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暴的美麗故鄉-額濟納(附圖片)

作者: 得閑飲茶98

導讀風 過 留 痕風一在繁華與荒蕪,喧囂與靜謐中穿行,頡取所有記得或遺忘的日子,混雜著激情與靜默。 D1 2004年10月1日 上海-銀川下午16:55分的航班,天空下起了小雨,微涼。 飛機穿行在厚厚的雲海中,像一葉輕舟。黃昏時,棉花雲消失了,呈現給我們的是炫目的日落。也曾感嘆於麗江黑龍潭日落的炫麗,但這次是在八萬裡高空,仿佛是一位天階的神仙,面向金碧輝煌的 ...

風 過 留 痕風一在繁華與荒蕪,喧囂與靜謐中穿行,頡取所有記得或遺忘的日子,混雜著激情與靜默。

D1 2004年10月1日 上海-銀川下午16:55分的航班,天空下起了小雨,微涼。

飛機穿行在厚厚的雲海中,像一葉輕舟。黃昏時,棉花雲消失了,呈現給我們的是炫目的日落。也曾感嘆於麗江黑龍潭日落的炫麗,但這次是在八萬裡高空,仿佛是一位天階的神仙,面向金碧輝煌的天空,揮手坐別遠去的老友。

20:00飛機抵達陌生的城市銀川,北方的夜,清冷。

乘機場大巴至汽車南站(15元/人),找酒店,路上行人清一色民工打扮,想像中的北方城市應該是有些土氣的,但是不至於人人土布灰衣,至今仍有些困惑。

入住車站附近大自然酒店,三星標准的酒店,極簡陋,幸有熱水洗漱,只是水溫怎麼也無法調低,後來的經歷告訴我們,在北方這是極正常的現像,因為超過了一定的時間就會停止供應冷水。幸而天氣較冷,勞累了一天的身體,洗個燙水澡,感覺懶懶地,很好入夢。

D2 2004年10月2日銀川—巴彥浩特,游天鵝湖早起,吃酒店提供的早餐,有夾肉餡的油餅和大棗小米稀飯,還有兩色小菜,北方的大棗特別甜,夾餡的油餅也很香。

汽車南站就有通往巴市的大巴,買票候車,偶遇這次旅行的同行伙伴大鵬,來自廈門,高大英俊,性格也如北方男子一般爽朗直率。

7:20開車,票價18.2/人。銀川至巴彥浩特的路在維修,一路顛頗,10:45分抵巴市。

購第二天去額旗的車票(8:00開,79.5元/人)後,入住車站旁的小旅店巴彥塔拉飯店(50元/間)。

在車站外聯系去天鵝湖的吉普,也許因為去天鵝湖的路況不好,所以幾乎沒有一個司機願往,幸遇一熱心的面的司機介紹沙漠專職司機郭師傅(郭凱林,手機:13190616066或13327131005),並免費將我們送到了郭師傅家。由於正好午飯時間,我們便在郭師傅家吃飯。自蓋的房子很大很新,當然最讓我們印像深刻的是那頓免費的午餐一燜面,面是自制的,把烘熟的面餅切成細長條,然後用羊肉和鮮紅的辣椒(內蒙的辣椒個個大而紅,肉厚,但是辣味卻不如湖南的重)翻炒,微辣,口味卻很濃,很特別。

通往天鵝湖要先經過一段石子路,約30分鐘,然後是另外30分鐘的沙漠。郭師傅從小生長在騰格裡沙漠邊,曾是月亮湖的專職旅游司機,所以對沙漠的熟悉程度足以讓我們過足衝沙癮,驚險而刺激,伴著Disco音樂上下左右搖擺,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沙漠的熱情與豪放。

天鵝湖是騰格裡沙漠中的一個湖泊,據說在每年的冬季,這裡都會有成群的天鵝飛來,而在春季這裡也是極美的,有大片大片的紫色馬蘭花盛開湖畔。秋季的天鵝湖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圈點的,但是遙望朦朧的賀蘭山,遠處湖邊三三兩兩信步的牛兒,隔岸吃草的肥肥的羊兒,棲息湖中岸邊的各式鳥兒,亭邊靜泊的海藍色小舟……所有動態的,靜態的美在此刻都讓我們深深地為之感動。

