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罷古樂已是晚上十點,此時四方街廣場旁的酒吧一條街正是熱鬧的時候,在來麗江之前曾聽人說,到麗江不可不去酒吧一條街,我無法將麗江的安靜空靈與氣氛曖昧的酒吧聯系在一起。到了才知道,原來還可以有這樣一種搭配如此相得益彰。這裡燈紅酒綠,這裡人聲鼎沸,這裡卻流動著暖融融的氣息。我和青城快樂地在人群裡穿梭,在每個酒吧前走走停停,看外面別具匠心的布局,看裡面的男男女女們在裡面自在地或品酒或聊天。水渠淺水清清,兩邊不時傳來悠揚的歌聲,這就是酒吧一條街最具特色的對歌。雲南實在是受到上天的眷顧太多,有太多好山好水,還有那麼多動人的歌聲。別具風情的酒吧加上充滿民族特色的對歌,無疑成為麗江古老氣息中的一種靈動的風景。有人稱之為“寓大俗於大雅”,也算是雅俗的完美結合吧。如來麗江的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不俗的,可對於麗江來說,每個人又都是最凡俗的。 小溪兩岸的酒吧位置相對,開有大窗朝向對面酒吧,中間隔一條水渠,只有幾米的距離。客人約三五朋友成一桌坐在窗前,叫上幾瓶啤酒,兩碟小菜,邊飲邊觀望樓下或對面絢爛的燈火、流水、人群,很快你就會看到對面酒吧的窗子探出輕巧的身子,緊接著響亮的歌聲便響起來,開始時熱情友好的,“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等到另一邊的酒吧歌聲也響起來,對歌正式開始,雙方便進入競賽狀態,筆者有幸看到了這一幕:一邊酒吧是數位活潑開朗的年輕女孩,另一邊是幾個大概三十歲出頭的男子還有兩位同齡的女子,這樣的對歌頗具戲劇性, “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往前走呀莫回頭,呀梭呀梭呀呀梭” “我得意地笑,我得意地笑,呀梭呀梭呀呀梭”, “我抱著那妹妹上花轎” “我知道你就是那披著羊皮的狼”,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我向叔叔說“叔叔,你真不要臉”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 “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 當然,裡面少數民族的歌聲我是沒辦法寫出歌詞來的,這只是片斷,可見一斑。對歌可謂高潮迭起,妙趣橫生,最後那幾位叔叔級的畢竟屬於另一個年代,只會反反復復唱那些革命歌曲,後來沒歌可唱了,對著對面的歌唱干著急,對面就穿來銀鈴般的笑聲,“啞了吧,不如回家洗洗睡了吧?呀梭呀梭呀呀梭” 我發現他們每唱完一句等對方接的時候總會拋出這麼一句“呀梭呀梭呀呀梭”,青城告訴我,那是加油的意思。酒吧裡的客人,真正十八九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並不多,更多的還是三十及四十左右的男女,在這裡他們依然二十歲的純真模樣,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疲憊,人情的冷漠,統統不復存在,有的只是生命最本真最自我的快樂,前面坐在窗邊一位女子,大約三十五六歲的樣子,坐在一群男伴中間為他們出謀劃策,和對面的女孩們拼命地對歌,扯著嗓子,招手,搖頭,一臉的童真,一派的活色生香,我想知道,她在家是個賢妻良母嗎?在單位是個工作兢業的女強人嗎?過去現在兩種角色哪一種她更快樂? 我們也被這種快樂感染了,兩個人索性選了一家酒吧上樓坐下來,點了兩三個小菜,兩瓶啤酒,價格真是高得可以,150元,也不計較了,快樂無價不是嗎?和青城兩人相對而坐,兩個人很少說話,酒也很少喝,我們都在靜靜感受這種愜意和快樂,經不住內心的蠢蠢欲動,也放聲加入他們對歌的行列,呀梭呀梭呀呀梭…… 一直以來,酒吧在我心中就是沉醉和迷亂的像征,還記得第一次在深圳與同事進酒吧那迷離的燈光令人茫然的環境,記得我喝得酩酊大醉傷心痛哭的凄慘,酒吧總是讓人傷感,讓人無法保持心境的平靜。可這裡卻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平靜的單純的快樂。 酒吧,注定成為麗江萬種風情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