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白沙、雪嵩-車輪滾過的村莊接受了客棧伙計的建議,包車前往麗江附近的三個村莊-束河、白沙和雪嵩。束河最近,十幾分鐘就到。新修的馬路、寬闊的入口廣場,門口儀式一樣的納西歌舞,讓我們隱隱有些請君入甕的感覺。一進門是兩排嶄新的店鋪。八月下旬已過了暑期的旅游旺季,很多店鋪因為沒有足夠的客源而閑置在那裡,即使開門營業的,店老板也顯得心不在焉。不過,順著穿村而過的青龍河,我們倒是漸漸找到了感覺,雜貨鋪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間間情趣盎然的客棧和茶吧:窗外用木板搭了花架,擺著各色花草;門窗上懸著納西風鈴,微風下發出清脆的聲音;桌椅多是木質或藤編,古樸中透著憨厚。門口掛出的招牌更是簡單直白:吃飯、聊天、睡覺、發呆。既是誘惑,也是默許。決定和老公分頭行動。循著他遠去的身影,我看到了坐在大樹下賣蔬菜的的幾個納西老太太,老公從其中一個手裡接過黃瓜,一邊吃,一邊聊,一邊擺弄著相機,伺機拍人物特寫。收回目光,我漫無目的地在附近閑逛。一圈兜下來,我發現,青龍河上的那座古石橋是個絕佳的視角:趴在橋欄上向下看,可以看到青石鋪底的小河,看到水中長著青苔的圓石,看到在漩渦中翩翩起舞的樹葉……前面,不遠處,雙臂合圍的老樹下,一個小小的涼亭,守護著中央的一座殘碑。旁邊,是塊相對開闊的地,種樹,種竹,種花,種菜,大家相安無事,並沒有覺得誰搶了誰的風頭。這就是束河。有人說它勝於麗江,有人說它人工雕琢。人工也好,刻意也罷,單是那份情調和慵懶,就已經很難得了。白沙很小,真的很小!小到如果你不去看白沙壁畫,那麼只要十分鐘就足夠了。街道兩邊是極其相似的鋪子,賣著扎染布、銀器和其它旅游紀念品。我們穿村而過,再原路返回,很快完成了對白沙的游覽。白沙注定像它的名字一樣,很快就被記憶的海浪衝走,了無痕跡。雪嵩,納西語“納魯肯”,翻譯成漢語就是雪山下的村莊。之所以會去雪嵩,多半出於對NG的推崇和對洛克好奇,我們很想看看這個能讓他一呆就是27年的小村莊。不過,村子似乎乏人問津,不少游客騎著高頭大馬,趾高氣昂地穿村而過,去看玉龍雪山。在這樣的村子裡,時間總是步履蹣跚,甚至停滯不前。斑駁的院牆,長草的屋頂,泥濘的小路,枝繁葉茂的老樹,似乎都在無聲地告訴你:你沒有來晚,即使你剛剛才到,也沒錯過什麼。難怪有人拿著當年洛克拍的照片來到這裡會格外感動,因為眼前石階上的裂縫和柱子上的疤痕,都一如從前。回來的路上進了一個叫玉柱擎天的景點。景點本身並沒有什麼,不過,登上不高的小山,可以一覽雪嵩村全景,那個被大片黃色的油菜花田和綠色的稻田圍繞的村莊。可惜,天氣不好,在山上等了許久陽光,換來的卻是細密的雨絲。帶著一絲惋惜回到麗江的客棧,才不過三點多。又坐到了昨天的坐位上,臨著窗,看淅淅瀝瀝的小雨打濕了遠處的山,近處的屋和眼前的窗,看大地淹沒在一片氤氳之中。今天點了壺茶。喝茶好。淡到無言,濃到無言。倦意襲來時回到房間躺在床上,將MP3的耳機塞進耳朵裡,讓音樂充滿整個聽覺空間。沒多久,老公也捧著書進了屋,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著。……“彩虹!彩虹!!”聽到外面有人興奮的喊,我和老公幾乎同時跳起來,拿著相機奪門而出。天邊,一條巨大的彩虹從一個小山坡的半山腰陡然升空,跨越古城,落在另一座山的山梁上。更驚奇的是,彩虹旁邊,一道更大的彩虹淡淡地相伴著,若隱若現。“好美啊!好美啊!”我一邊拍,一邊重復著這三個字。明天就要離開麗江了,也許以後不會再來,然而,這最後的結局卻頗有些戲劇性。坦白地說,不是很喜歡麗江,因為林立的店鋪,喧鬧的人群和奇高的物價。不喜歡的東西我會努力忘記。然而,這道彩虹,卻硬生生把麗江留在我的記憶裡。也許因為,我所追求的,正是生命中的那一道道彩虹。

(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