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獨自轉歐洲(9)羅馬 梵蒂岡

作者: classicfm

導讀九月二十三日 星期二(第8天)王老五從沒見過這麼多雕像 這天要去的是國中國梵蒂岡。它就在羅馬城內,而且離我的住處不遠。 梵蒂岡博物館門前已經排了長長的隊。博物館外表其貌不揚,進去才發現,它非常宏大而且設施完備。記得和凱文參觀盧浮宮時,每進一個展廳前,他總說:“看看他們還搶了些什麼。”他這個美國人對老牌兒帝國的發家史好像比我這飽經憂患的� ...

九月二十三日 星期二(第8天)王老五從沒見過這麼多雕像

這天要去的是國中國梵蒂岡。它就在羅馬城內,而且離我的住處不遠。

梵蒂岡博物館門前已經排了長長的隊。博物館外表其貌不揚,進去才發現,它非常宏大而且設施完備。記得和凱文參觀盧浮宮時,每進一個展廳前,他總說:“看看他們還搶了些什麼。”他這個美國人對老牌兒帝國的發家史好像比我這飽經憂患的亞洲人民的後代更有不屑加憤恨之意。我如今也有了這份好奇,特別想知道裡面究竟有多少寶貝。進去一看,嚇,果然眼暈,偷的東西太多,怎麼看得過來呢,羅馬教廷的掠奪史由此可見一斑。

這裡的雕塑品多得不計其數。展室裡,雕像如列隊式,一個緊挨一個,參觀的人只能像檢閱部隊一樣從這頭走過去,再從那頭走回來,要想停下是很難的,因為實在太多了,不可能一個一個地仔細研究,除非是在美術史上特別提到的作品,人們才會花時間多端詳一陣。在一個庭院式的展區裡,我終於見到了似曾相識的“拉奧孔”和“太陽神阿波羅”,早就記不起在哪兒見過他們的圖片,可能還不止一次,如今突然出現在眼前,倒並不太吃驚,反而像會到了老朋友。阿波羅的確非常陽光。

在一個展館前,向一位帶著工作名卡的先生問路,他回答完我的問題,卻對我手裡的數碼相機發生了興趣,而且自作主張,張落著要為我和另一位工作人員照張合影。兩個不知道為什麼要合影的人在他的撮合下合了一張影。[with staff]我猜他一定是無聊得緊,想隨便找點兒事做做。不過照片照出來倒還不錯。

上過妝的《最後的審判》

博物館裡的旅行團太多,空氣不好,感覺非常疲勞。隨著人流穿過一個個展廳,除思塹玫袼芎鴕徽?故業牡贗跡?淥?畝技遣壞昧恕6游櫚乃俁仍嚼叢鉸????な奔淶牡群潁?頤親囈?酥??奈魎雇⒔燙茫?路鷚喚盤そ?思?崠筇??蛭??械娜碩紀W〔蛔吡耍?嗣橋腔蒼謖飫錚?郎兔卓?淑髀薜目跏瀾蘢鰲按詞蘭汀焙汀白詈蟮納笈小薄1諢?悸?蘇?齠?荻ズ橢髑獎塚?詼???娜宋鍔裉?饕歟?猶焯美锏陌蠶櫚降賾?锏募灝荊?杌嬪樸猩票ǘ裼卸癖ǖ睦硐刖辰紓蛔畬?竦氖悄切╕踉謚屑潯磺著笸?獻Y鬧?澹?踉?志澹??幌胂罅Α;?薔??匭律仙?模?菟稻??爍嚦萍家瞧韉牟饈院突乖??嫡餉炊嗄昀慈嗣敲揮辛系劍??疵卓?淑髀薜撓蒙??詞僑绱嘶?齜岣弧>」懿歡????易孕哦匝丈?故羌?涿舾械模?灰?諞獯罄?鞘械慕滯紛咭惶耍?苣嚴嘈乓桓齙氐賴囊獯罄?帳跫一岬鞒鋈绱嗣髁劣秩鄙儼憒蔚難丈?W艿母芯跏羌伲?裉?艘徊閆ぃ??牧Χ紉丫?徽謐×耍?業垢?M?謝?嶁郎湍橇椒?傻摹?BR>教堂裡的人聲嗡嗡作響,管理員每隔幾分種就叫一次“安靜”,人聲馬上會弱下去,可是不出一分鐘,聲浪重又翻滾上來,如此反復。面對世間珍品,讓來此膜拜的人“安靜”是有點兒難,如果那句話是“請勿觸摸”,倒顯得合理些。但也許,長時間的聲音振動會對壁畫造成損害,比如掉牆皮什麼的?那樣的話,我們倒都應該戴上口罩再進去。

