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憩)
走的累了,停下腳步,環顧四周,在中央佛像前,她隨地而坐,帶著本書,尋找著書中的風景,自然的樣子讓人覺得美麗無比。

(巴戎寺裡的僧侶)
古老的寺廟中,坐著現代的僧侶,用流利的英語跟我交談,有種時光交錯的幻覺……
他的微笑少了份神秘,多了份親切,更加深了我的記憶,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裡的浮雕)
四周廊道的牆壁上刻滿了浮雕。遠處洞裡薩湖岸正在激戰,將軍騎在大像上,指揮著如潮的士兵,湖中千舟齊發,士兵們揮舞著長矛……
頻繁的戰爭使回廊上的浮雕未能全部完成,更有一些牆壁是完全空白的。占婆人(今越南)以及後來暹羅人(今泰國)的入侵,迫使工匠們放下了刻刀,使巴戎寺成為一座沒有完全建成的廟宇。
巴戎,吳哥文明的最後一道光。
高棉,從此走進了一個寂靜幽暗的時代。吳哥,從此開始被人遺棄,之後的六個世紀,人們再也沒有回來。

(中文告示牌)
從吳哥通王城出來,前往塔布蘢寺的路上突然發現一塊寫有中文的告示牌,細看之下才知道,這裡是由中國政府無償援助維修的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

(維修中的周薩神廟)
祖國的工作隊已在這裡工作多年,遺憾的是午休時間,沒有遇到工作人員,不能在異國他鄉用中文向他們道聲“你們好嗎?你們辛苦了,繼續加油啊!”