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們爬上了一處高高的沙子,落日的余輝為大地披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外衣,風冷冷地吹過,為華麗的外衣印上了不規則的條紋。湖水和岸邊此時也都被染成了金黃色,視野裡出現了兩只昂首前行的白駱駝,時而一前一後,時而並肩而行,漸漸地消失於沙漠深處。

沙漠如果有性別的話,應該是屬於男性,硬朗而細膩,粗曠而包容萬千。

在沙山上看著沙子像水流一樣靜靜地滑落,耳畔是自已哼唱的陶喆的《流沙》,“並不是真的路過而已,也不是真的不會想你……愛情好像流沙,我不掙扎,隨它去吧。愛情好像流沙心裡的牽掛,不願放下。愛情好像流沙我不說話,等待黑暗讓淚能流下。愛情好像流沙明知該躲它,無法自拔……”不知何時,有只不知名的小蟲爬到了沙山腰,看著它爬行的動作和爬過的細細的足印,我突然想和它開個小玩笑,於是故意推了些沙子下去,它被突出其來的沙擋住了去路,後退了一段,換了條路繼續往上爬,意志堅定的樣子可愛極了。當我們沉醉於沙漠的美景時,司機和隨車而行的妹妹依梨娜在一顆樹下撿沙棗,沙棗是內蒙的特產,有點沙沙的感覺,不是很甜,隨手翻出從郭師傅家帶出的一根玉米棒,雖然從沒啃過如此堅硬的老玉米,但是香香的,還是忍不住吃完了。

原本想趕至更遠處的一個沙漠湖泊,但時間不允許。回程的路上郭師傅再次表演了他的拿手絕活,當他再次准備衝上一處高高的沙山時,我們都感覺有點暈了,此情此景讓我們沉醉。

天黑時返回郭師傅在沙漠邊緣的家,休息的時候遇到4個北京大學生,三男一女,從他們的裝備看是真正的驢友,一番閑聊後知道他們打算穿越騰格裡沙漠邊緣的戈壁,為他們的勇氣折服的同時,也祝願他們一路平安。

終於回到巴市,一下午的相處我和娜娜已經成了好朋友,告別時竟有點戀戀不舍,互留聯系方式,娜娜邀請我們下次再來巴市,帶我們前往外蒙游玩,我也答應回去後把這次一起游玩的照片發給她(娜娜曾當過model,177cm的身高在鏡頭裡很有形)。返回上海整理照片的時候才發現此行最值得珍藏的照片之一是我專門為娜娜、大鵬、綠茶、司機巴師傅分別拍的人物特寫。

此時已是晚上9:00多,我們三人都同意美美的吃一頓,當然內蒙的羊肉是不會讓我們失望的,特別是手抓羊肉,很嫩,很鮮美,價格也很公道,3個人才吃了65元。我和綠茶4天後返回巴市,又來到了這條美食街,尋到了另一處飯店,叫“黃渠橋”,裡面的食客以當地人居多,晚到的人會沒有位子了,那裡的黃燜羊羔肉做得特別好。

吃過晚飯已差不多10點多,趕回住處,又是燙水,平安入夢。

D32004年10月3日巴彥浩特一額濟納,游河邊及怪樹林

第二天早上8:00的車,大巴司機一邊開車,一邊嗑瓜子,還時不時的看看頭上方的電視錄相,從車鏡中看他的神情頗為悠哉,好在路面很空曠,雖偶有牛群需要閃避。

綠茶在車上用手機和網友聯系,一對北京夫妻在後面的一輛車上,說了穿戴打扮後,知道上車前其實已經見過面了。聯系的另一個網友在同一部車上,回頭相視而笑,原來是一個漂亮妹妹一月亮,來自南京。四人正好成行。

從巴市到額濟納需7小時的路程,而且越近額濟納,路兩邊越覺得荒涼,滿眼都是大片的戈壁。途中要經過一個邊檢站,下車驗身份證,休息。見到兩輛蘇A車,一行約7-8人,上前打聽,知是來自南京的自駕車族,准備返寧了,一起留影。

