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D5 5/3 拉薩--布達拉宮
作為拉薩乃至整個西藏的標志,依藥王山而建的布達拉宮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來到拉薩的每個人,都會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去瞻仰,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布達拉宮主樓高13層,主要由白宮和紅宮所組成,這個從外牆的顏色很容易就可以區分出.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寢宮.可惜目前在維修,這次就沒法參觀了.紅宮是供奉神佛及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也是這次主要參觀的部分.這其中安放有歷代達賴喇嘛金身的靈塔由為引人注目.靈塔上下用黃金包裹,外鑲松爾石,紅珊瑚石,綠松石等無數寶石.另外紅宮內還保存有大量的經書,唐卡等珍貴文物.
而留給我們更多印像的確是那些前來朝拜和供奉的信徒,這裡隨處可見轉經的藏民,還有日夜守著酥油長明燈的僧人們,我們無法完全理解他們,但這種虔誠的執著深深的感染了我們,從心底而生敬佩之情.
D6 5/4 拉薩--哲蚌寺--大昭寺--八廓街
到了拉薩,哲蚌寺不得不提及,同樣依山而建的哲蚌寺是西藏最大的寺廟,也是黃教六大名寺之一,最鼎盛時僧眾近萬人,隨著布達拉宮的興盛,如今的哲蚌寺已略顯落泊,不過其建築規模及風格仍使人贊嘆,每到誦經時,可容納上千人的大殿外成堆的鞋子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大昭寺,相比之下,規模小很多.但因為有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入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而成為每個旅行者到拉薩的必經之地.同時作為藏傳佛教最神聖的寺廟,也是所有信徒千裡迢迢一路磕長頭的終點所在,我們也沿著大昭寺著名的轉經道走了一圈,在飛轉的經筒間努力去體驗那種不可言傳的輪回.另外大昭寺的大型藏式壁畫群及漢族風格的金頂也成為藏漢民族和睦相處的像征.
到了大昭寺必然還要提到八廓街(八角街).最初只是一條環繞大昭寺的轉經道,現在已經成為了拉薩著名的小商品集市.八廓街上的鋪子林立.主要以藏飾品為主,天珠,米拉,綠松石,藏刀,藏香等應有盡有.這可是個砍價的訓練場,可惜我不在行,按心理價位使勁殺就是咯.
D7 5/5 拉薩--米拉山口(5021M)--巴松措(3700M)--林芝(2900M)
在拉薩呆了兩天,看了一堆寺廟,今天總算可以換換口味了.去有西藏江南之稱的林芝.車沿拉薩河駛出市區.我們也由青藏線進入了川藏公路.很快翻過了米拉山口,經過了前幾天的考驗,這個高度已經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了.接下去一路都下行,尼洋河也一路向東伴隨,可能是海拔迅速下降的緣故,這段的風景特別秀麗,經過了"中流砥柱",其實就是尼洋河中的一塊巨石.巴松措已經不遠了,不過天空的雲層開始增加,不知道雨中的海子會是怎樣的.
不同於西藏的其它神湖,巴松措完全被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所包圍,這點和九寨的海子有點類似,這個季節湖水綠中透藍,還有巴魚在其中游弋,岸邊還有靈巧的藏香豬相映成趣.一派生機勃勃的景像.這時大雨不知趣的到來,湖上一片霧氣,天色也漸暗,按計劃還要趕到林芝露營.林芝的一夜好雨最終沒能實現我們在尼洋河邊看星星的願望.我們只好在好客的藏民司機尼瑪大叔家過了這一夜,也使我們再一次感受到藏民的淳樸和無私.
清晨雨止,林芝終於露出了她靈秀的面龐.綠油油的田地,飄浮在半山的白雲,一塵不染,真的好像回到了江南.
D8 5/6 林芝 -- 拉薩
從林芝回來,也意味著這次的旅程將近終點.我們都睜大了眼睛,生怕再錯過任何美景.小吊橋,阿沛村被一一收入鏡頭中.拉薩我們又回來了.還是有些感動,但又多了一份留戀.
D9 5/7 拉薩(3650M) -- 成都(500M) --上海(4M)
再見,我們一定會再回來的,在拉薩貢噶機場道別時,每個人的臉上分明寫著不舍.這條神奇的天路,這座心中的聖地.飛機掠過雲層,窗外,一座座雪山緊緊相連接,這就是青藏高原,同樣回蕩在耳邊的還有這樣一首感人至深的詩;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桶,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摘自: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情詩

(布達拉宮--貼個反面的城牆,正面照太多咯)

(大昭寺--主殿漢式金頂)

(紅教聖湖--巴松錯)

(林芝-寧靜的塞外江南)

(青藏高原連綿的雪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