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腐敗旅游雲南攻略吃事篇
吃這事最是難說,昆明餐飲有特色的是過橋米線和野生菌。過橋米線在99前後很是流行,現在流行野生菌。在昆明的關上有很多家,晚上當地的轎車、旅游團的旅游車在路上排起長蛇陣,去晚了找個地方停車還是有點麻煩的。
靠近世博園的豐谷野生菌也是很不錯的,主要是當地人的美食地盤,很是地道,推薦之。我最喜歡野生菌煮火鍋,亂七八糟、認識的不認識的菌子弄上一鍋,很是過癮。
世博吉鑫園的演出又升級改版了,這個雲南做國宴的地方,腐敗者還是要去去的。瑪吉阿米很是不錯的,經常有省裡領導在這兒請客,尤其是其裝修,比雲南人家更精致。南亞風情園也很地道,韓式日式料理,雲南第一。石屏會館就是價格高,菜一般。上河會館因為和創庫有些淵源,風格雷同,值得一去。昆明食府有幾十年昆明地道老菜,老板楊艾軍可是個有名氣的人物。
昆明人很少去吃過橋米線,尤其是女人。橋香園和建新園的小鍋米線是當地那人的最愛,燙的很燒,還要調很多辣子,好像男人不怎麼喜歡吃。昆明的燒烤還是好吃的,什麼都可以拿來燒烤,最多的是豆腐,有臭豆腐、干豆腐、包漿豆腐、石屏豆腐等等,還有韭菜、土豆、雞、豬、魚。。。
大理麗江香格裡拉的吃事我不熟悉,就不便亂說了。
六 腐敗旅游雲南攻略導游篇
一次愉快的旅程,導游的作用很是重要。導游的講解水平我不去討論,我只想說:導游的心態。有位先生寫了一本《叫我如何不宰你》,寫了導游的一些內幕,也是我們經常出游能遇到的導游的常態。欺騙是中心思想。作為導游,又何嘗不想做好服務,贏得客人的贊許,而又為何這樣做了?這和我們現在的旅游市場形式有很大影響。
一般的模式是:客人將出游的事交給本地自己熟悉旅行社,我們叫組團社,組團社轉交當地專門做雲南線批發商,批發商轉交雲南當地的地接社,地接社才是真正的操作者。問題在:
1.組團社選擇當地批發商時,會盡可能的選擇利潤最大而質量好的批發商,但價格絕對是第一位的。
2.批發商選擇雲南地接社時,也會從幾家地接社中選擇價格低的,質量只要過的去就行。
這樣,一個低價競爭就形成了,在雲南市場上,怕是沒有幾家不是虧著錢接團的,這些虧空從哪裡補上?就是購物進店。購物進店可謂五花八門,什麼都有。玉石翡翠、茶葉土貨、燒香拜佛、神醫奇藥。。。導游帶一個團回來要給旅行社交錢,一般交的這個錢可以把虧空補上。如果導游沒有賺著這個錢啊,就是導游自己賠上。
像這樣的旅游市場模式,導游帶團會是什麼樣的心態?
如何打破這個怪圈,我想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國家下個什麼文件能解決的。有待於品質旅游、小包團旅游的逐漸成長,和旅游產品銷售渠道的扁平化,客人直接聯系雲南地接社,像戴爾電腦一樣,客人可以定制自己的行程。因為真正可以控制旅游品質的不是組團社,也不是批發商,而是雲南地接社。
導游沒有了身上背負的填補虧空的包袱,是導游能夠真心真意服務的前提條件,統一思想和端正態度的前提條件是旅游市場模式的轉變。每天200塊錢的導游服務費,在我看來是多麼的合理,這個市場多麼的需要!
七 腐敗旅游雲南攻略印像篇
昆明--一個慵懶的城市,卻是雲南的首府,公司企業、政府單位,讓這個慵懶的城市跟著全國經濟建設的腳步前進,500萬人口,很多都是外地人,昆明的交通及其便利,當然也有好東西,比如:春城高爾夫,陽宗海SPA,都是很腐敗的地方。現代商務城市,高樓林立,汽車行人塞滿了街道。
大理----民族氣息很濃得一個城市,在下關還是感覺水泥鋼筋的統治。而在大理古城,只有風花雪月的白族木建築,和一幫懶懶散散的家伙
麗江----比大理更甚,彎彎曲曲的古城街道,納西院子,一下子感覺和都市不同的生活從你走上光溜溜的青石板時開始了。
香格裡拉--很濃的藏族氣息,很美的景色~~~~離藍天和白雲那麼近,就像在拉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