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自有唐以來即屬通渠要道自古邊民往來交易分屬平常
時近民國,因兵患一度更屬印中交通之要衝
馬幫衝塞道路絡繹不絕
時大研古鎮即以商旅通達知名,何有受“商業化”衝擊之說?
近年所謂之“麗江商業化”批評
持論者鮮有通曉歷史深慮近憂
觀夫香港/上海等商埠無不以商業化自傲
何以麗江之商業化反成垢病
細以析之
當屬今日麗江之商業化進程多有未為規範之處,無序競爭/無序開發比比皆是
以皮毛業考,清即有“祖師會”業務通達南洋印度上海香港,嚴守字號規矩嚴明
何以近日時論以麗江多“雕民/賣銀/拉皮條”褻論之?導游業者做此等論調是為迎合何種心理?
以旅店業考,清即有旅店之商會行會,業務精達通曉多種語言之業主不乏其人
何以近日同行傾軋,拉客作假言虛意狀?
平心以待
洋洋如上海者亦有朱熔基任職市長時對出租車行業的大力整頓
今日麗江之出租車/旅游包車行業為禍豈有當時之上海更甚?
商業發展時屬必然
政府/行會在維持市場公平有序之競爭方面的職能缺失
和個體單位的行業自律良莠不齊方為罪首

(麗江太史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