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六日午夜十二點時分,在飛機晚點兩個小時後,我們終於到達廈門高崎機場。 隨旅游大巴到達市中心的酒店,洗完澡爬上床,朦朧中聽到荷蘭二比一戰勝科特迪瓦,然後進入夢鄉。 十七日一早前往南普陀。一樣是佛門淨地,這兒的建築色彩鮮艷,一派嶺南風光。寺院不大,但游客眾多,香火十分旺盛。我受到同伴的影響,也請了一支香,對著一眾大大小小的菩薩羅漢鞠躬跪拜,心裡不敢明目張膽地許願,因為怕日後還願麻煩,到底不夠虔誠啊。 出了南普陀,導游就帶我們直奔大名鼎鼎的鼓浪嶼。坐渡船大約五分鐘就靠了岸。島上沒有平直的東西或南北向的大馬路,有的是一條條蜿蜒在一幢幢老洋房間的小路,依著山勢衍生出去。正午的烈日透過枝葉繁茂的榕樹或是其他不知名的綠樹,灑下了一路的斑斑點點。粉色的曼陀蘿和火紅的鳳凰木在枝頭恣意地炫耀。並沒有想像中的咚咚的鋼琴聲,有的只是知了在濃蔭中一迭聲地叫著,更襯得夏日的寂寥和慵懶。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半山腰的鄭成功紀念館。聽導游介紹鄭成功的生平事跡,說到他殺兄奪權,不由感慨自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成敗論英雄。用不了多久,我們到達了鼓浪嶼的至高點-日光岩。光禿禿的岩石上站滿了人,密度比南京路有過之而無不及。往下眺望,紅牆黛瓦的老洋房密密的擠在一塊兒,沒有章法,不分彼此。 吃午飯已經是下午兩點半,團隊餐一如既往的乏善可陳。飯後離開鼓浪嶼,我們一眾被導游帶到了茶莊。喝著這些異香異氣的茶,聽著小姐的殷勤介紹,心裡不由納悶,茶葉種植如此及,以至於所到之處皆出產“上好茶葉”。喝茶的時候,眼皮不住的打架。抬眼看看其他人,每個人臉上都烙著因睡眠不足和舟車勞頓帶來的疲憊,於是打道回酒店。在洗去了一身的粘粘的汗水後,晚飯時間也到了。 晚飯後照著導游的指引來到當地人的小飯館,叫了一份煎蟹和一瓶啤酒。煎蟹是當地美食,把海蟹一切為二,在切面抹上生姜和調料,整個蟹再抹上油,煨著小火慢慢煎烤。端上來就覺得香氣四溢,吃著也覺得滋味鮮美。價格要比預計的貴,一斤六十五元,我們要了兩個螃蟹,有兩斤重。因為才吃過晚飯,兩個人吃著覺得也足夠了。 十八日的行程因為意見不同在前一天晚飯的時候改了又改,商量下來最終決定一早所有人一起去胡裡山炮台,炮台參觀完就自由活動,或者出海去看大小金門島,或者去廈門大學,或者逛街等等。我們一行四個人選擇去了廈大。打的到了前一天去的南普陀,隔壁就是廈大。出租車停在廈大的芙蓉湖邊。芙蓉湖據說是人工開鑿,周圍平緩的草坪上種植著榕樹,椰樹,棕櫚樹,鳳凰木等各色樹木。最喜歡鳳凰木,瘦瘦高高的樹干,頂端羽毛狀的綠葉,以及綠葉上盛開的一叢叢火紅的小瓣花朵,顏色熱辣,十分出跳。芙蓉湖邊除了教學樓還有學生宿舍。正對著芙蓉湖的一幢宿舍樓是一座頗俱規模的老式洋房,樓房很有些年頭了,紅磚紅瓦,屋檐飛翹,線條十分優美,心中十分羨慕,住在裡面該是多麼幸運啊,真正的樓美景美,相得益彰。現在正是畢業時分,湖邊三三兩兩的學生穿著學士服,還有碩士博士服在照相留念,依依不舍的。更有父母陪著孩子一起來看學校,未雨綢繆的。走過一段上坡路,來到廈大的一個邊門,出了邊門,走過架在公路上的白色弧形天橋便是廈大的沙灘。這兒的沙灘當然比不上海南島的亞龍灣,沙不夠細,水不夠清,垃圾卻不少,但想到沙灘後面是大學而不是度假酒店,看著沙灘上一對對年輕的學生情侶,自然別有一番風味。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在廈大門口的菜市場買的荔枝,又大又甜,水份又多,到底是出產地,東西十分新鮮,價格也很便宜。 這天的午飯是在集美吃的,飯後我們去了這趟廈門行的最後一個景點-鰲園。鰲園的主體是集美的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老先生的陵園。紀念碑一貫的高聳雄偉,其他的建築一如既往的顏色濃烈,綠瓦紅廊,雕刻繁復,這對於習慣粉牆黛瓦的我不是很喜歡,倒是鰲園附近的集美中學,坐落在高高台階上灰牆藍瓦的中西合壁的舊式建築十分漂亮。還有從沒見過的石榴大小的小菠蘿,一塊錢一個,十分香甜可口。 再次到達高崎機場是下午三點。這次的到達是為了離開。我手中攥著地圖,希望借此延長我對這個城市的印像,一個已經開始模糊的印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