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酵
每一次每一次的旅行回來後,總要待上好長時間,似乎要讓那些薄霧般的紛雜記憶在時間裡發酵成可以清晰掌握的記憶實體之後,才能在空閑的時候以文字來描述它,這其間,作為攻略的要素差不多都被蒸發了,留下的只是一些場景----無論何時何地想起,依舊感同身受般的仿佛掉入舊日時空。所以充滿計劃能力的我,總是眼睜睜看著本來該是一篇對後行者有參考價值的游記被寫成一篇像開著無軌電車的抒情散文,不得不認識到自己:太不認真了!
二.火車上
想起兩年前同樣背著大包捏著火車票,等待著去西寧的火車,結果在火車站等了一宿都沒等到,早上才知鐵軌在發大水中被衝垮了。於是只能又背著大包回家,一腔豪情化為世事荒謬。兩年後再次拷貝自己,這次沒卡在中間,背著大包順利登上這列火車。
火車上,我的同伴S已經行李放妥,她來送行的母親笑咪咪的和我們告別,絲毫看不出有何擔憂模樣,只是我有些擔憂的看著興奮的S,行李眾多,斜挎包不離身,火車臥鋪是何模樣今日第一次見識,最遠飛過西安,對此次行程在地圖上的確切走向茫然不知。哦,S,你太不像一頭“驢”了!正想著,馬上上來了幾頭旗幟鮮明的“驢”,是穿著小背心的“色驢”,我對S說:看,我們的同伴!S不置可否,而我像吃了安慰劑一樣。
三.攝影四人組
“高原的陽光請再賜予我黑色的肌膚”的老大(回來後其MSN上的名字),彼時肌膚還很白。老大名叫張峰,“就是張望山峰的意思”,他們說。範昀,魁梧,有一張非常有意思的臉,怎麼說好呢,讓人何時何地一見到他就想笑的那種。俞斐和金弋舟,當時看不出是兄妹還是情侶,後來才知道是夫妻,實在不太像夫妻呢。
S和我已經在他們面前來回過幾次,以期得到同類的注意,於是我們就認識了,同一節車廂30小時行程,認識是勢必的。在他們的幽默之下,我們幾乎快樂無比,不久,S就想跟著他們的路線走了,西寧十天包車到拉薩。S不知鹽湖,大小柴旦,長江源到底是什麼,S說她對青海比對西藏有興趣,但我估計她對青海這兩個字比對西藏這兩個字有興趣而已。只有一點是對的,跟著他們,更有吸引力更有安全感。
要不要包車呢?正在猶豫,首先是預算,不想還沒進藏,預算已用去不少。還有一個原因,不想一上火車就改變原定計劃。我打算馬不停蹄的奔赴西藏!
茫茫青藏線!
心中的西藏!
高原的陽光!
四.西寧
一到西寧就開始鼻腔裡有血絲,干燥的程度使衣服失去了原來的質感而變得粗糙。住在緊鄰水井巷一家乏善可陳的旅館。西寧隨處可吃到的酸奶,雖然都是同一地方批發過來的,不過味道不錯,飽了口福。
西寧小吃很多,也都吃了,但總覺得沒找對地方似的,路過菜市時,我在驚嘆,菜市上的東西不便宜啊,西紅柿三元一斤,蘿蔔還是白菜的四元一斤。不過再定睛看去,原來是西紅柿三斤一元,別的四斤一元!不可想像的便宜啊,十一期間上海的雞毛菜可是七元一斤呢,在上海吃點草都這麼貴!
五.塔爾寺
第二日去了喜愛人文的S一直想去的地方,塔爾寺。我們兩人拼車到了那裡後,首先看到的是那四位比我們先到的“色驢”們。看著他們頭戴一樣的帽子,身穿一樣的背心,專心地擺弄他們的裝備,長槍短炮對著塔爾寺前的那一溜我看了第一眼不想看第二眼的白塔。攝影師的眼光就是和常人不同!
