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04-13青藏游流水賬

作者: haohao2000

導讀20060804-13青藏游記 前言 購物計劃是少不了的,於是購入向往已久的Canon EOS-5D一只(配件一批),Deuter的背包一只(35+10L),Mountain Hardwear的衝鋒衣一件。以上共耗費RMB25K。 經多方協調,我們四人主要裝備有:相機三只(20D、30D、5D),鏡頭六個(其中有一只70-200的“小白”),GITZO三腳架及雲台一套,SONY筆記本一個(主要用於每天的數據傳輸),移動存儲設備兩個(60G的iPod ...

20060804-13青藏游記


前言

購物計劃是少不了的,於是購入向往已久的Canon EOS-5D一只(配件一批),Deuter的背包一只(35+10L),Mountain Hardwear的衝鋒衣一件。以上共耗費RMB25K。

經多方協調,我們四人主要裝備有:相機三只(20D、30D、5D),鏡頭六個(其中有一只70-200的“小白”),GITZO三腳架及雲台一套,SONY筆記本一個(主要用於每天的數據傳輸),移動存儲設備兩個(60G的iPod Video和30G的Creative Vision:M,用於存放照片,也可作為MP4使用),Belkin的數碼音頻轉播器(用於在車上播放MP3)


0804 FRI 第一天:北京——西寧

原本計劃乘坐海航HU7239 2105-2300的飛機到西寧曹家堡機場,結果該航班人滿為患,估計擠滿了和我們同樣心思的游客——既不占上班的時間,也可以充分利用周五的晚上,反正到了酒店就是休息。飛機改在了周五中午飛蘭州,車子到機場接,在西寧住宿。為了保險起見,我周四下午下班後就坐大巴直奔北京,投宿LCC和SJS家。

飯後睡覺,也不興奮,起床後到機場,上海航空的A320,挺新的飛機,三點左右到蘭州天水機場。蘭州距西寧200余公裡,車程約3小時。來接我們的就是去西藏的那輛Land Cruiser 4500,司機姓張。住宿的地點在西寧火車站附近,是個掛牌的三星,叫華德賓館。入住後我們讓司機幫我們找了個吃飯的地方,小圓門,是個回民館,“全國餐飲名店”,挺干淨的。手抓羊肉和烤羊肉串的味道確實不錯。西寧的海拔約2200米。

0805 SAT 第二天:西寧——茶卡——格爾木

今天的主要任務是趕路,因為從西寧到格爾木的距離有近800公裡。其實從昨天的蘭 州到西寧的一段就已經是著名青藏公路了,309國道。今天是沿著309國道繼續西行,我們走的是南線,即從青海湖南側路過。上午10點半左右路過青海湖,由於導游在青海湖有事,所以暫作停留。我是第一次到青海湖,所以很興奮,天水一片,湖邊的油菜花和不知名的紫色的野花遍地,遠處的雪山隱隱約約,非常漂亮。大家紛紛拿出自己的裝備(偏振片開始發揮作用),一頓亂照。

繼續向前的時候,司機換成了LCC,從青海湖一直開到了3817米高的橡皮山口,歷時1小時左右。這是我們經過的第一個比較高的山口,第一次看到了山頂的經幡和藏民的帳篷。由於我到過4300米的高度(九寨溝到黃龍),所以還是沒有什麼感覺。下山的時候我主動要求開車,開了60公裡,到達中午吃飯的地方——茶卡鹽湖。由於平時經常開獵豹,所以對於類似的4500沒有任何陌生,青藏線的路況也好得出乎意料,所以達到100公裡以上的時速並不困難——雖然限速是80。

飯後游覽茶卡鹽湖,青海的四大鹽湖之一,據說這裡的鹽夠全國人民吃200年!采鹽船在幾公裡外的湖心工作,鹽通過小火車來運輸。

然後我們向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南端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進發。歷史上都蘭曾是吐谷渾古王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址。出都蘭縣沿途的風光已經變成了沙漠,看不到半點生命的跡像。ZDL同志要求開車,40分鐘後,由於眼睛痛,被迫中止,我又成了司機,此時看路標,距格爾木140公裡。我已經不再像上午那樣緊張,開起來比較輕松,張師傅讓我直接開到格爾木。這段路讓我明白了青藏線為什麼叫天路,就是通向天的路!兩邊的景色在一小時內沒有任何變化,沒有人,沒有城市,只能看見一條路通向看不見頭的天邊,只有偶爾見到的路標證明了我們還是在前進。

