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上午6:30人民廣場集合,我們坐48座金龍大客車,導游是一位安徽小青年,人很活絡,也很熱情。據說才做了兩年,就已經在上海買了房子。6:45人員齊全後發車,10:30抵達臨安,在導游安排的維多利亞大酒店(20元/人)用餐,店名好聽,菜實在是那個。用完餐後繼續出發。14:30終於抵達我們此行的第一站——潛口民宅(門票32元,是贈送的)。其實那原來是一塊荒地,當地政府為保護徽州民居的特色,把幾處保留完好的民居官宅集中拆移至此,供人參觀,了解徽州文化。我們也記不全了,反正知道徽州人家屋檐上造的是馬面牆,而屋子裡是沒有窗的,很奇怪的一種房子。
看完民宅我們去花山迷窟(門票50元),所謂迷窟就是至今不知道當時這洞是用來干什麼的?而且好像是未完工,我比較相信是未完工的皇陵,因為這洞裡什麼也沒有,而且是三國兩晉時期開挖的。花山迷窟,原先也不叫花山迷窟。而是因為江澤民在2001年的時候參觀了洞窟,並提名為“花山迷窟”,它一共有36個洞窟,我們只參觀了2號窟和35號窟,後者稍許大一些,其實是看看它的規模,有根石柱蠻好玩的,它的腳趾指著的就是洞口的位置。因為你站在裡面看得見洞口,而在洞口卻看不見裡面,還有就是古人挖這洞很有本事的。距離山體始終是3~5米。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是值得一游的,特別是迷窟前的吊橋,很有徽州特色。因為我們出來時已傍晚,站在吊橋上,天邊晚霞照耀著,綠草地上散養著的牛群,騎馬場就在不遠處,不時有人騎著馬飛馳著,令人遐想。還有一個問題是江澤民為什麼要來迷窟呢?當地有種說法,說江澤民爺爺是安徽歙縣人,江澤民出生在揚州,大概有可能吧。
游完迷窟,我們去龍山寺進香。據說在這一帶僅此一座寺廟。因為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寺廟都遷移至九華山、天目山等處。燒香禮佛後我們發車前往屯溪縣。於19:30抵達新南國大酒店。放下行李後,我們去對面排擋用晚餐。臭桂魚,毛豆腐,炒豆芽,番茄蛋湯,古泉啤酒一瓶,2碗米飯,一共50元。吃得很不錯,徽菜還是蠻合口味的,吃完飯後我們乘三輪車(3元)去老街游玩。我每到一地,喜歡嘗嘗當地的土特產,與當地人攀談,了解一下風土人情。有些可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噢。老街其實就是一條街道,兩邊開著各種鋪子,當地還保留著原先的徽州特色的房子,據排擋老板介紹他們是24小時營業的,哪怕店門關者,你敲門他們也會照樣做你的生意,現在當地人都不去老街購物,徽商由此可見一斑。我們在老街走走逛逛,不知不覺已經22:00,原來打算去新街逛,實在是坐車坐累了,而且明早還要登山,罷了。打的回賓館(5元)。
D2:晨5:30起床,導游安排6:00在酒店用早餐,因為我昨天已打過烊,所以起床洗刷完畢後去吃當地的肉絲抄面條(3元/碗)。強烈推薦,相當好吃,交頭又多和上海的絕對不一樣,有湯水的。6:30辦好退房手續後發車,8:30抵達翡翠谷(門票42元/人,學生半價)。據導游說這是上海人開發的景點,說在90年代有一群大學生108人來此游玩,當時這裡尚未開發,屬原始生態區,風景美,空氣清新,大學生們玩得興致正濃,突遇崩方,將他們困在谷底,1天1夜,後經當地人營救全部脫險,幾年以後這批大學生中居然有82位結成鴛鴦,故翡翠谷也叫情人谷。