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妻子騎單車帶著愛犬的西部流浪記(續3

作者: 涯依

導讀從八宿出發後,剛好遇上318國道擴建維修。往然烏的路上到處是工地,我們常常要繞路走便道,有的是小便道我們和大車擠著走,偶爾遇上一段剛鋪好的柏油路,讓我們興奮好一會。中午一點多烈日當頭,四周是灰褐色的山,腳下是灰褐色的土路。此時很想有一片雲擋一下陽光的熾熱,有棵樹讓我們歇口氣乘一會涼,這是多麼奢侈的欲望,蒼天不因為我們的祈求而憐憫我們。 ...

從八宿出發後,剛好遇上318國道擴建維修。往然烏的路上到處是工地,我們常常要繞路走便道,有的是小便道我們和大車擠著走,偶爾遇上一段剛鋪好的柏油路,讓我們興奮好一會。中午一點多烈日當頭,四周是灰褐色的山,腳下是灰褐色的土路。此時很想有一片雲擋一下陽光的熾熱,有棵樹讓我們歇口氣乘一會涼,這是多麼奢侈的欲望,蒼天不因為我們的祈求而憐憫我們。騎不動嗎,推著走吧。下午四點多路過吉巴鄉,路旁一間很大的小學,孩子們趴在牆頭上向我們大呼小喊。妻子提議今晚到學校裡住,她把單車靠在路邊,獨自走進小學裡。好一會後,她從學校旁的水泥鋼筋樓房裡走出來,高興地說鄉長願意接待我們。推著單車穿過樓房,噢,我們好像回到城裡一個生活小區,鄉長的家在一棟樓房的二樓,單車和阿強放在樓下過道的角落裡。他家是很大的兩廳三房,客廳的中間橫臥著一個藏式鐵爐,四周是兩張藏式床和其他藏式家具。行李放在客廳裡,他安排了一個偏房給我們,一直笑眯眯地不停跟我們說著客氣話。不一會,當地縣公安局局長帶著兩個警察走進來,鄉長說他要和局長出去辦公不回家吃飯,他把我們領到廚房“你們自己做飯吧,這是鹽、醬油、花椒、大蒜...”那位公安局長看見我們沒有蔬菜,就吩咐一個警察下樓到他的吉普車裡捧了些蔬菜給我們,這頓飯太美了。晚上八點多,鄉長帶著醉意笑眯眯地回來,他本來就話多,喝個半醉一張嘴那話像河水一樣嘩啦嘩啦地淌,從他的家庭孩子到他的工作到他對黨的忠誠...終於鄉長撐不住酒氣回房間呼嚕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洗漱好,輕輕地走到客廳准備取行李出發。無意間發現昨晚來的公安局長和那兩個警察睡在鐵爐旁的藏式床上,呼嚕聲此伏彼起,茶幾上擱著他們的槍和公文包,房間內充滿酒氣。他們昨晚的工作太累了。我們輕輕地開門下樓出發....仍是不斷地修路,仍是到處的工地,仍要不斷地繞便道,單車是騎一會推一段。漸漸地,海拔越來越高,沿著一條便道往上穿過一個小村蹬上一個坡頂,眼前一下豁然開朗,我們爬上了一座大山的肩膀。腳下青青的大草壩是大山肩膀的披肩,灑在綠草上的小花踏在綠草上的牛羊是裝點披肩的繡花。肩膀外,遠處的山峰一個比一個遠一個比一個小。顯然,我們到了怒江與帕龍藏布江水系的分水嶺上。果然,下了肩膀,繞了幾道彎,綠藍色翡翠一樣的然烏湖出現在山下的前方。時下正是然烏湖的秋收季節,藍天下綠色的湖水旁寬闊的青稞田一片金黃。我們在一家食宿店放好單車行李,扛上三腳架牽著阿強,趕到湖邊盡情獵影。此時的心情跟眼前的景色一樣的漂亮。然烏湖的出水口很狹小且由於有輕度的落差,在四周長滿青松翠柏的山麓形成一個小瀑布群,站在往波密方向的318國道旁稍高處,即可飽覽這一美景。