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麗江幾天,在海拔2400米並沒有什麼高原反應。在最後一天決定上玉龍雪山。上山可以坐索道,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也可以騎馬上山。我們選擇後者。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二次騎馬,第一次是在拉市海,兩天前。雖然有過騎馬的經歷,可畢竟這次要從雪山底下騎馬到4900米的犛牛坡,心中不免有些擔心。 這匹馬比兩天前的那匹滇馬更高大,我爬上去有點費力,而且馬夫也不如上次的和善。居然沒走幾步就把韁繩交給我讓我自己控制,他則走在馬的後面。我的心中更害怕了,接下來的六個小時該如何熬。 我和馬夫一路走一路聊,希望和他多溝通,多交流。原來每匹馬都有自己的個性,這匹馬就非常好強,他不喜歡有人走在他前面,一旦馬夫走到他的旁邊,他就用頭往後伸示意馬夫靠後。而且他還非常饞,走著走著,就要停下來吃草,喝水,滿山遍野都是他可以吃的。 我們走在原始的山路上,一路都是泥土和碎石,越往上走山路越陡峭,漸漸的,我們可以俯瞰整個麗江地區了,沿途有各種叫不出名字的植物,色彩很豐富,黃的,綠的,紅的,褐色,白的,真想拿出照相機把這一切記錄在cf卡上,可是人在馬上,不方便,還是把這一切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吧。旅途中除了記錄,更要去感受。再往上走,感覺到白雲觸手可及,天是那樣的藍,藍得那樣純粹,這世界竟然有那麼藍的天,滿眼的藍天白雲,滿眼的高原秋色。 翻過一個山頭,來到殉情谷,據說這是拍電視劇一米陽光的地方,我們在這海拔3000多的地方解決了午飯,一路走來,這是唯一一個有人煙的地方,搭了一個工棚,我們吃了方便面(10元)和羊肉蘿蔔湯(15元),還有一個烤土豆(2元)。吃完了身上感覺熱乎乎的,能夠抵御寒風了。 馬夫告訴我接下來的路更難走,而且上山容易下山難,說有的地方會很恐怖。我很猶豫是否要再次登高。看到從上面回來的人,好像英雄凱旋而歸,有人說非常值得,有的說後悔。最後還是朝著更高的山頂進發。 路確實越來越難走,我們走在崎嶇的小道上,還不時地出現兩馬交彙,馬真是聰明的動物,不會相撞,而且每一腳都踩得很穩。終於,我們來到了山頂上的一馬平川。在金黃色的草甸上鑲嵌著大塊大塊的雪。對面的山頂上也有厚厚的積雪,那還是處女峰,我們可以平視她了。 登上4900米的高原上,那是一種征服的感覺,收獲的感覺,滿足的感覺,是付出艱辛以後的喜悅。無限風光在險峰。 下山的路我走得特別踏實,馬夫以為我會害怕,害怕是因為不知道前路有多崎嶇,心中裝著未知數,在原路返回的時候遇到上山的游客,我也成了英雄。 不知坐索道會看到怎樣的風景,不過這條道還是讓人挺滿足的,而且由於海拔是一點一點上升沒有絲毫高原反應。山路的崎嶇還是在我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