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中原
蘇格拉底三大哲學命題:
“WHO AM I?”
“WHERE AM I FROM?”
“WHERE WILL I BE?”
其實只要是個人,一落地就難免有這樣的好奇,蘇格拉底老師只是稍稍歸納了一下這些問題。西方哲學跟中國人的邏輯有很大差別,中國人的思維多在“人”字上打轉,特別注重知行與人際關系,看好功利和實效,規定了很多的綱紀倫常,很篤斷地告訴人們這是什麼、應該怎麼做怎麼做、這樣做了有什麼用處;而西方哲學則喜歡尋求一些本原啊、目的啊、意義啊什麼的虛頭八腦兒的玩意兒,特別在乎知識的可靠性,凡事喜歡問個為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應該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尤其是千百年來冥思苦想“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要去向哪裡?”這樣簡單的問題而不得其解。按照我們的慣性,恐怕又要嘲笑他們所作的無用功,但朋友,當你面臨真正的高山與大海,面臨大自然最瑰麗壯觀的語言,這些問題便會振聾發聵排山倒海般滾滾而來。我一直在想地緣政治學所闡述真是精辟,一個國家的歷史演變、民族的性格特點、文化的風格差異都直接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中國人想事情老是跳不出自身這個圈子,恐怕跟我們的祖先長期只活躍於中原內陸有莫大關系,如果我們的交通能夠更早一步四通八達,如果我們能夠更早一點看到東部遼闊的大海,西部雄壯的雪山,我們的血液裡是不是就會更多一點海洋文明的寬廣、高山冰雪的剛強?
呵,朋友,更早一點出發,如果不曾經歷過大海的洗禮高山的震撼,我們便不會知道這個世界究竟有多美,不會更親密地觸摸到造物的密匙、更近距離地沐浴到真理的光芒。
投奔玉龍
如果不是黑暗的雨的堅持加威逼,我想我可能就爛在麗江曬曬太陽泡泡吧,且過兩天不問世事熏然欲醉的生活,心中還懷有東北胡子一份“不要打擾雪山,遠遠的膜拜”的高尚情懷,多麼令人感動啊。四眼表哥對於雪山可沒有這麼多的人文思考,只是原始地覺得陪我逛街還不如去爬山,哈,出發!
今天納西司機和師傅要去幫鄰居辦婚宴——納西漢子真是勤勞賢惠阿,改由他的夫人(也姓和)陪我們上山。清晨和大姐排隊買了雪山的套票便來接我們,門票加古城維護費加進山費等等每人380。車一上新城的大道便可以遠遠望見玉龍雪山了,明朗的天空,一路的鮮花,我不情願的心便又開始興奮起來,給點陽光便燦爛是我最大的優點。路旁都是出租羽絨服的,人人皆愛紅黃,我偏選翠綠,後來拍出的照片兒證明我在當天的雪地裡那絕對是最出色的一景兒,哈哈。和大姐掐著去玉龍的時間,還順道帶我們去一些沿途的景點,專挑那種又有特色又便宜的地兒,別說還真有眼光,都對我的胃口。和大姐告訴我們這是雪山的守護廟,那是什麼什麼寺,你們只需要幫我進去一下,寺廟根據人流量給我們紅包的,不需要燒香也不需要掏錢,心誠則靈,嗚嗚,兩口子都是好人哪!
這一路最值的就是東巴萬神園了,門票才15元,據說游人都不喜歡去,因為那裡只有一些破舊的“木板板兒”——天哪,你可知這半片山的“木板板兒”是什麼?那是納西祖先最接近神鬼的智者——一輩輩的老東巴的木偶,他們便是龐大的東巴神話體系中的諸神,千百年風吹日曬下來,通身散發出幽深莫測的力場。沿著從地獄到天堂的石刻《神路圖》循序而上,左邊是神域,右邊是鬼城,風過處陰陽兩隔神鬼殊途,其實無論哪個民族,都是把善惡區分作為因果報應的最高法則的。一路聽著納西人大悲大喜大智大勇的神話,我的心裡便更多了一份民族交融的溫暖,雖然穿著不同的服裝跳著不同的舞蹈,但我們的心,放在這玉龍的冰雪之下,都會閃閃發亮。