一路上美景太多,干脆相機不放包裡挎在背上,邊騎車邊拍攝,這樣走走停停,下午四點多才到中壩。這裡除了一個大兵站和一個施工單位外,其余的建築物就是路旁幾間相連的木棚,住宿兩字大大地掛在門口。走近問價錢, “每人二十五塊一晚。” 老板娘傲慢地很不在乎的說。看她那神情那語氣…我把冒到喉嚨的話咽回肚裡,妻子示意我到對面的草地上扎營。這開闊的草地很平整,也因為開闊我們的帳篷毫無遮擋,我們的一舉一動老遠就能看得清清楚楚。不斷有人好奇地想湊近看熱鬧,被阿強一頓臭罵嚇跑了。這晚可累了阿強,他好像被誰惹了,從天黑到天亮,幾乎不停地在帳篷外向這朝那地高聲怒罵。昨夜沒睡好,加上沿途沒啥景色提神,上坡的路顯得更漫長。我們懶懶地騎著單車打著哈欠,兩個多小時後蹬上山坡的最高處。我把單車稍傾斜向著阿強,阿強會意地一下跳上他的專座趴下。這時路況開始好轉,較好的水泥路斷斷續續地延伸到山下。下山這段路太爽了,彎不多不急也不很陡,我們好像老鷹從高空往下俯衝一樣直撲山下。衝著衝著,車尾“嘭”的一聲,好像是甚麼東西摔到地上,我沒多想,讓單車繼續往前俯衝。下坡路把我們帶到山腳的一個小鎮,這鎮子還有一個廣場,旁邊的水泥碑上刻著“松宗”兩字。松宗鎮離波密縣城只有四十多公裡,看一下表,才中午一點多,歇會吧,在一棵大樹根上坐下來拿出干糧就著開水慢慢嚼著。咦,我原來栓在單車尾的備用鞋啥時候丟了?哦,這下我想起剛才下坡時的單車尾的那一聲響。318國道出了松宗鎮後一直到波密縣城全是平整的柏油路,而且是輕微的下坡路。這裡海拔已下降到二千六百米,我們的體能隨著海拔的下降而提升,再加上良好的路況,下午四點多我們輕松地進入波密縣城扎木鎮。補充一下,在進入波密縣城的前一段路,我們要阿強從他的座位上下來,跟著父母昂首挺胸地小跑進城。波密縣城當地人稱扎木鎮,位於帕龍藏布江河谷的一塊平壩上,海拔約二千五百米,四周群山環繞,山勢險峻相對高差大,氣候垂直分布,常常山頂冰雪覆蓋,而山麓到江邊卻郁郁蔥蔥。橫貫縣城扎木鎮的318國道就是這鎮子的不足五百米長的主干街道,因此交通相對便利,當地的物資供應尚還豐富。從03年9月到次年4月上旬我們一直住在扎木鎮郊外帕龍藏布江畔草壩上簡陋的木頭房子裡,也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向往已久的住在青山下綠水旁的木頭房子裡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一翻折騰後,電線電話線接上了。從廣州家裡寄上來的電腦、底片掃描儀、高級微型音響、一大箱各類書籍,幻燈機、歷年來所拍的幻燈片都陸續收到了。在東西收齊的那天,從鎮裡訂造的家具也做好了,該地木材質量好家具店老板郭九根師傅的手藝也不錯,家具按照妻子的設計造的美觀大方厚重扎實,簡樸的木頭房間經妻子心思獨到的設計擺布後充滿暖融融的溫馨....到波密後在吃方面,感覺最大的是吃牛肉比吃豬肉便宜,可能是牛肉的來源比豬肉方便,在路上常常看到來自四川和雲南的大貨車拉著生豬往西藏腹地跑。由於沒有冰箱,我們幾乎每天要來回四公裡往縣城裡的農貿市場跑,單車帶東西不多也不方便,買了輛人力三輪車後就方便多了。早上,我坐在前面當駕駛員,妻子是乘務員坐在後面貨兜上,阿強是三輪車的發動機,在前面牽著我們跑。