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天地非人間——黃山游記(三)

作者: 刀鋒2006

導讀我們一邊欣賞著奇松怪石,一邊往前走,偶爾還有小松鼠跳過,就像走在真正的大森林裡一樣。忽然聽到朋友在前面大喊:哈哈!步仙橋!我不由得驚喜,快步走上去,果然,一座小橋赫然挺立在眼前,小橋連接著兩座大山,橋上有石桌石凳,比先前看見的橋要好很多,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看晚霞日落最美的步仙橋了!我們走上去,反復摸著橋欄杆,想沾一點仙氣。橋上有路標 ...

我們一邊欣賞著奇松怪石,一邊往前走,偶爾還有小松鼠跳過,就像走在真正的大森林裡一樣。忽然聽到朋友在前面大喊:哈哈!步仙橋!我不由得驚喜,快步走上去,果然,一座小橋赫然挺立在眼前,小橋連接著兩座大山,橋上有石桌石凳,比先前看見的橋要好很多,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看晚霞日落最美的步仙橋了!我們走上去,反復摸著橋欄杆,想沾一點仙氣。橋上有路標,繼續往右就是著名的夢幻景區以及西海大峽谷了。我們不敢再像昨天那樣耽擱,稍稍休息了一下,繼續出發。接下來的一段路又有點危險,盡管是台階,卻很窄,護欄扶上去搖搖欲墜,路邊有警告標志:懸崖絕壁,注意安全!昨天已經有蓮花峰的經驗,這也就算不了什麼了,不過我們還是很小心,靠右邊慢慢下著。一路的下坡,感覺還是很輕松,再加上鳥兒的伴唱,潺潺的溪水,真好像到了人間仙境。遠處有人大喊,我們連忙回應,這可是從早上出發看見的第一撥人,看來這片景區真的是人跡罕至。來人是早上從北海出發,一路翻山越嶺來白雲景區的,他告訴我們走過這段下坡就要開始翻山了,但是景致非常壯觀,“越往前走越不一樣,加油吧!”他笑著對我們說。朋友咧咧嘴,還要爬山阿!可是為了一飽眼福,我們還是鼓起勇氣前進。果然,一路的下坡把我們送到了谷底,抬眼望去,一條狹窄的小路歪歪斜斜的環繞著山峰伸向天盡頭,天哪,這要爬多久!我和朋友驚呼,深深的絕望從心底油然而生,霎時,我們幾乎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可是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大峽谷的谷底,現在放棄,沒有任何地方能讓我們出山阿,沒有辦法,只有一個字:爬!我們在谷底休息了好一會兒,鼓足了勇氣往上爬,爬的時候也是一步一挨,此時已是十點,烈日當頭,小鳥回家避暑了,溪水聲音不見了,有的只是知了扯著嗓子“熱——熱”,給本來已經精疲力盡的我們更增添了煩惱。就在我們走投無路的時候,前方出現了人影,一隊人說笑著朝這裡走過來,他們是爬山的嗎?怎麼這麼輕松!我和朋友面面相覷。“嗨!加油阿!年輕人爬不動了?看我們這些老頭子,都爬了過來,你們還有什麼不能爬的!加油吧,前面美極了,絕對不會後悔的!”聽到了這樣的鼓勵,我和朋友笑了,腳下又有了勁,快步向前爬。其實爬山的時候,你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旅伴,他們的鼓勵往往能使你疲勞全無,信心倍增。這段古棧道,於懸崖絕壁無人跡處開拓,蜿蜒曲折、依山就勢,造就出許多幾可亂真的景致,雲梯般的石階是仿造中間鋸開的松段組成,絕壁處是懸挑的棧道,而欄杆則是仿松柏的枝椏構成,一段狹長的隧道形成了黃山最大的一線天,建設者們還在行道旁或頭頂上創作出海獅球等景觀及許多觀景台,達到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統一。站在觀景台,遠望走過的路,狹窄的棧道隱藏在雲霧中,巍峨的山峰屹立在白雲間,氣勢宏偉壯觀,果然是這裡風景獨好啊!邊走邊看,邊看邊走,我們爬到了峰頂,走過一線天,眼前豁然開朗,我們已經走到排雲亭了,這意味著已經走出白雲景區夢幻景區,來到了西海!站在西海排雲亭,俯瞰白雲大峽谷,浩瀚無垠、莽莽蒼蒼、深不見底、氣勢恢宏,那峰巒、那溝壑,經過天然造化,排列組合,呈現出“千峰劃然開,翠螺呈萬狀”般的壯闊之美。如果說剛剛在峰巒之中,溝壑之內仰視摩天群松,近看松石花徑是秀麗,那麼現在排雲亭上,峰頂之巔俯瞰浩浩雲海,遠看峰巒疊嶂則是雄偉壯闊了!奇秀,是我們走過夢幻景區的最大感受,這裡的山體不同於前山那樣群峰峭拔、以雄偉見長,而是刀劈斧斫般巨型石片壘積木似地堆積起來,形成破碎狀的峰林,看似有搖搖欲墜之感,其實卻壁立千仞,穩如泰山。而且峰巒林立:石柱峰、石床峰、雙筍峰、薄刀峰、牌坊峰、松林峰,還有無數尚不知名的山峰,圍成一個巨大無朋的空間,既巍峨壯觀,又秀麗奇特。