晚上6點多到達格爾木,全程收費5元!這也就是在青藏高原!由於可可西裡歸格爾木管轄,所以格爾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市,海拔2800米。格爾木是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我們住宿的酒店是格爾木大廈,就在格爾木火車站旁邊。新的青藏鐵路,即格拉段就是從這裡出發,於是我們跑出去照相。車站並不大,也不新,但是很重要,所以我們就把它照得很雄偉。

晚飯時見到了同行的另外兩人。另一輛車是日產的帕拉丁,挺新的,司機姓肖。晚飯後回酒店,LCC和ZDL開始有不適反應,聽起來像中暑。

0806 SUN 第三天:格爾木——納赤台(昆侖神泉)——西大灘(玉珠峰)——昆侖山口——索南達傑保護站——五道梁——沱沱河鎮

早上8點出發後就開始往上爬,由於人員的分配問題,我主動要求坐那輛帕拉丁。在車上時,相機設成快門優先,1/500秒,亂拍無數照片。沒多久就到達小鎮納赤台,海拔3700米,看了昆侖神泉。再向前,到西大灘,海拔4195米,路邊就是巨大的草甸,草甸後面就是玉珠峰。玉珠峰很壯觀,以前從雜志和網絡裡看過照片,雖然有心理准備,仍然覺得很震撼,連綿的那麼一大片。

上午11點左右,到達海拔4767米的昆侖山口,這是我到過的最高的地方了,胸口開始發悶,呼吸也急促起來,走路就像慢動作,高原反應開始顯現。自然少不了一番拍照,重點要突出表示高度的那幾個數字。此處還立有傑桑•索南達傑的紀念碑。青藏鐵路就在幾十米外的路邊,於是我們都走到了鐵軌上,紛紛在青藏鐵路線上照相留念。由於地處永久凍土層,鐵路線兩側的隔熱棒整齊地豎立。

沿途又經過了不凍泉和索南達傑野生動物保護站,看到了受傷後送到這裡救治的藏羚羊——是用鐵柵欄圍起來的。藏羚羊真是一種美麗而高貴的動物!我們都為保護藏羚羊捐了款。保護站的門口養著一只藏獒,看上去年齡不大,但是凶猛,保護站的工作人員讓我們離它遠點,鐵鏈子不一定拴得住它!所以我們只好用起長焦。保護站的後面就是一個小湖,邊上是草甸,遠處是雪山,絕對的美景!青藏鐵路就在路對面幾十米的地方,下面設計有為野生動物遷徙用的通道。

午飯的地點是五道梁,海拔4600米。路上LCC的“小白”打到了野生的藏羚羊和野驢。五道梁是青藏線上最艱苦的地方,由於土壤含汞,地表幾乎沒有任何植被,氧氣極其缺乏,含氧量似乎只有海平面的40%。LCC和ZDL出現了明顯的高原反應,頭疼、惡心、腿軟,幾乎一口飯都沒吃下去。我也頭暈得抬不起來,可是吃了幾塊水煮的雞之後,好像症狀就緩解了——可能是太餓了,血糖低造成的!沒出息啊!

午飯之後,上車就開始睡覺。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的時候,發覺心跳得厲害,感覺高度肯定在上升,問司機,答4700米,我說不對!邊上有牌子,下去看看。竟然已經到了風火山口,海拔達到了5010米——第一次突破5000米!人一下子就醒了,下了車,小心翼翼地踱步,到了風火山口的碑前,迅速地照了張相就上車了。從照片上看,地表是紅土,基本沒有植物,由於空氣稀薄,天看起來很藍,雲很低,似乎有些雲都已經在山的下面了。旁邊就該是青藏鐵路上著名的風火山隧道了!

青藏鐵路確實壯觀!為了減少對生態的破壞,青藏鐵路一直和青藏公路基本並列地前行,所以我們也就能近距離地瞻仰這項宏偉的工程奇跡。怎麼形容青藏鐵路的偉大都不過分,不過身臨其境才最有感觸!