繼續前行,漸漸地,出現了大片大片金黃色的胡楊樹。德德瑪在歌中深情地唱道:“美麗的額濟納,可愛的家鄉,你神奇富饒,灑滿春光。額濟納河水,哺育我成長,居延海是我出生的地方,浩瀚戈壁有寶藏,胡楊紅柳是天然牧場……”美麗的額濟納呈現在我們眼前了。

在額濟納鎮找到了網上介紹頗多的旅店-聚賢莊,有公共浴室,名為揚州洗浴中心,洗澡應該沒問題,由於正是旺季,只剩下五人間,四人包租,後來發現這裡居然沒有專門洗手洗臉的地方。

此時已是下午4時多,趕緊租車去怪樹林看日落。司機是位叫巴圖的師傅,話不多,開的吉普也有點舊了,好在車剛剛好可以淌過河邊的水。

怪樹林其實是一大片已經枯了的胡楊樹林,之所以稱其怪,是因為這些樹雖然枯死了,但是卻依然屹立不倒。暮色中的怪樹林給我的感覺更多的是凄涼,眼前浮現的總是廉頗老矣的悲涼景像,但後來回顧照片的時候,卻真正地被它們的氣勢所震撼,形似一位位英勇的將士,征戰疆場,直到灑盡最後一滴熱血,北方的風景總讓我覺得有點悲壯。

從怪樹林出來,天已經完全黑了,四周一片空寂,天上的星星伸手可摘,分外妖饒,如果不是太冷,習地而躺,數數星星,也許有流星偶爾劃過天邊,短暫而美麗的謀面,雖然有點憂傷,但卻是恆久美艷的。

車帶著風,卷起沙塵,回到額濟納小鎮的時候已是晚上9點多,美食對我們是最好的慰勞,杏皮水酸甜可口,羊肉當然是必不可少的美食。

一切就緒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2點多,很久沒有體驗集體生活了,大家都有點興奮,大鵬聊起了大學時的逸聞趣事,那些快樂的往日時光仿佛又回來了。

D42004年10月4日額濟納,河邊觀日出,游八道橋,紅城、大同城及黑城天還漆黑的時候我們就起身了,睡眼醒松地趕到河邊時,發現已經來得有點晚了,河邊的有利地勢上站滿了來自各地的攝友,長槍短炮,一列排開,我們也湊在當中。

剛到時的天空是灰黑色的,遠處的雲層微微泛著些紫紅色,此時的近處天空已經變成了藍紫色,慢慢地雲層由遠及近,一層層金黃色的雲向我們游近,最後整個的天空和水面,還有我們都被金色包圍了,輝煌持續了幾分鐘,大片的金黃色遠去後,天空恢復了平靜,我們的心情也跟著平靜下來,這次出來幸好帶上了三角架,讓我們能完整地捕捉到這短暫的美麗。(見圖5、圖6)

回程的途中,停車感受廣袤遼闊的戈壁。據說,宇宙初期,天地是連在一起的,後來他們養育了後代,慢慢地分開,在這裡我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時代,偶爾有無知的吉普風馳而過,像一陣疾風佛動著天與地的和平與寧靜。

看日出與日落確實是件極傷體力的差事,所以我們決定換個條件好些的住處好好休整。

在汽車站對面的一處小店留宿,這裡的衛生條件相對好些,價格也還公道,洗澡是利用太陽能,水溫可調節。

大鵬打算次日離開,月亮妹妹也准備後天去嘉峪關和敦煌,於是倆人下午未休息就奔赴二道橋,當我和綠茶在旅館休整完畢,大鵬興衝衝地返回,向我們展示他的攝影新成果。月亮稱被內蒙中午的太陽曬得受不了了(這裡的溫差很大,通常早晚要穿棉衣,而到了中午只需穿一件單衣)。

下午3點半我們一行4人又出發了,路線是至八道橋拍攝胡楊,順路走訪古城遺址:紅城、大同城,黃昏時趕到黑城看日落。

八道橋是離額濟納鎮最遠的一處胡楊林,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就位於八道橋外。據說今年的胡楊在十一前胡楊節期間就已經經歷了一次風雪的洗禮,提前黃了,此時大多數黃了的葉子已經凋落,枝頭的胡楊葉有些還是新綠的。