S有導游證,於是進了寺院去增長知識去了。我拿著我的海鷗,四處晃蕩看看有沒有好的自然風光,不期然走到山坡上的一寺院,掛著橫幅: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首屆高級學銜班畢業考試第一考場,走近一看,喇嘛辯經!被考者坐在前面正中,提問者手舞足蹈拍掌提問,時而引起哄堂大笑。看得我直樂。看到快結束的時候於是坐在寺院內的石凳上休息,在塔爾寺的那天天藍得出奇,考試出來的喇嘛們的紅衣在陽光下也鮮艷無比。
六.青海湖
離開上海的第四日的早晨,包車駛向下一站:德令哈,一個有著異族風采的地名。
出西寧不遠,天邊那一抹天藍的湖水以她漂亮的顏色誘惑著我們。近處是筆直公路,遠處是收割完的燦燦農田,更遠處,便是那傳說中的青海湖。這三個字:青,海,湖,以及它在中國版圖上那一圈青藍的模樣,無不散發著濃郁的夢幻色彩。曾經在上地理課的時候便感到那是所能到達的最遠的美麗浪漫之地。只是近些年來不再如此認為,神秘的西部,廣袤的西部被蠶食般的開發,還有什麼美麗浪漫的地方到不了呢。如果不是因為包車,青海湖是我行將舍棄的一處。
但是離她越來越近了,直至開上了環青海湖公路,不一會兒,我們集體要求停車拍照。攝影同伴們開始裝機試鏡。走到湖邊去看看吧,我這麼想著,趁著他們拍攝作業才剛開始,於是急急的奔向湖邊,好長的距離才到了湖邊,站在湖邊,仿佛同時站在地理位置和夢想空間中的某個點上。伸手觸及的是青海湖的湖水,清清的,微波蕩漾著輕拂岸石,近處還有好些犛牛飲水。
中午到了景區外沿吃飯,大伙兒忙著在郵局寄明信片。“青海湖邊,藍天白雲”好像寫了簡短的兩句這樣的話寄出去了。想必千裡之外的人收到這張蓋著青海湖郵戳的明信片,依然能夠在夢想空間裡遙想著青海湖。
一路沿著湖行駛,有一處油菜花還未謝,那是特意種的留著圈地攝影收錢的。哈!似乎青海湖必要配著油菜花。為了旅游經濟,非得種一片反季節存活著的油菜花。被開發的地方不免如此,你存在此處必須要有目的。
七.鹽湖
下午五點光景到了茶卡鹽湖,廢棄的工場,鏽損的鐵軌,地上鹵水汪汪,陽光已經隱在日靄裡變得虛弱無力,茶卡鹽湖,連著天,一片灰白。
逗留了會兒,覺得無什麼可拍的了,於是繼續趕路,天漸暗,此時,往德令哈的路變得漫漫其修遠兮。
很晚到的德令哈,很晚吃的晚飯,曠野外的星空一進城市便消失不見。進房後,和S,我的步伐不一致的同伴起了爭執。無論從時間金錢路線裝備個性和身體狀況各方面來說,如此包車非我所願,只是一時遷就而勉強同意,但是現在我後悔了!箭在弦上,由於方面偏離而變得茫然。爭執一會兒就平靜下來,我想這無損於我們多年的友誼。事實上S和我都是過分固執過分獨立的人。臨睡前,我已決定。
八.包車第二日
清早的天氣,預示著今天難以見到太陽,趕赴小柴旦湖的途中開始下起雨來了,配合著兩邊滿目瘡痍沙化的山丘,實在提不起興致。
由於司機也沒去過小柴旦湖,一路有些周折。“那個湖就是小柴旦湖。”當遇上當地人時被如此告知。“啊?!”老大的語氣裡頗有失望,就是我們剛路過的那個湖,在這個陰雨天,攝影團們無法辨認也無法相信那個湖就是雜志上他們見的美侖美奐的小柴旦湖。“要去嗎?”老大問,“不要去了吧,”他又接著說:“去了也看不到什麼。”在他們而言,更多的是攝影高於旅游。“都已到了,就去湖邊看看嘛。”我這麼想著卻並沒說出口,既然這麼遠的趕來看小柴旦湖,不能因為今天天不好她顯得不美你就不去看她,每個湖有她獨特的地方,要站在湖邊才能感受到。不過,不在我的範圍之內,也沒想著非去不可。
陰雨天,一路奔向格爾木。
在車上,我和老大說了我的計劃,到了格爾木我就直接長途車到拉薩,等他們長江源出來後,再去納木措會合。讓我先消失到拉薩去吧。我還問了S,跟我走還是跟著他們走,S決定繼續包車。
就這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很不夠意思的把別人拋下的走開,但是違背自己意願一路包車下去,勉勉強強的也不是個事。是呀,明日下午就會真正的站在拉薩的天空下了,沉郁的心情不由一掃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