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北印度的足跡]一、瓦腊納西的恆河水

作者: newnewnewnew

導讀穿行在北印度的足跡印度是亞洲國家裡我最向往的地方,雖然來之前,簽證讓我頭疼,更有人絮絮地說,印度是如何髒、亂、差,如何有滿地的牛糞,還有神牛自由行走,印度的食物如何讓吃不習慣等等等等。但即便這樣,仍掩飾不住它在我心裡的光芒,正如我後來在曼谷遇到的一個美國女孩子跟我說的:“那裡太不同”。那些的美好建築,還有印度獨特的人文,正是我此行 ...

穿行在北印度的足跡印度是亞洲國家裡我最向往的地方,雖然來之前,簽證讓我頭疼,更有人絮絮地說,印度是如何髒、亂、差,如何有滿地的牛糞,還有神牛自由行走,印度的食物如何讓吃不習慣等等等等。但即便這樣,仍掩飾不住它在我心裡的光芒,正如我後來在曼谷遇到的一個美國女孩子跟我說的:“那裡太不同”。那些的美好建築,還有印度獨特的人文,正是我此行最盛大的喜悅。

一、瓦腊納西的恆河水

印度教徒認為:居住瓦腊納西(Varanasi)、結交聖人、飲用恆河水、敬奉濕婆神是人生四大樂趣。瓦腊納西,正是我印度之行的第一站。

從尼泊爾到印度,有很多線路可以走,我們選擇了25小時車程的瓦腊納西。先是一夜大巴,早晨五點到達一個叫Sanali的地方,換票,辦出入境,到對面換了去瓦腊納西的車。車很空,司機以瘋狂的姿態開車、摁喇叭,這種風格延續了一整天。他想吃飯時,就停下來買吃的,乘客反而不敢下去,惟恐他什麼時候回來了就一路絕塵。

終於、終於,在疲憊的25小時後,我們達到了瓦腊納西。我們選擇了一個叫Leela的Guest House,這是GRACE的朋友年初住過的地方,能看到恆河的日出。把自己洗干淨以後,我終於見識了盛傳的“印度房間裡會有十幾種不同的昆蟲”,片刻,床上就看見了兩種,真讓人心裡發麻。聽說有人在印度呆了五天就逃回了尼泊爾,我知道自己不至於這樣,雖然我高度懼怕蟲子,而且一路看到極高密度的人口、很差的居住條件,但這裡作為佛教發源地的意義和其它城市裡經典建築讓我極端向往、著迷。

我們的房間很小,只容一張大床,倒是有獨立的衛生間,一晚250盧比(我們人民幣換美金再換盧比,相當於1:5.6的彙率),去頂層露台往下看,恆河水就在下面嘩嘩流淌。

恆河(Ganga River)是印度的聖河,很多信徒千裡迢迢趕來,用恆河水灑身,早晨的晨曦裡,更是許多人在這裡沐浴,他們要用聖水洗淨人世間的塵埃。

白天,我們穿過長長的街,街道的擁擠和炎熱是我在9月底10月初的尼泊爾所沒有體會過的,這種炎熱和擁擠讓我瞬時間感覺有些無所適從。我是個地道的北方人,我幾次在中原和南方長時間生活都會生病。而印度,在它的街上,我有種要昏厥的感覺。不是吃苦耐勞與否,我同樣沒有潔癖,僅僅因為當時覺得身體吃不消。

在街邊找了個攤位吃早飯,是一種類似肉包子的東西,放在樹葉做成的小碗裡。其實吃之前就看到了一只蒼蠅,我很坦然又悄悄地把它挑了出去,然後開吃,可惜吃了2口就吃不下去了,因為放著黃色的辣椒,我是不吃辣的。等他們吃完了我才告訴他倆我的碗裡有只蒼蠅。

然後去了幾個廟,包括貝拿勒斯印度大學內的New Vishwanath Temple(新印度金廟),聽說它是模仿Vishwanath Temple(印度金廟)建造,後者有個880公斤黃金鑄的頂,但非印度教徒無法入內。New Vishwanath Temple則可以進來,只是要脫鞋。它很新,但仍有一些很美的細節設計。

在貝拿勒斯印度大學走,一路綠樹如蔭,雖然天氣真正悶熱,但我仍然能夠靜下來。我喜歡這樣的環境,它讓我覺得印度還不那麼擁擠,女學生們穿著民族服裝走來走去,她們美麗的面孔是大學的一道風景線。

後來去了印度金廟,果然不讓進,就沿著恆河邊走了回去。晚上去劃船,從我們的樓下到他們徹夜狂歡的地方,再到火化場。狂歡的舞台盞盞明燈,而火化場也是24小時高高的火光,人們平靜地看著骨灰撒入恆河。在這裡,死亡不是悲傷的事,而是最幸福的歸宿。

船劃回來的時候,河水中漂起無數盞燈,類似中國的蓮花燈,我突然覺得,其實在瓦腊納西,只要仰望恆河水足以,它們的水面上積攢了無數信仰,托起無窮盡的時間。

瓦腊納西有全印度最著名的紗麗,紗麗是印度女人日常穿著,也是國服。它是一塊長7米寬1米的布,不需一針一線,即可穿到身上。我在一家店內花1200盧比買了一塊紗麗,寶藍色,有金絲線的修飾,我對它一見鐘情,無法抗拒它的美麗誘惑。

