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麗江游記

作者: 刺桐花落

導讀我的麗江游記早上五點鐘,我懶洋洋的從被窩裡爬了出來。前一天晚上太興奮,一直睡不著。等到朦朦朧朧合上了眼,再睜開卻發現已經該起床了。早上七點的飛機,老爹專門叫了一輛車來接我去機場。在車上我慢慢清醒過來,一想到我第一次的單獨自助旅行馬上就要開始,我一下子沒有了絲毫困意。 爹把我送到了候機樓的外邊,叮囑了幾句話。他看我一幅心不在焉的樣子也 ...

我的麗江游記早上五點鐘,我懶洋洋的從被窩裡爬了出來。前一天晚上太興奮,一直睡不著。等到朦朦朧朧合上了眼,再睜開卻發現已經該起床了。早上七點的飛機,老爹專門叫了一輛車來接我去機場。在車上我慢慢清醒過來,一想到我第一次的單獨自助旅行馬上就要開始,我一下子沒有了絲毫困意。

爹把我送到了候機樓的外邊,叮囑了幾句話。他看我一幅心不在焉的樣子也沒有多說,簡單的一些注意安全之類的話說完後,我轉身進了航站樓。

順利辦理各項手續後上了飛機。三個多小時的轟鳴聲讓本來興奮的我又感到了一絲疲倦。看了一會地面的山脈河流,我就在這好像永遠停不下來的噪音中安穩睡去。等醒過來發現飛機下面白白的都是雲,想必是到了南方了。無聊的呆了一會兒,突然發現遠方有一座山峰衝破雲霄直逼藍天。陽光照在純白的雪峰上,好像給那潔白加上了一層神聖的金色光輝。雖然在遠方,但是從幾萬米的高空中看過去,那雪山依然壯麗。“一定快到雲南了。”我自言自語道。

果然,沒過多長時間我就發現底下的雲好像越來越多了。再一細看原來是飛機開始准備降落了。穿過厚厚的雲層,告別了剛才明媚的陽光與雄偉的雪峰,飛機降落在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

回到地面感覺心裡踏實多了,可是腳下的土地卻一下子變的分外陌生。抬頭看天,厚厚的雲壓在這片土地上,好像要把這裡和外界分開。不過還好,我剛剛衝破了這道屏障,來到了這個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我用行動再一次驗證了人定勝天這個道理。

原來聽到過有人說喜歡旅游,喜歡去陌生的地方,因為那種感覺就像是跟這個陌生地方談一次戀愛。不需要結果,只需要感受快樂。這一次,我終於體會到了這種特別的戀愛的滋味。甜甜的,淡淡的,沒有世俗的情欲,只有心中的好奇,欣慰和刺激。不用畏懼失戀的痛苦,只需要感受著一時一刻的快樂。這種感覺,其實比戀愛爽的多!

看看表,已經上午十一點多了。下飛機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買一張昆明市的旅游交通圖。這是我的一個慣例,每當到達一個陌生的城市,對我來說沒有比地圖更有價值的東西了。

走出機場站在馬路旁,我開始盤算起今天的計劃。想了一會,終於發現首先要找住宿的地方。其實在出發前我已經精心的調查過這裡的各種信息。對於我這種沒有錢,尋找刺激,願意吃苦的愣人來說,青年旅社是再適合不過的選擇了。於是我的第一站,就是昆明市中心位於翠湖旁邊的國際青年旅社。

打的是我這種窮人根本負擔不起的一種奢侈的交通方式。最適合我的,還是公共汽車。坐上公交車,感覺就是不一樣。我一直認為,要想深入了解一個地方,一定要從這個裡最基本的方面開始。游覽那些名勝古跡是一個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從當地普通人的生活著手。文化是一個特定群體形成的。只有在這個群體中和他的成員打交道你才能夠體會到這種文化,而那些著名景點雖然是一個地區的標志,但是正因為這種特殊性,使得那些名勝古跡不得不或者刻意迎合那些外來文化,或者在潛移默化中失去自身獨一無二的文化標志。因此選擇公共汽車不僅省錢,而且給你提供了一個很好接觸陌生文化的平台。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呵呵。

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位於城市的南偏東,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機場所在的地區基本上已經不屬於郊區了。公共汽車拉著我在馬路上拐來拐去,一會從一排排高樓大廈旁駛過,一會又穿梭在破破爛爛的貧民區裡。馬路上車來車往,人們干著自己該干的事情。所有人都一樣,沒有心思也沒有必要留心自己的舉動正在被陌生人觀察者。人就是人,自己只要OK了,別人的事情除了當作閑談的資本以外,對自己根本沒有什麼意義。

