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游記Day5-Day8

作者: mmx2005

導讀雲南游記Day5—再回首,雲遮斷歸途…… **不是警告的警告:本游記采用mmx獨門超級霹靂無敵口水成河的流水帳文法而成,耐性不足者慎入!又,因圖片眾多,本文超級殺貓,由於版位有限,不好通通都倒在這。 本人的BLOG是在 http://www.blogcn.com/user29/mmx139/index.html?tp=游記#md 2005/8/3中甸(伊拉草原/納帕海)—月亮灣—東竹林寺—白馬雪山—德欽—飛來寺 起床,准備到同伴的客 ...

雲南游記Day5—再回首,雲遮斷歸途……

**不是警告的警告:本游記采用mmx獨門超級霹靂無敵口水成河的流水帳文法而成,耐性不足者慎入!又,因圖片眾多,本文超級殺貓,由於版位有限,不好通通都倒在這。

本人的BLOG是在

http://www.blogcn.com/user29/mmx139/index.html?tp=游記#md

2005/8/3中甸(伊拉草原/納帕海)—月亮灣—東竹林寺—白馬雪山—德欽—飛來寺

起床,准備到同伴的客棧一起吃早飯,在院子裡頭等老大,借旅店的電腦上了一把網,check一下email,沒什麼特別,只是一些轉來轉去帶著或有趣或未必有趣附件的郵件把我的郵箱都快漲滿了。老大下來,興衝衝的問我,有沒見過罌粟花,還真沒見過

到那邊客棧等早飯,依舊點了面,等好久,隨便看看,真是很喜歡這間店。尤其這片水田。

還能看到遠遠山上的“香格裡拉”

另一頭藏獒,比門口那頭溫順多了

而靠近水電有一間休息室,可以坐在裡頭圍著桌子吃東西喝茶,有提供使用電腦上網/刻盤的服務(可以把數碼相機裡的照片刻下來,清出卡的空間),坐在裡頭,很愜意。牆上有一張大香格裡拉地區的地圖,哇,原來範圍那麼廣,雲南、西藏、四川、青海乃至寧夏都圈到。

好不容易等到面上來,很分特,又是西紅柿蛋面,怎麼這裡人只會做這個嗎?

吃完,離開這裡,這家店有個很有意思的名字,奶子河馬店。

這是我全程最喜歡的一間客棧了,沒能住上一晚幾乎要就成為此次雲南行的第三個遺憾。

今天的行程是從中甸到德欽的飛來寺看梅裡雪山,車程大約需要5個多小時,而我們走走停停看景,差不多一天,就花在路上了。而離開中甸再往西北走,就真正進入完全的藏區了。

路上,一直是繞著伊拉草原開,開到納帕海的地方,老大讓大家下來惡狠狠的拍照。解釋一下先,很多少數民族將湖泊之類大片大片的水稱為“海子”,簡稱就成了“xx海”,其實往往都是湖。而這片草原和這片湖水,加上那上頭的牛和馬,這樣的畫面實在是太美,不知道怎麼形容。

很多同伴在車上睡覺,而我自始至終都睜大眼睛看著路邊的一切,這一路真是美景不斷,怎舍得閉眼?

這張照片,終於有本人出場。因為到這裡的時候,老大突然問“有沒有人沒去過四川的”,原因在於,這裡就是川滇交界,我的右腳在四川的德榮,而左腳留在雲南。

當然,我們並不去四川,我們開過這座橋,繼續在雲南境內。 而隔著這個金沙江,一邊是雲南,對岸就是四川。

看著這江水,看著這兩岸,腦子裡想起了《黃金故事》

路上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個上海的驢友,本來出發之前我曾在網上找人一起包車走中甸-梅裡的,這個驢友就是因此留下聯系方式的,電話裡說起我在前往德欽的路上而她因為聽一些司機說雨季這段路不好走就放棄了。事後想想,真為他可惜,錯過了怎樣的好東西啊。

不知不覺,已是中午,在一個小鎮上午飯,店門口有一條大狗,老大說,這是他見過的最老的狗,足有20多歲,還真看不出來呢

飯後繼續上路,不一會便來到了著名的“月亮灣”,如何著名法,活活,公路邊有一個專門的觀景平台,還有中國聯不通贊助的諾大標志牌一塊

再開不久,東一轉西一轉的,在某處停車,老大說這裡也是一個藏寺,叫“東竹林寺”,頗有看頭,有某世活佛的真身,還有另外某世活佛的舍利子。

這寺沒什麼人,好像也不要門票,一個其他的游客也沒見著(旅行社基本不會帶游客走這一路的),上到二樓再上到三樓,也沒見一個喇嘛,在繼續上到4樓,才看到那個真身和舍利子,有個小喇嘛聽到外面我們的聲音,就出來給我們大概的講解一番,然後走到中殿捐了點酥油錢,邊上有 2個小喇嘛坐在地上數酥油錢,雖然大多是10元,20元的票面,但滿地一堆一堆的錢包圍著2個小喇嘛,實在是很具震撼性的一個畫面啊。

往另一邊走出中殿,有一大間是個什麼佛的殿,中間有一個超大的雕(就是雕一些佛、羅漢、房子、大殿之類的),小喇嘛說這個是純金的,簡直難以置信,直徑大約有2米,高大約也將近1米,純金的!怪怪不得了,這要多少金子啊。

個人感覺上這個藏寺要比松贊林寺有意思得多,從配備來看,這個寺的宗教地位也應該是高過松贊林寺,而且人又少得多,佛門,本就是清靜之地。

路上,老大竟然開始玩煽情,拿起無線話筒很嚴肅的說,接下來要放一首他很喜歡的歌,請大家捧個場,不要聊天。然後說起了歌背後的故事,那是個感人的故事,說在貴州某景區的纜車出了事故,一對父母如何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孩子的平安無事,我估摸著大概就是韓虹的“天亮了”,只前只是一直知道這歌背後有故事,只是並不知道具體內容,如今總算搞明白了。歌還不錯,只是有點灑狗血了,只是在那一刻,還是很打動人。合適的環境,拋開一些任何其他的因素,只是單純的欣賞音樂,往往能擊中某一刻的心情,我想,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所在。只是現在太多的時候,我們聽音樂早已不如當年那般的純粹,太多音樂外的東西摻雜進來,影響著自己的感覺。比如說對韓虹,我對她從來沒什麼好感不過也沒什麼太大的惡感,只是感覺唱功是沒問題的只是形像乃至聽說過的太多為人作派實在頗令人不喜(畢竟當初那個撰文批評她的名記也是我的朋友),然而在藏區待上兩天就會理解為什麼她可以那麼紅,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上的差異本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對於藏民來說,他們不管別的,他們需要屬於自己的歌手可以去喜歡,這種感覺就好像我現在很少聽外文歌一樣,知道是好東西也能夠喜歡,但總感覺那是別人家的孩子中間隔了一層什麼,我想對於藏民也一樣,韓虹這樣一個歌手的出現讓藏民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歌手和偶像,而她在其他地區的走紅更是為藏民大掙面子的事,那麼藏民對她的那種認同感也就可想而知了。說回來,老大說完故事把這首歌放了2遍,放完之後正准備繼續煽情,不曾想話筒出了狀況,哈哈,事後他坦白很是郁悶,一個程序沒能做足全套的感覺。

出了東竹林寺,開始就是不斷地翻越一座一座山,一路上聽了n遍的“青藏高原”,雖然我們還沒到真正的青藏高原,不過雖不中亦不遠矣,那裡頭唱“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相連”,還真就是這種感覺,一字不差。我們的車不斷地翻越一座座山,上山路爬著爬著越爬越高,漸漸就開進了雲裡,如入仙境,往邊上山崖看,整個山崖都雲霧繚繞,除了靠崖邊的樹和遠方的山,什麼別的都看不到。一路上我的眼睛一分鐘都沒有閉過,車窗外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美,錯過了太可惜。