小導游是個十七八歲的納西姑娘,紅亮的皮膚健康的短發,披著一襲花格子的神服,讓黑暗的雨心亂如麻,義無反顧地跟著她到廟裡接受活佛的摩頂,出來後故作鎮定但神色慌張,一問才知道活佛說他天生貴相,賜給他一個凡人得不到的巨大風鈴,只需捐上400善資便可保全家康樂。幸好黑暗的雨臨危不亂,最後以50元行得善舉,阿彌陀佛,我佛慈悲,發自內心地說這萬神園真的很人性化,比吳三桂他們家寬容多了。
離開萬神園便該去玉龍了,一條專線直達候車站,原來上雪山有專門的車站,專車坐到纜車站,然後再乘纜車上山。天,我倒吸一口涼氣,這車站也太有特色了吧,碧草連天雪水潺潺,洞穴式的候車廳衛生間、東巴木偶做的靠椅垃圾箱,連吊頂都是全手織的納西粗錦,整個兒一東巴文化的博物館嘛!長長的候車時間,我一邊如臨大敵地喝著紅景天抗高原反應,一邊隱隱為玉龍擔憂,過多的游客量會不會成為他難以承受之重?而曾經發誓不打擾雪山寧靜的我今天也成了登山的一員,於心不忍啊。但,既然我們已經望見了彼此,既然有了那目光交彙一刻的怦然心動,我如何還能克制自己那一次長久擁抱的衝動?!
孤獨,高標
是的,我流淚了,在山腳遠遠望見他的第一眼,我就已經流淚了。我從來沒有見過山也可以如此高大,如此莊嚴,如此雄偉,如此——孤獨,是的,如此孤獨。我從來都認為孤獨是一種最大的境界,因為其高度所以孤獨,因為其華美所以孤獨,因為其無悔所以孤獨。不是任何人吵著嚷著就可以孤獨的,在雪山所經歷的億萬年桑田滄海面前,在雪山所見證的白雲之上的鬥轉星移面前,沒有任何人可以輕易號稱孤獨。我不知道你為什麼一定要選擇這樣的大孤獨?遠離繁華無需訴說,堅挺脊梁不屑解釋。我不知道你為什麼這樣決絕。我只是這一路的淚如泉湧。是因為那傳說中高舉十三把寶劍斬妖除魔,還是因為曾無奈砍殺了親生弟弟而悲痛欲絕?不,我想這些都不是答案,神話與故事都不能成就你的大情懷。唯有掌握了真理的先知才甘於忍受孤獨,在劇痛中享受快樂。正是因為你堅守著大自然天大的秘密,所以才如此長久緘默,高高地從雲端俯瞰大地,端詳著將人間一切的善惡美醜收入心胸。是的,在大自然無邊無盡的心胸當中,人類的熙熙攘攘存在消亡真的算不得什麼,任何生命的盡頭,都有雪山在守候。
玉龍,我曾經來過 我愛西部高峻的雪山遠勝於東部柔媚的峰嶺。因為高度,是山之為山的基本品質。
乘車途中便間或看到高山杜鵑,我搞不清楚的是為什麼越往高海拔花兒的顏色越紅?雪山的杜鵑也特別大氣,都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我那個激動啊,一個勁兒地感謝黑暗的雨的固執,呵呵。是麼?我已經在玉龍的懷裡了?是麼?我已經聽見玉龍的心跳了?
終於到了纜車站,天哪,再一次暈倒,這九曲回廊似的排隊陣仗啊,我的玉龍,情何以堪?我的腳步輕輕退卻,我的心卻躍躍欲前。我想我不會打擾你太久,我只上去擁抱你一下就好。
排隊時播放著玉龍的簡介,他屬於雲嶺山系,海拔5596米。由於高海拔的緣故,他是赤道附近唯一有冰川的雪山,一共十三座雪峰組成麗江城堅實的屏障。排隊的人那個多呀,隊伍進行的那個慢哪,中途四眼表哥還鑽出欄杆去上了一次洗手間。估計這旺季一天的游客非成千上萬不可,哎,我的玉龍!
在雙腳麻木前終於輪到了纜車,這是世界上垂 直 跨度最大修建難度最大的纜車線,直上海拔4506米的雪峰。望著腳下的萬丈深淵,我拼命抓著黑暗的雨的手,痛得黑暗的雨青叫喚:“莫把膀子哢出血噠,莫把膀子哢出血噠!”哈哈。
筆直向上,雪山植被的垂 直分布相當明顯,從寒溫帶高山常綠針葉林到亞寒帶高山灌木叢,到亞寒帶高山冰原到寒帶極高山冰雪,玉龍引吭向上,毅然抖落了所有的繁花似錦,斬斷了最後一絲溫柔,只剩下突兀的純粹的黑色山體,以及嚴寒的冰雪冷峻地與宇宙相接。