阿強很聰明很懂事,他很明白拉三輪車可以讓父母省勁不累,可以讓父母在城裡人們驚訝羨慕的神情面前,為他而自豪而驕傲。他喜歡到城裡人們給他贊賞的目光贊賞的話語,喜歡到農貿市場門口等父母出來給他一大塊鮮牛肉,吃完後牽著父母到網吧門口旁,邊慢慢地享受父母給的帶肉的牛骨頭邊守著三輪車和車兜裡的肉菜。將近中午的十一點左右,他再昂首挺胸地牽著父母回家,他知道不能耽誤父母做飯的時間,他最愛吃父母給他做的牛肉稀飯和摻了魚肝油的牛骨湯。阿強全身烏黑油亮的皮毛,一疙瘩一疙瘩隆起的肌肉,洪亮的嗓子,如炬的目光。這一切告訴人們,父母對他的寵愛他在父母心中的位置。我們剛到波密的時候,雨季還沒結束。中雨小雨二三天就下一場,白天最高氣溫在二十八度左右,晚上氣溫約下降到十八度。這樣的天氣最適宜野生菌類的生長,在我們住的草壩上,那些灌木叢裡長滿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蘑菇。我們用最原始的方法來區別蘑菇哪些有毒哪些沒毒,凡是有螞蟻在上面爬著啃著的都能吃而且一定很香甜,果然是。妻子把摘來的蘑菇洗過後切成絲,用醬油生粉白糖姜末調和油還有一小點白酒拌著腌一會,再把牛肉切的薄薄的,鐵鍋燒的紅紅的,先下點調和油,待油燒滾燙後把腌好的蘑菇牛肉一塊倒進鍋裡,嘩!的一聲猛響,鐵鍋一下竄起火苗,緊接著連貫的快速拋鍋翻炒動作!十來秒後,把切成小段的香蔥倒進去,翻炒幾下,最後把一小碗生粉欠澆下去,用文火翻炒幾下。好,小菜又一碟。這只是妻子廚藝中的鳳毛鱗角,也是我最愛吃的其中一款。我們住在草壩上,也是住在觀景台上。橫貫門前的帕龍藏布江東西兩頭,各蹲著一座雄俊的大雪山。每當晴天拂曉時黃昏後,這兩座雪山總愛在我們面前顯耀他醉人的金色,座落在江對岸山腰上的喇嘛廟,每天清晨,透過蒼松翠柏,透過繚繞江霧,飄到床頭幾聲鐘響。朝聞佛寺鐘聲而起,夜枕江畔流水聲而眠。如是日復一日,在門前坐看身邊的景色四季更疊。雨天山巒間雲霧飄繞,晴日,放眼藍天下遠處的雪山、對岸的青山、眼前的綠水,耳旁偶爾幾聲鳥鳴。人越覺庸懶。彷拂間,自己變成一片雲朵,一會兒靠在青山旁一會兒飄到雪山上....我們經常騎車帶著阿強到處東跑西轉去拍攝。每到一個村口該村的狗們從四面八方圍攻過來,它們都是和內地一樣的那種土狗,瘦小精乖。看見阿強彪壯的體型,誰也不敢靠近,它們都曉得好漢不吃眼前虧。因害怕阿強攻擊,三五一群地站在遠處互壯虛膽,它們夾著尾巴底氣不足地叫喊著“別過來,我們不怕你。”有一次,我們到了一個村子,看村口四下沒人,就指使阿強攻擊那狗們其中弱小的一幫。阿強箭一樣衝過去,說時遲那時快,嘩!的一下,那狗們四散逃命只很爹媽沒多給兩條腿。有一條慌不擇路,竟一頭撞在籬笆上反彈了回來,隨即一滾身爬起來哭叫著從籬笆的縫隙拼命擠過去。阿強緊追著一條個頭較大的可能是狗們的幫主,尾隨著衝進村裡。我們怕事情鬧大惹出麻煩,高聲呼喊阿強回來,不一會,阿強朝著我們小跑回來,他邊跑邊很不甘心的回頭往後瞧“乖仔,你已經贏了,饒了它們吧。”妻子撫摩著阿強的腦袋說。這天,我們帶著阿強在村子裡游逛拍攝了半天,好像這村子沒人養狗似的,狗影和狗吠全然不見。



(西藏波密的景色)



(西藏波密 家門前的景色)



(我們在波密的時候-妻子和阿強)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