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雲南行——麗江篇

作者: MIHUIMIMI

導讀"雲南"在朋友們的講述中,雜志網絡等的宣傳中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加上自己從未去過西部地區,因此對之充滿了向往。3月正好有時間,也有朋友有出行計劃,於是將旅游的目的地定在了雲南。 比較旅游路線之後我們選擇了一條較經典的雲南西北部的路線:麗江-瀘沽湖-香格裡拉,共9天。。 本次出行的准備期可謂一波三折,人員有所銳減,從最初的6-7人到最後的4人成行;時間 ...

"雲南"在朋友們的講述中,雜志網絡等的宣傳中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加上自己從未去過西部地區,因此對之充滿了向往。3月正好有時間,也有朋友有出行計劃,於是將旅游的目的地定在了雲南。

比較旅游路線之後我們選擇了一條較經典的雲南西北部的路線:麗江-瀘沽湖-香格裡拉,共9天。。

本次出行的准備期可謂一波三折,人員有所銳減,從最初的6-7人到最後的4人成行;時間也因機票等種種原因延誤了一周,還算好3月23日(周四)一大早,四位西行的女戰士終於會集在虹橋機場,組成了一支"雜牌軍"奔赴雲南。

為了這次雲南之行,我也算做了細致的前期准備工作,除機票等由劉芳負責外,與當地旅行社的聯系,線路,住宿等我都一一聯系落實,後來事實證明我的安排還是可以的,所以說出門推舉我做領隊就是放心。至於個人裝備方面為了對付高原多變的天氣及險峻的地形,我特意問"小蟲子"借了衝鋒衣,自己買了雙越野鞋,又問老公拿了一個大的雙肩背包以及野營水壺。出發時候帶上裝備在機場見到其他幾位,她們一個勁笑我太誇張。不管了,難得有機會這樣的裝束,至少我們是要去雪山的,"腔調總是要有的"(這是老公的話)。後來事實證明這衝鋒衣高原上較冷還是蠻御寒的,但可能大了點拍出的照片就不好看了,還有衣服實在是重,不穿的時候拿著確實麻煩。

D1:

我們的飛機在中午時分到達昆明機場,有旅行社來接,簽定合同交錢。昆明機場離市區較近,使我們有空吃了著名的過橋米線,逛了下翠湖公園。"過橋米線"昆明做的最好的應該是"橋香園"連鎖店,分店有好多,我們頭一次吃也算貪心吧,點了20元一份的"進士米線",後來導游說6元一份的"秀才米線"跟60元的"狀元米線"沒啥區別,湯料都一樣就是裡面東西稍有不同,反正米線還是米線,就別管他秀才,舉人,狀元了。吃過米線游市中心的翠湖公園,覺得名字很不錯,但看下來實在不怎麼樣,因為是免門票的,人特多,很多老年人在裡面練功,練唱,練舞,快成了一個排練場了。初春的時節綠色已泛上枝頭,但還缺少花的點綴,湖面正在抽水也根本看不到翠綠的湖水,更不要說候鳥的停留了。公圓周圍就是高樓感覺天空的顏色還沒上海近郊公園好。

晚上六點的飛機從昆明飛向我們此行的目的地麗江,飛行時間不常才40分鐘,但期間顛簸蠻厲害,有一次甚至出現一下子下墜,整個機艙一片尖叫。總體感覺雲南上空飛機總是顛得很厲害,可能是地形與氣流的關系吧。

到達麗江已7點多了,又有一位憨厚的納西族司機和師傅迎接我們。坐在車上我們一個勁的找麗江的地標:玉龍雪山,可惜夜色漸起我們只看了個輪廓。先安排住宿,這次旅行團我們簽定的合同是住3星標准,但在麗江幾天都安排我們住了掛牌的4星級賓館:森龍大酒店,感覺一下賺了好多,對這家旅行社也贊嘆不已!(昆明青年旅行社 QQ號:123910119)

到了麗江晚飯當然在古城解決,和師傅帶我們在古城裡逛了圈,到一個水鄉味道蠻濃的"媽媽付"的一個飯店坐下,點了著名的"麗江粑粑",其實鹹的就像蔥油餅,甜的就是中間加點糖之類的,很平常;點了一份木瓜燉母雞,很大一鍋子,雲南的母雞很多都是烏雞,味道鮮美,但木瓜卻是青的,使一大鍋雞湯酸得人吃不了;至於腊肉等也就平常的家常菜了,總得來說菜的味道一般般吧,價格也不見得便宜,誰讓你在古城?

