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四月天,怎可辜負?受著春天的鼓舞,飛米毅然辭退不知第N份工作准備上路。原先准備去阿裡,在錦城卻一直買不到火車票,退而求其次從瀘沽湖徒步稻城,正好一切裝備也能用上。
四月五日星期三晴
下午的火車,錦城到攀枝花。在網上查到鹽源去瀘沽湖的路相對差點,飛米帶了朋友雲打算從攀枝花到寧蒗再轉車。她們坐了臥鋪,窗外美麗的成都平原風光一一掠過。梨花清麗,油菜燦爛,桃花淺粉,間雜在青綠的麥地裡。不愧天府之名。
四月六日星期四晴
早上到攀枝花市,火車站外面就有直接去長途汽車站的公車,馬上過去,買到很早一班去寧蒗的票。攀枝花是有名的鋼城,在汽車站看到介紹旅游景點的資料,如蘇鐵林園,鹽邊漁門鎮的新石器時期羌人石棺墓葬群,和搞得很熱鬧的長江第一漂等。
她們坐的車還有另外三女一男的樂山游客。大家說好下車後一起包車到瀘沽湖。雲第一次來到離家這麼遠的地方,逐漸蔚藍的天空,陽光如流火傾泄。山壁上密密地長著巨大的仙人掌。像熱帶。著百褶裙,戴黑色大包頭的彝族女子,拘謹而天真的笑容。途中下車吃飯的小站邊,當地人賣木瓜和奶蕉。她們買來當午飯。
下午到寧蒗,剛下車正好有小面包車來拉客。他們六人合包這部車。司機姓袁,漢族,他的妻子摩梭族,是瀘沽湖小學的老師。袁師傅介紹瀘沽湖小學旁邊的卓瑪酒店,兩個人的標間五十塊一天,她想雲是朵溫室裡的花,便取消住湖邊小店的打算。
又逃票了。在袁師傅的教唆下,他們全體決定逃票。就是在車上再帶幾個本地人,過完檢查站本地人下車。天黑時才到住處。每晚必有的篝火晚會已經結束。透過車窗飛米看見還穿著民族服裝的摩梭族男女,精神中帶著疲憊,如果一件事天天重復還要裝笑臉,怎樣也會厭倦吧,就像她已厭倦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和圈子。
雲睡著了,飛米拿出安妮的新書《蓮花》。。天已完全黑下來,瀘沽湖隱藏在黑暗中,留幾處燈火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