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晴,麗江-虎跳-長江第一灣-拉市海-麗江在麗江的大街小巷裡都能看到一條標語:麗江被評選為”歐洲人最喜歡的旅游城市”,此話不虛,此行一路上看到很多操著德和法語口音的背包客。能夠印證麗江是個適合自助旅游的一點有力證據是:當地有遠超過本地常駐人口率的出租車,看得出很多人都會選擇包出租車去附近甚至更遠的景點去游玩,當然向虎跳峽和瀘沽湖等景點,除了極少數自虐者會選擇徒步去之外,包車是唯一的選擇.在准備此次旅程時,我特別注意在網上尋找有關包車的信息,不論在攜程還是其他大大小小的專業旅游網站都有不少推薦和反推薦某某司機某某車號的貼子,信息量遠遠超出可以分析和對比的程度,因此到最後我只能選擇”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做法.18日晚下了民航巴士,立馬衝上一批大嬸和大娘(此地習慣是老婆拉客,老公開車),我自顧自的穿過人群,走到最遠的一部巴士,上車直奔去預先訂下的”老謝車馬店”,一路上和司機聊了聊就決定包他的車去虎跳。說定了拉市海-長江第一灣-上虎跳包車價格180元,本來想去中虎跳,張老師家下車後徒步去中虎跳,此條線路是國際上著名的徒步線路之一,本想去走這條線路,但聽說有一段“天梯”,幾乎是90度左右,200米左右,老婆大人不敢去了。20日一早,去約定的地方碰頭,一路上有不少司機等在空車前招呼我們,我們一臉正色,視而不見,到了約定的地方,前方有個小伙子招呼我們,我們照例沒有睬他,但左等右等那個司機還沒有出現。只能打手機了,沒想到的是,接我們手機的居然是那個小伙子,看到我們一臉詫異,他解釋到,那個司機是他哥哥,讓我們坐他車,價格不變。雖然有點不爽,但還是坐了進去。一路上,我們和小伙子約定,180元,先去虎跳峽,下午去拉市海,小伙子很爽氣的說,行!走了近半個小時山路,小伙子說:看,那就是拉市海,說著把我們立馬拉到了拉市海公園門口讓我們下車拍照,我們提醒他,不是說好先去虎跳,再去拉市海嘛?小伙子不耐煩的說,拉市海就是拍拍照,幾分鐘就行的。我們又一次堅持要先去虎跳,小伙子很爽快的說:這樣把,我把你們拉回市區,一分錢不要你們,我不做這班了!有沒有搞錯,好像是我們錯的嗎?但聽他反復堅持這樣說,我和老婆也不說了,權當浪費一個小時時間。回市區的路上小伙子一直在嘀咕:我們納西人最爽快,你們真是太搞了,找漢人司機吧。看我和老婆又和他爭了起來之後,他又開始說,把你們載回市區,我不干了。結果就是,小伙子把我們載回想到的地方後,我們下了車便揚長而去,over。下一步怎麼辦,我們走在古城的街上,看到四處游走的拉客女,心想隨便問問吧。問題:上虎跳-長江第一灣-拉市海,伙食自理,不去旅游商店和其他亂七八糟的地方,多少錢?第一人說:160,面包車。第二個說:170,桑塔納。好家伙,怎麼都比那部車便宜,我看第二個拉客女面善,就去看了她的車,紅色桑塔納,車是她老公開,車旁邊刷著旅游局監督電話,行了,就是他了。司機姓趙,很不錯的小伙子,一路上告訴我們什麼地方拍照比較好,最後到的拉市海是一塊高原濕地,風景很不錯,拍了近兩個小時照,功德圓滿的結束一天的旅程。本來和趙司機預訂了22日去雪山,後來因為天氣不好沒去,小伙子回短信說:不包車不要緊,建議你們騎馬上山,別有一番滋味。不過最後還是沒有去。本篇標題是旅游經濟學,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我發現了我的這段包車經歷中包含了一段典型的經濟學命題:完全競爭市場的價格是最優價格。老城裡拉客女所在的廣場幾近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在這個市場裡,各方面供應者的價格、優勢對我們需求者來說都是透明的,對供應者來說,必須在第一次搭訕的時候將她的最佳價格、賣點和優惠條件和盤托出,否則需求者完全可以去找下一個供應者,對於我們需求者來說,可以通過簡單的比較幾家的價格就基本明白當日的包車市場市場價究竟幾何,只要不抱找尋全麗江最低價的目的,很簡單的就能找到一個“次優”價格,這要比反復找尋“最優價”性價比高得多,如果考慮到需消耗游玩時間的情況下。不論是在網上找推薦司機、還是找了別人推薦的司機,面對的都是一對一的議價,此時,雙方都有存在博奕的可能,最終得出的不一定是最優、次優價,像我們第一次情況最終形成的就是一次最差價格合同,雙方最後都是失敗的,小伙子失去了一次包車機會,我們失去了一個多小時的游覽時間。這就是因為雙方都不清楚別人的底線,因此在試探中走到了死胡同。最後總結一下:類似麗江這樣成熟的旅游城市,不論是吃、宿、行,最優惠的方式就是自己去貨比三家,很多網上的推薦(如攜程等)都存在槍手的可能,建議還是想辦法找到當地自然形成的完全競爭市場裡去找符合自己條件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