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Dango西藏自駕游(D1-D5) 川藏線 附照片
Dango西藏自駕游(D6-D8) 附照片
Dango西藏自駕游(D9-D10) 附照片
Dango西藏自駕游(D11-D12) 附照片
Dango西藏自駕游- D13 拉薩 附照片
大昭寺眾生相(一)
大昭寺眾生相(二)
大昭寺眾生相(三)
大昭寺眾生相(四)
-------------------------------------------------------------------------
D11 波密-> 八一出波密小段柏油路後進入排龍天險,山體疏松、道路狹窄、坡陡彎急。
夜宿 林芝假日逐日昨天傍晚老張在賓館呆不住,主張去拍日照金山,我說不去吧,Daniel非要跟去湊熱鬧。於是我們兩部車當了一次逐日的誇父。不湊巧,被夕陽映紅的雪山始終只露出一點點,為追求更完美的角度,老張說,“我們再開15分鐘,兜到山的背面去”。事實上我們都低估了一座山有多大。前面出現一處關卡,一幫交警叫我們出示一堆證件,待他們把證件檢查完,天也黑了,於是放棄,打道回府。路邊的交警納悶了,彼此問道:“他們怎麼又回去了?”是啊,我們巴巴的趕去、倒好像專為向他們出示證件一樣。通麥大橋這一天我們5:45出發,披星戴月趕路。原因是經多方確認,這段路因修路會交通管制,只在早上7點前和晚上19點後放行。出波密這段路必定風光旖旎,然而黑燈瞎火,我們只能看見老張的車屁股——開頭是Daniel帶路,但老張嫌Daniel車速太慢,怕誤了七點之限,所以一馬當先。我記得老張曾說“我們年紀大了,不贊成開夜路。”而實際上開夜路他的車速一點不比白天慢。6:30太陽升起來,天很快就亮了。
就這樣拼命趕路,卻遲遲未見關卡,昨晚檢查證件的人也沒出來。我問道:“要不要發短消息打聽一下關卡的特征,否則我們一路趕呀趕呀不敢停車拍照,說不定早就過了關卡都不知道呢?”這時要打聽已經晚了,山裡沒信號。
* 三號車在過通麥大橋[圖]

過這座大橋就有趣了,橋這頭豎個牌子寫著約法三章:每次限一輛車通過,勻速,限速5公裡。如果超速,過橋後有武警守著,有你好瞧的。也許通麥大橋就是所謂的關卡吧。
[圖]三號車在援助江蘇切隊——火點不燃了。排龍天險懸崖邊行車,Raphael神經繃得很緊,我們一個個心裡都打著小鼓。山路上大拐彎很多,而且常伴隨急劇的上下坡,上坡時看見前面好像沒路,到了坡頂才發現緊接一個大拐彎的下坡,也就是說車速稍快就會掉下懸崖。所以拐彎處常常拴個紅塑料袋,仿佛一個個紅色的感嘆號。Raphael說排龍天險每年都不知死多少人。山路窄,如果有來車要會車,簡直不堪設想。不過就是這樣的路況,一輛霸道還是肆無忌憚的超了我們兩部車,藏A牌。當地車可真囂張,過橋前他就處心積慮像加塞。過天險Daniel還在興致勃勃拍video,不過事後回放,竟然全是黑的,原來忘了開鏡頭蓋——可見他還是害怕。好在排龍天險沒開多久就結束了,進入魯朗。Raphael說排龍天險有大約一半的路已經修好。幸運!魯朗石鍋在魯朗吃到石鍋雞,200元/份,Catherine費盡唇舌才讓他打了九折。在西藏吃雞挺貴的。魯朗石鍋是一景,整條街都是“正宗石鍋”、“石鍋王”等小店,競爭激烈。石鍋原產地在墨脫,純手工用整塊石頭鑿成。石鍋裡放入藏雞和手掌參等藥材一起燉,就是石鍋雞。因為加了很多藥材,雞湯看起來黏糊糊的,叫人不敢喝。回想起來,反倒是我們在川藏線上喝到的雞湯都很美味!曾碰到一個深圳車友、懼怕禽流感、一路拒絕吃雞鴨,真沒口福。
[圖]在魯朗碰到的放馬人。“你的馬叫什麼名字?”他靦腆的回答:“她叫卓瑪。”八一八一鎮下屬於林芝地區。內地和沿海城市的援藏資金,大量集中在八一,然而八一好則好矣,卻不是我們想看的西藏。當地的人干淨而與人禮貌的保持距離,學生騎自行車上學,大部分街道和建築是新修的,已經和全國各地發展較好的縣城沒啥分別。
投宿在假日賓館,巨舒服又便宜。服務態度好但反映速度慢,房間內可以上網!臥室巨大,沙發多,一整面牆正適合放投影。 當晚看lost,這是一套劇情松散的劇集,我向來興趣不大。不過卻正適合旅行中的心情。河床越野在八一安頓下來,時間尚早,Daniel就帶著大家到河床上越野。