梵蒂岡的郵局就連著博物館。買幾張這裡的明信片,幾張郵票,然後蓋一枚梵蒂岡的郵戳,沒有這個戳,這裡的拜訪就不能算作完美。

出了博物館,向聖彼得大教堂走去,這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聖地。看到一條長長的隊伍就想當然地湊了上去,以為是參觀教堂呢,誰知卻排到了買票的窗口。心中奇怪,怎麼參觀教堂還收錢,在歐洲從來沒聽說過。買了票才知道,這支隊伍是等著上教堂穹頂的,已然如此,那就上吧。

從側院進到一個大廳,裡面有電梯,很多人等在那兒。我懶得等,心想不如自己“腿兒”上去算了。這不自量力的逞能讓我吃盡了苦頭,在裡邊繞圈繞個沒完。總算在半途又看見電梯了,那兒寫了個“2”字,心中大喜,趕緊摁鍵,卻發現它形同虛設,等了兩趟都沒等到,估計樓下每次都是滿員。一摸包,干糧忘在住處了,水也沒帶,昨天在羅馬街頭隨處可見的小噴泉喝得興高采烈,水瓶立刻成為舊愛,今天想都沒想要帶它,誰知梵蒂岡的博物館裡沒噴泉啊。看來等下去也不是辦法,只能忍飢挨餓地做登高練習了。

來到3層,這裡是電梯的終點,卻是徒步向上的起點。好在這段路不算太長,上了段樓梯,到達穹頂位置。穹頂是米開朗琪羅設計的,盡管他沒能看到它完工。這裡距離教堂的地面有100多米,穹頂內壁被規則的圖案分割成16份,每個圖案裡又畫著不同的聖經人物。人們常形容這個穹頂是繁星滿天的空靈宇宙,如今的我們就是離星空最近的人。從這兒向下看,下面的人小得如同棋子,所以這裡加了護欄,游人不能把頭探出去拍照。我戰戰兢兢地把相機伸出去,鏡頭對著下面,摒住呼吸按了兩次快門,總擔心相機掉下去,手心裡全是汗。因為沒有眼睛的監督,兩張都不是很理想,但至少這高度不再抽像,驚嘆也放進去了。

從這兒,才真正開始去穹頂的攀登。夾道的牆是朝裡傾斜的,所以人必須斜著身體。窗戶很少,氧氣顯然不夠。有些地方,牆和牆的交錯處會有一道縫隙,可以做個深呼吸,再往上,就完全和外面隔離了,黑漆漆的過道裡點著燈。

總以為快到了,卻總有樓梯等著我們,梯子也是因地置宜,換著花樣兒來,不光材質不同,角度也不一樣,陡的時候有七十度。大家排著隊,小心翼翼地向上移,沒有人說話,只聽見喘氣的聲音。

總算是到頭了,仰望那扇透著人間光亮的門,簡直有種飢渴的焦灼。跳上去,外面是觀賞台,清風撲面,和所有的人一樣,我大口大口地喘氣,貪婪地呼吸。胖人更是大汗淋漓,上氣不接下氣。是啊,我這樣的瘦子都快受不了,更何況他們呢!而且道兒那麼窄,我猜他們是一路“擠”上來的。

和巴黎相比,羅馬城從上面看比較平淡,缺少可圈可點的景致。但我很快找到了明信片上俯瞰聖彼得廣場的位置,這個廣場相當完美,這次無意間的登高練習也成了最令人難忘的一次。

一切的天才都獻給上帝了

從穹頂下來,這才去看教堂。如果有條件的話,請一定把這個景點放在最後。不然,你會對一切教堂失去興趣。在我這非教徒的眼中,這裡儼然又是一個雕塑博物館,大師的作品隨處可見。雖然經過一上午的美學“打擊”,我的審美狀態已不是上甲,而且患上了嚴重的“審美疲倦”,但還是被震撼了。

一束束光柱從教堂高處的窗口射進來,彌漫在上方,聖彼得的寶座高高在上,它光芒四射,威嚴神聖;我看到虔誠的教徒排著隊,等著親吻和撫摸聖彼得雕像的腳趾,那只腳已經被磨得閃閃發亮了。更多的人像我一樣四處游蕩,敬畏地站在那些巨大的大理石雕塑前,臉上是不可置信的驚嘆號。

“哀基督”(Pieta)就放在進門的右手處,是米開朗琪羅24歲時創作的,聖母瑪麗亞抱著死去的基督,她少女般的面容有一種沉靜而深刻的悲痛,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吧。 這也是唯一一件用玻璃罩保護起來的作品,據說曾有個瘋子跑進來對著雕像砍過一刀,傳世之作不期有如此一劫,所以破例被隔離了。但其他的塑像還是完全開放的,它們以這種親近的方式向觀者傳達著已故大師們的藝術氣質和精神,讓人心生崇敬。