包車的好處就是可隨興地停車拍照,決不放過任一一處美景,弊病是時間不好控制。

月亮妹妹最大的特點就是行動總是慢半拍,往往當綠茶和大鵬已經拍完照上車的時候,月亮才剛剛采選到美麗的景色。後來月亮把自己總是姍姍來遲的原因歸咎為自己姓氏“遲”,這樣解釋就很容易被理解原諒了。

期間,大鵬和月亮的相機電池風波讓我和綠茶至今談起都忍俊不止。

離開八道橋,吉普車一路向南而去,經過河邊,這裡的胡楊已經大部分都黃了,我們下車尋找胡楊拍攝。我尋到了一處橫倒的樹干,當時的太陽暖暖的,周圍很安靜,拿出隨身帶著的沙翁的十四行愛情詩,

“我眼睛扮作畫家,把你的肖像描畫在我的心版上,我的肉體就是那嵌著你的姣顏的鏡框,而畫家的無上的法寶是透視。

你要透過畫家的巧妙去發見那珍藏你的奕奕真容的地方;

它長掛在我胸內的畫室中間,你的眼睛卻是畫室的玻璃窗。

試看眼睛多麼會幫眼睛的忙:我的眼睛畫你的像,你的卻是開向我胸中的窗,從那裡太陽喜歡去偷看那藏在裡面的你。可是眼睛的藝術終欠這高明:

它只能畫外表,卻不認識內心”當聽到有人大呼我的名字時候,我知道又要起程了。再次趟過黑河,這裡的視野很開闊,岸邊的胡楊高大挺拔,金黃色的,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與淺灘構成了一幅色彩豐富的西洋畫。我個人認為這個地方是額濟納拍攝胡楊最有意境之處,回上海後將其中的一張作成電腦桌面,遠遠入畫的是月亮妹妹在河邊拍攝的婀娜身姿。(見圖3)

也是在這裡,我們四人留下了此行唯一的一張合影,秋天的風和落陽,見證了光陰的故事,我視其為寶貝。

照片上大鵬和綠茶穿的都是白色的棉T-shirt,大鵬戲稱他們倆可以做內衣品牌代言人了。

離開河邊,第一個到達的古城遺址是紅城,倚靠著四方形的紅牆,思緒隨風飄得很遠很遠。

進入我們眼簾的大同城殘缺不全,只留下一闕狹長的城牆,城牆上布滿了排列整齊的小孔,爬上去,眺望遠方,夕陽正羞澀地投入大地母親的懷抱。

黑城,大鵬和月亮出示了學生證,四人均購得半票。此時天色已晚,據說黑城的夜是令人恐懼的。

黑城比紅城和大同城保留得完整,沿著陡峭的台階走近城牆上聳立的四座斑駁的塔狀建築,這裡曾上演過怎樣的故事呢?

離開黑城返回額鎮,一路風卷著黃沙漫天飛舞,和月亮妹妹聊起喜愛的書籍和電影,原來我們有著如此多的共同愛好,從張愛玲到《蘇菲的選擇》,旅途是如此的快樂。

回到住處又很晚了,一整天的顛頗,食欲全無,綠茶和大鵬外出吃飯,月亮妹妹在樓下的超市采購了餅干和水。

綠茶和大鵬躺下就睡著了,我和月亮妹妹被大鵬的歌聲吵得無法入睡,拿出相機想錄下大鵬的呼聲,奇怪的是我們剛准備好錄音的時候大鵬翻了個身,歌聲也跟著嘎然而止。

D52004年10月5日徒步一、二道橋,八道橋巴丹吉林沙漠第二天清晨,大鵬很早起床趕早班的汽車回巴市,我們的集體生活也至此結束了。

月亮妹妹新結識了兩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青年,正好可以同行。

我與綠茶還有兩天的時間逗留,很充裕,起床時太陽已經很高了。徒步至一道橋,很近,搭了便車至二道橋。二道橋的美也是公認的,陽光下的胡楊樹搖曳婆娑,記得小時候小屋的窗外有棵枝葉茂密的大樹,午飯後躺在小床上休息,樹葉閃閃發光的景像讓我時常產生幻覺。正如當時播放的日本電視劇《血疑》片頭的一組陽光透過樹葉的鏡頭,仿如夢境。