走下纜車踏上冰雪的瞬間,我頓時被震呆了,一種巨大的敬畏擊倒意識,眼前的壯觀難以名狀:無窮的藍天下陡然聳立著三座鐵黑色的巨峰,巨峰周圍空無一物,雲海下面便是萬丈深淵——此景只應天上有。比之若螻蟻般的我心中先是恐懼,莫名的恐懼,在這種龐大的力量面前,我雙腿一軟便想拜倒,這一刻我理解了藏傳佛教的長拜儀式,五體投地中是那樣的虔誠懺悔,是的,面對著自己遠遠無法把握的威嚴,我們真心懺悔人性中所有渺小的為惡的一面。繼而是柔情,這種刻骨的溫柔幾乎把我的心髒扭曲,痛楚地彎下身來,自來大豪邁者必有大柔情,以你如此的堅強如此的偉岸還有什麼不能庇護不能訴說?我分明感受到了你最寬容最溫暖的懷抱,這一刻,我像一個無辜的孩子,在你的懷中貪婪地享受那種最大的安全最甜蜜的呢喃。
不知是紅景天起了作用,還是我的身體足夠強壯,或者根本是我投身入你的願望太過熱烈,我沒有高原反應,但我也沒有非要再登上最高峰。因為我看到你邊緣滴落的冰雪,游人過多,你堅強的心髒也開始流血。我還看到雪地裡有人扔下的煙頭和嚼過的口香糖,我將它們一一拾起,並對於這種行為保持了像你一樣的沉默,大自然不負我而我終負自然。
很快我們便決定下山了,又開始了回廊似的排隊。排呀排呀,終於要上纜車了,我再也忍不住跳出隊伍,不顧四眼表哥和黑暗的雨的喝斥,我只說我忘了拍一張照!其實,至今都無人知曉這個我重返的秘密,我急匆匆地跑回玉龍,只為了完成那一個暗許的心願,我擁抱了他!我撲在玉龍的身體,扒開冰雪,用臉頰貼向了他冰冷的面龐!但此刻,我分明感受到了他火熱的胸膛!這一刻,眾人都消失,這一刻,天地都為零。
幸虧我一閃念的勇氣,幸虧我重返了山頂!否則,我將遺憾終生。因為,我終於真正完成了一次和雪山的心靈交替,玉龍終於真正走進了我終於真正走進了玉龍的心底!於萬千人中他會永遠記得,有一個我曾經來到過,這,已經足夠。
或許這世上還有很多更壯美的雪山,或許我還會去很多山腳仰望,但永恆只有一次,因為玉龍,我第一眼看見了他。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近來各種選美活動頻繁,對各地景觀也開始了排名打分。正如《中國國家地理之選美中國》所嘆息:所評選出來的的高山、峽谷、草原,竟然找不到人來領獎。是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當人們為東西部景點的傳統排名感到不公時,當人們爭論中國的河山有沒有外國美時,群山無言,大地沉默,山河不會因為人們的評論就不美,天地也不會因為人們加予的幾個頭銜而動容。
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寬廣,自然到底有多神奇?就是我們祖國的1260萬平方公裡,由於受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幾億年的擠壓,形成了異常復雜的地質結構,十分多變的地形形態,囊括了全球大陸地殼所有岩石種類、所有地質構造類型以及所有地貌地形,自西向東,從南到北,可以說美不勝收、美輪美奐,所謂地大物博一點也不誇張。東部的婉約西部的雄壯,內陸的人文邊緣的自然,高山的巍峨峽谷的跌宕,大江的澎湃大海的咆哮,草原的豐美大漠的蒼涼……等等等等,我始終忍不住呼喊的是一句:“我愛你,中國的河山!”
但我更愛的,是邊緣的天然和雄壯,更敬畏的,是生活於那片大壯闊心中有神靈的樸素的子民,因為從那裡,我知道了,我,從哪裡來。
——滇行記終

(東巴萬神園)

(奔向玉龍)

(孤獨,高標)

(長久擁抱,愛上一座山。)

(億年寒冰,低緯度唯一的冰川,游人不允許接近,否則會加速冰川的融化甚至引發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