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的第二天,我們安排市區瀏覽。西安老市區被完整的城牆包圍著,蠻有特點的。古城裡的建築也具有古色古香,但可惜一看就知道是新建的。說起老的古建築,就要提到西安的中心點,鼓樓和鐘樓了,我想稍微有點文化內含的人馬上就會想起一個成語來“朝鐘暮鼓”。西安市內還有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是—碑林。那可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寶庫。現在收藏有漢.魏.隋,唐,宋,元,明,清諸朝代的碑碣共記兩千三百余件。其中有漢<<曹全碑>>,晉<<司馬芳碑>>,唐<<石台孝經碑>>,唐<<開成石 經碑>>,<<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等歷代聞名的石碑;還有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褚遂良, 柳公權等所寫的名碑.大都陳列在這裡面。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我只知道寫的人大名,只知道中國書法第一人王羲之、以剛盡的字體著稱的顏真卿、還有以草書聞名的懷素等,而不懂書法中的奧妙。關於中國的石碑藝術,為什麼漢晉時期比較流行?還有漢晉時期的書寫方式是什麼樣子的(肯定不是像我們這樣坐著寫的),我覺得也是蠻有意思去了解,只是這個不關本題,以後有機會再寫了。西安的吃也是很有名的,基本上都是回民食品。同學帶我們也去吃了幾餐,味道還可以,特別是燒烤類的,還有就是很有名的羊肉泡漠、百餃宴等。但是對我一個南方人來講,餃子吃不了太多,燒烤覺得太髒了點,而且吃多了上火、不消化。最主要的是我是個喜歡自由的人,在那裡吃飯因為跟同學吃飯大呼同學為“豬頭”,差點引來一陣麻煩,所以覺得忌諱的太多,不自在。有一個晚上,我提出想在西安想嘗嘗正宗的大盤雞,但是來的不是時候,春節的時候好多店鋪不是沒有開門就是很早就關門了,這點讓我們在商業化很濃的城市呆久了的人不大習慣。那天晚上確實為難了我那個好客的同學。她不想讓我們失望,帶我們穿行了大半個西安城,結果還是沒有吃到大盤雞。

(大雁塔)

(昭陵六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