我們到達住宿的目的地——沱沱河的時候已經是晚上6 點了。沱沱河海拔4700米,我們住在了號稱最高檔的“沱沱河賓館”——沱沱河邊的一排小平房。一進去,先前喊著晚上要照星星的LCC和ZDL就倒在床上了,LCC發生了嘔吐,ZDL頭痛得不可控制,但是他們都堅持沒有吸氧。我們的背包都是導游幫忙放進房間,自己是沒可能搬得 動了!導游小湯見我和SJS的精神還不錯,就建議我們到沱沱河邊照相。沱沱河就在我們住的賓館的房後,倒是不用走幾步就到了。沱沱河上架著長江第一橋——沱沱河大橋,遠處是長江源,我們就真的只是遠眺了一下。沱沱河的黃昏景色很好,試一下逆光的效果,確實不錯。在沱沱河邊,我還留影一張,笑得頗燦爛,導游直說我和SJS厲害!回去的時候就樂不出來了,就這麼運動量大了一點,我就覺得已經快受不了了,只好走幾步歇一下。比起躺在床上的同志,我已經是好得多了。

這裡沒有電,要靠發電機,晚上只有幾個小時可以供電,我們晚飯後即上床睡覺,早有警告“對一些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不眠之夜,他們要和高原反應作鬥爭。”我也不例外,和衣而臥,聽了整整一個晚上自己的心跳。由於有了時差,早上7點叫醒的時候天還很黑,伸手不見五指。堅持著吃了早飯就匆匆出發了,心想著熬過這個晚上就好過了。

0807 MON 第四天:沱沱河——唐古拉山口——安多——那曲——當雄

人說能在五道梁和沱沱河堅持下來的人,到後面就沒任何問題了。我將信將疑,不過截至當前我的狀態一直不錯,除了在沱沱河的一宿未眠。

從沱沱河出來,就直奔唐古拉山口了。10點半左右到達唐古拉山口,我除了繼續氣喘外倒沒有什麼其他的異常。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m,這是整個行程中離天最近的地方,也是青藏公路的最高點了,留影自然是不能少的了。翻越唐古拉山口後就進入西藏了,我要求開一段車,畢竟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開車的經歷是非常難得的。

帕拉丁並不難開,有了前幾天駕駛4500的經驗,尺寸稍小的帕拉丁的掌握更加簡單。起動後,很快把檔加齊,第一個彎就已80公裡的時速衝了過去。肖師傅的第一反應是“你開得不錯,直接開到安多吃飯吧”。從唐古拉山口到安多大約80多公裡,我也就勝任了。這段的駕駛恐怕是本次青藏行裡最爽的一件事了!原本計劃在4000米左右的地方開個10米就算開過車了,結果竟然一下子開了近100公裡,從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一直開到海拔4700米的安多。

安多是藏北第一重鎮,是拉薩的門戶。我們在安多吃午飯,隨便照了張街景,算是到此一游了吧。ZDL同志第一次吸氧,10分鐘後高原反應大為好轉,已經開始吃飯。飯後繼續向當雄前進,這一帶叫做羌塘草原,顧名思義,草場豐滿。在車上打開車窗,還是用1/500的速度,根本不需看取景框,隨意地按下快門,照出來的照片像不像Windows XP安裝後缺省的桌面?賣給Microsoft會不會也能賺點路費什麼的?

路過那曲,沒有停車,繼續趕路,時睡時醒,傍晚的時候到達當雄,此時距離拉薩就只剩120公裡了。當雄海拔4700米,雖然太陽還沒有下山,氣溫卻已經很低了,為避免感冒,我穿上了毛衣。我們住在金珠賓館,就在當雄兵站的對面。我感覺已經沒什麼問題了,就自己背著行李上了二樓,堅持到房間門口就已經站不住了,只好蹲在地上找鑰匙孔,此時心跳高達每分鐘120下!看樣子高原就是高原,一點也大意不得。以後所有搬運行李的工作就只好由導游小湯代勞了。

0808 TUE 第五天:當雄——納木錯——當雄——羊八井——拉薩

早上收拾好行李,坐車直奔納木措。納木措距離當雄60公裡,需要翻過山才能到,又是5000米的高山。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基本都是在4500米以上的區域活動了,過5000米的山已經是家常便飯——習慣了。

納木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海拔4700m。納木錯的東南部是海拔7,111米,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我們到達的時間是上午10點半,可能是有水的緣故,空氣依然很冷,我戴上了皮手套,至此,我背包裡的東西已經全部利用了!

納木措的湖水藍得已經不真實了,巨大高聳的迎賓石,連綿的經幡直上山頂,天上的白雲如此的接近湖面,湖背後的雪山似乎觸手可及,湖邊的犛牛除了作為風景的一部分,也當成了可以賺錢的道具——收錢的人可都是有證的!

