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七月水晶 發表時間 2005-11-22 18:57:34人氣:271[cod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var layer=intr.style;function mOvr(){document.onmousemove=mEvn;document.all["intr"].innerHTML=document.all["detail"].innerHTML; if(document.all["intr"].innerHTML){layer.left=event.x;layer.top=event.y;layer.visibility="visible";}} function mOut(){layer.visibility="hidden";}function mEvn(){if(document.body.scrollLeft||document.body.scrollTop){layer.left=event.x+document.body.scrollLeft;layer.top=event.y+document.body.scrollTop;}else{layer.left=event.x;layer.top=event.y;}}
<script>[/code]趁著記憶還新鮮,趕著落筆這篇文字,好把從張家界帶回來的東西留更久。
相傳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濫殺功臣。張良效法範蠢,隱匿江湖,輾轉到青岩山隱居下來,跟黃石公修行學道直至終老。青岩山由此改名張家界。
飛機到張家界已是深夜,在市區一夜短暫的休息後,趁天色剛亮踏上了去鳳凰的漫長車程。
車出市區,一路山色平淡無奇,路邊田壟、農舍並無任何特色,令我幾乎懷疑自己此番出游的選擇是否英明。然而,鳳凰還是突兀而又優雅地出現在了這段旅途的終點。
古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石砌成的城牆佇立在岸邊。穿過橫跨在沱江之上的虹橋在對岸回望,可以看見岸邊不少人們正在洗衣,木槌和石塊撞擊的聲音隨著水波蕩漾開來。
鳳凰的水真美,真的美。水面下一寸淺處即是水草,密密匝匝的水草溫順地向水流的方向伏著。整條河水,猶如一脈純綠,在兩岸土家吊腳樓之間,靜靜地流淌著、延伸著,間或傳來土家妹清脆婉轉的歌聲,隨著水草的脈絡逐漸飄向遠處。
我和幾個同事一起尋訪了沈從文的故居,沈先生的故宅位於石板小巷深處,兩進兩廂,如同古城靈光閃現的雋永魅力,於是讓我明白翠翠的誕生。
入夜後在古城隨意散步,蠟染布藝、工藝飾品、苗家阿妹的銀飾,琳琅滿目的小商品就這樣一路地延伸過去,飄香的街頭風味小吃使人垂涎。三五成群的的游人與小販使古城在夜晚有了別樣的風致。
第二日的行程是猛洞河漂流。
有了海南萬泉河的漂流經驗,所以一開始就全副武裝組好了准備,套上救生衣,從頭到腳都裹上雨衣,買好打水仗的水瓢水槍,慷慨激昂地上了船。
碰到了水,人仿佛一下子獲得了靈感。風光撲面而來,仿佛有生命色彩的山水畫。
這裡的鳥兒和蝴蝶都是一色的烏黑,只在尾部綴著一點奪目的紅或白,隨著上下的飛舞,如同閃亮在山間一簇鮮亮的光彩。
一段平穩的漂流之後,總是要迎接一陣驚心動魄的搏擊。上下的落差和水域的突然變窄,讓水流猛然之間湍急起來,凸起的石塊激起的水浪一股腦砸將過來,全身都濕透了,驚叫聲、笑聲、流水聲,在兩山之間悠遠回蕩。
上船前大家都准備了打水仗的武器,並且還買了拖鞋,有的還買了皮筋把眼鏡綁住,免得掉水裡。結果兩船相遇的時候,不等我們開始准備就嘩嘩的全潑過來啦,直弓著身子恨不能鑽到水底下了。一場“蓄謀已久”的水仗,在我們的求饒聲中告罄。
“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在張家界隨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宣傳語。據說黃石寨是張家界最大的凌空觀景台,然而我們此行最大的遺憾也留在了黃石寨。當我們登上黃石寨觀景台時,空中飄著小雨,四周一片白茫茫的。 “點將台“定海神針”、“南天一柱”全都藏在濃霧背後,倘若有風,也許還能偶爾露出點崢嶸,可濃霧就像凝固了一般,把奇峰緊緊鎖住。或許,這也是最好的懸念吧。
雨,淅淅瀝瀝地打在樹葉上,一路稀疏地陪伴著我們的下山之路。山下的天氣要比山上稍許晴朗些,從山下看山,倒是群山一覽無余。這裡的山陡峭、險峻,雲霧繚繞之間,岩石就那麼突然聳立在不遠的地方。它們不是習慣裡連綿的那種形狀,而是一條又一條的粗壯直線剛勁有力地昂然挺立著、戛然而止著、錯綜復雜著、層層疊疊著,令人難以承受的奇絕。
黃石寨是美麗的,如果說它美在陽剛、美在雄渾和廣袤,那麼黃石寨腳下的金鞭溪就是另一種風格,它的美在於靜謐與舒緩,在於沉靜和深遠。
金鞭溪全長7.5公裡,於絕壁奇峰間穿行。小溪兩側有茂林修竹,溪水四季清澈、繞峰穿峽。兩峽之間寬不過三、五十米,沿溪而行,千仞高山直逼在行人兩側,溪水在石的縫隙中時隱時顯,在綠色中把藍天白雲、樹林花鳥染成雋永的深綠,在石階上撞出飛濺的水珠與細沫……與其說它是一條溪,不如說是一個精靈,讓雄渾的大山就那麼突然地蔥蘢和朗潤了起來。
若把金鞭溪比作絕代麗人,溪流中間的紫草潭則是她明眸善睞的眼睛。
紫草潭隱藏在碧幽幽的山林中,幽靜、美觀,滌塵去垢一般的清澈明麗。紫草潭水清澈見底,奇峰、綠樹、紫石映入潭底,斑駁陸離,水光鱗鱗,綠影搖曳,望著這一切,頓時忘了勞累,如痴如醉。
最後一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滿,一大早天不亮,先走了名聲在外的“十裡畫廊”,這裡的風景其實和金鞭溪很相似,只是少了周圍的樹木,視野更寬闊了很多。但是我,總覺得更喜歡金鞭溪那種透過綠色依稀顯現的深遠。
天子山的索道也是張家界不能不提的一道風景線。索道騰空直上,周圍山勢險峻,氣勢磅薄,青松滴翠,霧氣氤氳。索道建在大山的峽谷處,腳下都是很少有人踏足的美景,數不清的不知名的奇花異草,名貴樹木遍布山間,蓊蓊郁郁,色彩斑斕,山鳥的鳴叫清脆悅耳、婉轉流暢,使人耳目一新,心氣爽朗,愉快之情難以言表。
最後一站,是號稱“地心之門”的龍王洞。溶洞可謂是洞中有水、洞中有洞、洞上疊洞,穹頂洞壁的鐘乳石投影水面,與水中晶瑩玲瓏的奇石渾然一體,在彩色燈光的照耀下,愈顯絢麗多姿,使人恍若步入龍宮仙境。
下一次旅行,又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我也覺得這篇文字的結尾有些倉促,可工作總是越來越忙,閑暇總是越來越少。
所以,每一次出行,我還是習慣用文字記述下來,把記憶留給自己。
先到這裡,以後慢慢再修改和添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