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出教堂,已經是下午。正好趕上衛兵換崗,搶拍了一張。他們穿著一種紅藍黃相間的制服,色彩醒目,別致帥氣,有人說,這衣服的款式有500年的歷史,當初還是米開朗琪羅設計的。不知是不是真的。

站在台伯河的橋上遙望梵蒂岡,想起小清的話:“最後你就會發現,他們一切一切的藝術天才全都奉獻給上帝了。”

然也。感謝上帝給了這些天才藝術家留下他們作品的機會吧。

轉眼又身在羅馬城了。為了後天的順利出行,我需要先解決火車票的問題。乘車去特米尼車站,花了兩個小時,總算買到了後天去佛羅倫薩的車票,連同佛羅倫薩到威尼斯的車票也一塊兒買了。

回到家,小清正在等我,說附近有家中國餐館,要請我去那兒吃晚飯。飯館不大,是一家溫州人在經營,收銀台的女子20來歲,操著吳儂軟語口音的普通話,看得出,她跟小清很熟。我們要了三個菜一個湯,味道還不錯。

小清告訴我,意大利的溫州人特別多,多數都在經營餐飲。這種地方特色其實挺有趣的,如果套用“北京人在紐約”和“上海人在東京”,我們還可以有“福建人在倫敦”,“溫州人在羅馬”,“黑龍江人在莫斯科”,“哈爾濱人在惠靈頓”等等等等。

中國人多,所以中國人爭取生存空間的願望格外強烈,生命力也異常頑強。掙得一份生活和未來,也許是掙得一份夢想,都是值得尊重的,祝他們好運吧。

九月二十四日 星期三(第9天)

在羅馬的最後一天。前一天晚上和小清聊天至深夜,又上網處理些信件,凌晨四點才睡下。因為昨天收到信,有位威尼斯附近的朋友願意為我提供住宿,我的住宿計劃略有改變,所以中午起床後又去了趟火車站,把昨天買好的車票做了改動。回來吃完飯已經3:00了,這最後的幾小時我打算再去小清推薦的兩個教堂看一看,然後轉轉街景。

⒙?刈噅誚滯罰??帕粢飭艘幌亂獯罄?哪腥恕F婀鄭??洗?狄獯罄?醬κ撬Ц綈。?以趺匆桓鲆裁慌齙僥兀康辜?瞬簧僖獯罄?琅??陀⒐??訟啾齲??歉?信?緣奈巒瘢?聿謀冉轄啃。??宋抖??恪?BR> 小清說意大利男人喜歡調情,接近女性的勇氣十分了得,可能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十足的生活的樂趣吧。當我再次光顧特拉維噴泉的時候,果然被一個意大利男子盯上了。他很執著地要請我喝東西,和我聊天,還告訴我他的職業是警察。我不清楚他是騙子還是警察,想想自己這幾天沒什麼事可以向他彙報,想要逃票的企圖當然也不能告訴他,還是友好地和他說“謝謝再見”,然後走掉了。

西班牙台階上的人比我第一天看到的還多,很多人剛從對面那條著名的康多提商業街轉出來,圍坐在船形的噴泉旁休息。聽見幾位中國同胞在交換購物信息,有一位買了3雙意大利皮鞋。呵呵,購物,我出來這麼些天都沒想過購物,“文化苦旅”啊。

3天時間就這樣匆匆而過。其實到最後還是放棄了不少東西,不光是時間的問題,還有精力和胃口的消化問題。這麼大的羅馬,3天又豈止夠呢?坐在公車上,經過那些教堂和廢墟,越發覺出羅馬的可愛。我喜歡它這樣隨意地滿身掛著寶貝,不加掩藏地等著你來;那些廢墟,好似無家可歸般,安然散落在城市裡,任周圍車來車往人進人出,好像在說:就醬(這樣)子吧。

喜歡羅馬的嘈雜和喧鬧,這正是它的節奏。都說這裡小偷猖獗,還好,忙得沒顧上找我。還有隨處可見的小噴泉,石頭做的,造型各異,手堵住下面的洞,一柱水就升上來了。這是羅馬的周到和慷慨。

當然還喜歡羅馬的顏色,喜歡羅馬的路,黑色的厚厚的方磚,幽幽地散發著歷史的光澤,在馬蹄下有節奏地歌唱。於我而言,這是一個可以讓我覺得踏實,讓我長久地凝視,又能觸摸到童年記憶的地方。



(聖彼得大教堂)



(羅馬的地)


精選遊記: 羅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