湖邊的地方並不大,拍照竟然花了近兩個小時。

回到當雄吃午飯,下午直接到拉薩了。一路沿著拉薩河前行,河水很清。下午4點多,終於到達目的地。拉薩海拔3600米,綠化很好,能看出花了不少錢。路過布達拉宮的時候感覺很突然,好像一拐彎布達拉宮就出現了,第一感覺是沒有照片看上去那麼壯觀,可能是角度不好吧,反正這幾天有的是時間去看,去拍照。

我們住在東方商務會館,好像是個准四星的酒店,房間裡竟然有制氧機——晚上就派上了用場。拉薩的建築比較舊,沒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都是不超過三層的小樓,臨街的一面都裝飾成典型的藏族風格。透過樓與樓的間隙,能看到後面的建築都比較破舊。路過了幾家很有特色,而且肯定價格不菲的藏餐廳,也沒有記住名字,最終也沒敢嘗試。西藏街上的另一特色就是滿街的4500,比我在中國其他地方看到的加起來都多,而且多數掛軍警牌照!

到了海拔較低的拉薩,ZDL的症狀有好轉的跡像,LCC可是幾天沒好好吃東西了,晚上還是頭疼得睡不著覺,於是用上了房間裡的制氧機,大約2小時,高原反應有了明顯的緩解。

0809 WED 第六天:拉薩/大昭寺/布達拉宮

上午我們被拉到布達拉宮的門前。由於青藏鐵路的開通,每天有6000人進入拉薩,而布達拉宮的門票限制在每天2300張,因此有大量的旅客進不去,可來西藏的人不進布達拉宮怎麼算來過呢?於是大量的游客滯留,旅行社已經不能保證可以拿到布達拉宮的門票,拉薩旅游的項目中也不再含有這一內容。我們是由於國旅總社的關系,而且多花了好幾百兩的銀子才搞到,參觀時間是下午3點半,參觀時間是一小時!所以全天的行程就成了上午自由拍照,午飯後參觀大昭寺,然後參觀布達拉宮,晚飯後再照布達拉宮的夜景。

由於海拔較低,LCC和ZDL兩位同學精神煥發。我們幾個人整個上午在布達拉宮前廣場的各個角度,還有藥王山上的小觀景台充分發揮了各自鏡頭的特點,每人都至少有幾十張的收獲。這下看出它的雄偉了!

布達拉宮的門前有不少磕頭的藏民,我們的裝束很容易地看出是旅行者,所以很多人伸手向我們要錢。原來就聽說在布達拉宮前這樣的事情很正常,所以也預先換了很多小面額的紙幣,每人分發一些備用。開始的時候我們給了一些錢,然後合影一下,後來我們也就發揮了設備的性能——用長焦鏡頭在遠處“偷拍”,效果也很不錯,後來就全都這麼干了。這是長焦鏡頭的第一次正式發揮作用(當然在後來在拍南迦巴瓦峰時也意義重大)

用一個上午的時間來拍這麼一個建築,有點太“專業”了。中午吃飯,導游勸我們喝點酒——我們全程是自覺戒酒的,畢竟這麼高的海拔,不喝酒都頭暈!不過我還是嘗了一小杯拉薩啤酒,ZDL也喝了一個杯子底的啤酒。拉薩啤酒很淡,似乎比百威還淡,有點甜,應該說啤酒還是不錯的,但我還是有一點頭暈的感覺。

飯後去參觀大昭寺,主要是因為上午11點半以前大昭寺不對游客開放,只對那些朝佛的藏民開放。後來我才知道,那些一路長磕到拉薩朝佛的人們的終點不是布達拉宮,而是大昭寺!寺內供奉著由文成公主進藏時一起運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金塑佛像,這才是藏傳佛教信徒心中最神聖的東西。大昭寺門前香煙繚繞,香火不斷,不過很影響拍照的視線。進到裡面,我的第一感覺是干淨,還真沒見哪個寺廟能像大昭寺這麼干淨,有人隨時在打掃。上到大昭寺的二樓,基本上就能見到寺院宏偉的建築群,三樓卻是拍照布達拉宮的好場所!大昭寺距離布達拉宮並不遠,在布達拉宮廣場上照的照片肯定都是仰視,在這裡才能看到完整的立面,有了遠山作背景,布達拉宮的雄偉更加凸現。於是我們把70-200的“小白”擰到了5D身上,價值RMB30K以上的設備終於組合在一起了,拍出來的照片也有點意思。只是由於煙霧的關系,色彩感覺不夠銳利。

大昭寺的一圈就是著名的八角街,今天是沒有時間轉了,從林芝回來那天有的是自由活動的時間,購物的事也就先放下了——但是不會忘了!今天參觀布達拉宮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哦!