在到達昆明之前,我感覺這裡一定比較漂亮。所謂春城,花一定會很多,城市會比較干淨,溫度也會比較高。然而現實和預期總是有那麼一點差距。且不說溫度了,在車上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破破爛爛的建築。昆明的二環路周圍在施工,很多房子被拆了,但是建築工地沒有一點控制污染的措施,廢墟上塵土飛揚,夾雜著一些垃圾,讓我真的沒辦法把這種景像和我想像中的春城聯系起來。城市裡的路況也不是特別好,而且不時還能看見幾輛冒著黑煙的大卡車呼嘯而過……總之,感覺不是特別好。

我要去的青年旅社位於城市中心。等汽車進入了鬧市我才感到有了一點干淨整潔的感覺。汽車沿著人民大道一直往西走。人民大道是昆明的一條主要干道,就像是北京的平安大街,橫穿整個城市。因此在這條路上可以看到昆明城基本上所有的景像:髒亂差的小平房,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街邊的一個個小商店,熙熙攘攘的商業區,居民樓,政府機關……走在在這條路上,你能親身體會到這個城市的全部,就像一下子看到一個你喜歡的女孩的全部一樣,當初的那種期盼,那種好奇,那種情欲,一下子都被變得那麼虛幻,剩下的是清晰的現實。城市和人一樣,都有自己的優點,同樣也有缺點。人們喜歡把自己的長處展示給大家,城市也如此。戀愛前對暗戀女孩的那種憧憬,在你真正深入接觸她之後會變得一下子那樣模糊,留下的是更加實在的東西。

汽車停在了小西門。小西門應該是昆明最繁華的地方之一了,許多購物中心聚集在這裡。由於這天是星期五,人山人海。站在人群中,我有一點茫然。我的那本寶書《自助游中國》和互聯網上的資料都說青年旅社的地址就在這裡,可是下了車我卻發現想要找到那個具體的地點還真有一點困難。向當地人詢問得到的回答也是不知道。還好我有旅社的電話。撥通電話後,對方傳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得知我要住店,他非常熱情地告訴了我旅社的具體位置。我按照他的指點,來到翠湖旁邊,果然在一個它說的“交通銀行”的對面發現了一個藍色和白色組成的三角形圖案――這就是青年旅社的標志。

循著標志,我走進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巷,從巷子口往裡走幾步就看到了昆明國際青年旅社。“呵呵,終於找到了。”我松了一口氣。這家旅社是在省政府的一個招待所下邊搭起來的。建築的一層和二層是青年旅社,再往上就是招待所了。旅社的正門是招待所的後門,門面貌不驚人,但是一個“Hostelling International”的標志卻格外引人注目。這裡不大。走進去首先進入的是旅社的“大堂”。所謂青年旅社,感覺就是和那些其他賓館不一樣。接待櫃台同時也像一個吧台,裡邊放著地圖,飲料,咖啡,酒精。櫃台上還有一個電腦供人們免費上網。櫃台所在的這個小房間真不知道用什麼詞來稱呼。說是大堂,可是給人的感覺卻那麼溫馨舒適,就像是一個咖啡廳;說是咖啡廳可是這裡畢竟是一個旅社接待投宿者的地方。小房間裡擺著沙發電視,茶幾上還放著幾份報紙。房間也是以那種及其輕松的風格裝修的。牆上貼著以前在這裡住過的人的一些旅游心得,有的還配著照片。這種氣氛讓我興奮不已。我這個驢子終於找到一個家了!

接待我的是就是剛才和我通電話的那個人。看起來大學剛畢業的樣子,人很熱情,說著一口非常標准的普通話,簡直分辨不出他是雲南人。青年旅社有很多房間,標准間,單人間,多人間一應俱全。毫無疑問,我要了一個最便宜的床位,價格是二十五銀子每天。雖然是多人間,可是裡邊一個人也沒有。所以說我花了最少的銀子竟然還住進了最好的房間。哈哈,這讓我不由得興奮了一下。

