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江南,走江南(生命的段落4)

作者: zhanfw

導讀5.4一大早起來,先游東湖,因為書上說,早晨東湖蕩舟為一大快事。來水鄉自然要坐一下魯迅筆下的烏篷船。東湖,此地原為一座青石山,自漢代始,采掘此地的優質青石,日久成湖。後來,清代一位大官花了很大一筆費用,對東湖進行規劃和修整,把東湖變成了私家園林。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青石山,只剩一半,好像經過刀切過一般,正可謂是“青山用刀切,一半入水,一半 ...

5.4一大早起來,先游東湖,因為書上說,早晨東湖蕩舟為一大快事。來水鄉自然要坐一下魯迅筆下的烏篷船。東湖,此地原為一座青石山,自漢代始,采掘此地的優質青石,日久成湖。後來,清代一位大官花了很大一筆費用,對東湖進行規劃和修整,把東湖變成了私家園林。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青石山,只剩一半,好像經過刀切過一般,正可謂是“青山用刀切,一半入水,一半留地。”我們的小船,沿著山壁,一直向前,經過三個洞,都是人工挖成。洞名我已是忘卻,只記得有一個洞,小船劃進去,三面都是山壁,往上看,只看天似小孔,如坐井觀天。有一條石橋,好像是叫秦橋,說是秦始皇建的,我還站在上面照像,但結果卻沒有曬出來。

東湖出來,直到魯迅故居。來紹興,全因是魯迅,紹興並不是出了一個魯迅而著名,而是因為魯迅的筆下描繪的故鄉而出名,什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什麼<故鄉>膾熾人口。想不到來到紹興城之後,才發覺這裡沒有一點魯迅筆下描繪的味道,反而好像是來到另一個廣東似的,現代的氣息充滿這個城市。也許有些地方,還保留當初的韻味,但我卻沒時間去細細發現。我發現唯一有些古味的,就是魯迅的故居。盡管,裡面早已變質,但至少還有較為原始的外表。走馬觀花,來了一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然後到孔乙已當年吃茴香豆的地方-鹹亨酒家。人多的是,但終究給我們等到位置,因為,昨晚我們遇見的那對夫婦又見到我們。要了東西,我只吃了幾顆茴香豆,有點香,但凍,其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填肚子。我忽然沒有再吃下去的雅趣,留下朋友,自己到對面的面館吃面。

吃飽,去車站,才十一點過。趕回杭州,大根是兩個小時車程吧。下午兩點,我坐上了去黃山的汽車。黃山之旅可以算是現在才開始。

去黃山車是當天去黃山最後一輛,一直到黃山腳下。去前我們通過我們住的那間愛麗絲賓館的旅游公司與黃山那邊聯系好了住房,一百塊一人一晚,標准間,這是我們可以接受的幅度之內。之前,我們是很擔心住房的,因為像五一這樣的節日,像黃山這樣的景區,住宿緊張是不必說的,還有一些以前去過黃山的朋友給我們打好了預算,山下至少200塊一人啦,山頂要1000多塊,所以,當我們聽到旅游公司的報價,我們是一口應承下來。

離開杭州時,天氣還是像來時那樣熱。杭州的交通還是像來時那樣擁擠。汽車出城,一路向西,路變得越來不好走,汽車不斷地橫穿一座座村落,不斷地翻過一座座山峰。青山流水不斷地給我們甩在腦後,又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到了安徽境內時,可以見到越來越多的富有皖南民居特色的村落。山路也更難走,但是汽車還是開得飛快,令人不得提一口氣在心頭。汽車好像是一頭扎在群山中似的,山路蜿蜓而上,車子好像是不停地在轉圈,有時迎面有一輛車在轉角處出現,令人倒吸一口涼氣,這時,要是再往下面望下去,看見原先的大河像一條小溪似的,心裡不頭昏才怪。最險的那段好像是在昱嶺關,剛好在安徽的交界地,令人產生一種感覺,安徽全都是山,中國的山都給安徽長了。

我們是晚上八點多才到達黃山腳下的,我們住的那間旅館叫交通賓館,剛好在黃山的山門下,下車時,天已經完全漆黑,還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天氣中有一股清新的山味,想去這幾天悶熱的天氣,心頭不覺像旱後的樹苗一般舒展。我們找到賓館的經理,經理是一位留著一字胡的俊朗的中年男人,一見面,豪爽得很,給我們一套三人間,還說等會還要和我們喝酒。安頓好後,下來吃飯,點了野菇,還有野免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