開著開著,正開在一大片雲霧中的時候,老大突然又發話,讓大家跟他一起倒數,10、9、8……大家車上坐的無聊,就都很起勁的countdown,數到1之後,好像沒什麼特別發生(也沒什麼可以許我們3個願望的神仙出現),紛紛問,怎麼樣呢?老大說,往左邊看,此時我們正好開出那一片雲霧,往左邊,遠遠的一座雪山出現在眼前,一片陽光打在冰川上,顯得愈發的白甚至有些刺眼,一車的人興奮的大呼小叫。老大在路邊停了車讓大家拍照。一下車,回頭看,是這樣的畫面,而我們就是剛從這雲霧中沿著這條路開出來的,腦子裡猛然蹦出的是那句歌詞“再回首,雲遮斷歸途”,原來這樣的描述,是真的。

很奇怪,開出這一片雲霧之後,整個前面的視野一片豁然開朗,真是那種殺出一片霧蒙蒙,雲開見日的感覺。這就是我們殺出雲霧得到的獎勵---白馬雪山(地圖上作“白莽雪山”,可我還是喜歡叫“白馬雪山”)

有趣的是,前路上竟有這麼一個光禿禿充滿金屬質感的山坡

問老大,這裡海拔有多高,答案是大約4300,怪不得,比中甸又拔了一千米,的確感覺空氣有些稀薄了。上車後,老大扔下一句,這雪山給梅裡提鞋都不配。

繼續往前,來到這裡了德欽縣的入口了

有一片觀景台,已經能看到梅裡雪山,可惜還是雲霧繚繞,什麼都沒看到,有趣的是,再度見到那只大狗

這只大狗叫“牛牛”,從麗江-虎跳峽-中甸-德欽,一路上都跟我們同路,往往在停車的地方就能碰上,極大極漂亮也極溫順的一只狗狗,可惜,過了德欽之後我們的行程不同,這之後就沒再見到它了。下車沒幾分鐘就開始下雨,趕緊繼續上路。

接下來依舊是山路,很高,不斷看到很多很多的犛牛,路邊也隔一段就能看到個木屋土房的,很簡陋,卻也就是很多人的家。真的很符合心目中那種青藏高原的畫面了。等到再度開始下山的時候,看到邊上山崖下頭,就是一個小縣城,就是德欽了。德欽是一個靜靜的躺在大山的包圍中的一個小城市,在高處這樣一目了然的看一個城市,是很有趣的一種感覺。

開進德欽,停車吃飯。上一個公共廁所,結果進去幾近絕望,諾大幾個字“請上二樓”,這麼高的地方爬樓,那可是大件事啊,大件事!我只不過想噓噓,我至於嗎我受這份罪。吃完飯,想著去買點水果,可這城市是有坡度的,走的這個累啊(其實我倒是喜歡城市有些起伏,似上海這般永遠的一馬平川也是無趣)。有個同伴找店子去倒數碼照片,大家在等他的時候,老大怕小孩子太悶,翻下車裡的DVD放片子給他們看。那麼多天,才發覺這車竟然還有這等高級裝備,環繞聲的效果還相當不錯,早知道不如自己帶些碟子來放了(不過想想,還是一路的景更好看)。

休整之後,開出德欽,繼續爬山,並不太久,到了聞名許久的飛來寺。飛來寺如今已經是一個比較廣義的範圍,是指飛來寺這一帶正對著梅裡雪山的這片,這裡也是看雪山最有名的地方。這就是我們住的客棧“卡瓦格博客棧”,卡瓦格博也是梅裡雪山主峰的名字。

這裡的條件相對略差,房間倒沒問題,也干淨,就是沒有獨立洗手間,大家share一個,也不能洗澡。好在從中甸到德欽的氣溫都不高,座了一天車也曬不到太陽出不了汗,不洗澡也不是大事。

到的時候,繼續的雲霧繚繞,什麼都看不到。加上LP有點暈車,就先回房間安頓一下,翻出一大堆需要充電的東東,手機、相機、Palm(這就是我們生存的所謂信息社會,出門帶了大包的各式充電器和電池,好些還是臨出發前2天半夜1點在網上火線買的)。我是坐了幾分鐘便坐不住了,便一個人下去,飛來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冷,我穿著短褲,光腳拖鞋的就出去了,並沒怎麼覺得冷,倒還不如在中甸的時候。大約7點多的時候,雲倒散開些了,終於看到了梅裡。

梅裡是藏民的神山,以前看“紅河谷”的時候知道藏民有這麼一座神山,現今才知道這山的名字。海拔並不算高,好像是6千多米吧,但至今從未有一人登頂,最有名的是91年還是92年時候的中日聯合登山隊,最後是全軍覆沒。這也為這座神山添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其實想想,挺可笑的,人類自娛自樂的封了自己做了這星球的主人,什麼都想去征服,其他的物種要征服、高山要征服、大海要征服,最高搞得這星球千瘡百孔;即便人類自己,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個人與個人,大到帝王將相、小到一個老板經理,不也是千百年來成天介都想著征服征服征服。無聊不無聊,這世上,一切都應該平等,一切人、物都應該享有自己的一片空間,心裡存了這“征服”的念頭,便是一個“貪”字了!人類若對周遭一切事、物、人能心存“尊重”二字,世界又豈會變成如今這樣?偶像在92年唱 “星球,還她本色”,可緊接著又唱“塵世是洪流,什麼都衝走”,好似一個最大的諷刺,世界如此,人性本惡,似我這般純良,實屬異類,注定要痛苦的。

說回來梅裡,我們的客棧對過,有個小的觀景亭,爬上去看,視野很不錯。因為雲多,梅裡是不斷的變化的,一會兒這裡露出來一塊,一會兒那裡又遮住了一塊。其實,來這裡看梅裡雪山是我雲南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之前第一次聯系到老大的時候,他正好帶著客人在這裡,順手就把電話給了身邊的一個女孩,那女孩不斷的說著梅裡實在太美了),如今終於對著這山,我知道真的不需此行,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形容這山,雄壯、美麗,好像都不貼切,或者應該說“聖潔”,遠遠的看著那山峰,那皚皚白雪,在這一種環境中,有一種心靈被洗滌的感覺,好像一切都不再那麼重要又好像一切都那麼值得珍惜,瞬間好似永恆,永恆也不過就是一瞬間。

天漸漸黑了,雪山也看不清了,聽聞這裡有一家很不錯的酒吧,不過想想明天還要早起看日出,車上顛簸了一天也是有點累的。還是早早休息吧,刷牙洗臉的時候,懶得去擠那唯一一個的洗手間,想起門口靠路邊有一個龍頭,便走到外頭在路邊刷洗,突然發覺自己很enjoy這種簡單的生活,干干淨淨簡簡單單,大概這就是所謂不拖泥帶水的感覺了……

開好了第二天的鬧鐘,破天荒的9點不到,便睡了。

雲南游記Day6—讓我就此消失這晚風雨內,可再生在某夢幻年代

2005/8/4飛來寺—西當溫泉—雨崩

每天用一句歌詞做附標題,也許是某一刻的感受,也許僅僅是這天聽到或哼起的一首歌。而今天,就是在“禁色”的鬧鈴聲中醒來的。其時5點50分,這鬧鈴一響我就知道,乖乖不得了,估計全部人都要被我鬧醒了,這地方的隔音大概也就聊勝於無,而我的旋6又是個大嗓門。後來果然有同伴問起“上午是你的手機在唱歌吧”,呵呵,唱歌,雖然沒錯,不過看著還是怪怪的。只是可惜,我的這幾個鈴聲,從來沒有引起什麼人的共鳴過,否則倒真是一種人海中遇知音的驚喜(年頭上買新手機的時候,無論如何都要有Mp3鈴聲功能,然後讓大家點自己在我的電話上會是什麼鈴聲,以為會很好玩,結果倒是和者寥寥,用了“今夜星光燦爛”做鈴聲;升哥的那段“關心永遠在”做了短信息提示—了解我的人都一定知道這首歌我會用哪一段;“禁色”則成了鬧鈴)。

那麼早起來,天還一片漆黑(別忘了雲南和上海大約2小時左右的事實時差),為了看日出。昨天說來看梅裡是我這次雲南之行的主要目的,那麼賭一下運氣等日出又是我來看梅裡的主要目的。來之前在hyy家看到了“日照金山”的照片,真的是日照金山,那種美不是我這樣拙劣的文字駕馭者可以描述出來的,而且我不能想像連照片都可以這樣,身臨其境又會是怎樣的感動,雖然也知道這日出並不是天天都看得到的,雲一多便沒戲,偏偏我們趕上雨季,雲不僅僅是多,簡直是怒多!然而無論如何還是想起來碰碰運氣看(再說了,想想在上海這一帶看日出要起多早啊,這裡6點起床可以篤悠悠等日出,簡直賺翻)。據說很多攝影師為了拍這一瞬的日照金山,甚至會在這裡住上一周,天天大早來等。