收拾好行李,按照那個旅館服務生的介紹,我打算今天下午就在城裡轉轉。

首先我要去的第一個地方當然就是旅店旁邊的翠湖公園。翠湖在城市正中心,好像城裡所有的建築都從這裡往外擴散。它是昆明比較主要的一個公園,就像北京北海公園一樣。不過不一樣的是進入翠湖不要錢,而且這個季節裡有很多的叫做“紅嘴鷗”的鳥。我去翠湖的目的就是要看看這傳說中的紅嘴鷗。每年冬天,這種來自西伯利亞的候鳥都會到昆明過冬。總數大概有幾萬只。因此一到冬天,翠湖就成了人們爭相前往的地方。剛才在找旅社的時候我就隱約看到紅嘴鷗了。這下我一出大門就徑直向公園走去,沒拐什麼彎,兩分鐘我就到了湖邊。湖面不大,卻有壯觀的景像。幾千只雪白的紅嘴鷗有的在水面上嬉戲,有的成群結隊在半空中飛來飛去。

湖畔有很多人。擺攤的也不少,大都賣鳥食。一塊錢一份的小面包,撕碎了喂鳥。隨便拿了一份鳥食,我興衝衝的跑道欄杆邊,撕下一小塊面包就往湖面上撒。本來在水面上悠然自得的鳥兒一看見有食物過來,立馬進入了緊張與興奮的狀態,爭先恐後的向那小面包渣撲去。不一會,一個肥大而且健壯的紅嘴鷗就搶到了這小塊面包。生物界優勝劣汰的規則在這裡又一次上演。看著那些鳥認真的樣子還真有一點好笑。就像人一樣,平時總是一幅樂呵呵的樣子,到了真正關鍵的時候,才顯出一個人的本質。

喂了一會兒鳥,才感覺到自己也應該去吃點東西了。原來從下飛機到現在,我還一點東西都沒吃呢。順著翠湖公園外邊的馬路往西走,然後拐上人民路,接著往西,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從這裡往南的一條路叫做正義路。這正義路是昆明的商業步行街,就像北京王府井。路邊店鋪林立,生意興隆。好多大型的購物中心都在這,還有很多時尚消費場所。不過我這種人對於這種大都市的繁華是沒有太大興趣的。走馬觀花的沿著這條街走,然後無意中拐進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巷。

小巷裡的景色又不同了。順著往裡走,漸漸離開了繁華的商業區,轉而進入了古樸的民居。小巷兩側是土搭的房子,別有一番風味。也許這才是我渴望得到的那種純樸的文化美感。

巷子裡有家老字號飯館,叫做騰衝大救駕,賣的是炒餌絲之類的東西。餌絲就是把米軋成粉然後揉到一起做成的一種吃的。相傳當時明朝最後一個皇室後裔(忘了叫什麼了)在雲南自立為王,受到吳三桂的追擊,逃到了騰衝。一行人又困又餓,找不到吃的。這時不只是誰發現當地人吃一種炒餌絲,便要來一碗給皇帝。皇帝吃完後贊嘆不已,自此炒餌絲得名曰“大救駕”,因為皇帝靠這個逃過了艱難的一劫。我看到這種老字號的店就胃口大開,更不用說這傳說中的炒餌絲還有如此歷史。絲毫沒有猶豫,進去就要了一份“大救駕”。嘗一嘗果然口感不一樣。嘻裡呼嚕吃完後,猶覺意猶未盡。無奈肚子已經沒有絲毫空間去享受更多一點的美味。

吃完飯走出來發現自己又回復活力。繼續沿著小巷子走,拐了一個個彎後,發現自己又來到一個市場。不過這回的市場和商業中心完全不一樣。這是一個在小巷裡的花鳥市場。路邊小店裡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花鳥魚蟲和工藝品,可謂玲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這種市場對我的誘惑明顯比商業街大的多。我在這短短一二百米的路上來回轉了好幾遍,這裡看看那裡瞧瞧,感覺其爽無比。

當我終於從花鳥市場走出來的時候,發現已經在這裡轉了兩個小時了。想一想,畢竟在這轉了很長時間了,應該休息一下了。於是我又步行回到了旅社。下午四點多,旅店裡沒有多少人。我在床上躺了一小會。無意中發現院子裡有自行車出租,於是我花了十五大洋租了一輛車開始在昆明市內游蕩。

出發了,首先沿著翠湖邊的小路騎下去,然後拐了幾個彎上了一條大路。路的名字忘了。汗……像我這樣的背包族竟然沒有記下自己經過的地名真丟人~~~在翠湖公園的北邊就是傳說中的雲南大學。我對這個學校沒有啥印像,不過前兩年的馬家爵卻讓這個學校的名字在互聯網上頻頻出現。繼續往前走,相繼路過了圓通寺,昆明動物園,東寺塔和西寺塔,還有兩座塔中間的“近日樓”。