布達拉宮是歷代達賴的駐地,也是過去西藏政教權力的中心,它分為紅宮和白宮兩部分,紅宮主體建築是靈塔殿和各類佛堂,白宮是歷代達賴喇嘛起居、誦經及處理行政事務的場所。 共13層約117米高。最壯觀的是五世達賴羅桑嘉措的靈塔,通高12.6米,塔身用金皮包裹,耗費黃金3721公斤,塔面鑲嵌各種珠寶上萬顆。宮裡還有些其他的好東西,包括五世達賴喇嘛去京覲見清順治皇帝的壁畫,殊勝三界殿(薩松朗傑)內供奉的一塊用藏、漢、滿、蒙4種文字書寫的“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牌位,還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祿東贊等人的塑像……就是有一條,宮內不准拍照(只允許在有陽光的地方照相),只好買些畫冊日後溫習了。畫冊是布達拉宮內部發行的,外面沒有,印刷精美,自然也價格不菲,很值得收藏。

下午的活動雖然很累(布達拉宮100多米高,在海拔3600米的地方,自己爬上去,能不累嗎!),但是大家很興奮,尤其是那兩個活過來的人,晚上要去拍布達拉宮的夜景,我自然也不能放過機會。三個人晚飯後又回到布達拉宮廣場,LCC架起三腳架,ZDL用上了鏡頭的廣角端,我就替他們背著攝影包。他們采用的是低ISO,長時間曝光,我不習慣用三腳架,就調高ISO,手動曝光,效果也不錯。後來,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前的音樂噴泉開了,他們就去照噴泉,我就坐在了廣場旁邊的台階上,很悠閑的繼續試驗不同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和現實最接近的那張照片後來看效果不是最好的,沒辦法,忠實地記錄下來就可以了。回來的路上我們還想去八角街上著名的瑪吉阿米酒吧坐坐,據說到西藏的旅行者很多都會去那裡聊天、交流。結果有人說那裡的路太黑,不安全,於是放棄。

0810 THU 第七天:拉薩——達孜——林芝

今天的行程是到林芝。林芝在拉薩的東部,距離有400多公裡。這條路是川藏公路,國道318線,據說這短短400多公裡有2700多個彎,很有挑戰性,所以司機也就一直沒敢讓我們開。總體感覺,川藏線的路況沒有青藏線好,風景卻又大不相同。如果青藏線景觀可以概括成壯,那麼川藏線則是美。

出拉薩後,高度不斷攀升,很快到達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是川藏線上的最高點,所以成群結隊的游客停車照相,好歹也5000多米呢!這和青藏線上的昆侖山口、風火山口、唐古拉山口的情形大不一樣。那些地方自然條件太惡劣了,加上通了鐵路,所以那幾處山口冷冷清清,而這裡的人們還有心思為了爭拍照的地盤打架呢!有本事上青藏線啊!

過了米拉山口,就沿著尼洋河前行了,隨走隨照。尼洋河的水很清,有點像九寨溝和黃龍的感覺,只是更自然些。後來發現,照片照得都差不多,單獨看,哪張都是明信片。一路路過康巴藏的吊橋,在尼羊河谷中的“中流砥柱”處留念拍照。快到八一鎮的時候,去了巴松措小聖湖,湖心的小島上有個寺院,也是藏傳佛教的一個分支,崇拜生殖器,就這比較奇特。

傍晚到達八一鎮,住唐朝賓館。林芝地區是由廣東和福建援建的,八一鎮的建築明顯有現代的特色,加上這裡風景秀麗,如果沒有人告訴,說這裡是廣東的某個縣城一點都不過分。晚飯後,大家開始少量購物,ZDL同志的購買力很強,天珠、綠松石等等買了一批。

0811 FRI 第八天:林芝/魯郎林海/南迦巴瓦峰/色季拉山風景區

林芝周邊的風景都不錯,所以景點也還是比較多,最吸引我們的其實是南迦巴瓦峰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可是據說進入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非常困難,需要很長時間,我們的行程中是不可能包括的。南迦巴瓦峰在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山峰,海拔7782米,至今還沒有被人類征服。由於經常被雲霧籠罩,運氣好的話才可能一見。