中午綠茶聯系了網友KENZO,未見面已因其名有了幾分好感(一直非常喜歡KENZO香水,淡而有味),見了面展示大家拍得的得意之作,在那一瞬間明白了拍攝最原始的快樂原來是讓自已感動著回憶。

下午回旅店遇見月亮和她的兩個新朋友,約好一起包車去巴丹吉林沙漠。

本次的內蒙之行源自對巴丹吉林沙漠的向往,夕陽下絳紅色的沙漠,珊珊而行的駝隊,沙漠深處的湖泊及傍湖而建的白色小屋,對沙漠我們充滿了好奇。

我們的吉普車司機據說是德德瑪的弟弟,論長相確實有點相,口中一直哼唱著德德瑪的那首“美麗的額濟納,可愛的家鄉”。

吉普停在沙漠的邊緣,我們徒步行進,尋找沙漠中的小湖泊。

巴丹吉林的沙山之高是出了名的,可惜當時天色已近黃昏,無法進入沙漠更深處。在一處小泊邊拍攝落日,灰藍色的天空,太陽淡淡的,接近遠山,近處是一幽清清的湖泊,岸邊是稀細的水草,太陽的小小倒影宛如湖中的寶石,平淡而寧靜。(見圖2)

返回時翻過沙山找到了掉隊的綠茶,述說起一個人在沙谷時心中的恐懼,無人應答的慌張,幸而旅途有伴,人生有伴。

D62004年10月6日二道橋觀日出今天的額濟納游客寥寥,對日出的沉迷讓我們又起了個大早,再到昨日的二道橋,往樹林深處,來到昨日尋到的一處水邊,可惜地勢不夠高,天上的雲層也比較厚,當我們能見到太陽的時候,它已經悄悄地爬地很高了,雖然未拍到完美的日出,但是我們卻意外的搶拍到了白照,倒映在水中的大片的胡楊倒影,空曠的樹林,黃得發紅的胡楊,一致地向水邊傾斜,或稀疏或茂盛,錯落有致,與水中的倒影呼應,如小橋如花傘,優美而雅致。(見圖1)

當有幾個遲來的游客步入我們視線的時候,我們也心滿意足的收工了。中國有句老話叫“早起的鳥兒有食吃”,讓我一直很受用。

中午在住地休息,綠茶發燒,外出買藥。近黃昏時分獨自一人在當地特產商店買紀念品,有小駱駝,外蒙幣,外蒙煙、酒,巧克力,後來發現購得的煙是過期的,有些許遺憾。

D72004年10月7日重返巴市第二天7:00的汽車返回巴市,與來時同樣的路,感覺卻完全不一樣,來時的車上有很多是旅客,回程的路上見到的多是當地人,有些是返校的學生,環顧四周,只有我和綠茶是游客,感覺有點人去樓空的凄涼。

這次的司機有兩位,其中一位年紀大的司機個子高高瘦瘦,頗有老年格利高利派克的風度,忍不住多偷看了幾眼。

下午終於抵達巴市,午飯在汽車站旁邊的小店要了份賀蘑揪面,味道好極了,第二天中午又去美餐了一頓,還試圖捎上些賀蘑回上海,由於賀蘑比較蓬松,體積大,才放棄。我們尋到了早就想入住的龍信酒店(准四星),感覺簡直太好了,干淨舒服,特別溫馨,服務也不比五星級的酒店差,值得推薦。

洗漱完畢,睡一個舒服覺,整個人煥然一新,黃昏時在“黃渠橋”美美地吃了一餐。返回酒店的途中和的士司機約好明早5:30分接我們去賀蘭山看日出,想像中應該別有情趣。(注:巴市的的士只要1元/人,只是可以順路搭乘其他客人)。

D82004年10月8日踏賀蘭,返銀川第二天天還沒亮,我們就在酒店大堂等約好的司機,好不容易在近5:45分盼來了,但是開車的是司機的老婆和女兒,說司機早上想睡懶覺,由她們倆臨時代開,以此可見內蒙的女人較男人勤勞。

