上,在這樣奇跡四伏的地方,隨時要用到寶貝相機,但是拿著或掛在脖上都不便爬山。一瓶水。一套簡易的雨披(只要3元)。一點干糧。一件外衣。足矣。

山上的住宿有住房標間和帳篷,沒有帶洗浴間的地方可以選擇在洗浴中心。50元。

不來黃山想黃山。

來了黃山怨黃山。

導游在剛入黃山的時候就跟我們交待了屬於黃山的“民”言。呵呵,在我看來,爬山是一種心態。身在其中,樂在其中,這樣的經歷必定是回味無窮。我的黃山之行,成功。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