回到住處,房間依舊高溫,蟲子依舊在屋裡散步。我剛躺下,就覺得睡褲裡有東西在動,我一伸手去抓,出來一只類似瓢蟲的黑色小蟲子,我驚惶大叫,把它揪出扔掉。加武就問我和GRACE:“你們會提前離開印度嗎?”我反問了一句:“為什麼?”他說:“因為有很多蟲子。”我特別堅定地回答:“不會。”

真的不會,我有我的喜悅,不關那件美麗的絲質紗麗,而是關乎我的心靈的信仰。

於是我在第三天去了saranth dear Park(鹿野苑),這裡就是佛教發源地。第一選擇自然是中國寺廟,一進門,一位僧人坐在門口,加武過去用中文問他:“是中國人嗎?”老僧人一下子激動起來,雙手緊握住加武的手,又一一同我們握手。他告訴我們,他來自中國青海塔爾寺,當年同來的中國僧人都去世了,只有他,雙腿難行,孤獨異鄉。因為此,中國寺院於1997年給泰國人接管了。

牆壁上看了最初創立者的一些文字介紹,還有其它的中國字,有些已經模糊,看不真切。離開時,老僧人的眼淚流了下來,他說來這裡旅行的黃種人,日韓居多,鮮有中國人。我不禁想像,當年他跟隨主持來追溯佛祖的足跡時,一定也是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吧,最終卻遠離故土與鄉音,眼見唯一可以做伴的人一一仙逝,而自己,雙腿殘疾,再也回不到曾萬分熟悉的地方,經濟上又有困難,心裡是怎樣的巨大的孤獨感!

去鹿野苑其它地方,原來真的有野生動物,草地上,一個印度男人指揮著旁邊的一群印度女人在鋤草。

在藏傳佛教的寺裡,見到了熟悉的金頂,還有四大天王的雕像,一位喇嘛用中文跟我們說話,一問卻是尼泊爾人,真是世界大同。

回到瓦腊納西,GARCE被舞蛇的人追。其實我也怕,但是我一直認為,你越表現出來,人家就越有興趣追你。於是我故做鎮定往前走,GRACE卻延續了她一貫誇張的風格,大聲叫著,那個舞蛇的人來了勁,在後面以拿著蛇嚇她為樂。

我則又坐了兩次船。一次是同加武去看火化場,很多人看完了這個,便再也不想留在瓦腊納西,我卻認為,那不過是人們對死亡及死後肉身的另一種平靜表達。人們都用平靜而肅穆的神情望著這一切,恆河水則接納他們最後的肉身。24小時不熄的火焰,代表著每天都有人死去,也意味著每一天都有新的生命誕生。 

晚上,照例有表演SHOW。據說此地有兩處表演,一為官方,一為民間。只覺得熱鬧,而且演奏的樂器很好聽。我和GRACE、加武再次租船,去了河心的小島上,我支起三腳架,拍恆河的夜,直至彼岸燈火闌珊。

恆河不是不眠夜,但它從來不曾真的睡著。岸邊總是有聲響與之相伴。Ganga River,中國人的翻譯真美,恆,一個字,便表達出生生不息、永遠流轉的渴望,恆河,托起那些虔誠的人們的時間與信仰。

2007年1月23日 newnew 北京

旅行小貼士:

1、在印度可以坐TUTU做交通工具,在瓦腊納西基本都是20、25盧比的,而車站到鹿野苑則需45盧比,鹿野苑到恆河邊的車少,就要70盧比,坐船我們談到了100盧比/小時。

2、瓦腊納西的房間蟲子非常多,這是一路印度行之最。

3、如果你決心買紗麗,那麼就在瓦腊納西買,這裡的是最好的。

4、進寺廟要脫鞋,不能穿短褲短裙。

5、換印度盧比可以在住的地方同老板換,彙率可以比銀行的稍微高一點點,不過只能美金兌換。

6、最好買礦泉水喝。

7、印度與中國時差2個半小時。

8、印度左側通行。

9、最重要的一點補充是,盡量不要在國內辦印度簽證,或許你能辦下來,但是非常困難,最好在尼泊爾辦。辦的時候,最少要去三次,第一次領表,交300盧比(相當於56元人民幣),第二次交護照和3000尼泊爾盧比(相當於560元人民幣),然後下午去取,這也就是第三次了。而且最好在第二次去時,就把印度離境的飛機票買了,這樣能讓你的簽證快很多。

10、簡單食品介紹

Chai 發音是“茶”,就是茶了

Masala Chai 印度奶茶

Lassi 酸奶加水果的飲品,有時還加香料,巨好吃,幾乎天天吃

Pancakes 甜餅,面餅加水果陷

Omlete 早餐吃的,炒雞蛋或蛋餅,有配好的面包和醬料

Makaroni = Spaghetti 意大利面

Pakora = Snacks 小食

Chowmein 炒面

Tandoor是印度家庭常用的烤爐,後面加什麼就是烤什麼,如:Tandoori Chicken=烤雞,這個郭杜裡烤雞是德裡很出名的一種烤雞,可以一嘗

Tandoori Roti 全麥烤餅

Chapatti 薄餅(先刷上酥油再煎的餅),路上有小孩頂在頭上賣

Ganrlic Naan 加蒜的馕(他們的馕和我國新疆的不同,沒有我國的厚)

Pooris 油炸的全麥病,中間是空心的

更多圖片見http://***/u/3c7ba255010008lr



(瓦腊納西,恆河邊的瓦罐)



(恆河之夜)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