小車奔馳在空曠的路上,周圍黑乎乎的,過了很久,司機的老婆說可能開過了,找不到去賀蘭山的入口了,於是調轉車頭,眼看著天就快亮了,我們失望極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賀蘭山的入口,司機的老婆又說此趟生意虧了,要加我們車費,發生爭執,把我們放在賀蘭山半山腰,不肯再送我們上山了,於是我和綠茶只好徙步上山,不過早晨的空氣特別清新,鳥兒自由地飛翔在空谷中,感覺特別好。

登頂憑眺,岳飛寫《滿江紅》時的壯志是否能體會得更真切呢?“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回程時天已大亮,一路上滿目的戈壁,偶有頑強的小草冒出地面,也完全不是我們熟悉的青青色。其實過度放牧造成的危害很早就被人們意識到,北方地區的人們已經為此付出過沉重的代價,但直到沙塵暴2002年影響到北京以後才受到了廣泛地關注。在黑風掠過的一個下午,在北方的一個小城市,一群放學回家的孩子因為看不清路,跌進了蓄水溝,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沒能生還,現在幸存的孩子已經長大,這件事曾對他們幼小的心靈產生過怎樣影響?

回到銀川,入住汽車站附近的酒店,休整,晚飯是餃子,北方的餃子皮特別薄,口感很好。

D92004年10月9日西夏王陵,返上海早上很晚起,逛了汽車站附近的清真寺,並在清真寺旁的飯店點了份羊肉,基本上吃一半浪費一半,一方面是因為北方的菜量實在太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兩天吃了太多的肉,但是不可否認,這裡的羊肉確實美味。

下午包車去了西夏王陵,銀川人喜歡稱西夏王陵為“幾個小土堡子”,確實非常形像。在車上與司機對話,不知不覺地說起了銀川話,和司機一個口音,為自己的語言天賦所傾倒,學英文也能如此簡單就好了。

晚上乘飛機回上海,坐在的士上看夜上海的霓紅閃爍,終於又找到了回家的感覺,溫馨安全。

後 記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從事一份工作時間長了,過慣了一種一塵不變的生活方式,總是會有些厭倦,所以出去旅行就好比開開小差,隨意逛逛,心情會舒展很多,所以無論目的地在何處,過程總是愉悅的。

回來以後總希望能把過程記錄下來,因為回憶總是能令我陶醉。

這次的游記原以為會寫得和雲南之行一樣活潑,但總覺得一直有些壓抑,整個的色彩有點灰灰的。

《中國地理》是我中學時一直不太喜歡的一門課,因為當時實在很難真切地去感受我們國家的地域廣博,物產豐富,那麼現在的旅行正好為我好好補上這一課。說到《中國地理》,必然要聯系到中國的悠久歷史。當我們來到內蒙,看到一望無垠的沙漠和荒蕪戈壁,當我們踏上古西夏國曾經的領土,又在沙塵中揮別古大同城,黑城,當聽著西夏王陵博物館的解說員述說著黑城的榮沒及俄羅斯人對它的大肆搶虐的時候,歷史的沉重感著實壓得人有點喘不過氣來。

每當電視節日或廣播新聞中有介紹我曾走過的這些地方,我總是會不自覺得對它多一些關注,當在電視中再一次經歷1993年中國北方大地發生的那次慘痛的黑風襲擊,以及2002年沙塵對首都北京市的影響,都會讓我聯想到額濟納的胡楊與沙漠,也產生更多地歷史責任感與緊迫感。

青藏一直都是我特別想去感受的地方,昨夜翻看張海橋的《勇闖可可西裡無人區》,烈士傑桑.索南達傑的事跡讓我震撼,慘遭捕殺的藏羚讓我為之憐惜,當然我的旅行還只是為了領略四處的美景,品嘗各地的美食 ,但旅行也讓我更加迫切地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多麼地歷史深遠,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關心我們生存的地球,好好地珍惜與愛護它,每個人都能真誠地投身於減少環境污染,保護野生動植物公益活動,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更加健康美好。

清泉

2005年8月5日



(二道橋清晨)



(巴丹吉林沙漠-黃昏)



(河邊)



(河邊-日出)



(河邊-日出)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