不知不覺感到有點餓。看看表已經晚上六點多了。正好到了一個叫做金馬碧雞坊的地方,這裡有一個小吃街。順著香味進去,看到有許多小吃店,主要是雲南四川風味。到昆明我一直想吃一回過橋米線。於是我就順著街找賣過橋米線的店。可是走了一圈,竟然沒發現一個,賣別的米線的倒有不少。打聽了才知道,過橋米線不是小吃,要去正規的餐廳去才有。這裡賣的都是一些風味小吃。算了,既然今天晚上吃不到過橋米線,那就嘗嘗其他雲南美味吧。走進一個裝修別致的小店,要了一個這家的特色菜“豆花米線”。本來以為豆花米線也是一種比較好吃的米線,可是等我真正吃到它,才發現自己要錯了。這麼說其實並不是因為這個傳說中的豆花米線不好,而是因為它太辣了!我吃著吃著就快不行了,不停的伸出舌頭,拿起杯子往嘴裡灌水。看得周圍的人都覺得好笑。這小子真沒用!呵呵~

咽下最後一口這頓我吃過最辣的米線後,繼續騎上自行車往前走。在昆明我明顯感覺到了時差。晚上六點多黃昏降臨在這個城市,而這個時候北京早已被夜幕籠罩。果然是南方和北方,西部和東部的差別啊。再繼續走,上了環南路向東,然後拐到北京路往北,接著上到環城路,一直走到人民路西口,最後順著人民路往東回到了翠湖畔的旅社。

也許是北京太大了,讓我明顯感覺昆明特別小。看著地圖上相距很遠的距離,竟然騎車用不了一會就能走完。昆明的路況不是特別好,而且正好趕上上下班高峰,街上車水馬龍。這種上下班的擁擠我在其他城市見到不少,著實讓人煩悶。昆明也沒有例外,就是那種典型的堵車,擁擠等,馬路上的人一個個頗有焦頭爛額的感覺。這種東西我見多了,也沒有什麼新奇的東西。不過在路上我卻發現,有許多中學生模樣的女孩,騎著摩托車在車流中穿梭。而相似年紀的摩托男孩卻沒有那麼多。我這種人沒有什麼太多精力去分析這其中的原因,也懶得去猜。就讓我發現的新奇停留在腦海中,當作日後回味的樂趣吧。也許這就是旅行的誘人之處。把一切新奇的事情當作必然,你不必去費心調查這其中的原因。文化起源這種東西的研究是那些專門學者的事情,而我要做的只是去感受它,體會其中的新奇,快樂和美感。張開我的眼睛,吸收那些異域文化,去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去感受它,去認知它,去體會它,去接受它,去欣賞它,就像感受戀愛中的滋味,享受戀人對你的那份感情。這就是旅行,這就是生活。

回到旅社已經晚上八點多了。一個熱水澡後讓我完全放松了下來,也洗去了一天的疲勞。給北京的父母和西安爺爺奶奶打電話報完平安後,我懶懶的坐在大堂的沙發上,在柔和的燈光下聽著柔和的背景音樂,享受這旅途中的一點平靜。

也許是因為在淡季,旅社裡的人並不多。一個女孩坐在對面的沙發上。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一種奇怪想法,覺得旅途中遇到的人特別親切。也許是大家有共同語言吧。呵呵,沒過多長時間我們就打得火熱。她是小白,從上海來的。她是那種典型的戶外女,去年九月份辭掉了工作,拿出了所有的積蓄開始了旅行。到四川,然後去西藏,從藏區再到雲南,一路去了九寨溝,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梅裡雪山,香格裡拉,麗江等地方,特別特別爽的轉了一圈。說的我激動無比,最後總結出這個世界永遠不缺少牛人。她也是今天剛到昆明,打算在這裡再呆兩三天然後回上海過年。接著聊了一會,發現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們約好明天一起去西山龍門看滇池,然後互道晚安各自回房間休息。

在床上閉上眼睛,我甜甜的進入夢鄉。一月六日完。

備注:寫了這麼多,終於把我在雲南的第一天寫完了。我還比較慶幸自己在大概三個月後仍然這麼清晰的記著發生的幾乎每一件事情。既然有一個開始我就會繼續寫下去,把我旅途中發生的事情記紀錄下來。這是我今後的寶貴財富,一定要好好珍惜!~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