在著名的四方街看到有人在圍著圈子跳舞,很熱鬧。我們說要到酒吧一條街去,和師傅問我們是否去唱歌,我們覺得很奇怪,難道這裡盛行卡拉OK?到了新華路酒吧一條街,我們看傻了。一路酒吧沿著河道兩岸開著,大紅燈籠高高掛,每家酒吧門前都站著幾個穿民族服裝的女孩,一邊招呼客人一邊與對面的人拉歌對唱。唱的有民歌,流行歌,革命歌,各式各樣,但都只唱幾句,最後再使勁地喊兩聲"呀唆,呀唆,呀呀唆",意思是加油加油再加油。在領唱女孩的帶動下各自酒吧中的客人也加入了對唱的行列,每家歌聲的響亮程度也是吸引客人駐足進入的關鍵。我們選了家歌聲較響的酒吧,看著對面女孩的表演,有時游客的表現熱情超過了領唱的,而且人多起哄的就多,還是很熱鬧的,我們這間酒吧竟然有兩個女孩子坐到了二樓的屋頂上,也算領先一步吧。更有趣的是對歌是要反應快,不能唱唱過的,對不上來會被人家大叫"對面的,傻了吧;回家洗洗睡了吧!"以算失敗。我們四個作為看客,坐了個把小時也回賓館洗洗睡了。

D2:

第二天在麗江自由活動,上午就睡懶覺到10點多,說是懶覺但晚上與小顧聊天一直到兩三點,早上八點多就醒了,也許是在外面不習慣吧,有點失眠。中午吃了旅行社安排的午餐,瞥下導游自己行動到古城裡去恍了。我們從賓館邊的一條小路"光義路"進入,發現了一處三眼井,算體會到古代勞動人們的智慧和勤勞,更看到了幾家悠靜的客棧,後來發現古城中心位置的客棧多沒有這幾家干淨,環境好。(空間中客棧的幾張照片就是在那拍的)。我們幾個看了以後直呼,怪不得人人說麗江需要住幾個月的,在小院中慢慢體會其中滋味,感覺一定不錯。

再往前到了氣勢較大的"木府",這個規模巨大的建築一下與小街小巷顯得不和諧,後來聽說是一家大戶人家,建築多是文革以後重建的,門票也要賣到35元,導游跟我們直說"去過北京故宮就不用去了",確實我們對這種後天化的東西也不感興趣。

穿過人群顫動的四方街,朝著古城的最高處"萬古樓"走去,越往上游人越少,反而感覺到了古城原有的平靜,樸質的氣息。從萬古樓門前俯視整個麗江古城,並沒有原想的激動和美景,收於眼底的盡是灰色的屋頂,感覺一般般。

(太傷心了,下面的文字上回傳上來了,怎麼又看不到了,只能重寫!)

在古城的街道上大致走了一圈,接下來就是要找家酒吧慢慢的"泡",體會納西人事事皆慢的特性所在。找了家新華路上的一家靠水而坐的酒吧,這白天的酒吧街與晚上截然不同,沒有了夜晚的喧嘩,更多的是古城的一份平和,雖然這份平和時不時地被來來往往的行人所破壞,但在清澈見底的小河中,欣賞在碧綠的水草間悠然游動的小魚,品一杯名字好聽,樣子好看的香茗(我點了一杯"女兒環",只為名字好聽,拿上來是普通玻璃杯做容器,但這正好能看清茶的本色:綠色的盤卷狀的葉片在沸水中上下翻滾,慢慢舒展腰肢,露出翠綠的臂膀,這時你也真正懂得這茶的名字),你定會感到人生一下可以慢下腳步細細品位,這大概也是許多都市人愛上麗江的理由吧!

晚上繼續在酒吧一條街上泡著:吃飯,泡吧,也算應對了一句話"吃喝腐敗在麗江"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