爬上客棧對面的觀景亭,一片漆黑和雲霧,相機和技術都有限,那時的照片我就不貼了,大家實在想看,隨便找一片純黑的背景看看就可以了。大約6點半過後,開始漸漸亮了起來,眼前看到的依舊是除了雲還是雲:

然後看著越來越亮起來,然而雲依舊沒有一點散開的意思,心裡也隱約知道看來凶多吉少。不知不覺到了7點,天也算亮了,周圍的人也漸漸散去,最後一個離開,卻也只好死心。只是總有點不甘心為什麼hyy和阿細也都只是一次機會卻都能看到,呵呵。不敢說今生無望看到這實景,畢竟日後也許總還有機會,只是…終究不是有緣人啊。

回屋之後倒頭不久又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聽到外頭有喧鬧聲,頓時驚醒,蹭得一聲跳下床衝了出去,總算,能看到梅裡了,當時也就7點半,早知道就死等著,起碼看不到日出也能看到她慢慢從雲霧中露出來的過程啊,真是虧死了。

陽光下的雪山,聖潔中透出一絲溫暖的光芒,讓人覺得,面對著這雪山,可以大笑一場也可以大哭一場,一切的喜怒哀樂都可以交給她。突然想,如果從此留下來對著這雪山,起碼想的那一刻,自己很平靜沒什麼舍不得。

在邊上的小店吃早飯,為了避免連續第三天吃到西紅柿蛋面,點了米線和煎蛋,等了許久,不過總算米線不是西紅柿蛋配的了,蛋也煎得不錯。

飯後上車,今天的目的地是雨崩,雨崩村因為地處比較偏遠,頗少人去。也就是這個地方讓這次行程和一般的自助游客的流程有了些不同。好比老大的標准流程就是麗江-虎跳-中甸-梅裡,這次因為是廣州的這批娘子軍先聯系老大定下這個加入了雨崩的流程,我們後來者只好加入,第一次跟老大聯系的時候,聽到這個7天6夜的行程,跟我的計劃有些不符,這樣的話我就沒法去瀘沽湖了。不過電話裡頭老大憑三寸不爛之舌說的也是有些心動,只是當時並沒決定。後來還曾嘗試在網上找驢友一起包車,時間倉促也沒找到,權衡了一下,反正好地方永遠跑不完,怎麼跑都是掛一漏萬,畢竟人生地不熟,一個好的司機和向導還是非常重要,畢竟一路上能有一個愉快心情要比美景更重要,而且去雨崩的機會要比去瀘沽湖難得,所以出發前1天還是定了跟這輛車走。也因此,不能去瀘沽湖成了這次雲南之行的第一個遺憾,也是因此,犯了一個疏忽,忘了做一下雨崩的功課……

車開不多久,老大在路邊停車,讓我們下來拍照,大家紛紛問這裡有什麼名堂,老大很搞笑,嚴肅地說這裡沒什麼名堂,只是一定能拍出好照片。往邊上看,整個山崖一片雲霧,真的如在仙境,照片倒沒怎麼太好看,小小的屏幕不可能重現人在雲中的那種感覺。而在某一瞬間,真真切切的有過縱身一躍投入這雲中的衝動。

繼續上車,開出雲霧,又能看到梅裡,在車上都忍不住再多看幾眼

再不多久,來到一個橋口,這裡有個“卡瓦格博柏樹林”,有傳說的,據說當年松贊干布派了個烏鴉叼了顆松子去某地,結果這烏鴉飛到這柏樹林一興奮,嘴一張松子就掉了,沒法完成任務,後來松贊干布禁止烏鴉進入他的領地,怎麼感覺這位老兄的氣量也恁小了一些。

邊上就是瀾滄江了,這條河出境之後便是大名鼎鼎的湄公河,我始終不明白的是這麼凶的一條河怎麼入了越南就改了個那麼陰柔的名字。老大說起,去年就在這裡,有個上海的男孩坐的車掉下了江,我當然知道他是誰。馬華----我這個本家,大我2年的復旦的師兄,放棄了在上海的一切去雲南教書(他在上海有家有房有工作,起碼日子過得比我好,別以為人是在上海混不下去),他只是遵從了自己心裡的選擇,去做自己覺得自己應該做的事並樂在其中。然而那天他坐車出來去買教科書,卻從此長眠於這奔流不息的江水中了。據說時候當地人數次自發的下去找他可最後卻什麼都沒能拿回來,去年此事發生的時候在上海小小傳送了一陣,我有個同事正好是他同屆的同學,大家不由感慨,在面對“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的選擇的時候,跟他相比,我們是何等渺小。可笑的是,世界上有一類人永遠不會理解他的選擇。當地人為了紀念馬華,在他翻車的地點立了3根白幡

這個橋的入口是要收費的,等於賣了個門票,過了橋左轉往雨崩方向,右轉往明永方向。我們當然是左轉。

遠遠的看,這路看起來挺危險的,可真的車開在上頭,並不那麼險。一路上開,邊上的山坡很有看頭,開始這一段,露出的石頭都是磨的圓圓的鵝卵石,在我的知識範圍內,這樣的石頭只有常年水的衝刷才會形成,那麼很容易就想到滄海桑田,也許曾經的這裡是大海底吧(天,這麼高海拔的山,曾經是海底?)

再開了不久,山坡便真的都是山石構成了

車翻了一會兒山,便來到了往雨崩去的必經之地—西當溫泉。在這裡必須下車了,從這裡進雨崩村,需要翻山,大約有18公裡的山路,其中12公裡上坡(這段上坡路海拔要拔高1000多米),6公裡下坡,只有人或馬能走,車沒法開,要麼徒步要麼花錢騎馬。

像我這樣爬一層樓就喘的,當然只能騎馬啦,要徒步的話恐怕到第二天也未必能到;老大說這是他第一次帶人走雨崩,這些年疏於鍛煉,也得騎馬;結果說著說著,估計原本想徒步的同伴也覺得這段路難度頗大,結果變成了全部12人都要騎馬。於是開始等馬,12批馬加12個牽馬的馬夫,一時半會兒還湊不齊。這裡人的規則很奇怪,出人和出馬是按家按戶輪的,今天輪到你,死活都得找到你,別人閑著也不能去。其實騎馬錢還真不便宜

12個人怎麼也算大生意,可是他們也絲毫不急,就讓我們等著,催了又催好不容易湊了6匹,讓3對母女先走了,剩下6個繼續等,間中老大索性搞了一碗面當午飯,聽到“面”我就來勁,更何況這次終於不是西紅柿蛋湯面,而是我喜愛的拌面,很簡單的用豬油和醬油拌,那個香啊,小時候每次去杭州都要抽日子起大早趕去一家叫“得意樓”的管子吃早餐,只有早餐才有這種拌面,多少年沒有嘗到了,美味依舊阿。

等馬的時候,看著這些馬兒吃草,吃青稞,還有蹭食的豬。才知道,這裡說是馬,其實都是騾子,畢竟騾子的負重能力要比馬強。

也看到很多准備徒步上山和已經徒步下山的徒步客,看起來都很專業,裝備精良的。等啊等的,等了一個多小時,這裡的人實在是沒什麼時間觀念(也沒辦法,他們的生活節奏使然),他們說等一會兒的“一會兒”基本上是以半小時為幾時單位的;也沒太多的經濟頭腦,生意在面前也沒太大所謂,把我們晾著就算改主意不騎馬走進去我覺得他們也不會太惋惜。等得都惱了連老大都衝他們凶了,總算湊齊了6匹馬,上路。

上路之前又有土規矩,要我們抽簽,每人抽個號抽到什麼號就上哪匹馬,不允許胖人挑大馬,入鄉隨俗吧。我抽到的那個馬夫,有點鬼,一把搶過我的包幫我背,說什麼背包騎馬很危險不可以的,然後說要加錢的,我又沒法跳下馬來,只好隨他去准備到了再跟他理論。