[圖]遠眺八一鎮,仿佛如夢如煙,其實是工地上在大興土木。
-------------------------------------------------D12 八一-> 拉薩夜宿 東措國際青年旅社
9:30由八一出發,目標:陽光之城——拉薩!
本來9點出發,不過三號車車胎在河床上磨破了,得補胎。魯朗石鍋魚午飯吃的魯朗石鍋魚,好像是誰請客,所以魚的價錢記不清了。但是聽見報菜價:素菜38一盤,野生菌100元一盤。老何發飆了,說你們怎麼不直接搶呢?老板迫於壓力,降價到10元/盤。魚端上來,味道出乎意料的好。老何懺悔道:“不該講價,好吃的東西不應該還價。”老張高度贊揚說:“吃石鍋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川藏線上做生意的多是四川人,來自廣元、仁壽、遂寧等。一路上我的四川話通行無阻,彼此都倍感親切。
午飯吃得舒服,下午大家情緒都很高,紛紛用方言報路況。巴松措陷車[介紹]巴松措 --又名錯高湖,“錯高”在藏語中意為綠色的水,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形狀如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輪新月,長約12公裡,湖寬幾百至數千米不等。最深處66多米。總面積25.9平方公裡。湖水清澈見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黃鴨、沙鷗、白鶴等飛禽浮游湖面。
Daniel 去探路以後,沿上圖的車轍印兜了一圈。三號車覺得這條線路太平淡無奇,決定另辟蹊徑。
“衝啊!”
陷了。

陷車不足為奇啊,反正出來玩總會這樣那樣出點小事故,如果不陷車拖車,就會好像沒玩夠一樣。
[圖]自救:河沙太軟,無法受力,越掙扎陷越深。
[圖]拉壯丁,找了附近的工人來幫忙挖沙。
工人們十分不解的問:“你們把車開到這裡來做什麼呢?”“來玩啊!”我們答道。
[圖]這根木頭後來派了大用場

幾名工人費盡氣力也沒成功,連一號車在拖車時也不幸淪陷。我們叫工人把大卡車開過來拖車,他們卻說要先卸貨,否則一天的工錢就泡湯了。卸完貨再來救我們,談好價錢500元,“你們等著!”他們就走了。我們不能傻等,於是繼續自救。多虧“杭州老男人”經過,他工具全經驗豐富、又熱心助人,兩部車總算先後掙脫出來。這一陷足足挖了三小時! 雖然挖沙拖車,每個人都忙得熱火朝天,不過成功那一刻,大家都特別喘。巴松措[圖]湖邊的六字真言
[圖]洗腳
[圖]抖沙
再翻過一座山,就到拉薩了
憋了一天,Catherine說忍無可忍,要下車找廁所。路邊一所大宅子,她興衝衝去問廁所。主人聞聽,答道:沒廁所。“那你們在哪裡解決大小便啊?”主人用手一指屋後,原來這麼氣派的大房子,也使用大自然公廁呢。拉薩!到拉薩已是夜裡。發短信給Simon說,“怎麼拉薩看來沒有傳說中那麼神奇啊?”Simon回復,“等明天天亮再看。”
晚11點,抵東措國際青年旅社,昏黃的燈光下一個小小的櫃台,幸運,還有標房。走廊裡第一次見識幾十個人的大房間,一個老外在門口洗腳。整個旅社感覺像極了學校宿舍。單間價格便宜,就是床板硬點,叫人無法忍受的是早上沒熱水供應。後來參觀了朋友住的吉日,整個旅館光線控制得很好,很有氣氛。在八郎學、東措、吉日這樣的旅館呆幾天,也許真能認識一堆驢友。因為我們車一到,已經有幾人上來問是不是上海來的了。可惜吉日也不能寬帶上網。所以我們次日就搬去能上網的世紀酒店,其後幾天就一直呆在世紀酒店。
[圖]東措門口是簡陋的留言板,貼滿求旅伴的留言條。

東措房間不夠,三號車改去八朗學。八郎學的接待處燈光幽暗,彌漫濃郁的酥油茶味道,三號車住到八郎學的藏式客房,第二天就搬到東措,受不了那股味。到了西藏,酥油茶得多喝,只有適應了它才會從中受益,也不會為其困擾。
啊,總算寫完了一半路程!車開到拉薩12天,寫游記從上海到拉薩足足花了兩個月——等於精神上又再走了一遍朝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