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肯定來不及去曉起了,不行就住紫陽好了,坐在去婺源的車上我這樣想著。5點半,車到北站,看見站口停了一輛去思口、清華的中巴。縣城肯定不如村裡有得看,反正要去北線,於是當機立斷,跳上那輛車。這是我第二次改變行程。思口鎮其實離思溪、延村還有些路。中巴車上的人告訴我,那兩個村子離得很近,但思溪條件好些,建議住思溪。於是找了個摩的,2塊錢把我送到了村凇:罄粗?潰?扒?6元的門票裡,有5元會給摩的司機做為獎勵。選擇住處也是有技巧的。婺源雖然看的是明清古建築,但老房子都是木質結構,到了晚上還是會感覺有點糝人。據說有曾經有兩個小姑娘堅持住在了當年拍聊齋的老房子裡,結果嚇得一夜沒合眼。所以在婺源,一定要住新房,看老房。新房子還有個好處,可以很方便地洗到熱水澡,這一點出門在外也很重要。司機們帶你進村,通常都會給你推薦一家旅店,你大可不必理會。婺源的村子都不大,除非旺季,你完全可以四下轉轉,比較一下,再選不遲。最後我和幾個從徐州過來的年輕人都選擇了橋頭的水上人家。人多了,自然好點菜,於是荷包紅鯉魚,土雞,筍絲炒肉,新鮮的蕨菜擺了一大桌。第二天清晨,當我走出房門,看到門前小河上升騰的霧氣,看到對面房頂上冒出的裊裊炊煙,我慶幸自己無意中做了個多麼正確的選擇啊。如果昨晚住在縣城,這樣的景像就肯定看不到了。對於景點的介紹,相關的旅游書或Ctrip上都更加專業和詳盡。還是跟隨我的鏡頭去欣賞一下吧。

(晨霧中的思溪)

(溪旁的油菜花(近物與遠景))
敬序堂,思溪眾多古屋中的一座,那裡留下了我的牽掛。我一直對老年人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當我在敬序堂碰到那位慈祥的老媽媽時,出於敬意,我向她問好。當她告訴我她已經年過八十的時候,我由衷地贊她有福氣,並祝她健康長壽。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聽我那麼一說,老人反而激動起來,霎時間淚水充滿了眼眶。她一邊喃喃念叨著沒有福氣、沒有福氣,一邊從桌子上拿出一個帶著黑邊的相框,並且告訴我相片上是她的兒子,五十多歲就因為癌症去世了。白發人送黑發人!那一瞬間,我的心裡也很不好受,我能理解她的心情。望著老人傷心的樣子,我的眼睛也濕潤了。但我還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用手輕輕擦拭著老人眼角的淚水。我忽然感到自己有一種責任,我應該能夠給老人一些安慰與力量。語言就是用來表露心聲的。於是我對老人說,老媽媽,您不用難過,我們每一個來這裡的人都是您的孩子!!!老人顯然沒有想到我會說出這樣的話,激動地拉著我,而我也被自己的話感動了。扭過臉的一霎那,我的眼淚落在了敬序堂的石板上。

(敬序堂的老媽媽)
離開思溪之前,我又專門回到敬序堂,陪她說了會話,並和她一起照了張相。我告訴她我會把相片寄給她,會再回來看她,讓她保重身體並再次祝她健康長壽。回到北京,整理相片時我意外地發現,憔悴的老人在和我合影時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笑容。我相信,她之所以有了精神,是因為心裡感到了希望。這個五一要去那邊玩的朋友已經答應會替我去看看這位老人了,我很欣慰。我真心希望讀到這段文字的朋友,如果有機會去婺源,一定去趟敬序堂。不是為我,只為那裡有一位等待她的孩子的慈祥的母親!!!寫到這兒,淚水再次蒙住了雙眼,我真的很惦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