說來慚愧,這還真是平生第一次騎馬,真的是蠻怕怕的,而且這馬有自己習慣的行走路線,而我這匹偏偏並不喜歡沿著這路的正中間走,而習慣緊緊貼著山崖邊走,這個一開始那個怕啊,在馬背上離地頗高,往邊上一看,除了自己的腳,就是山崖,只好死死攥住馬鞍上的那個拉環。走出沒多久,迎面走過來一匹很酷的馬,頭山頂著一塊紅布(難道馬也有老大?),正看得起勁,卻沒想到闖大禍的還就是這批馬了,這批馬過去之後一會兒,聽到身後一聲慘叫,大家都停下來往後看,原來是同伴福建MM的那批馬,竟然被這批紅頭馬給驚了,偏偏這匹馬的馬鞍是沒有圓形拉環的,人從馬上跌了下來。老大當機立斷決定帶她回德欽的醫院拍片,還好當時剛剛走出來沒多遠,大家扶著她往回走(其實我看到扶著還能走,基本也放了大半個心,應該沒什麼大礙,不過這麼摔一下是夠疼的),同伴聯系不到,聯系不到先走的那批同伴。這下好,12個人的隊伍,先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又有一半去了別處,剩下我們最後3個人這一半的一半,繼續往裡去。還得就地重新抽簽,我乘機把背包從那個壞馬夫那裡拿回來自己背上。重新抽簽,我抽到的馬夫是一個小男生,壞馬夫改了去簽昆明MM的那匹了,LP的馬夫是一個慈眉善目看起來有些老的伯伯。

繼續上路,開始蠻長一段路還是蠻怕怕的,走到山路之後,往腳邊看直接下頭就是懸崖,尤其轉彎的時候,因為馬要貼邊,所以走的是最大的入彎,感覺上彎角已經到了它還義無反顧的往前走。自己全副身家性命,就交給這匹馬兒了。其實馬夫是不怎麼一直牽著馬的,他們把馬繩往你手裡一放,然後自己就自在的走在你的或前或後或左或右,我開始因為挺怕的,就跟我的小馬夫說,你還是給我牽著吧。他雖然嘴裡說沒關系不怕的,但後來的的確確幾乎全程一直給我牽著沒松手過,到後頭有些路他因為要牽著馬繩會被馬擠得很難走路,他倒也沒放手。西當到丫口,12公裡的路,全程騎馬大約也要將近3小時,有些地方的坡度真的挺大的,明顯感覺到馬兒在發力往上爬,想想那些徒步客真的蠻厲害的。

西當到丫口,途中有2個驛站可以休息的(算上丫口也有個驛站,那麼到雨崩全程是有3個驛站補給的),到第一個驛站的時候,離驛站大約還有100米左右的時候,驚訝得看到2個老外,這2個老外一行是4人,徒步,看起來裝備極其專業,可是比我們早大約半個多小時就出發了啊,怎麼原來才走到這裡。他們3個人落在後面,看到我們讓我們叫前頭他們的同伴走回來接應一下他們。我們到驛站下馬休息,馬兒吃東西補充,一會兒那4人也走到,聽到他們在商量是不是要考慮叫馬上來,哈哈,原來看起來牛的也不過如此。不過還有一批人就厲害了,一個導游帶了2個女孩,沒比我們早出發多久,跟我們同時到驛站,腳力一點也不輸給馬兒呢。

大約走到半程的時候,天開始飄雨,沒辦法,只好淋著。漸漸走著走著,人也不怕了,開始跟馬夫聊聊天,小孩子挺有意思的,會問我“你們哪裡來啊?”、“哦,上海,上海有很多明星嗎?”、“林心如是上海的嗎?”、“哦,台灣的啊,那麼劉德華呢?”、“哦,香港的啊,那麼阿杜呢”,呵呵,倒是新加坡的都沒放過。

想著山裡人婚育都早,就問他什麼時候娶媳婦啊,回答居然是25歲,怎麼一個18歲的孩子那麼清楚要7年後才能結婚呢?有點納悶,追問下去他說這是規定的,真是很分特,誰規定的啊?這是哪門子的規定嘛……怎麼這山區跟我想的很不一樣啊

於是又問他念書沒有,回答說小學念了一半,很悲天憫人的問是不是家裡負擔不起,念書很貴嗎?答過來倒是讓我大跌眼鏡,非常輕描淡寫的“不……貴”,只是念不好也不想念下去了。聯想起昨天在路上看到的“堅持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有點啼笑皆非。其實仔細想想,我們看來看去的報道都是山區的孩子們多苦,多麼想讀書而負擔不起,可其實不是號稱義務教育嗎,那麼憑什麼經濟問題成了教育的主要阻礙呢,真正的問題難道不應該是執行、實施和觀念的問題嗎?我始終堅持認為,所謂“希望工程”是最大的一個騙局,把政府的責任堂而皇之的轉嫁給老百姓的一個騙局,而支撐起這個騙局的主要一環就是這種人人念不起書的輿論導向。姑且不論既然在“義務教育”的前提下為什麼會產生念不起書的問題,即便單看經濟能力,也並不是所有的山區的孩子都那麼窮到念不起書的。

幫LP牽馬的老伯伯也很nice,也一直有一搭沒一搭的陪我們說著話,說來有趣,他那匹騾子看起來又大又壯,可每走一小段路就要停下來歇息,順便嘩啦啦拉一攤,我嚴重懷疑它那天拉肚子,哈哈。老伯伯很不好意思的說,這批騾子本來都很乖很爭氣,怎麼就今天那麼不給面子呢,當初從中甸買回它要3800呢,一般的騾子只要3000就能搞定。它走走停停,每次停下來,我這匹因為跟在後面,也就停下來等它再動起來,久而久之,大概我這匹也不高興等了,結果連燈也沒打就給超過去了。

因為漸漸開始下雨,加上前幾天累積的雨水,後頭有很長段都是泥路,整條路泥濘的不得了,心裡就在暗暗叫苦這明天可怎麼出來啊。不過這會兒也管不了那麼多了。走到第二個驛站的時候,總算有點閑心拿出相機拍了2張

在這裡又碰那個戴著2個mm的向導,不禁暗自佩服他的體力真是厲害。

昆明mm偷偷跟我們說,那個壞馬夫又跟她要小費,她不給就扳著個臉不理他,後來忍不住問了這馬夫一句話,這老兄戰戰兢兢的問“你…不生氣啦?”,笑死我們了,雖然貪財,總算還是不太奸猾。

打電話給老大,他們已經在德欽的醫院拍片付費了,如我所想並無大礙,不過時間才一個多小時,這才知道老大開車真是快。

稍事休息,繼續往上走,不多久碰到之前載著廣州同伴的馬夫牽著馬下來,問他們說他們在丫口等我們。到了後程,馬也明顯體力消耗大,走的也慢了,有時候馬停下來歇息,兩腿夾著馬腹,明顯感覺到它大喘氣呢。其實走到後來,它溜邊就溜邊吧,也不是那麼怕了,想想走著山路,這馬無論如何也是專家,就相信它好了。

總算順利走到丫口,才發現路上不知幾時開始手機已經沒了信號,和同伴會合,告知情況,然後決定下一步。她們在丫口倒是已經把客棧都問好了,說是住一家叫“徒步者之家”的,這家的老板就在丫口坐著呢。大約還有6公裡的下坡路,LP說還是起馬下去吧,那我當然作陪,其他同伴選擇徒步下去。昆明mm要跟壞馬夫結錢,怕他纏著要小費,讓我去結,結果他果然不甘心,拿了錢還去繞著昆明mm說啊說,也就二三十就夠了,不過還是沒讓他得逞。

6公裡的下山路還是蠻快,1小時不用,不過起碼下山就沒有上山那麼好玩了,爬坡的時候只需要身體往前傾,可下山得身體後仰,牢牢抓住馬鞍後部,實在是不怎麼舒服。而且天在下雨,淋了一頭。進到山裡面之後,路過一個客棧,老板很熱心的問,可惜說好了目的地只能不為所動了。到了“徒步者之家”之後,服務員mm很好心的趕緊給我們上了熱茶,坐一會兒趕緊結賬,應該是180每人,給了200。想想那個壞馬夫,挺好笑的,小費這種東西是靠服務的,又不是靠威脅就行的,以德服人嘛!