在這裡觀賞,可謂是無處不景,無景不奇,移步換形,如入畫中,令人慨嘆。對面山峰有“仙女繡花”:一位古代的仕女,發髻高聳,手持一花繃,正聚精會神地穿針引線,巧手刺繡。不遠處有“天狗望月”,一只小狗,雙耳尖尖,昂首望天,機警靈巧,惟妙惟肖。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確,走過了白雲景區夢幻景區,我們深深體會到了黃山處處是風景的含義。清幽是夢幻景區的另一大特點,它不像北海、玉屏那樣喧鬧,置身其中可以細細觀賞,慢慢品味:這裡是松林峰,所以奇松遍布、小巧靈秀,或成雙成對,並肩攜手,迎風而立;或成群成片,密密匝匝,形態各異。伴隨著奇松的還有大量的巧石,或立或臥,或仰或俯,或爭奇鬥絕,或遙相呼應,令人目不暇接;松與石又往往巧妙地組合起來,形成一處處絕妙的“盆景”,令人珍愛不已。這裡樹多花多,滿山滿谷遍布綠蔭,或濃或淡,或翠或碧,給這巨幅山水圖打上了一層底色,每當春季來臨,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天女花次第開放,紅白相間,煞是好看。尤其是萬綠層中一點紅、一簇紅,更顯得耀眼,令人流連忘返。走過了白雲景區夢幻景區,黃山的主要景點也就看得差不多了,看時間還早,我們特意繞路去了著名的頑石——飛來石。又是一段上坡台階,經過四十分鐘的痛苦洗禮,終於走到了飛來峰,看到了傳說中的飛來石。飛來石高約12米,重約360噸。下端與山體連在一起。一塊巨石赫然屹立,怎麼看怎麼覺得不穩,但用手推,卻又巋然不動,這就是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吧。導游介紹,飛來石最奇特之處就在於從不同方向觀看,形狀不一,背面獅子峰看像“仙桃”,故名仙桃峰,東面光明頂看又像帆船,座下的一塊巨石如同艨艟巨艦,正乘風破浪,駛向遠方。我想這也許就代表了黃山的怪石吧。黃山是巧石怪石的天然陳列館,爭相崛起的無數巧石在波瀾壯闊的峰海裡,好似一顆顆晶瑩剔透、熠熠閃光的明珠,把黃山勝景打扮得分外綺麗。這些巧石形態別致,意趣無窮。大者石林聳峙、石筍羅列;小者玲瓏剔透,造化精妙,巧中見怪,怪中有巧。有的酷似珍禽異獸,有的宛若各式人物,有的形同各種物品,有的又以歷史故事、神話傳說而命名。像仙人曬靴、仙女繡花等等。黃山峰林中,巧石怪石星羅棋布,遍地皆是。有名可指的就有一百二十余處,它們巧奪天工,妙趣橫生。而且巧石多與青松為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圖畫。這些巧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峰,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它們因以酷似的形態和優美的神話傳說結合在一起,使得個個有畫的蘊含,詩的韻味,可謂形神兼備,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令人心馳神往。黃山怪石有垂直、水平 、不規則紋路,經大自然千百年的風化,經歷了無數次風霜雨雪的洗禮而形成。它們遍布前山、後海、幽谷、峰巒、峰之巔,崖之緣到處都有它千奇百怪、惟妙惟肖的身影。黃山怪石還需要用心去讀,用情去悟,才能發現其潛在美,動態的美。感覺似與不似妙不可言的藝術之處。

離開飛來石,天氣開始轉陰,下起了蒙蒙小雨,周圍霧氣升騰,白茫茫一片,什麼也看不清楚。我們走過西海飯店北海賓館,來到北海景區,往旅游終點站——白鵝嶺索道走去。北海景區位於黃山的中部,以峰為體,彙集了峰、石、矼、塢、台和松、雲奇景,天工的奇妙布局,琉璃色彩變幻,構成一幅幅偉、奇、幻、險的天然畫卷,是黃山的風景窗。北海景區林木似海,名松甚多,還有著名的夢筆生花等景觀,古有“黃山之雄甲宇內,幽秀靈齊聚後海”之句,更有“始信黃山天下奇”之譽。可是因為倒霉的天氣,我們什麼也沒有看到,只在始信峰下留了影。我想以後有機會,是一定要重新走過的。

從白鵝嶺索道下山,只需要八分鐘,八分鐘後我們就出了後山大門,回首遙望黃山,回望走過的路,不禁感慨萬千。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被黃山的秀美景色折服,李白在《山中問答》曾寫道: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好一句別有天地非人間!再見了,這片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總有一天,我會再回來!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