第一站是千年柏樹王公園,裡面主要是有一棵2600余年歷史的大柏樹,沒什麼意思,看看就很快撤了。一路繼續沿尼洋河前進,先到南迦巴瓦觀景台,天有些陰沉,南迦巴瓦峰藏在雲海裡,基本看不到,只好用長焦照照周圍的MM。等了二十分鐘,見天上的雲根本沒有運動的意思,那就只有我們運動了。

我們到達魯朗林海觀景台的時候,天開始放晴,太陽也出來了,但是南迦巴瓦峰依舊隱隱約約。簡單合影留念後,大家想在這裡等,直到看見南迦巴瓦。眼看接近中午,肚子也餓了起來,導游建議我們去吃特色的石鍋雞。特色在於那個石鍋,石鍋是墨脫的石頭做的,主要成分是雲母。在魯朗鎮的一個四川館定了一份,需要一個小時以後才能吃到嘴。司機就拉著我們去了前面的魯朗牧場玩。說是牧場,更像適合野炊的公園,有溪流,有草場,有雪山,也有帳篷和吊橋,依舊是藍天白雲。

一小時後回到飯館,看到石鍋雞。石鍋看上去黑黝黝的,估計用了有些日子了,曾經有人想買,開價上千RMB。石鍋已經開了,鍋裡煮的就是一只雞,配了些手掌參,聞起來就已經很香了。於是大家一頓狂“旋”,吃個盆干碗淨,消費RMB320——最香的一頓飯。

回程的路上,猛一回頭,看見雲霧之間,南迦巴瓦偶露崢嶸,急忙停車,換好裝備,“小白”出場,幾十張照片之後,終於將南迦巴瓦收於CF卡中,這才心滿意足地打道回府。晚上在酒店無聊地打“拖拉機”。

0812 SAT 第九天:八一鎮——拉薩/八角街

從八一鎮回拉薩,是原路返回,所以基本沒什麼景點可玩了,就是趕路。在酒店(雪山賓館)放下行李後,我們就讓司機把我們送到八角街——准備“大開殺戒”——畢竟來西藏一次不容易,不帶點有民族特色的紀念品回去實在說不過去。SJS和LCC早就有購置唐卡的意願,這是西藏很有特色的手工藝品,內地是見不到的。一到八角街就扎進一家唐卡店(司機介紹的,不過他和店主似乎也不怎麼認識),店主就是畫師,據他自己說,已經畫了20多年。小店分裡外兩間,按他自己的說法,裡面的是精品,畫一幅要一個月的時間,顏料是天然的,幾百年也不會退色。我們各“請”了一張壇城主題的唐卡,主要的含義是辟邪,保平安。和旅游購物不同,這次我們都沒有砍價,這麼長時間的手工繪制,這麼精細的圖案,讓我們砍價都張不開嘴。後來的事實證明,其他的幾家唐卡店的畫都沒有這家的精致,自然價格也沒有那麼高。

從唐卡店出來也就該吃飯了,大昭寺門前不遠處也有“加州牛肉面大王”和“德克士”,而“德克士”裡竟然也人滿為患,需要等位。吃完了飯就有力氣逛街和砍價了,於是逛起了八角街。大昭寺門前沒有了白天的煙霧,白牆、黑窗、金頂,在藍天白雲的背景下格外鮮艷。我們開始沿著八角街逛商店,忽然發現我們走的方向和其他人是相反的。原來繞大昭寺應該順時針,和藏民繞轉經筒的方向一致。我們的照片上所有的人都向著我們走來。

走到大昭寺背後的時候,抬頭突然看見了“瑪吉阿米”酒吧的招牌,自然不能放過!很小的一個店,上到二樓,大約有不超過10個桌子,能聽到的語言包括英語、法語和北京話。二樓餐廳的無敵街景,的確值得一坐,大昭寺眾生相,足夠讓人看上半天。酒吧每人最低消費45元,只是我們都已經用過“晚膳”了,只想喝點茶,不可能消費那麼多,我們只好撤了。下樓的時候看到有人端菜,是西餐,樣子非常漂亮,難怪有那麼多老外來呢!