問向導說那麼晚了,你們怎麼回去啊,半路天就黑了,小男孩樂滋滋的說,走回去啊,騎馬上到丫口,然後牽著馬下山走回去,天黑了我不怕,我有電筒呢,然後從腰裡解下一個超小的電筒給我看。真是厲害啊,走這山路打個來回跟玩兒似的。

然後趕緊洗了頭洗了澡,浴室是一個小木屋,雨季太陽能不足,水不怎麼熱,不過總算還勉強能洗完,把東西放好,屋子看起來還可以

一聲干淨的開始享受這個地方。其實徒步者之家這間客棧並不在雨崩村內,往上看能看到上雨崩村。往下看能看到下雨崩村

整個雨崩,就是被環繞在群山之內的一處世外桃源阿,周圍全部是山,能隱隱看到後面的雪山。空氣很好很清新,田和樹綠綠的很養眼,關鍵是這種在群山之間完全的與世無爭的感覺,雖然在中虎跳Tinas的時候有過這種感覺,可是那裡畢竟有比較現代的房子,有開進來的車子,有公路,而且虎跳峽是峽谷只有2邊是山而不像現在四周圍都是大山。加上山谷中彌漫的雲霧,在這裡這種感覺格外的強烈,很安逸。

不多久,同伴們也到了,坐下吃飯。點了一只土雞,價格不低,要60。不過想想也是,這裡物流不便,東西貴些也就自然。問這邊的服務員mm關於這裡的景點,雨崩有名的景點是2個,神瀑和冰湖,據說當地人走走每個地方來回都要3-4小時,游客的話搞不好就要6-8小時,即便騎馬來回,也要3-4小時,若要去冰湖,只能起馬到登山大本營(當年登梅裡雪山的大本營舊址),接下來還有來回3小時左右連馬都不能走的徒步路。大家挺矛盾,2個地方都去是沒可能了,聽下來的口碑,冰湖比神瀑更好看些,可是要去的話,時間緊湊,明天未必能按老大的安排回到西當,這樣就來不及去明永冰川了。不過心裡還是想試試看去冰湖,實在是不怎麼甘心辛辛苦苦折騰到了這裡,就再這麼出去了。

用這裡的固定電話聯系老大,老大的手機是麗江號碼,這邊打算長途,要價3元/分鐘,蠻貴的,倒的確聽說雨崩的民風並不算非常好,不過心平一些,人家也不算很黑吧。老大說隨便我們,不過明天中午他一定在西當等我們,我們不出去也沒關系,他再回去好了。

天黑了,這裡沒電視沒信號又下著雨,早早躺下睡了。睡下才發現這裡還真是夜不閉戶,門是沒有鎖的。電燈是沒有開關的,把燈泡擰緊就亮,擰松一些就暗,可是…開燈容易,關燈就難了啊,那個燈泡燙的啊。同伴嫌樓下2人間的牆壁髒(床是靠牆的),寧可要10人間的大通鋪。睡下去不知多久,半夜被吵醒,原來隔壁人回來了(之前看到一個5人間,想幫同伴們要下,說是有人,原來是真的),竟然是上海人的說,說上海話。我們隔壁睡了2個男生,隔音等於沒有,他們說的話聽得清清楚楚,卻因此讓我徹底改變了明天的決定。原來他們這隊人今天去了神瀑,上午10點出發,晚上10點20分才回來,聽到他們在嘆氣“明天無論如何要全程起馬了”,這個信息讓我著實嚇了一大跳,神瀑是比冰湖還好走的地方,竟然要那麼久(我想無論如何誰的體力大概都比我好),這山裡天黑了實在是蠻危險的。

算是被嚇到了,決定當斷則斷,明天放棄冰湖,直接回西當,起碼可以趕上後天的明永冰川,又是取舍啊取舍,人生總是面臨不斷的取舍,為什麼我永遠在“舍”呢?

雲南游記Day7—那麼說,我枕畔的眼淚,就是掛在你心頭的一面湖水

2005/8/5雨崩—西當溫泉—明永

時間緊迫,所以這天蠻大早就起來了。早餐會了防止吃到西紅柿蛋湯面,選擇喝粥和煎蛋。9個人分成了2撥,4個人去冰湖,盡量當天能返回西當,剩下5個人決定即刻返程,騎馬上到丫口然後徒步下山到西當。於是請人幫我們聯系叫馬來。看到昨晚的那隊人也起床了,5個人,在這裡聽到有人說上海話的感覺倒蠻好玩的。

等馬的時候,看了看周圍,晨霧彌漫中的大山,很舒服。隱隱露出背後的雪山,客棧的mm說這是神女峰,是梅裡主峰的妻子。

上了個廁所,這裡的廁所實在值得書一筆,太可愛了。就在半山坡開個溝,然後上頭橫架幾塊木板,當然中間不架,這樣就成了個簡易的蹲位,外面搭個簡單的小木架子,門口遮塊布即可,掀開布進去真的蠻吃驚的,有小土坡而且上頭還長著草的廁所,還真是第一見到。

等馬等馬,再次展示了當地人的悠閑,好不容易等來5匹,是那5人隊的,他們還是昨晚就定好了馬的,竟然也等到9點,而我們的馬等來等去等不來,催了又催,他們只說“馬上就到”,再次證明他們的“一會兒”是以半小時為單位的,給我感覺這裡的人既不缺時間,也不怎麼缺錢,真是太令人向往的生活狀態啊。大約9點半左右,才來4匹,讓給去冰湖的同伴趕快先走。我們又等了10來分鐘,開始惱火,也不知道是哪個不怕死的提議干脆走上去吧,竟然我們都答應了。

自以為養精蓄銳的出發,還沒走出客店門口的那個小斜坡,大約才爬了100來米,我已經開始喘大氣了,心裡這個叫苦啊。這時後頭客棧大叫我們,說我們的5匹馬真的馬上就來了,已經能看到他們了,一回頭發覺另外3個同伴比我還起勁的已經走回客棧。我們決定先不急著下去,站在這裡觀望一下,萬一還是沒有馬,起碼可以不用再爬這100米,大約等了5分鐘,同伴也開始召喚,看來這次是真的了,總算總算,走回客棧去。果然不多久,5匹馬都來了。照例還是抽簽,昆明mm抽馬夫總有故事,這次她抽到的馬夫是一個10歲絕對不到的小男孩,她抗議說怎麼可以讓小孩牽馬,要求換個大人來,我們也都幫腔,可當地人非常不解的說“小孩不也是人嗎”,也是沒辦法,天知道他們這裡什麼今天輪到誰家就誰家出別人家不能出的這種奇怪規則(真是太不經濟,還有什麼嚴格的雨崩和西當的馬都只能單程帶客,返程必須放空,不允許帶客,我們說那你們反正也是要回程,帶客了再分一點給對方的馬隊,這樣大家都有得賺不是挺好,竟然也說不可以的),也實在怕再等半小時一小時的,就這麼上路了。

天空開始不停的下雨,騎馬也不敢打傘(兩只手抓馬鞍,脫手打傘的話重心不一樣,怕危險),好在我倒是不怕淋雨(甚至能夠享受淋雨的),LP就有點慘了。這次出門前hyy給的tips裡頭,我就差沒准備一件能防雨的衝鋒衫,果然吃苦頭。

雨中爬坡,算是蠻艱苦的吧。我的馬夫是個年輕女子,我覺得她好像體力不怎麼行,把韁繩交給我,自己就遠遠的落在了後面,結果幾乎整個全程就我自己騎著馬篤悠悠的走著,反正老馬識途,到哪裡要轉彎也都認得,不用我操心,有一段山路,前頭的馬已經轉彎,後頭的馬還沒轉到這條路,整條路上只有我一個人騎著一匹馬在慢悠悠的踱步,其實那個感覺倒真的蠻好的,只是不知道要這馬夫何用。也許因為早,又因為下著雨,上到丫口的這一路都沒有見到任何其他人,只有我們這一隊人馬(真的是人+馬)。淋了一路的雨,真的是蠻冷的,一下馬,大家都衝進驛站烤火,請老板做一個熱湯,問“什麼湯”,想了半天,摒出5個字“西紅柿蛋湯”(這大概是最有把握的他們做得出的),然後,從中甸開始就自始至終背著的犛牛肉在這裡派上了巨大的作用,大量補充能量啊,足足消滅掉一盒。終於從寒意當中緩過來。丫口的驛站中的這只狗狗,是整個旅程見到的無數狗當中最粘人的,很可愛,見人就湊上來,給塊牛肉就站起來