我們去玩的時候,據當地人說當年山崩的洞口已被封住,景色也就同別的峽谷類同,只是各種名字池潭多一點,沒多大新意。裡面有塊石碑,上面有“愛”字的99種寫法。但要真正走到“愛”字石和“愛”字亭還有好長一段路,為保存體力,我們走到“鵲橋”(人工建的)就回轉了,路上買了一袋小山獼猴桃1元5角一袋,蠻好吃的,有點酸。然後發車去黃山,途中經一酒店放下行李(不帶上山的行李),換乘黃山進山巴士(20元/人)至湯口。在山下的郵電大酒店用餐(20元/人),再乘巴士前往雲谷寺,乘索道(65元/人)上山,於13:00終於抵達神往已久的黃山——白鵝嶺,開始真正的黃山游。
上得山來,人山人海。這和上海的南京路沒什麼兩樣,我們跟隨導游往始信峰進發,始信峰是看松樹最好的地方,一路上黑虎松,連理松,龍爪松……太多太多,很美,我們隨著導游又去看石頭“猴子觀海”“飛來石”“夢筆生花”“十八羅漢朝南海”惟妙惟肖,游完始信峰折回去游北海。北海是黃山的中部,那裡是黃山唯一一塊比較開闊的地方,在光明頂居然還有個籃球場,不可想像,可見籃球運動之火熱。我們在北海游玩了一會兒,也沒見雲海,只是雲倒是很厚,過了一會兒天空陰沉下來,一片黑沉沉的,雲也不知躲哪兒去了,連塊烏雲也找不著。導游說集合馬上走,看樣子要下暴雨,果然我們向西海景區沒多久“嘩”天空就下起了暴雨,這時的一次性雨衣根本沒用,而且山上連個躲雨的地方也沒有,我們只得冒雨前進。沒多久,運動鞋就濕了,褲子也濕了,這時看導游,怨啊,他也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全副武裝了,雨衣,雨褲,鞋套,保護得像沒事人似的,我們全都罵他了,上山也不吱會一聲,我們只以為山上一陣雨,一陣晴,哪曉得下如此大的暴雨,就和上海前幾天的“麥莎”一樣。“慘”再加上上山下山不停的折騰,雨灌得眼睛也睜不開,身上出的汗悶在雨披裡,外面打著雨水冷颼颼的,腳上還穿著灌了水的運動鞋,拖著,走著,也沒什麼心情看景色了,只顧腳下的路,來到前面的岔道口。導游發話了,現在天下著暴雨,一時半會停不下來,我們現在前面有兩條路,一條是去西海排雲亭看晚霞,然後回玉屏樓賓館,大概得兩個半小時,還有一條路就是直接回賓館。導游話未說完,就有3個男人衝了過去,估計他們也受不了這暴雨,我走走停停,看看走走,走過鰲魚洞。終於在下午5點抵達玉屏樓賓館,這時雨已經小了,玉屏樓前人稀少,雨後山裡的空氣格外清新。我深呼吸了幾口,無奈身上濕熱,只得先進房休息,我們住的是8人房,沐浴後導游來房間通知黃山明天雷陣雨,大家明早7點大堂集合下山,乘索道下山的8點集合,導游話未說完,我們就嚷了起來,這才上山你就叫我們下山,那我們來黃山干嘛?於是女兒洗完澡後就溜到外面去和其他驢友商量明天到底怎麼辦?過了會兒女兒回來說,他們決定了不管怎樣明天4:30起床看日出,看不到真下大雨再說,大家在22:00就入睡了。
D3:清晨4點同室的大學生就接到短信說,外面星星很亮,女兒聽見後馬上起床去看星星,回來說很亮,但沒有月亮,她說肯定能看到日出。於是大家全都起床了,因為他們都是大學生,我不想耽擱他們的行程,所以我推說我不去了。於是女兒跟著他們一起走了,等他們走後,我也出門了。