我們非常“痛苦”的逆著人流又走回大昭寺的正面。這回吸引我們的是大昭寺前磕頭的人群,那麼多人,那麼虔誠。這裡的人不論性別,不論身份,不論年齡,在身前鋪開一張墊子,對著大昭寺的方向,就這麼一次次地磕下去,虔誠之心誰都會感動。

由於擔心負重,他們都沒有帶相機,於是我的5D加75-300防抖的長焦就發揮了作用。中間還遇到一位喇嘛,和我們聊了起來,勸我們信佛,他們幾個“醉翁之意不在酒”地和喇嘛聊天,我則在外圍“偷拍”。

天色將晚,我們走進了一家叫雅龍(YARLUNG HANDCRAFT)的手工藝品商店,就再也邁不動腿了——裡面的好東西太多了。各種各樣的擺設,飾品琳琅滿目,濃郁的藏族風格。和八角街的那些店不同,這裡的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每種商品只有一件,一看就是精心設計和制作的工藝品。相比而言,八角街裡的東西就是批量化“生產”的“產品”。後來得知,店主的父親是尼泊爾人,母親是當地人,店裡所有的商品都是店主自己設計的,拿到尼泊爾去加工(尼泊爾的手工藝是最好的),然後再運回拉薩,難怪。我看上的是鑲著綠松石的轉經筒,是故意做舊了的那種,他們喜歡的是些綠松石做的吊墜和小掛件。賣東西的是兩個藏族MM,她們開的價怎麼也劃不下來,我們就軟磨硬泡,店裡的客人換了一批有一批,只有我們一直孜孜不倦的砍價,反正今天晚上也沒有其他的安排了,買完東西回去就該洗洗睡了。這時看出ZDL同志的砍價功夫,我們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基本上按照我們能接受的價格買走了一批東西,留下RMB千余元。那兩個藏族MM還唱歌跳舞的,一陣興奮。後來對比ZDL同志的年收入折算的小時收入,發現其實我們“虧”了。


0813 SUN 第十天:拉薩——北京

今天雖然沒有任何行程的安排,但是我們還是本著“生命不息,購物不止”的精神,起床後打車直奔八角街。本人又購置唐卡一幅,然後殺奔昨天的小店。小店剛剛開門,那兩個藏族姑娘看見我們也很高興,又唱又跳,還和我們每個人合影留念。經過一個上午的“精挑細選”,我們又扔下千余RMB才戀戀不舍地離開,匆匆吃飯後就上了車直奔機場。至此,我已經前所未有地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錢,還刷卡若干,最後向LCC借錢RMB200,作為回家的路費,慘啊!

由於SJS和ZDL周一要上班,所以我們選擇了飛機,而沒能坐上青藏鐵路,這是個小小的遺憾,希望以後能有機會補上。拉薩到貢嘎機場的距離竟然近70公裡,要花費70多分鐘才能到。除了蘭州的天水機場,我還真沒聽說過這麼遠的機場呢。好在路上並不寂寞,窗外的風景依舊如畫,只是美景看的多了,再沒了前幾天的激動,相機也懶得拿出來。快到機場的時候路過了拉薩河大橋(全長2000多米)和雅魯藏布江大橋(全長3700多米),中央的一份厚禮啊!

國航的CA4111航班先飛成都,然後飛北京。飛機是空客的A340寬體客機,也很新。上飛機前打開了一瓶礦泉水,由於機艙加壓,飛機起飛時就癟了,拉薩確實還缺氧。飛機在成都降落後就停住了,原來北京的大雨造成了空中管制,只好等。閑來無事,只好拿出相機,照些飛機的內景,“順便”照照空乘MM。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飛機通知准備起飛,到達北京機場的時候已經晚上11點半了,等了40多分鐘的行李,出機場的時候已經是8月14日的凌晨了。從下午兩點半上飛機,一直到下飛機,我們在飛機上整整待了9個小時,看了兩遍《天下無賊》。ZDL安排了旅游衛視的車來接,當領導就是好啊!當晚又回到了海拔基本為0的熟悉的文明社會,住宿在LCC和SJS的家裡。

0814 MON 第十一天:北京(後記)

鑒於長時間胃虧美食,SJS在飛機上就大喊要吃咖喱大蝦。醒來已近中午,簡單洗漱,LCC就開車帶著我去了一個叫“泰合院”的地方,泰國菜,在西北四環的角上,環境巨好。菜的口味也確實很棒,又是全部干掉,三人消費RMB243,推薦。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