結了馬錢准備徒步下山。想起昨天快離開丫口的時候看到那2個“外強中干”的老外也上來了,問他們是不是騎馬了,結果他們是雇了馬馱行李,然後自己空手徒步上來的(看來也不是很干,哈哈),於是我們也依樣畫瓢,雇了一匹馬幫我們把所有的行李馱下去,自己只背著隨身包,准備出發。

沒有登山杖這樣的專業裝備,在路邊找棍子,同伴都找到了就我沒有,這時候有個男人問“你們昨晚是住在徒步者之家嗎”,然後說那個就是他開的,然後幫我砍了一支松枝,用斧子把枝枝丫丫都削掉削成一根杆子給我,這根杆子發揮的作用…不亞於牛肉。

山路本身並不能算非常難走,畢竟還有路,不像在虎跳有些地方純粹是沒路的。但是因為下著大雨,而山路主要都是泥路,就變得格外泥濘濕滑,步步小心,而且因為人馬共路,因此地上冷不丁就有些“炸彈”。

其實自己走著走著,就明白為什麼馬兒都溜邊了,人走著也會溜到邊上,畢竟邊上相對來說沒有中間那麼泥,石子也多些,走這個泥濘的下坡路,完全就靠踩住石頭來緩衝摩擦。

其實下山可以走得很快,加上有那根杆子,走路就可以穩很多,大約40分鐘左右我們就下到第一個驛站,稍事休息買了一瓶飲料補充(好像是5塊,也不算很黑),不知不覺走到昨天上來看到的那段濕泥路的時候,已經覺得稀松平常,因為實在太泥,鞋子褲子早就不像樣,所以也顧不得干淨,索性就踩著路的正中間沿著馬或者前人的腳印大步往下走,雖然很髒但是速度可以很快。加上人胖自然慣性就大,哈哈。

雖然很辛苦,形像估計也很狼狽,但卻心情大好,人也很興奮。甚至間中還能有興致停下來拍拍路邊風景

大約過了1/3路程開始,漸漸碰到有上山的游客,有徒步的也有大隊騎馬的,每個徒步客看到我們都好似看到救星,紛紛問“還有多久”,想想也是,這路走得那麼累,卻也不知道幾時是個頭,好不容易看到我們,自然要把我們當作progress bar了。最搞笑是後來我們已經走了大約4/5路程的時候,碰到一個徒步客問,有沒有見到一批人騎著馬上去的,我想想說好像沒有,LP說有的有的,不過是很早很早很早很早很早以前就碰到了,仔細想想的確是,不過他們也隔得太遠了,幾乎要脫口而出“你現在回去騎馬還來得及”。

過了半程,漸漸路開始轉變為土路,土路在晴天是平坦,但被雨一淋卻愈發的滑,路面也很少石頭可以踩,全程最艱苦的一段路是靠近第二個驛站的那段路,那大約20米的一段路,每腳踩下去都根本定不住,完全靠手臂發力用杆子頂住地,腳完全好像滑冰一樣就順著勢滑著下來的

到一個驛站時大約已經走了2個小時多了,要說累還真不怎麼累,就是實在好熱,汗水雨水也分不清,想想在丫口那會兒的飢寒交迫,簡直是冰火九重天嘛。

離開這個驛站之後,路還是這樣的難走,從這裡開始,腳要死死發力抓住地,又開始嘗到在虎跳峽徒步那會兒的下坡穿小鞋的滋味,還好只有最後1/3的路程是這樣的,否則大腳趾不要痛死。其實說痛,真的在那裡走得時候,倒也並不太在意這個疼痛,就專心的走啊走。看到這幅畫面的時候,感覺有個盼頭了

再走了大約1小時,終於目的在望

突然聽到有人喊我們“你們的寶寶,你們的寶寶”,還以為不是跟我們說話,可是整個周圍只有我們啊,“寶寶”關我們什麼事,再聽才反應過來,是我們的“包包”,哈哈,行李,我已經完全忘記這檔子事了。山民拿包給我們,還說怎麼我們下來那麼慢,天,3個小時,我覺得我們的速度已經很快了,問他們,他們說牽著馬,1小時就下來了,昏倒,沒辦法,他的地盤他作主。包裡還有一罐紅牛,被我30秒內干掉,雲南很流行這個,可實在是很難喝啊。背上包,再往下走大約10分鐘左右,終於,終於,終於到達西當溫泉,耗時3小時出頭,想想昨天差不多也是這時間在這裡等馬進山,恍如隔世,世事奇妙啊。

西當的人看到我們那麼快就出來了,問說怎麼你們2個地方都沒有去玩嗎?那多可惜啊。當然,進雨崩但神瀑和冰湖都擦肩而過,成為此行的第三個遺憾。不過,雖然遺憾但並不懊惱,任何的過程都是自己人生的獨一無二的一種經歷,換個角度想,這樣千辛萬苦進去就睡一覺然後就出來,有這樣經歷的人應該更少吧,而這個過程,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收獲,第一次騎馬(確切的說是騾子),騎那麼久那麼險,第一次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走那麼長的山路而自己能夠走的那麼成功,對自己的體力有了莫大的信心,而且,我真的很想享受這樣的一個過程,哈哈。畢竟,這地方交通不方便,去任何一個景點就意味著必須要在裡頭過多一夜,時間不夠啊,而且自己的體力也未必能夠撐得起那些路程。只是心裡頭想,回去鍛煉身體吧,如果有朝一日我可能再來這裡,那麼希望是能夠再也不用騎馬,花上4天,靠自己把該去的地方該走的路都補上。

以英雄的姿態回到西當,見到老大和福建的DDMM,興衝衝的把過程說了一遍,坐上車終於可以卸下來,吃花生(這是前一天在德欽老大買的煮花生,異常好味,愛吃花生的人一定都喜歡),目標是明永,也就是明永冰川腳下。順著昨天的來路回開,在車上看到了入口處的那座橋

忍不住又拍了張“滄海桑田石”,羅大佑都說“搞不懂為什麼滄海會變成桑田”,對我而言更是不能了解的事了。

開在江邊路的時候,突然路中心有一塊大石頭(不是超大那種,就是需要2只手才能搬走的大小),老大把車停在路邊,下車把石頭搬開,然後突然童心大發,把石頭往江裡扔,然後很興奮大嚷,哇,石頭在山崖往下滾滾蠻久才落入江水,還帶起很多小石頭,讓我們下車來玩,反正大家心情大好,就下車紛紛往赤紅赤紅的瀾滄江裡灌溉石頭,看著石頭慢慢往下滾,有時候彈起來飛出好遠然後繼續往下滾,有時候帶動別的石頭一起往下滾,彈得忽左忽右的,有的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最終撲通一聲入江水,有的跳啊跳得,就被遮住了視線看不到了。

再往前開,開過橋,開過3條白幡,大約1小時都不到便到了明永,找旅店住下,有點郁悶的是,這裡家家戶戶是太陽能熱水器,這兩天陰雨綿綿的,沒有熱水,而我們剛剛結結實實淋了4個多小時的雨,很需要熱水。老大問了一圈,都沒有,那也就沒辦法了。房間是標准房,蠻大的,最讓人欣慰的是,有電熱水壺,哈哈,自己制造熱水吧。雖然容量不大,不過燒得很快,2壺的熱水也夠洗把臉擦擦頭發,再燒2壺也夠燙個腳,總算舒服得多。修整一下,吃飯。這家旅店的廚師很不錯,加上大家都餓著,吃的特別香,結帳時候大吃一驚,吃了那麼一大桌子只要72,便宜的可怕。後來老大說才知道他跟這家店老板商量的協議,他的客人一概12/人,想吃什麼點什麼。

吃完飯也已經近3點了,老大又出發去西當接那4個同伴(我們算過時間,她們如果都是超人,那麼最樂觀也要6、7點才能出來,老大實不必那麼早去,老大執意還是早點去等著吧)。下午清閑,賴在屋裡躺著看電視,LP勞苦功高,刷鞋洗褲子洗衣服。傍晚,在戈壁的一個小店買了些零食,干花生很好吃呢。差不多晚飯時間,福建DD說給老大打過電話了,她們今天出不來了,還是在雨崩過夜,老大又在往這裡回來,於是大家等他一起吃飯。