轉過兩個山頭就聽見他們唧唧喳喳的聲音,這時天邊已有紅光,只見遠處的雲似是不動的,而跟前的雲一片一片湧動著,很漂亮,這時,心情激動不已,慢慢地天邊越來越亮,紅霞越來越多,至5:45在彩雲的最下面似乎有一弦日的影子,很小,我們大叫著,眼睛眨巴眨巴地瞪著,手中的相機,攝像機全都對著這輪弦日“快上吧”“快爬出來呀”各種叫聲此起彼伏,慢慢地,慢慢地,太陽露出了一小半,又過了一會兒,太陽升起來,有一半了,有一大半了,缺只角啊,終於,太陽爬了上了雲頭,兩道霞光穿透雲層,霎那耀眼“啊,我們看到日出了”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這時我想到劉歡的那首“不見風雨怎能見彩虹”的歌,我多幸運,第一次來黃山就見到日出,見到雲海,昨日的種種辛勞已頓時煙消雲散。走,我們上蓮花峰,趁著好天氣,在6點多一點的時候,我和其他8個人浩浩蕩蕩地開始攀登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雖然我始終拉在後面,但那些大學生始終鼓勵我,終於在6:45左右我們到達山頂,“YEAH,我們到了”我們互相擊著掌,大聲歡呼著,山谷裡回蕩著我們的聲音。我站在蓮花山山頂,任憑風呼呼地吹,我大口大口地深呼吸,貪婪地吸著負離子——清新的空氣,雲彩在我們腳底飄過。我正躲在雲裡,在天上遨游。“太美了”、“喀嚓”聲留住了我們的身影,1864米,我們征服了你。
從蓮花峰下來回到住地已經7點多了,這時玉屏景區已經人山人海,到處都是導游拿著小紅旗提著小喇叭,嘰裡呱啦的講解,破壞了玉屏這寧靜的世界。這時我忽然覺得古人多麼幸運,在這片幽靜的山谷裡,左有迎客松,右有送客松,中間還有陪客松等許多不知名的松樹陪伴,上面有臥佛守侯,你在這裡聽風聲,望雲海,看書品茶。偶爾來上一曲,真乃神仙也!遠處松鼠跳天都,夢筆生花,鰲魚馱金龜,你只要細細品味,黃山永遠看不夠,賞不完。這時導游找到我們要我們直接下山。在11:00趕到慈光閣集合,說我們如果再爬天都峰來不及了,這時有個大學生也覺得累了,膝蓋有點疼,於是我們決定下山。下到半山腰時看見天都峰,剛才在山上望天都還沒覺得怎樣,走到天都峰腳下,呵,那險啊,只見那雲梯筆直地直衝雲霄,一眼望去看不見頂,雲彩包圍著天都峰頂,比我們昨天走的百步雲梯要險上百倍,千倍,我們無不驚嘆,留戀了一會兒後,我們繼續往下走,一路山蓬萊三島,半山寺等各種景點一一觀賞,特別是“黃海石工”,許多游人至此就直接往下走了,我們卻爬了上去,其實並不高,只是沒有階梯。到了上面只有我們四個人,那一眼望去,全是雲海,太美了。我們如痴如醉,那雲千變萬化,不停的翻湧著,要不是團裡的朋友們催促,我們真會忘記時間,留戀此地。我們繼續趕路,由於我們大多是學生(就我一個長輩)沒多久我們就趕上了許多人,才知道還是有許多人去爬天都峰了,我們有些後悔沒去天都峰,但事已至此,只得繼續下山。下至慈光閣才10點多。我們在游客中心等天都峰的朋友們。一直等到11:30我們才發車前往寄包的酒店用餐。下午就去茶莊品茶,動物園買蛇藥,蛇酒,這時我們全團的人都累了,在15:00驅車回上海,都暈暈呼呼,倒下睡了一大片,回到上海人民廣場已經22:30,旅途結束。
這次旅途最大的遺憾是沒能上天都,而且第一天下暴雨,所以西海景區沒去。沒見到大峽谷。也沒見到晚霞。所以可以說黃山的精髓沒能深深地體會。正如導游所說:“帶點遺憾,下次再來黃山”女兒說過了她以後一定要再上黃山,我大概不會再去了,只能留著遺憾,因為實在太累了,回到上海兩天腿都酸得要命,看見樓梯就想砸了它,但我依然要說:去黃山,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