老大蠻郁悶的說,索性半路上就電話,甚至到了等裡等的時候聽電話都還好些,他將將好車開到西當,她們的電話來了說出不來了。他一分鐘不停馬上又掉頭開回來,白白開一個來回,實在是蠻好笑的,呵呵。老大也買了一包干花生,大過我那包不知幾倍,還要便宜好多,大家笑言這就是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區別了。人少,7個人,大家又都休整了幾個小時,精神都好,吃完飯老大就給我們眉飛色舞的講瀘沽湖,講他那套標准的瀘沽湖流程,說到帶著客人到某個山頂,俯瞰瀘沽湖全景的時候,老大說:這時候要煽情,來首歌,這首歌只有2句歌詞,是這樣的—

有人說,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的一滴眼淚

那麼說,我枕畔的眼淚,就是掛在你心頭的一面湖水

當時幾乎有點愣,真的是恰好就在昨天,我還想起了這首歌,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聽人談起。“一面湖水”是我極鐘愛的一首歌,2個我極鐘愛的歌手的完美演繹,齊豫的那把只應天上有的天籟之音加上羅纮武高亢卻清亮無比的嗓子(這首歌傳世的另一版本來自齊豫的胞弟齊秦,在他自己最好的年代翻唱了這首歌,不能說不完美,但在前的珠玉卻是永遠不可能逾越的)。看過瀘沽湖的照片,極美,那麼我想如果真的能身臨其境的時候伴隨著這樣一首歌的話,那種感動會是無可比擬的。

晚飯時,看到昨晚在昨晚今晨在徒步者之家碰到的這隊上海人也走進我們的旅店吃飯,有點詫異,根據時間來看,他們簡直是體力超級好幾乎趕上當地山民,才有可能在看完冰湖之後,這個時間就返到明永。

聊到天黑,老大和同樣帶客人來到這裡的向導們開始打牌(好像他每站都這樣),我們紛紛回屋休息,看電視,那天是周五,第一次完整看了“超級女聲a進b”的某場比賽(a,b為自然數,且a-b=2),對湖南衛視的超級霹靂無敵廣告時間和lx的那張大餅臉恨之入骨,也就是這一天,我斷言這節目(是節目,不是比賽)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短信已經成了毫無疑問的唯一評判標准(如今的一切事實都印證了這一看法),在每周數百萬的巨額利潤面前,什麼音樂、理想,早就成了一砣SHIT!畢竟,早已不是“一面湖水”的年代了。

睡了睡了,明天早起,還要上山呢。

雲南游記Day8—望住喺窗外面飛過的嘅幾十個小鎮,幾千裡土地,我懷疑…

2005/8/6明永—中甸

做了個不知道算好夢還算噩夢的夢,醒來。不出意料的,小腿酸得可怕,簡直舉步維艱。不過,冰川還是要上去的,反正也想好了,上山騎馬,下山再說。

明永村,就在雪山腳下,從腳下看梅裡和從對過的飛來寺看梅裡,風味又大不同

旅店出來到上冰川的入口很近,大約一兩百米就到了

這裡看得出來游客要比西當多不少,等待的馬很多,抽了簽就能上

就連馬費也要比進雨崩便宜,上山80,下山竟然只要30(唉,我要是體力好能爬坡多好,省的就多了)。沒想到此時竟然開始下雨,LP淋雨淋怕了,想到每天要淋一頭雨實在是吃不消,當場決定不上山,回旅店躲雨。這下變成只有4人上山了。

明永上山的路,要好過雨崩很多,在兩邊,是圍了一排石頭的,那麼馬即便溜邊也在這排石頭之內,感覺上相對驚險程度少很多。

到這會兒,騎馬已經駕輕就熟,優哉優哉的一點都不怕。上山是10公裡的路,馬走8公裡,剩下2公裡要自己爬棧道上去的。

走了沒幾步,雨停了,太陽公公當空照,陽光明媚得怪熱的。挺快就到了第一個休息點,看看我的馬和馬夫

本來是帶著昨天那根泛著松香的松枝登山杖上山的,讓馬夫幫我拿著,回頭下山可以用,結果到了這裡,馬夫覺得這個根破木棍也稀松平常,帶著無聊,回頭上頭要多少有多少,就隨手給扔了,苦於當時人已經在馬上頭,也沒能力跳下來,只是有些心疼這根昨天伴著我從雨崩那段艱辛路走下來的棍子,無可救藥的戀物…

中段有一段路,到了這裡要下馬,然後馬繼續從山路往前走,人則走邊上的棧道

一路走一路就看著邊上的馬,的確這段山路非常之險,很難走。棧道盡頭和馬會和,再度上馬,不過不多久就到了。感覺這8公裡的上山路並沒花多少時間,下馬之後要往裡走一小段路,然後就要走棧道。

棧道修得很好走,只是迂迂回回的很長,而且要爬很高,我估計這2公裡左右的棧道,爬高也要爬幾十米近百米。

冰川最漂亮的部分,是那片泛著藍色的千年神冰,據說這些藍色的冰都是千年以上的,時間短的冰都是白白的。造物真的是很神氣,不知道是因為環境或者什麼特定的原因呢,還是說只要把一塊冰放到一千年就會變藍色,誰也不能肯定吧。我倒想做個試驗,弄塊冰放冰箱放個一千年,只是…一千年以後,世界早已沒有我…那麼這個試驗的答案,也成為藏匿在時間背後的永遠的秘密。

離那塊神冰也越走越近,終於走到棧道頂的平台。往下看看,哇,我走了那麼多路

而且,這一路爬上來,基本已經沒有非常非常吃力的感覺了,也不落人後,估計這幾天下來,對高海拔也漸漸的能夠適應了。雖然明永冰川海拔並不高,大約三千多米,不過怎麼都要高過虎跳峽走哈巴小道時的兩千多米吧。

明永冰川的背後,就是梅裡的主峰卡瓦格博,可是同樣的雲霧繚繞,一會兒露出一點一會兒又什麼都看不到了

看到一場超級小的雪崩,真正一點點大的雪球(或者只能說雪珠)往下滾,但是竟然也帶起一塊蠻大的石頭,想想這個雪崩也是蠻嚇人的,那麼小一點就能帶起快大石頭,真正要是大雪崩來,那太可怕了。平台上有不少人,於是有人提議大家一起喊,希望聲波能再帶起一個小雪崩,於是1,2,3,大家一起喊,喊了幾輪都沒效果,只好哈哈作罷。

蠻奇怪的是,在這個冰川邊上,一點都不冷,難道說冰到了千年,就連發冷都懶得發了?可他們倒也不化成水,按照我的物理常識,那麼那裡起碼該有0度吧,怎麼我在這大片的0度區域旁邊就一點都沒有冷櫃的感覺呢?突然就在那裡突發奇想,要是突然發熱,這些冰全部化成水…不敢往下想了,這不是《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情節設定嗎?可是,看看這些冰,能說他沒道理嗎?氣候變暖是不爭的事實,那麼也許終有一天,人類一手遮天改變的環境會給我們報應吧。這些年,報應不是已經不少了嗎。那麼,環保這檔子事,從身邊做起,不用很刻意凡事都要回歸自然的,起碼做到不要浪費,用一次性筷子,只用一雙別一抓一把回頭都扔掉,用擦手紙只用夠用的一張,別一下子唰唰唰唰先扯個4張好像很有型,這些,應該並不難做到吧。

很巧的,在雨崩遇到的那隊上海人,在這個平台上又看到了他們,突然很好奇的上去問說,是這個冰川好看還是雨崩的冰湖好看,他們回答說他們那天根本沒到冰湖,騎馬到了登山大本營(就是當年登梅裡的登山隊的大本營,是到冰湖的必經之路,到這裡人就要下馬然後走大約來回3小時的徒步才能到冰湖),算算時間實在來不及,他們就沒有再進去而是調轉馬頭全程騎回西當了,怪不得昨天傍晚就看到他們已經在明永,原來是絳紫。不過想想,他們的悲情指數豈不是遠高於我,連大半路程都走掉了最後還是沒去成。也許是因為上海這個節奏太快,競爭太激烈的城市教會了我們必須懂得去權衡和放棄。

有趣的小插曲,面前突然竄出一只小松鼠

返程,沿著棧道往回走,看看這張,真的還是蠻陡的諾,這樣的坡我都不是很喘了,哈哈,得意得意。

有點可惜的是,往下走了大約才5分鐘左右,就聽到身後傳來轟隆隆的聲音,看來又是一場小雪崩,而且應該比我們剛才看到的大不少,可惜可惜,將將好錯過。

走完棧道回到剛才下馬的地方,2個同伴之前決定了騎馬下山,所以馬兒還等著,另外剩下3人徒步下山。買了瓶水找了根棍子(心裡還存了念頭,回到那個休息點如果我本來那根還在,就撿回來),開始下山,這下山路,比起昨天雨崩的路來說,簡直就是康莊大道,太好走了,走了不多久,便到了先頭人馬分道的棧道,下山自由,篤悠悠的走,發現這裡原來有塊牌子,說故事的

哈哈,故事蠻可愛的,不過把周圍仔細查看了一番,怎麼也沒看到這說的岩洞在哪裡。這塊牌牌竟然是“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制作,我說咱們這中國聯不通、中國移不動的,有興趣贊助月亮灣那樣一快醜陋無比的牌牌,不會做一下這些更有意義的好事嗎?雖然一樣花錢豎塊牌子,也分三六九等的嘛。

繼續下山,反正就是一個字“快”,走到某處的時候,身邊走過一個騎馬下山的客人,馬夫指指路邊一條要用爬的小道說,你走路的從這裡下快,那就試試看,沿著條小路再走到下頭的馬道邊

那塊牌子上頭寫的是“禁止通行”,哈哈,違法亂紀了違法亂紀了。

因為我先頭走太快,就站在這裡等同伴。等了一分鐘,剛才給我指路的馬夫才帶著客人到這裡,看來這條捷徑真的是快啊。繼續等,等過了無數匹馬走過,那批上海人也下來了,也是騎馬的,看來雨崩把他們的體力消耗的夠嗆。大約等了15-20分鐘,同伴才走到。然後繼續走另一條小路,這段頗長也頗難,不過這次沒有參照對比,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捷徑。

回到第一個休息點的時候,我那根松枝棒棒早就不在了,有點點失落,也沒辦法,繼續往下走。這個人胖呢,慣性就大,下山這種動作,想停都停不下來。感覺沒過多久,就到了,算算時間,1個半小時左右,要是去掉路上不斷等待同伴的時間,我估計我自己一個人走大約1小時都未必需要就能下來。嗯,下坡之王果然名不虛傳啊。

回旅店,才覺得腿還是很酸的,大腳趾還是很痛的。不過倒也不在乎,自己很得意,連著2天走了那麼多山路,還是很佩服自己的啊。體力並不如自己想的那麼不濟,而且,我真的覺得爬山很好玩哎。其實自己也說不上好玩在哪裡,也許只是能夠享受那樣一個過程吧。

老大去西當接同伴,我們便歇著,給老大打了個電話確認了時間,差不多便下去吩咐餐廳做飯,大約3點左右的時候,他們也回來了,一起吃飯。聽說她們昨晚沒住“徒步者之家”,而是住到另一家“梅裡山莊”,就是我們先經過的那家客棧,條件略好些,人也多,熱鬧些。

吃飯時候,發生點小分歧,雨崩出來的4位還想再上明永冰川,但是這樣的話,時間會被全部打亂,明天是最後一天,如果我們晚7點才出發回中甸,要半夜才能回去,而且要走3-4小時的夜路,這山路走夜路實在是有些怕人,如果明天直接從這裡回麗江,全程9-10小時一天開完太累人了,而且車上起碼有3位針對不同的車速和路況會暈車,要是在車上折騰一天,實在是怕吃不消,所以我只好據理力爭,沒理由讓8個人等4個人耽誤一天工夫,老祖宗說有理走遍天下,這話現在雖然不再那麼適用,不過運氣好的話,偶而還是能奏效的,比如說這次,最後我們大約3點半左右開車回中甸。

其實,車輛開始返程的時候,心裡頭突然就很失落,畢竟是返程了,之前的每一天的目標都是一個從未去過的全新的目的,總覺得前頭有無限期待和可能,然而,如今已經到了Start of the end,終究開始不舍。好比2004年12月12日,結束連續3晚的“達明一派20周年演唱會”,從香港返上海,然而在我返程的同時,紅館上演著他們的最後一場壓軸show,我猜中了這演唱會的一切(Salute,encore…),卻無法身臨其境,留下一個大概是終身的遺憾,猜得中,那又如何…

車馳過飛來寺,不再停留,窗外“卡瓦格博客棧”晃眼而過,陰霾的天空遮蔽了梅裡雪山,公路邊的藏民小屋,吃草的犛牛都快速向後閃過,哥哥說“望住喺窗外面飛過的嘅幾十個小鎮,幾千裡土地,我懷疑…”

到德欽短暫停留下車買了些吃的,我必須承認我愚蠢的記性已然犯錯,煮花生是在這裡才買的,昨天寫的煮花生在當時實屬子虛烏有。繼續上路,再度在雲霧中開始翻過一座又一座大山的旅程,老大放了一張趙傳的精選幾乎放一路,還是蠻高興的,畢竟是我喜歡的歌手,大多歌是可以跟唱下來的。當年並不怎麼喜歡小小鳥的,可如今聽到“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卻總是別有感觸,見到越來越多惡心的事物,醜陋的嘴臉,甚至自己身陷其中,但沒聽到這句歌詞,總提醒自己,不要迷失自己的靈魂。

這一路,基本上在過了那個雲南和四川交界的橋之後就都是顛簸石子路面,回程老大開得很快,反而顛簸感少了些,LP也不暈車了,也許是因為末排在慢速轉彎時甩得特別厲害,快起來反而好多了。我是一個能夠享受速度感的人,每次坐別人的車,飆到120以上的時候,雖然會有一點心驚,但更多是感覺到刺激。不過,這樣速度的回程,畢竟感覺有些不同,心情也不同,來時悠閑,開得慢悠悠,時不時靠邊下車拍照,如今直奔目的地去,車速自也不同。不過,還是一分鐘沒閉眼,這一路真的是好看啊。

路過奔子欄的時候,下車上廁所,隨手拍了一張藏民的窗戶,藏民總喜歡在建築和裝潢上點綴一些很鮮明的顏色。

很喜歡“奔子欄”這個地名,說不上為什麼。

應該走5小時的路,事實上開了大約5個半小時還多,過了8點天就黑了,後來一個多小時都是開夜路,看看邊上的大山,越來越黑,直到一片漆黑看不到大山,老大車還是開得很快,其實倒也蠻放心,他這樣的司機肯定開慣了的,只是中間有一段,不知道是雲還是霧遮住了路,往前看完全看不到前路,一片霧蒙蒙,就那段路真的怪怕怕的…漆黑的山路裡頭開了一個多小時,中甸星星點點的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有點興奮,那種漆黑中看到一點光明的感覺。

有一點疏忽,上車時候忘了換上長褲,後來越來越冷,真的我覺得很奇怪,始終覺得中甸是最冷的,德欽倒一點都不冷。到了的時候,還是在上次那家火鍋店吃飯,想想吃火鍋會熱,也就不換衣服了。火鍋還是一樣的美味,幾天前在這裡打包的3盒救命牛肉如今已經消耗殆盡,飯飽的時候,老大幫我們買了這頓,說是為這次行程沒安排妥當給大家道個歉,怪不好意思的,其實,7天那麼長的行程,有一些變數本就是正常的,排計劃,本就該留些buffer嘛。

老大說,上次就我們沒住在奶河子馬店,所以今晚讓我們補,呵呵,所以前幾天說沒能住這家差點成為遺憾,終究還是補上了。床很軟,幾乎是跌進去的,一躺下才發現,腿那個酸啊,想想也是,連著2天走了20多公裡的山路啊,我真偉大。

真的很累了,躺下就睡了,那晚做夢了,夢到------爬山!!!

*Tips:

1.梅裡雪山Tips

*中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